登陆注册
5852300000006

第6章 钱学森:科学银河之星

1955年,受美国政府拘留和阻挠长达五年之久的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几经周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是在美国政府严密监视下,他的科学手稿全部留在了美国的办公室里。

半个世纪后,这批珍贵的手稿终于由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院士马勃教授全部带回了中国。

“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

钱学森,1911年出生,1934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次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著名的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学习,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进入尾声,盟军占领德国后,美国马上派出了以冯·卡门教授为首的空军科学咨询团前往欧洲,考察欧洲国家在导弹和航空方面的科学进展。钱学森便是其中的咨询团成员。在这次调查的基础上,这批科学家撰写了著名的报告:《迈向新高度》。钱学森撰写了其中有关航空方面的部分。这个报告决定了美国空军未来的发展方向,钱学森也因为在航空和导弹方面的出色研究成就,在美国被认为是对美国航空航天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在美国工作的十多年间,钱学森为美国航空和火箭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曾写道:“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

1949年,当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决定回国。但是,这一爱国行动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由于他的重要身份,美海军部副部长给司法部打来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国。”

“检察官先生,我忠于谁,是要由我自己来决定的。难道你的意愿是美国政府替你决定的吗?”

钱学森被拘留后,关押在洛杉矶旁边一个名叫Terminal小岛的监狱里。监狱里的环境不仅十分恶劣,而且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为了观察钱学森是否还在里面,每隔10分钟狱警都要打开灯通过牢房的小窗户查看。这样的折腾使得钱学森整夜无法入眠,身体受到极大的摧残。在监狱里待了15天时间,他的体重竟然减轻了30磅。

由于钱学森在美国社会有着相当的影响,在他被拘留期间,许多著名科学家和社会名流纷纷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并且凑钱把他保释了出来。即便是被保释出来以后,钱学森仍然没有人身自由:他家里的信件要被拆开检查;电话要被窃听;门外24小时都有人负责监视;在被拘留、监视到回国前的整整五年时间里,钱学森还被规定每隔一个月都必须到美国移民局去报到一次;而且他的行动也是被限制的,如果超过了所划定的活动范围就必须前去申报;更气人的是,他还得经常以接受听证会的形式去听对自己进行的审讯。

有一次,在钱学森被审讯时,检察官作完例行的提问之后,与钱学森有这样一段对话。从钱学森义正词严的回答中,我们看到了这位中国人不屈的民族气节。

检察官:“你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检察官:“你说的中国人民是什么意思?”

钱学森:“四亿五千万中国人。”

检察官:“这四亿五千万中国人现在分成了两部分。那么我问你,你是忠于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还是忠于在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呢?”

钱学森:“我认为我已经说过了。我忠于谁的政府,我将根据我的原则作出判断。”

检察官:“你在美国这么长时间,你敢发誓说,你是忠于美国政府的吗?”

钱学森:“我的行动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用自己的知识帮助美国做事。”

检察官:“那么你现在要回中国大陆,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吗?”

钱学森:“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检察官:“那么你就不让政府来决定你所应当忠心的对象吗?”

钱学森:“不,检察官先生,我忠于谁,是要由我自己来决定的。难道你的意愿是美国政府替你决定的吗?”

第二天,在美国洛杉矶的报纸上,便出现了题为《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的文章。

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不得不说:让他回去吧。

钱学森被拘留和监视之后,他的保密工作证被吊销,也不能再参加火箭导弹的研制工作。因此,他就把研究的方向转到了理论工作方面,也就是工程控制论的研究领域。他利用在火箭导弹研制工作中控制的经验、理论并与控制论结合起来,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程控制论学科,还出版了一本名叫《工程控制论》的书。很快这本书就被翻译成德文、俄文、法文等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出版,工程控制论也就成为现代自动化控制的理论基础。

在被拘留和监视的五年时间里,心系祖国的钱学森无时不在盼望着早日回到新中国的怀抱。1955年的一天,与往常一样受到监视的钱学森夫妻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到附近的咖啡馆去喝咖啡。钱学森对联邦调查局的特务表现得特别友好,站在门口跟这个人借故聊天。钱学森的夫人蒋英趁机溜进咖啡馆里,找人要了一个纸烟盒,匆匆忙忙给她在比利时的妹妹蒋华写了几个字,请她务必把一封信安全地转交国内。然后,她把钱学森的亲笔信夹在那个纸烟盒中装在信封里,趁着特务不注意的时候塞进了咖啡馆的邮筒。

这封信没有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查扣,安全寄到比利时,并由蒋英的妹妹把信转到了国内。这封信是寄给钱学森的老师陈叔通先生的,信中写道:“……自1947年9月拜别之后久未通信,至今已5年。然学生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学生这几年唯一在可能的范围内,努力思考学问,以备他日归国之用。但是美国政府一直不肯放回。除学生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希望中国政府能够营救我们回国。”

由于中国政府的出面,以及多方营救的结果,美国政府最后终于允许钱学森返回中国。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不得不说:让他回去吧。

由于当时已经订不到短期内能归国的机票,归心似箭的钱学森一家人于是买了仅有的三等舱船票,登上了9月17日从洛杉矶起航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那是当时他们可以选择的最早离开美国的日子。

回国前,钱学森携妻子和孩子向导师冯·卡门辞行时,冯·卡门教授高度评价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在现场观看的聂荣臻元帅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研制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这份意见书受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就在钱学森回归祖国一周年的日子里,国防部五院正式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

在当时,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研制都处在空白阶段,钱学森只能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他给刚刚分配来的一百多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在酒泉发射场,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和研究。就在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仍然坚持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1960年11月5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观看的聂荣臻元帅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的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

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又担负起“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提议和设想也陆续结出了丰硕的“成果”: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参与组织的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取得成功,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试验中,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这一结果震惊了全世界。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1991年,钱学森荣获国家颁发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院士弗兰克·马勃教授退休后,通过各种途径,把钱学森以前的手稿全部送到了中国。他说,钱学森的手稿应该回到中国。

这些手稿,不仅记录了钱学森科学研究的历程,体现着他严谨的科学精神,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钱学森为美国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2001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钱学森手稿》。在这本书所影印的手稿图片中,计算公式的工整,英文字迹的清晰准确,仿佛就是艺术家手下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珍贵艺术品。

(文倩)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

    《曼联秘辛:1945-2005六十年曼联人物志》一书深入剖析了英超曼彻斯特联队从1945至2005赛季的所有代表红魔出场的350名球员和8名主教练。本书按照出场顺序详细记录了每名球员和教练的技术数据,还包括了历年的重大比赛、专业点评以及趣闻轶事,配以上百幅独家精美图片,可说是曼联的一部另类编年史,亦是别具特色的横跨一甲子岁月的红魔人物传记。
  •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译界泰斗:杨宪益传

    本书以杨宪益的丰富的一生为写作主线,着点于他留学欧洲的传奇经历、他让人羡慕的跨国爱恋、他等身的翻译作品、他作为诗人的才情、他身上的学者风范。全书一气呵成,个中章节娓娓道来。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卫国英雄:冯子材(青少版)

    卫国英雄:冯子材(青少版)

    每次看中国地图,我都深为祖国的地大物博、山河壮美和历史悠久自豪。中华民族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血与火的战斗、生与死的考验。面对侵略敢于战斗,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方显英雄本色。卫国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可侮,中国人民不可欺。
热门推荐
  •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西游记:演绎的人生智慧

    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文本所展示的内容等方面的关照,探讨其中深含的思想哲理及人生智慧,挖掘其哲学和智慧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提供一个对《西游记》除却文学艺术视界之外的、文化与生活智慧角度的考察与评析,开拓其作为经典艺术作品的当代现实意义。
  • 无尽剑装

    无尽剑装

    一个在家族中地位不高的玄气弟子,偶然在地摊上得到一块奇异玉石,里面藏著一门上古剑修传下来的绝世剑阵修炼之法!冰火两仪剑阵,三叠琴音剑阵,四合八级剑阵,六脉五行剑阵,七星八卦剑阵,九天雷火剑阵,十方无极剑阵,周天挪移剑阵,紫雾虚弥剑阵,道心种魔剑阵,万剑归宗剑阵……天下地下,唯我剑阵!与我作对者,一概万剑轰杀!。。。。2014年度新书《旷世妖师》,书号:3038448。东方玄幻,欢迎大家!
  • 唯山

    唯山

    独自来到一块荒凉的热土他们称我作带来希望的人,他们称我为恶魔;他们说我前来播种,他们说我的使命是收割;他们叫我守护者,他们要杀死我,因为我是破坏者;无论我是谁,我都会坚定的踏上救赎之路。我们能够得到肉体的享乐,精神的愉悦。可是体会过灵的空虚者,唯山必然是未知而神秘的神圣之地之地。永远不要指着唯山起誓……
  • 网游之黄昏战士

    网游之黄昏战士

    盗贼!刀尖上的舞者!黑暗中的光芒那是银刃的审判!法师!战场上的明星!在指间的闪烁那是冰火的赞歌!骑士!团队中的领袖!圣盾下的微笑那是不变的信仰!“看,那边有个战士,让我秒了那个笨重的家伙!”“不不不!交给我吧,专业遛狗三十年!”“这种简单无脑的职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没有盗贼的王者杀戮!没有法师的绝对掌控!没有骑士的坚韧厚重!没有弓手的飘逸灵动!秒伤?速度?技巧?似乎战士一无所有…………心如死灰,迟暮绝望!落日黄昏下一道孤独的身影出现……无限麻痹!无限硬直!无限吸血……久违的热血和激情!这才是属于战士的荣耀!
  • 魔种无尽

    魔种无尽

    圣光普照之处,同为暗影滋生之时。世界在神秘力量的推动下,再次开始暗流涌动。这是一段少年勇者和伙伴们在世界各处冒险的故事。-----------------------------------------------------新人新书,深知奇幻不易,稳定更新中,还望各位读者老爷们大力支持。
  • 快穿宿主今天加了糖

    快穿宿主今天加了糖

    系统:宿主我们的快穿宗旨是什么!软甜包子宿主:加糖加糖再加糖!
  • 穿越七零暖姻缘

    穿越七零暖姻缘

    新书《农女小福妻》已发,古言种田文,欢迎阅读~【双洁,一对一甜文】一觉醒来,路卿卿发现自己穿越到了70年代,本想包袱款款离开这里,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姑奶奶身上,这还怎么走?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帮助亲友得到幸福,带领全家过上美满生活!至于那个一见钟情的小哥哥,路卿卿搓手:嘿嘿,这辈子你就别想跑了!某男:媳妇,一辈子够吗?主打家长里短的温馨小故事,无空间无异能,喜欢就加入书架吧~~~(还有完本书《重生娇妻甜蜜蜜》欢迎入坑~)
  • 刊误

    刊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日之判官

    末日之判官

    世界末日爆发后,苏予独自面对危险深渊,也无数次在濒临死亡之际自救。唯有一个人带给她忽略已久的安全感和所有不敢想的可能性伪科学性变异!没有任何科学支撑!所有的能力均没有理论依据!全文凭空想象,勿考究!别认真!每日一更!不恐怖!有感情线!女主个人发展比较多!
  • 重生之小家悍妻

    重生之小家悍妻

    苗俏俏三十岁死于癌症,魂魄又在人间滞留十年。一朝魂飞魄散,意外地发现自己重生了,重在初为人妇的时候,重生在最好的年华,重生在上一世悲剧刚刚开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