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69200000003

第3章 永远的明月红花——史达祖·《湘江静》

暮草堆青云浸浦。

记匆匆、倦篙曾驻。

渔榔四起,沙鸥未落,怕愁沾诗句。

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

沧波荡晚,菰蒲弄秋,还重到、断魂处。

酒易醒,思正苦。

想空山、桂香悬树。

三年梦冷,孤吟意短,屡烟钟津鼓。

屐齿厌登临,移橙后、几番凉雨。

潘郎渐老,风流顿减,《闲居》未赋。

阅读宋代词人的生平,有时候会觉得是戏剧化的,词人都是戏中的角色,或者是旷达,如云中俯瞰人间悲喜;有时候是不可接近,与俗世的读者保存着适当的距离;只有在读完这些词人的旧事,才真懂得这戏剧的角色扮演,其实都是无可更改的。

史达祖并不会想象自己是戏剧中的角色,他的出场,演绎,穿插,清唱,都是宋代词人的腔调,没有太多神秘。“三年梦冷,孤吟意短”,如果你能从人生的起落,情感困顿的角度来看待词人史达祖的生平,一切似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戏曲中粉墨书生的故事。

史达祖一生屡试不第,颇为潦倒。直到嘉泰年间才入中书省做一个堂吏。仿佛人生总是失意,就像戏曲中的角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时饱受着煎熬和痛楚。这样去理解词人的生平,就像是看一个粉墨登场的清唱者,用心去体会,观察他的角色,幕后悲剧,才能看破这个身份与粉墨之后的悲苦。

暮草,青云,史达祖生活在宋代,色调是偏向于冷的。他驻足故地,看着今日之景,想着昔时扁舟,淡然的色彩,填满荒野的四合。这是迟暮的景色,也是暗指这昔时故处,只剩下残景孤云。

草野,轻舟,竹篙,仿佛又回到中国山水诗的境界。但是,这一次毕竟是换了朝代,光景不同以前。“渔榔四起,沙鸥未落”,固然是一种境界,但是风景和心情都枯瘦了,有落落寡合的感觉,而此刻只见“烟钟津鼓”,似乎前路是模糊的,不可辨别的。但是史达祖终生流落,却还是将词牌韵律,声调拿捏得十分仔细。清贫的一生,亦有华美的词句。从旧地重游的感慨中可以体会到他的苦心孤诣,对待艺术的严谨态度。

一个心灵饱满的人,他一定是离生活很近的人。史达祖的词,不是无故的哀叹,自怜,而是作为事故和宦海、归隐、各种矛盾,众生相之间的迷误者的身份来写这词。

“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碧袖歌是指女子的圆润美妙之音,石城怨,则是指这曲子里的怨情,恨意。它随风而去,只留下词人一身粉墨在戏曲中四下顾盼。

至于“菰蒲弄秋”,那是过去扁舟停驻的故址,景色依旧苍茫茫一片。旧地重游,正是应了“怕愁沾诗句”这句词。断魂之处,有一种怨的情绪,有一种纠结的心思。

酒易醒,思正苦。这是史达祖旧地重游的寂寥,这种愁绪,就像是舞台上,镜中的粉妆书生,在轻轻的感叹他的戏剧人生。此时想到空山幽兰,桂香云隐,眉头一皱,不免声音的调子又转回沧桑和凄楚的戏中去了。

歌声中的怨、念、盼,让人愁肠百结。

史达祖孤身重游,像是闲客一样的萧索。眼中的景色,看上去都是虚构的。像是舞台上那点线勾描的幕布、背景,他就站在这中央的灯光下,静静的等待着戏剧的结尾。“三年梦冷,孤吟意短”,他的心里有了一座空山,空山红叶,暮云,是隐循、辞别、离去的栖处。这情绪和心思都是一层层的写出来,他的音律、声调、布局,都是精致自如。

史达祖的孤吟,是扁舟在江湖上流落不定,倏然间又回到人生的当年旧址。三年之间,屡闻“津钟烟鼓”,其实这“三年”也许更像个虚词,就像戏中的人物在舞台上转过一圈,山中已经千年,人间已经白首,姻缘断了,天地间莽莽苍苍不知何去处。

末句的“《闲居》未赋”,则是指潘岳写的赋。潘岳《闲居赋序》写“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徙官而一进阶,再免,一除名,一不拜职,迁者三而已矣。虽通塞有遇,抑亦拙者之效也。”史达祖引用它,是因为其心其平生都有着相似的悲、怜、苦。

津钟烟鼓,酒醉解愁,史达祖内心的归隐生活也许不是这样的简单和寂定,“屐齿厌登临”,他的平生之愁,重游之愁,归隐之愁,都蕴含在其中。宛若台上的优怜,虚空处晃荡一下,假装酒已醒,梦已迟,花已老。

同类推荐
  • 观潮与聚焦:中国文学新生态

    观潮与聚焦:中国文学新生态

    本书为一部现当代中国文学评论集,对近年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潮流和创作个案,做了切近的扫描观察和较为深广的阐释分析,从中揭示出文学创作、文学观念与文学接受等文学生活的各环节、各层面在新的社会境遇下,正经历打破旧的平衡、寻求新的平衡的复杂演变态势。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枫叶红了的时候

    枫叶红了的时候

    十二月份的雪愈加厚了,漫天皆白。在一片白中豁然而开的雪岭煤矿的坑口,不语而威。清晨,坑洞前的雪野,早被民工笑笑他们蹚出一条小路,小路蜿蜒南去,连着炊烟乍起的山村……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
  • 孤独,一个人的狂欢

    孤独,一个人的狂欢

    本书精选收录了尼采、黑塞、梭罗、歌德、卡夫卡、叔本华、泰戈尔等二十六位东西传世名家的“孤独”之作。选文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文风斑斓绚烂,或简洁洗练,或晦涩怪诞,或朴实随性,或铿锵激昂。在这里,孤独是求而不得,是永失所爱,是身处异乡,是卸下伪装;形形色色的孤独,既可怕,又可敬,既可憎,又可亲。每一种,皆源自作者独特的视野;字里行间,尽显数世纪理想知识分子对“独”的无畏探求和对“我”的不朽应答。
热门推荐
  • 犯罪痕迹师

    犯罪痕迹师

    方涵曾是某著名公安警校刑侦专业的学生,专攻痕迹学,被人陷害后被迫离开警校,迷茫地混迹在社会边缘。为了探寻陈年旧事的真相,方涵派遣四个人前往港区。不久后,四人被发现死于出租屋内。尸检报告显示死者死亡时间是三天前,却有证人证明死者死后点了外卖,经鉴定,死者胃中尚有还未消化的外卖食品。而外卖员收到的纸币,三番四次地变成了冥币。更加扑朔迷离的是,死者无任何外伤,现场却布满了血手印,血液属于死者。邻居更证实在确定的死亡时间后还曾看到屋内有人在打麻将。案件被媒体大肆宣传为“诡异悬案‘鬼叫餐’”,一时间警方压力陡增,却一筹莫展……
  • 遇见你恋上你不及你

    遇见你恋上你不及你

    有没有在那一瞬间,你会想到回到过去……是否你会在淅淅沥沥的下雨天,坐在咖啡屋里,看着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寻找那一抹熟悉的身影……
  • 家有傻夫忙种田

    家有傻夫忙种田

    被渣男贱女背叛,一朝身死,却没想到自己会踏上穿越之旅,更有个傻子夫君。在内操持家事,时不时与奇葩亲戚斗智斗勇。在外置办产业,积累浑厚财力。当小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时,却不料她那傻子夫君从来都不傻……
  • 真元天火录

    真元天火录

    苍穹封魄,萧允灭魄!看少年萧允以废物之身,凤凰涅槃,纵横人妖两族十大势力,无数艰难困苦,掌握天下至宝,换得佳人在旁,以一己之力覆灭仇家,问鼎世间!本书等级:入元-元息-元者-元师-元士-元灵-元极-元君-元尊-元圣-元仙-鸿蒙真元
  • 穿越来欺君

    穿越来欺君

    别人穿越都是吃香喝辣的,可她为什么怎么惨?不但要女扮男装,还需要参与动不动就掉脑袋的夺嫡之争。她不要当什么顾先生,也不要当什么谋士。能不能让她先穿回去,她还没活够呢。
  • 一生筑一牢

    一生筑一牢

    一生建筑一个挣脱不破的牢笼,你在里面疯癫狂笑,外面的世界比这牢里更危险。
  • 快穿集能

    快穿集能

    苏黎在一家古玩店买了一个像相机似的白玉,结果竟然被白玉“勒索”。苏黎:“cosplay?我苏黎怎么可能绑定你们!”精灵:“随便完成任务就可在现实中等价交换哦。”苏黎:“绑定。”stop!说好可以随便完成任务,可是这个烦人的东西是什么啊!苏黎一脚踹开抱住她大腿的反派大BOSS。某天,正在玩手机的大BOSS想起自家小苏苏从来没有有对他说过“我爱你”,心里有点酸酸的,他转过头去问苏黎,“小苏苏,你爱我吗?”苏黎沉默不语。大BOSS顿时心慌了,很委屈,很难受。苏黎走过去抱住他,(唇瓣贴着唇瓣,用舌尖描绘着他的唇形)“不爱你我还能爱谁啊,你个大傻子。”
  • 待我如清风

    待我如清风

    湛樱子18岁时以为一个人生活可以很潇洒,后来遇到许清尘,更喜欢两个人的生活。所以总有一个人,仅是想起时就忍不住嘴角上扬,看见他,恍若极光绚烂,闪耀星河。若说时光静好,难能可贵;更为之幸运的是,我们愿意为彼此变成更好的我,于是再遇,你让我更加心动。想到这,想起他,湛樱子忍不住低头笑了笑。看见湛樱子和许清尘才觉得,他们谈恋爱一定是认真的。
  • 述而批评丛书:珀金斯的帽子

    述而批评丛书:珀金斯的帽子

    忠于幽暗的自己,不驱一时之趣味,不满足于流行。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从小说的素材、写作对象、语言以及作者本身出发,挖掘出中国当代文学代表性文本的独到之处,对这些作品做了充满激情的评述。“珀金斯的帽子,作为一个来自生活的被文本和电影固化之后的细节,在我心里变成了一种象征,孤独的、退后的,却又是坚定的。从生活的真实到文本的真实,中间就隔着珀金斯的这顶帽子。在这本评论集中,作者从成长小说、新校园小说、科幻小说、官场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多部作品入手,结合社会变迁与个人经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文本、写作者与批评者进行了多维度的评析。
  • 金血坛

    金血坛

    在天空的起始点与终点,只有光华豪殿深处的那两座祭坛。两座祭坛都高万丈。上面一尊跪着的人形雕像。那人双手托起一个刻着特殊纹路的长长锁链。起与始,落与终,承接与释放。他描摹着锁链与自由不断更替的过程。自由翱翔,这也是出了象牙塔后,在江湖中依然能保持的净土。抚摸伤痕的同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有所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