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0000000002

第2章 陈草庵:此时人不解当时意

【中吕】山坡羊叹世

晨鸡初叫,昏鸭争噪,

哪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水迢迢,

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元代的一个风雨黄昏,陈草庵在琉璃殿下酣睡,书卷被风吹得哗啦啦的响。这个愤世嫉俗的散曲家像魏晋的知识分子那样,以浓酒、怪谈、异服来回避来自官场的压力,他的托辞半疯半傻,半真半假,让人读来便知他生存处世的艰难。因为元代的悲剧和日常生存的困顿,毕竟不是那清雅的玄谈可以概括。

酒盈瓯,锦缠头,陈草庵的红尘梦中有虫鱼之鸣,燕雀啁啾。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种写意、诗情,那你只读懂了一半的陈草庵。古人的曲子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情感宣泄,而是掺杂了理不清的心念、怨气、自负的。

黄粱未熟之时,苍雨尚没降落的黄昏,爱情依然凋零,朱颜金钗只是温酒论说陈年他乡夜话的谈资。一身穷困的士子们倚在菊花台,一笑之间,伤情化为灰烬,只留下淡淡的悲哀。

这个时候晨光熹微,秋山春雨的诗意在破晓时分被案牍劳形、以及晴耕雨读之后的日常劳作代替。他或穿薄衫,或卷袖登山,担水、垂钓,在山野之间找到了他自己的归宿。却又仍旧把自己当作过客、梦中人。这种不真实的感觉,于是在晨光最初照射在房间的香炉之上,袅袅青烟升腾而起的时刻达到了极致。远处不是钟鼓之乐,而是更为艰辛的劳作、困顿。晨鸡初叫,俚俗腔调,在这个时候让他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与欲望。

昏鸭聒噪,陈草庵不知是安心还是焦虑,士子们听惯了丝竹,这种嘈杂却有一种特殊警醒与玩世的效果。无需恭敬地去敬奉经典,怪谈和轶闻,粗鄙的俚曲,已经成为抚慰离群的悲伤的药剂。

樽前笑说往事,其心却是不堪悲伤。饮时歌,醉时魔,古人的醉意之浓,伤感之深切,在那铮铮哀怨之声传来的夜晚便能感受到其内在的苦心。

尘心与虚名,仕途与避世,茅舍柴门之前,相信陈草庵也会有几分犹豫。那些忧伤的句子,都是在这种煎熬的心态之中写下的。

昨日黄花,今日是非,读书人长袖遮掩眉目,装聋作哑,面对时局的残酷而闭口不言,其心是骄傲的,也是怯懦的。陈草庵深明这种矛盾的心理问题所在,他的为官经历,耕读之余的思索,都是在这个人生的大是大非的命题上站来的。人生的开卷,便是风云起落,局势推波助澜,由不得个人的儿女情长,便席卷了半生的光景,摧毁了理想的乌托邦,剩下残羹冷炙、以及夜半凄凉的曲调。

以一个元代小吏的心态和眼光来理解陈草庵的人生智慧,他的选择看似鲁莽而愚钝的,与大流不合。他只想高卧绿茵下,云海蜀南的苍山走一遍,心在山间的闲鹤与清泉,世间的脂粉佳人是留不住他的心的。他是翩翩春燕,衔土缮巢,或泛舟黄河,敛迹归山,不会滞留于闹市与衙斋。

红尘之中的种田人、税吏、差官、小人,聒噪者、悲戾者、驯服者,是陈草庵眼中的浮世绘。一世光景,绿鬓添霜雪,谓之是“此时人不解当时意”,“沸池蛙,噪林鸦,”有心者才能领会世道的艰难,破碎的诗意。

一介狂夫,心忧白发,临镜相看,云卷云舒之间,其容貌已是苍老无比。袖箭飞逝,破空入石,富贵与荣辱,仕官与盐米,生存的煎熬与诡谲风波让人焦头烂额。士子们一度低估了或者理想化了这种世故的力量,它从错综盘杂的局势之中左右着陈草庵的人生、命运,指向一种宿命的归途。是否真的能如他说的“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一生不到风波岸。”那样决绝与负气,是否明年今日依旧可以于晨光之中举杯祝词,尚是冥冥之中的未知。一切无可掌握,没有常理能为此生的了解寻求慰藉。

当年的陈草庵是延初拜河南省左丞,玉杯交错,伏低伏弱,无可奈何之中,不免愤世嫉俗,忧愤满怀。“功名纵得皆虚幻,浮世落花空过眼。”屋檐下的陈草庵,看着雨水初霁,其心境由最初的单纯而富有激情,逐渐变得平缓。当年此地,凡俗的生活,于聒噪之中静下心来,世事喧哗,而生活在世俗世界里的陈草庵,已经习惯了山乡的生活节奏,这是一种被动的适应,它体现的是在饥馑、破灭的人生理想之际,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在明哲保身与老于世故,安身立命的困境之中作出的选择。

陈草庵和元初的众多知识分子一样,饮酒、作曲,徘徊在乡野与庙堂之间,举手投足之间,看着闲云野鹤、日常闹剧,发出的是低沉的哀叹。陈草庵的小令,是元初士人内心哀叹世事艰难的现实主义之作。时光倏忽,元代的吏治开始让这些闲散、清高的士子们感到做笼中的金丝雀的骄躁与无奈。虽然他们可以聚众宴乐、醉看山川,但是内心总有一种隐约不能忽略的。

如果说陈草庵是栖息在云间的野鹤,那么此刻的他已经收起了那白色的翅羽。他具备普通人的血性、畏缩,也具备平常心的冷漠与热情。这种复杂的心理是一个谜语般的心灵记录。所谓的闲归绿野,也并没有纯粹的乌托邦乐土来提供给这些愤世嫉俗的士子。天涯处处荒凉,无关风月佳话,无关酒肆、蔬果,尽是晨光熹微之时大梦初醒的一惊一乍,难掩的寒意和悸动。

陈草庵,名英,字彦卿,号草庵。析津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以为陈草庵名英,曾任宣抚,延初拜河南省左丞。这一次做官是他生命意识萌发的机缘。官与囚,富贵与穷困。蚍蜉,然而长安路远,心之所求,却不可得。

只是古人提到陈草庵,依旧是敬重的。《录鬼簿》列其前辈名公,称“陈草庵中丞”。卒时已近八十岁。他的一生如浮尘、孤鸿过空,留下了凄凉、悲慨的吟唱。陈草庵像一个囚徒一样,穿着官袍,站在那里听晨曦时分的鸡鸣,黄昏鸭、雀、虫鱼的聒噪。锦衣、暖香,文案上的残笔、颓墨,写不尽的是对废墟的凭吊和寄情。陈草庵比金代的那些北方士人有骨气,这个散曲家会吟唱,会喝酒、骂人,对皇城根下官员的嘲讽和挖苦也是尖锐、泼辣。“晨鸡初叫,昏鸭争噪”,陈草庵对当时处世的艰难有着颇深的理解,他是懂得这其中的人情世故,无常、阴晴不定的。而元初的动乱以及政治气氛更让这些士子们感到言不由衷,内在的紧迫感和文化心理的断裂,让他们彷徨于混乱、矛盾的边缘。

少年去寻春,回头已经是万里黄沙。几春闲度,知交已零落,所能依靠和欣慰的只是这黎明之时山间的鸟雀聒噪。明月珠,金翠饰,当年的情感还是那样浓,陈草庵想过的却是务桑麻,捕鱼虾的田园生活。像是唐代的杜荀鹤“马上览春色,丈夫惭泪垂。”心是感伤的,世道坎坷,举步维艰。

陈草庵的这种心理,与元代文人避世思想产生的根源是相同的。他们对政治局势的无常、传统文化的思维惯性、日常生活的戾气、酸腐气,并没有唐宋士人那样的大开大合襟怀。他们的避世是对元初统治者权力的不满与消解,委曲求全,不愿意与官宦权力场纠缠过多。所以“哪个不去红尘闹”,这种态度是潇洒,也是无奈。他不去思考臣将、文昌、艺术、财库、进田这些劳碌之事。看浮世落花,官宦生涯不过是一瞬间的明灭,唇舌之计,虚度光阴,让人在幻象的光景之中陷入权力和欲望的游戏,忘却生命本身。尽管陈草庵并不具备魏晋通达玄谈士人的清虚精神,也无法企及浪迹江湖的宋代酒客,但是这并非是个体的软弱与人格力量的丧失。

浮世落花,不胜酒力的曲家早早返程了,离开长安,趁着秋天返回江南或者寄归齐鲁、成都。路上遇到同行人,几声寒暄,一阵唏嘘,人生萍水相逢,大约靠的就是这些缘分。陈草庵是一个旁观者,他冷冷的目光,看着聒噪的逐利者,保持着奇异的警醒。即便在元曲史上只是一个消极的避世者,但他同时也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并不企图通过设科取士,进入政治权力的敏感地带,制造一种悲剧的身份,或者戏谑者的调侃氛围。他像是一个观察者,在元初的政治氛围尚未清晰化,人们的心灵尚未解冻,一味的寻求权力的庇护之时,他的消极避世心态让他有了新的观察角度。元代张养浩《云庄类稿》卷九《析津陈氏先茔墓碑铭》引陈英自述,叙其家世及任职历程甚详(《元曲百家纵论》第73页),认为其“存曲多愤世嫉俗之作”。这首小令表现了陈草庵世事洞明,明察,冷静的思考。它描写的这种“晨鸡初叫,昏鸭争噪”的怪诞景象是元初士人们的精神生活写照,也是对其日常行为的讥讽。他们的目标归宿只有一个,就是陈草庵笔下的“长安道”。在追逐权力、功名、财富的元初士人,是没有陈草庵的冷静和达观的,他甚至具备一种悲剧意识和超然的通脱。冷眼看世间人么趋之若鹜,早出晚归,抛弃了内在的根本,在权力的游戏场欲罢不能。他并不自喻子房和范蠡这样的名士,更愿意选择半醒半醉的状态,冷眼斜看这聒噪的世景众生相。

陈草庵避开延佑年间开科取士的传统,以一种清虚,近似消极避世的姿态醉心林泉,闲中看世间碌碌之相,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产生的文化断裂感在他的内心及其层层波浪。朝廷开科取士,进取也罢,做官也好,陈草庵始终不能摆脱这种传统与时局摆设棋盘的生存法则的局限。他的这种消极避世心理的根源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统、惯性的断裂造就,而不仅仅是元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之故。“功名尽在长安道”,权力的规则,仕途的畅达都很明确的被定义、揣摩、评议,天道功名尽在长安,这长安即是古今士人求取功名之路。

这次,陈草庵选择了花覆茅檐,耕稼采桑,务桑麻,捕鱼虾,酒盈瓯,锦缠头的生活方式。他并非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消极避世者,只是不愿意把人生耗费在“路遥遥,水迢迢”的仕途。对于大多数元初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的观望、等待、聒噪都是为了更好的筹码,但是对于陈草庵,只有这渔樵闲话、青绿蓑衣才是完成生命救赎的唯一途径。他们的人格和心灵在元初的时代背景之下,变得疲惫不堪,贤愚之分毫无意义。他冷眼看到元初开科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歧视、猜忌,而争先恐后的世相,实在是一种悲凉之感。

徘徊在琉璃殿,翡翠珠帘掩映的院子,陈草庵的内心是嘲讽追逐功名、官职的世俗知识分子行为的。“晨鸡初叫,昏鸭争噪”,看着书生们从前朝的废墟出发,借着晨曦向朝堂寻求一官半职,陈草庵是及其鄙夷的。这种嘲讽和挖苦,有讥诮的意思,冷眼相看,居高临下,心气甚高。晨光之中的士子们争先恐后的奔赴名利场,时至黄昏,乌鸦归巢,聒噪不休,这就是陈草庵严重看到的天下士人们的生存状态,它是荒诞的,人们竞逐功名,疲于奔命。这些士人们千山万水终于抵达权力中心的所在地,其喧哗、聒噪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作者曾经官至宣抚、左丞,尚且如此心情惨淡,平民百姓的命运可想而知。作者用带着辛酸幽默的象喻来表达自己的处境,越发透露出作者惨淡的内心,使人在不得不笑的同时,也不得不为作者感到悲哀。如果陈草庵只是一个酸腐书生,渊明图醉,陈抟贪睡,他只愿做做一个俗人,拈花弄草、四体不勤,倒也仅是一介愚痴的才子。但他的内在又有元代知识分子那种欲入江湖而身心不安,欲进朝堂而神智犹豫的矛盾。

“山依旧好”,视野月初元代的政治局势,目光转向天地之间,人生之短暂,世事之无常,聒噪、喧哗,瞬息之间陷于寂静,这才是人生永恒不变的主体,与元初士人们避世循隐的心灵是相通的。元代的初期,甚至连酒醋都课以重税,这些饮酒、赏花,企图避居深山的士人无疑难逃脱这重枷锁。服低服弱的无力,装聋卖傻的浑沌,都无济于事,纠纷麻烦灾祸仍然接踵而至。无可奈何中只好自嘲自解,而矛盾苦闷中则尽显愁惨悲哀。人老花残,皓首穷经的士子们依旧在碌碌的世间聒噪不停,陈草庵身无所干,心无所患,也是格外的寂寞。因为对时局的看破,对官场丑态,逐利者的嘲讽本质上并不能改变结果。他是无法抛开具体的政治环境、生存条件去虚构一个生活空间的。

在元代做一个渔家,青巾漉酒,看满山遍野的菊花,金灿灿的色泽,陈草庵开始担忧“今日少年明日老”,这是一种忧患意识,它萌生在冷眼看世,忧生嗟叹的心灵。聒噪、喧闹的人生景象让避世循隐的知识分子看到生存的困境,求取功名仕途的荒诞,抽象的思考并不能解决这种苦恼的根源。

昔时少年,今日白头,年华老去的陈草庵,为这个聒噪的世界留下了他的参悟与心得。他和元代的士子们终生都在思考所谓的凶星、破厄、劫财、时禄、孤独、遇难、逆境、病弱,想匡正时弊,也想循入净土,寻找一份仙方,做刘伶、阮籍那样的名士。

时岁暗老,锦年残花,不过是浮生初醒,了无牵挂。逢春栽树,抱拳相问是否安好,酒意过去,身在云霄,陈草庵已到暮年,再佳美的光景也是春花秋月,于无情与虚空之中陷落,悲凉得一眼看不到尽头。

同类推荐
  • 汪曾祺早期逸文

    汪曾祺早期逸文

    本书选收汪曾祺20世纪40年代发表于《大公报》、《文汇报》、《经世报》、《昆明生活报》等报刊上的30余篇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汪曾祺早期的创作风格,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 游戏里的旧时光

    游戏里的旧时光

    这是个年代特殊、物质匮乏的时代,孩子们极少有现成的玩具,以至于人们会将一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玩的东西,全部自制成游戏玩具。一根粗铁丝,可以做成满地轱辘的铁环;一块榆木疙瘩,可以削成滴溜乱转的陀螺;几根羽毛和几枚铜钱儿,可以做成上下翻飞的毽子;几块石头瓦片加上些烂泥巴,可垒成城堡行营供孩子们任意攻打与防御……作家赵冬用细腻而温馨的笔触,为我们介绍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游戏,讲述一个个游戏背后的故事,展现那些特殊年代特有的风采和味道。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毕飞宇文集·冒失的脚印

    毕飞宇文集·冒失的脚印

    这部由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亲手编定、按创作时间排序的文集共一百余万字,收录了包括《上海往事》《青衣》《哺乳期的女人》在内的作者所有重要作品。本套文集中收录中短篇,主要是短篇作品。这四卷本的毕飞宇文集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他“正本清源”的一帖灵药。
  • 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本套装包括:《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热门推荐
  • 大洞玉经

    大洞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介石在上海滩

    蒋介石在上海滩

    《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蒋介石在上海滩》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全书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蒋介石这位历史巨人在中国历史上,在上海滩的惊涛骇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错花落

    错花落

    她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失手而穿越到了唐朝,经过一系列的奇遇、偶遇、遭遇最终功德圆满。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 北京爷们儿

    北京爷们儿

    他们历经挫折,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主人公张东一再碰壁,在冒险的生涯中成为商业社会的弄潮儿,最终面临的依然是麻木的社会现实,无可奈何。作品以深厚的生活积累,讲述了民间社会的“英雄”们积压自不同的叛逆过程……生命力最质朴的顽强抗争,在非理性的胡闹中张扬着反文化的精神特质。而大量感性的联想,更使作者的幽默具有顽童般的想象力,匆忙的叙事节奏,则适应了表现这个时代全民性的浮躁,也透露出作者自己的内心焦虑。
  • 天域圣尊

    天域圣尊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武道为尊的世界,没有实力你什么都不是,谁都能将你踩在脚下。一介平民乔麟出世,得神秘金珠觉醒天赋神通,踏入武神,横扫五域成天域圣尊!
  • 流离不知梦

    流离不知梦

    是他亦或是她——北时凉逃过三年战争,感受世间冷暖,堕入无尽深渊,却在底层遇见了光,她带着一身仇恨觉醒,历经五个都市国,在两大组织间的战争中丢掉了一切,朋友哥哥姐姐亲人和最爱她的……北时凉带着无尽的悲伤成为王之棱异,携手万千星辰百跃之剑为复仇而爆发!历史贯穿整整八年,少女睁开异色瞳,她的出生就是毁灭,当决战到来之时,北时凉将以君王的姿态降临,届时,便是诸神黄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级御兽

    神级御兽

    天地灾变,无数空间门凭空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兽自空间门内涌出,人类迎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寻求一线生机,军方强力战士连同科学研究者冒死进入空间门后的世界,惊愕发现,在此猎杀异兽,竟有一定几率获得异兽卡。精神力强于常人者,能够御使异兽卡,或化为异兽生前战斗体,或化为武器防具,或……一种新的职业应运而生,被尊称为御兽师。一个融合了两个灵魂的穿越者,一头撞入这个波澜壮阔的新世界,一步步走上神级御兽师的至高神座。……普通群:44151034,群名——神级御兽。VIP群:834900209,群名——神级御兽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