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7500000010

第10章 《伦理学》:近代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荷兰]巴鲁赫·斯宾诺莎 著

作者简介

斯宾诺莎(1632~1677),是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是理性主义的先驱。他出身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年在犹太教会读书。后转而专心研究笛卡尔和布鲁诺的学说。他拒绝了父亲要他经商的意愿,放弃了应继承的遗产,进入无神论学校,专门从事哲学研究。他公开反对宗教教义、怀疑上帝的存在,宣扬无神论思想,因而不断遭到教会的迫害。1656年,教会开除了他的教籍,但他没有屈服,也没有皈依任何宗教。他以教书和磨镜片勉强维持生计,并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和哲学著述活动,坚持反宗教的斗争。1677年,他死于肺结核。斯宾诺莎一生写了不少著作,主要哲学著作有:《知性改进论》、《笛卡尔哲学原理》、《神学政治论》、《伦理学》等。

《伦理学》是斯宾诺莎一生哲学思想的结晶。书中阐述的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是17世纪西欧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总结,它肯定了惟一独立存在的自然物质实体是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坚持了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主义观点。

《伦理学》还包含着很多辩证法思想,特别是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等命题,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它还突出地阐述了唯理论的认识论思想。这本书把理论道德思想作为主要内容,并强调人的理性的力量,相信用理性的力量能在世界上建立起人的幸福生活,这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

内容精要

《伦理学》共分五个部分,构成了斯宾诺莎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第一部分:论神。斯宾诺莎在这一部分提出了自己的实体学说,这是他哲学思想的基础。他直截了当地给自因、实体、神等8个概念作了界说,又直接提出了7个公理,36个命题和一些绎理,并根据定义和公理加以详细的证明。他还反驳了相反的观点,提出一系列全新的观点。神即自然:他反对把神置于自然之上的有神论观点。实体学说是他的哲学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他认为实体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原因,是属性的总体。对神学目的论的批判,阐发了他的因果决定论思想。

第二部分:论心灵的性质和起源。斯宾诺莎对心与身的关系、认识的各种途径以及真理标准等作了论述。心与身的关系:人是实体的一种样式,是心灵与身体的统一体,心灵是身体的观念,身体是心灵的对象。认知的方式或知识的种类:人们的认识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斯宾诺莎把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分为“意见”或“想像”、“推论”、“直观”三种知识,并认为感性知识是没有确定性的,不可靠的,只有“推论”知识和“直观”知识才是可靠的。检验观念真理性的标准:斯宾诺莎提出了真观念的两个标准:内在的标志和外在的标志。

第三部分:论情感的起源和性质。这一部分讨论各种情感是怎样惑乱我们的心灵,蒙住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理智认识的问题。斯宾诺莎提出了心身同一论,批评了心灵决定身体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意志自由论”。他还提出了“自我保存”说。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本性,心灵的首要的、基本努力就是肯定自我的存在,人的意志、情感和理性都是这种保存自我的努力的不同心理反应形式。

第四部分:论人的奴役或情感的力量,这一部分作者讨论道德的基础、善恶的标准、人的奴役状态和理性指导下的符合人性的道德生活。斯宾诺莎关于道德的几个主要观点是:保存自我的努力是德性的惟一的基础,由于人的本性决定,每个人都是趋善避恶的,而善恶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保持自我存在。人们若受情感的控制的,则不能与自己的本性相符合。只有在理性指导下的生活才是最合乎道德的生活。他认为理性的命令首先是爱自己,在理性指导下,起于理性的欲望,决不过度。

第五部分:论理智的力量或人的自由。这一部分论述了至善就是人对自然的认识,道德的修养过程就是认识真理的过程。提出几个观点:心灵克制情感的力量在于理解情感。求善的过程也就是求真的过程。自由是按必然性行事。

总的来说,《伦理学》一书包含了斯宾诺莎的自然观、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他从自然的必然性出发,通过人的认识这一途径,最后达到人的自由。必然性——认识——自由,这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三个环节。

学术评价

《伦理学》所阐发的哲学思想在近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鼓舞着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德国启蒙思想家,许多思想家通过他指出的神即自然的道路走向了无神论。歌德等许多文学家和诗人也认真研读并赞美过《伦理学》一书。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斯宾诺莎所提出的实体论、自因论以及一些肯定的同时是否定、自由是认识的必然性等观点,称他的哲学为“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而把他赞为近代思想史上的“辩证法的卓越代表”。

同类推荐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草原王国吐谷浑(八)

    草原王国吐谷浑(八)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1982年至今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针对海西州都兰县吐谷浑、吐蕃文化墓地进行了长达近30年的考古发掘工作。1982年到1985年间,青海省考古队在都兰县进行了连续4年的考古发掘。1983年,热水血渭一号大墓的上层封堆被揭开,出土了大量的丝织文物,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其后,从1994年到199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都兰县又继续3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再次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热门推荐
  • 寻风铃

    寻风铃

    她前世是高高在上桀骜霸道的尊主,才华与谋略无人匹敌,却因奸人陷害,活活被自己的母皇夺取双目和灵力并逐出国境……不甘心的她竟然穿越到一个丑丫头身上,而这个丑丫头竟是拥有至上灵力的至尊灵皇却被封印无用废柴?看来这是老天给她惩恶扬善的机会了……
  • 曙光纪元

    曙光纪元

    灵气复苏,武道兴起,地球出现一个个连通异度空间的通道。无数超凡生命进入地球,神灵入侵、法则降临、怪异再现,人类开启进化纪元少年认主知识之书,推演功法,优化秘籍,第三视角,属性异能,踏上超凡之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本书介绍了教育家孔子的生平,内容包括:天降大任于斯人、为立宏志求学始、苦觅真知济苍生、但得名主识美玉、一腔壮志图报国、孤旅践断天涯路等。
  • 倾世双娇

    倾世双娇

    她们本是至亲姐妹,穿越后,姐姐想过平淡生活,而妹妹却为权势而不择手段。阴差阳错之下,姐姐成为妹妹夺权之路最大的障碍,姐妹之间的较量一触即发,一个步步紧逼,一个一心想挽回亲情,最终是狠心的妹妹上位,还是姐姐笑冠后宫?
  • 万界无敌大魔王

    万界无敌大魔王

    人死三年,棺中复活!兵王?一拳轰杀!魔帝归来?我有万界大能助阵!无敌系统打造万界无敌大魔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奇方类编

    奇方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才子丰子恺

    大才子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翻译家和美学教育家。初名润,后改为仁,乳名慈玉,别署缘缘堂主人,晚年号缘缘堂老人。一八九八年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现桐乡市)石门湾。他的漫画,萧疏淡远,酣姿活泼,出神入化,不求工巧却工巧之极。他写散文,清明玄妙,与画相通,又能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他对音乐这种自古以来就被说成是极深奥神秘的“天地之道”,也作了通俗的讲解:“用研究西洋音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音律时,所谓五音十二律,并不见得何等困难、何等深奥了,也不过是用别种格式组成的一个‘音阶’罢了。”他的书法,可说是秀韵天成,没有丝毫做作气。
  • 和尚班记事(中国好小说)

    和尚班记事(中国好小说)

    十六七岁的年龄,清一色的男孩,正是一个荷尔蒙爆发的阶段,却因为“单性别”式的集中营生活,使得这些青涩少年没有了应有的那份羞涩,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无所顾忌。这个“和尚班”由此发生了很多特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