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5200000002

第2章

01

孟哲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熬不过这个冬天。

十二月初。再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年了。过年。这个国人纠结了N千年的日子,穷也它,富也它的日子。生命更以这个日子为出发点,为终结点。熬不过这个日子的人,会比在平常的日子死去显得更加的悲哀和苦痛和苦命。

孟哲。

她在倒下去的那一瞬间,看到儿子宽厚的肩膀晃动。这个儿子。杂乱的记忆仿佛越走越远如一缕缕烟雾,氤氲迷蒙。烟雾中孟哲就来到从前的家,在沈阳的家。最打眼的是屋子里的木质地板,地板,暗红色的。那样的住房在那样的年代其实也算是比较奢侈的,有壁柜壁橱,每个房间都是暗红色的木质地板。那个时候自然还没有流行个人买商品房。那其实是伪满的时候日本专家住的楼。屋子里铺着木质地板,那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东北的冬天里,外边寒风凛冽,进了家里,脚踩在地板上,寒气瞬间就消失了。温暖亲和的木质地板,两个孩子光着脚在地板上玩,大人们从来也不担心孩子会着凉。老二刚会爬那阵子,掉在地上咧咧几声没人搭理的时候,自己就睡着了。也不担心会感冒。孟哲游走的思绪里,越发的想知道,这日子怎么过着过着越回旋了甚至不如从前了呢?

这屋子的地,只能叫做地或者地上了。不是地砖铺的。更不是木质地板。说是水泥地面,老早也不见水泥的影子,地面上只是如同麻子一样的坑坑洼洼的。小碎石子自然是凸起来的,结实着呢,你别想起它出来。这样的地面,就是洒上水而滑到那也真是个奇迹,即便孟哲年事已高。但是,她,孟哲,就在这个冬天的屋子里,有暖气的屋子里滑倒了。

120来了。在医院里的检查,没费什么事,结果就出来了。脑溢血导致身体大面积栓塞。人已经半身不遂,丧失了语言功能。个人意志?这个时候都不能用这个词了。医生自然建议住院抢救或者治疗了,征求家属的意见时,孟哲的一对好儿女同声说,妈妈有话,不抢救。

医生愣了愣,没出声。眼神往这对貌似也将进入老年的儿女看了一眼。医院里什么事没有呢?作为医生,早就练就了一副经得起软磨硬泡也经得起暴风骤雨的神经系统。

120又一次来到孟哲家的楼下。把孟哲从医院送回来。冬天积雪很厚,温度很低,鞋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嘎枝嘎枝的声响;室外没什么人,孟哲似乎也听不到人声。一副担架把孟哲抬到楼上的。逼仄的楼道,连盏昏暗的灯也没有。因着年代久而缺少维修,台阶的楞角渐趋光秃,不小心真的会跌倒。这样的房子,孟哲他们家住了有二十多年。这是省会城市的一角,真正的贫民窟又是啥样的呢?

不抢救?孟哲什么时候说的呢?他俩说这个话的时候,竟然也不怕另外的两个妹妹问起?

现在孟哲她仰着脸躺在床上,除了眼睛还可以随着出入的人的走动而转动,自己还可以伸出尚能动弹的左手,不停的伸开五指,又闭合。此时,她应该是清醒的。

大女儿拿了牛奶,是纸盒包装的蒙牛。她把牛奶搁在微波炉里加热,然后用吸管喂给孟哲。

然后她问:哥,要给苏珊打电话让她回来吧?

她哥说,打吧。

她没问给不给远在海岛当军官的侄子,她哥的儿子,孟哲的孙子打电话。

父亲去世的时候,那个军官也没回来。

军官四岁上死了亲娘,是奶奶孟哲爷爷苏东带大的。哄着、捧着养大了。高中毕业考上了军校。

其实,打电话之前,孟哲大女儿苏敏不确定苏珊会不会回来。苏珊她离家将近二十多年,父亲病重病危的时候,苏珊是知道的,只是她刚调入一个新单位,单位里又忙着申报国家项目,需要人手,苏珊抹不开脸请假。结果没能和父亲见最后一面。是不是这个理由家人也不确定。只是苏珊后来每次提及父亲都潸然泪下,内疚和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苏敏潜意识里,其实是有着一点念头,看你这次还怎么说。

02

苏珊下了飞机,不等拿到行李,就在出口人群里看到苏敏的丈夫。她叫了声姐夫,然后去等行李。

C城早已失去了二十年前的那种娴雅温馨的氛围。由于撒了很多的防滑剂,路面上黑乎乎的显得异常的脏。苏珊无意中看了看姐夫脚上的鞋子,已经不知道什么颜色的鞋子,单薄不保暖的样子,她在想着日子依然过的还是那么穷酸。苏珊想着有空帮他买一双或者给姐点钱让她自己买。

九十年代最后一次离开家的时候,父亲还在。那次是苏珊带着孩子回来的。本来是想好好的住着一个暑假的,但是几次与在家上班的丈夫电话,早晨八点多了他居然还在家里,苏珊觉得纳闷的。那个时候,家里住着苏珊的叔伯妹妹,是准备在广州找工作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丈夫也不该八点多了还在家里呆着吧?

妈妈孟哲呢最忌讳妹妹住在姐姐家里。俗话说小姨子是姐夫的半条腿,话既难听又暧昧。她经常说有多少姐姐是被妹妹害的。所以当苏珊迟疑的时候,她善解人意的说,你赶紧回去吧。我和你爸爸都挺好的,你也看见了吧?回去吧。

苏珊那时觉得自己活的真憋屈。临了与家人告别,爸爸是站在楼下路口那里看着苏珊的。那一幕苏珊一辈子也忘不了。她想上前去亲亲爸爸,像小时候爸爸送她去幼儿园那样,但是她不好意思,街上那么多人看着。她还想抱抱爸爸,谁知道这次离别不是永别呢?但是她依然没敢。

后来多少次苏珊想起这一幕无不落泪。看外国的小说和电影,人家亲吻自己的父母拥抱自己的父母,多幸福哦。恨自己是中国人,从小都没有和谁拥抱过,与父母分开的时候,连手都不握的。

曾几何时?七十多岁的时候孟哲还神气的骑着自行车,甚至还单手打手势,让苏珊佩服不已。而此时,母老虎打盹了,岂止是打盹?她现在恐怕都不认识苏珊了。

苏珊捧住妈妈的脸,妈,我回来了。我是苏珊。

孟哲的眼睛盯着苏珊。这是她二女儿。她知道么?

看到苏敏只给妈妈喝牛奶,苏珊觉得诧异。她去厨房煮粥,把姜丝和肉糜放到滚热的锅里。狭窄的居室里有了点滴温热的气息。苏珊用小碗盛粥,小心的喂妈妈吃。妈妈居然吃完了。妈妈还能吃粥!

苏珊自然很开心。无论老少,即使病了,但是可以吃饭吃东西哪还有什么让人担心的呢?所以,第二天的早晨,苏珊兴致冲冲的和苏敏一起去沃尔玛采购。米糊,菜汤,面条,尿不湿,甚至还买了炖盅,豆浆机,连炉具都买了。苏珊内心里觉得妈妈起码还能活几年。哪怕就在床上躺着呢,回到家里,可以喊一声妈我回来了。曾经那么结实那么开朗活泼的老太太,怎么就会离开孩子们呢?她真应该是与死是没关系的。

还买了枕头和被子床单。昨晚看到妈妈的床,苏珊羞愧万分。多少年了,妈妈的床还铺着硬邦邦的床垫,沉重的枕头和被子。而自己家里,三口之家,被套床上用品二三十套是有的,苏珊有个毛病,就是喜欢买床上用品。潜意思里,自己是爱家的吧?

是的。苏珊给妈妈汇钱的。在她最早去南方的那一年,她年收入才一万多,但是明里暗里给妈妈的将近一半工资。

她甚至鼓励侄子考高中,如果他考上了,就奖励他一部山地车。

侄子还真的考上了高中。山地车并没有兑现。因为苏珊买了房子,需要供楼。

那时候,妈妈耿耿于怀。对侄子说,你二姑掉链子了。

呵呵。其实苏珊也并没有计算过究竟给了母亲多少钱。但是那些钱,所有的那些,买几部山地车绰绰有余了。

山地车没有买。孟哲儿子家里彩电、冰箱,不是冰箱是雪柜,那么大的雪柜,一个从四十岁就不干活的男人凭什么买呢?买雪柜本来是打算冰冻打来的鱼然后去卖的。只是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卖了几条鱼。

苏珊不想说。只是她想起自己供楼的时光里,惨淡的面容,耳鸣的难以忍受诸如此类毛病都找上门来。除了日常的工作,还要到别的大学和电大里客座,讲授中国和外国文学课程,每个月可多出来几千元。

孟哲用手抚摸被子。床单换下来了。枕头也软软的。苏珊相信妈妈能感知这些。内心稍微安慰些。不能触及爸爸去世自己不在场的往事。

她给妈妈抹身。洗头。妈妈身底下铺着尿不湿,其实已经打湿了后背。背部异常的白皙和松软,失去了弹力。脚干净的却不敢让人相信,也是白皙,竟然没有老皮角质什么,让苏珊怀疑这真的是母亲的脚么?那年回来的时候,孟哲亲口对苏珊说,她半年没洗澡了。那个时候,妈妈能走能撂的呢。给妈妈洗脚的时候,她看到妈妈腿弯那里结痂了,用指甲去刮,家里也不是没有女儿和媳妇。苏珊嗅嗅,原来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的粪便。脚指甲长的要命,指甲缝里黑黑的。苏珊记得自己是一边洗一边落泪的,心痛不已。

早年的南下,虽然说是为了工作,内心里有没有一种逃避?对做子女责任和义务的逃避?苏珊问自己。

苏珊。初潮那年,整整一年,她每次都要呕吐。

大学的时候,每次来月经,她几乎都是要卧床。

她不知道自己怎样面对呕吐、粪便、尿液,尤其是别人的,哪怕是父母的。

她生了孩子以后,孩子吃剩下的饭菜她是不吃的。

现在,她面对妈妈的身体,不是那么干净的身体,尿不湿很重的尿未,她没有觉得肮脏,只觉得妈妈可怜。

她想妈妈好起来。所以买了那么多的东西,只要能使得妈妈好起来,花多少钱她都不在意。

是啊,那些食品用具呢?除了炉具被举的高高的放在衣柜上边了,还有那个炖盅放在桌子上,其余的都被苏敏放在小屋里了。

03

可以说苏珊年纪不轻了,但是依然是没什么生活经验的人。第三天的中午,给妈妈换褯子的时候,妈妈好像没什么知觉。和苏敏抬起来放下去的,妈妈身体已经有点僵硬了。

苏珊一直是坐在床边,拉着妈妈的手。手还是热的。

有点累。她就趴在妈妈床边打盹。姐夫走到床前,低头看看妈妈。看他的神情知道妈妈可能是不行了。一口口的出气,吐气。最后没了声息。

如同一条鱼。所有的褶皱都打开了。嘴闭合了。眼睛没合上。孟哲的儿子上前用手摩挲着,眼睛就闭上了。

一切都轻车熟路。打120。后来打殡仪馆。电话方便快捷。一切胸有成竹。

苏珊哭不出声儿来。只是眼泪一滴一滴的掉。她内心稍有安慰的是自己在11日早晨,给妈妈洗了头。一盆水放在凳子上,把妈妈的身体稍微往床边挪了挪。水温和舒服,看得出来妈妈是有几分享受的样子。苏珊想起来,自己是第一次给妈妈洗头。却也是最后一次。

洗头的时候,妈妈的脖子还能转动。

眼睛还会盯着她看。

这两天,妈妈喝了苏珊炖的肉粥。

吃了橘子。

昨天妈妈还能仰着脸往电视的方向看。

生命脆弱无可倚靠。哪怕你有几个儿女和孙辈。

丈夫十三年前去世。孟哲多活了十三年。当时一切孟哲做主,未经所有儿女商量,把丈夫苏东的骨灰抛洒在那个著名的松花江上。那是当年九月份的事。

现在轮到孟哲自己。

当晚,孟哲的遗体被殡仪馆的车拉走了。她儿子、女儿苏敏、苏珊,还有孟哲娘家的侄子一起送她。

小女儿苏小小还在火车上。

苏珊看到她妈妈的装老衣服,藏青色的袄裤,脸色也没有那种吓人的煞白。倒是如文学书里的一个词,安详。

从殡仪馆回来,孟哲的儿子坐在椅子上干嚎。苏珊打开衣柜,想找出两件妈妈的衣物自己留着,给以后的日子留点念想。她瞅瞅她哥哥那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实在腻烦的要命。她轻声地说,哭什么呀?该死的这不死了么?

苏敏见她掏衣柜,也上前来往外拽那些衣物。找几件明天烧了,剩下的都扔了吧。

苏珊问,往哪儿扔?

装在编织袋里。扔在街口的垃圾车里。

衣柜瞬间被掏空。

床上地上,没有几件像样子的衣服。苏珊好歹找出来一件灰色的羊毛衫,还有一条她曾经给妈妈买的丝巾。

苏家老大说,得找人刷大白了。什么是刷大白?苏珊开始还不明白,有人给解释说粉刷墙壁。是的,粉刷墙壁。

一切都迫不及待的节奏。

04

东北的冬天委实寒冷。雪地上因撒了防滑剂的缘故,显得又黑又脏。苏珊一次次的想起防滑剂这个词。是的,防滑剂。家里的水泥地上如果能撒一点就好了,妈妈就不至于摔倒了。

一路上驶过不少的灵车,车上有着不同的标示,内行人一眼可看出死者的年龄。眼下这个季节,是收人的季节。冬天的美感只是在文学的书里,在南方人的好奇心里。北方的冬天里,年纪大的人,就是面临一道坎儿。活得过冬天,就赢得了一年,赢得了一岁。赢得了每日三餐,赢得了膝下承欢的快乐。

孟哲死得静悄悄。她的儿女们给予了她这样的结局。她躺在冰柜里,应该是被安放在冰柜里的。

只差一步未赶上的苏家老幺小小,哭着跪下去,妈妈妈妈的叫着。

苏珊此时相信,小小的哭是真诚的。是在痛着的。小小自结婚也未离家,直到丈夫跟她离婚,直到她姐苏珊把她也调入南方。

苏珊摸摸妈妈的脸。眼泪是不能滴落在妈妈脸上的,不然妈妈会一步三回头,不干不净,牵牵挂挂走的不安生。

一干人在等着拿骨灰。苏珊看殡仪馆大厅一排排摆放的骨灰盒,对她哥说,给妈买个什么样的骨灰盒呢?

买骨灰盒?我还想给她盖个楼呢。

苏珊终于明白。爸爸苏东也是这么走的。他养育了四个儿女。挣钱养大他们四个儿女。

不知是哪一家披麻戴孝的,已经在争吵起来。这群不孝子。苏珊忍不住鼻子哼了一声。那句话怎么说来的?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这样的场景里也能吵得起来,无非是你出少了我出多了你得多了我得少了。

同类推荐
  • 大唐辟邪司之梦中身

    大唐辟邪司之梦中身

    月色晦暗,大唐京师长安城外的野陌荒林全笼在沉黯的黑雾中。一只泛着白蒙蒙光芒的灯笼在浓墨般的夜色间穿梭着,终于钻进一座黑黝黝的古庙内。这是座早已废弃多年的龙神庙。挑灯而入的后生径直走到那四面漏风的大殿尽头,静静盯着墙上的壁画痴看。古旧的壁画中心是一条青龙,虽颜彩剥落大半,却依旧神气凛凛,跳跃的烛火下,似要破壁飞出。后生看得如痴如醉,竟掏出一支金光闪闪的狼毫,顺着画上苍龙的笔道描摹起来。“一墙破画,有什么好看的?”角落里忽地传来一声冷哼。
  • 大汉韩信

    大汉韩信

    《大汉韩信》自2016年初版以来,颇受读者青睐,不到两年时间,全国各大书店均已售罄,读者的厚爱,使我不得不以更加恭敬的态度来面对再版,修订重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增删部分内容。由于初版统稿时间较为仓促,再版时对一些稍显粗糙的文字进行了修改和润色,增加了初版中没有的图片,并配出文字说明。二是力求前后一致。传记是通俗读物,为明确表达作者的倾向,既不能多作考证,又不能回避,且将自己考订内容反映在作品之中。如书中描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元代才有记述,而后面对话中,又多次陈述,改为“明出陇西,暗度陈仓”。三是统一地名、人名。作为一般传记作品,陈胜的称呼用得更广些,“陈涉”改为“陈胜”。针对钜鹿之战写法不一致的处理方式,将“巨”统改为“钜”,等等。
  • 若非相见

    若非相见

    他的眼睛能看见所有人的磁场,于是再复杂的人心他也能揣测明白。可这世上偏偏只有一个她,那样简单的人,却让他看不见,猜不透更放不下。为了爱情,胆小的女孩也变得勇敢,可因为爱情再自信的人也有了怯懦的理由。于是差一点错过。还好只是差一点。既然我遇见了这世上最特别的你,那我就再不可能放手。
  •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2(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2(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编委会编的《山药蛋派作家电影剧作精选集2》收录“山药蛋派”作家胡正、马烽等的电影剧本,有《几度风雪几度春》《叔伯兄弟》《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等等。该书全面地反映了“山药蛋派”作家在电影剧作方面的杰出艺术成就。
  • 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套装共三册)

    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套装共三册)

    本书包括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第一卷 重生)、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第二卷 重逢)、一元二次爱:在轮回中找到你(第三卷 葬爱)共3部作品。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携手并肩

    末世之携手并肩

    末世中两个人相濡以沫,没心没肺的种田生活,还有一个暴力活泼的妹妹和一个永远在画小人的小弟
  • 绝世魅颜:丽妃传奇

    绝世魅颜:丽妃传奇

    她是江南旺族宁家的三小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哥姐争相疼爱的小妹,“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生得倾世容颜的她却养在深闺人未知。无忧无虑地在宁家生活了十几个年头的她,命运却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为了替二姐入宫选秀,她无意间听到了父母的争吵。原来她是身负着国耻家仇,天真无邪又有些顽劣的少女一夜间长大。为了复仇,她义无反顾地走进了这恢宏无比,金碧辉煌的天宙国的皇城——轩宇城。成了待选的无数绣女中的一员,然而当她踏进这无比尊贵无比庄严的皇城的那一刻,她的命运之轮开始转动,传奇般的一生从这里书写。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处世技巧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处世技巧

    这是一本集结了成功大师的传世智语。真诚+宽容+技巧=成功处世,将别人的教训作为自己的经验,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的经验,阅读此书,将使你终身受益。
  • 女神饲养员

    女神饲养员

    睡不到校花,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九亿少男的梦,如今终于被田野实现了!可一周后,他又被榨干了!女神是朵娇花,玻璃心、玻璃胃,还要穿玻璃鞋,碰不得打不得骂不得!高级美容院年卡续费,钢琴艺术班下期学费,每周一刷音乐剧门票,这位修理工骚年,请了解一下!
  • 三国之灵气复苏

    三国之灵气复苏

    [本书已崩,作者毒发身亡。慎入。书荒不在乎的可以看看前20万字,当时时间充足,没有那么水]当灵气复苏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代,面对无法调和的种族之战,三国的豪杰们能否放下仇恨与对立?曹刘孙三人又是否甘心放下手中权力,还给献帝?当一道现代的灵魂重生在麦城之战,面对灵气复苏的大争之世,面对关羽兵败被擒的结局,又会发生何事?(推荐票加更)
  • 娱乐之低调天王

    娱乐之低调天王

    “我对奖项赚钱什么的没有任何兴趣,我只是喜欢练小号,用满级的技能,在新手村为所欲为的快乐,你们永远都体会不到。”当记者采访刚被评选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位娱乐名人排名第三的王权时,他回答道。
  • 寂寞

    寂寞

    虽然名字叫小清河,但河水已经不清澈了。上游沿线近二十年来不停地盖楼房,形成了几个居民小区,生活污水无节制地排放,小河就变浑变臭了。只有两岸的两排白杨树还高大清俊,多少还有一点儿韵致,饭后,刘文章还是愿意沿河边散散步的。其实,小清河是他居住的小区唯一的一处风景,有别无选择的味道。追溯起来,小清河见证了刘文章的生活历程,承载着他的感情与记忆。刘文章上小学的时候,小清河清澈见底,每到暑期,他和小伙伴们几乎每天都泡在河里。
  • 自尊与骄傲

    自尊与骄傲

    灰色、白色、黑色是日子的主色调。因为常见所以普通,因为交叠和过度的非常完美,所以他们的存在映衬着美丽的存在。白日的蝴蝶、夜晚的星空、日落的余晖……让我不由得散懒精神,放肆的微笑,思绪总是放荡在由黑、白、灰贯穿的岁月中。我爱听很多曲子,有我撕心裂肺唱出口的,也有去闻一片秋叶落地的宁静曲韵。我有时会思考,温柔纯澈的小沟水里的半指长的小鱼怎么会那么静止。我有时会思考,为什么人们只看到深秋北雁南飞的落寞,却从未欣赏过,冬日麻雀觅食的精彩。虽然我不精彩,但我身边到处都是精彩的美丽。虽然我很平凡,但是我的虽然不会成为我美丽人生的绊脚石。
  • 南山剑

    南山剑

    一本书,一把剑,一半为传承,一半是人生……
  • 无神之空

    无神之空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的童话,多半都只存在于幻想里。神的时代即将迎来终结,玛雅人从来都没有算错,世界末日来了,只不过不是人类的,是神的。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无神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