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0800000006

第6章 踏雪寻梅(1)

院子中的梅花静静怒放着,香韵不绝于缕。南枝又觉芳心动,愁我相思情味重。陇头何处寄将书,香发有时疑似梦。谁家横笛成三弄,吹倒幽香和梦送。觉来知不是梅花,落寞岁寒谁与共?身处纷繁红尘中,他却是一无所依,心头空荡荡的,恰如传说中神女解佩、交甫不遇的怅然与落寞。

露驿星程,又还控、西风征辔。

原自有、孔璋书檄,元龙豪气。

蜀道尚惊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

佐元戎、一柱稳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计。人易老,时难值。

看新丝一发,甚吾衰矣。

转首从游十五载,关心契阔三千里。

便秋空、边雁落江南,书来未。

——南宋·吴潜[1]《满江红·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中的这首《汉广》不仅是一曲失恋之人的悲伤叹歌,更涉及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郑交甫出使楚国,游于万山,在汉水边遇到两名欣丽女子,“眉疑低而复伸,唇欲启而羞回。瑳巧笑以回瞬,目盈盈而流盼”,腰间佩珠大如荆鸡之卵。郑交甫为对方光辉容止所倾倒,上前挑逗道:“愿请子之佩。”游女含笑不语,欣然解佩珠相赠。然伸手之刹那,游女及佩珠均消失不见。郑交甫悄立汉水边上,怅惘良久。此即为流传千古的“神女解佩”,亦为《诗经》名句“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之注解。

“神女解佩”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早且最具文化意义的传说,意境情怀优美,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争相吟咏,绵延不绝。东汉张衡有《南都赋》:“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三国曹植有《洛神赋》:“愿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此后,“游女弄珠”“交甫解佩”便成了著名典故。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不战而得襄阳[2],其幕僚陈琳作赋道:“赞皇师以南假,济汉水之清流。感诗人之攸叹,想神女之所游。”魏晋名士阮籍则有《咏怀诗》:“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唐代张子容有《春江花月夜》:“交甫怜瑶佩,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土生土长的襄阳大诗人孟浩然有《登安养城楼》云:“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王适有《江滨梅》:“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因其在末句巧妙植入了神女解佩传说,被誉为咏梅之绝唱。宋代欧阳修《汉水行》:“沧波荡漾浴明月,疑是弄珠游美人。”苏轼《汉水诗》:“文王化南国,游女俨如卿。洲中浣纱子,环佩锵锵鸣。”就连襄阳府接官厅的楹联也与汉水神女有关:“江汉被淳风,静一端庄,那有仙人还解佩;楼台开胜景,往来迎送,最宜此地暂停骖。”

既有游女飘飘、解佩欲与的神话故事,引墨客骚人遐思了千余年,位于万山东面山下曲隈处的解佩渚理所当然成为最令人神往的场所。传说这里便是郑交甫初遇神女的地方——山水俱备,景色宜人,山因水而有灵性,水因山而多姿——后人还特意在此修建了一座弄珠亭,是恋人们的圣地。每年正月二十一日穿天节[3]之时,这里更是人山人海。襄、樊两城民众倾城而出,赶来解佩渚石滩上拾取汉水特有的带有孔窍的小白石,再用彩色丝线穿起来,戴在身上,或是佩在身上,象征神女赠送的佩珠,以此求子或是求福。未婚的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恋爱交往,对着汉江山盟海誓。宋人葛胜仲有《蓦山溪》词云:

望云门外,油壁如流水。

空巷逐朱旛,步春风、香河七里。

冶容炫服,摸石道宜男,穿翠蔼,度飞桥,影在清漪里。

秦头楚尾,千古风流地。

试问汉江边,有解佩、行云旧事。

主人是客,一笑强颁春,烧灯后,赏花前,遥忆年年醉。

足见汉江边上的穿天节热闹非凡,整个节日充满风流浪漫的气息,颇有当年楚国云梦之会[4]的风情。

遗憾的是,自北宋灭亡、宋室南渡以来,襄阳由于地处边防前线,战事每起,这里便成为了敌我双方誓死必争的战场,不但绞杀了对战双方大批士兵的生命,更有无数无辜百姓遭殃受难。兵荒马乱的年代,人口锐减,田园荒芜,襄阳明显地衰落了,穿天节胜景已远远不及和平时期,这亦是时代风云的体现。葛胜仲生活于北宋末、南宋初,他那阙风情浓郁的《蓦山溪》,显然是作于靖康之变前了。

开庆之役[5]后,赵宋政权转危为安,南宋又有承平之象。最典型的表现是理宗皇帝一改蒙哥大举入侵时的勤政体国,又开始嗜欲怠政,将朝政全盘托付给小舅子贾似道,自己则大兴土木,追求享乐。由于数年无战事,生产得到恢复,襄阳逐渐现出蓬勃生机,再度成为南北商贸集中地。蒙古皇帝忽必烈更是请大商人潘韧作中间人,到鄂州[6]游说京湖制置司最高长官吕文德,要求在襄阳增开一处榷场[7]。

之前宋蒙已经在颍州、涟水军、光化军[8]三地建立了榷场,允许南北商人于榷场互市,以通有无。后因为山东李璮叛乱,宋廷趁机出兵,夺取了不少原为蒙古占据的城池,忽必烈恼怒之下,下令“罢南边互市”。然停止榷场,就经济和生活而言,北方所受影响要远远大于南方。蒙古官员胡祗遹指出:“货既流通,转相贸易,舟车流行,店铺和煦,居者行者有智有力者,皆得养生之利。自罢榷场以来,坐贾无所往,舟车留停,道路萧条。以我所有易得致富之货,废弃而为无用;我之所无必用之物,涌贵而无所致。得计失计,于此灼然。”忽必烈认为有理,遂重开贸易,并特别要求在襄阳府樊城外增开一处榷场。京湖制置使吕文德认为这是蒙古一方有意示好,是欲友好相处的表现,遂主动上报朝廷,称“榷场成,我之利也,且可因以通和好”,请于襄阳增开榷场。宰相贾似道正忙着卖官受贿,收集古玩宝物,乐得与蒙古人讲和,况且对方所求不过增开一处榷场而已,欣然同意。吕文德遂在樊城外汉江边交通便利处设置了榷场,并在榷场附近的鹿门山划了一片地,专供北方商人囤积运转货物用。

由于襄阳交通南北、连贯东西的独特地理位置,榷场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宋蒙贸易,也带动了襄阳地区的经济繁荣。相应的,穿天节也再度繁盛起来。每每节日之时,不独本地人倾城出动,更有无数外地商旅游客冒着正月的严寒风雪,长途跋涉,慕名而至,只为一睹楚地遗风,领略神女解佩风情。

只是今年的穿天节,天公却有些不作美,空中飘飘扬扬地飘起了雪花。虽则是小雪,然昏昏雪意,惨淡云容,还是令许许多多怕冷怕路滑的人留在了家里。江上船少,滩上人稀,不再见往年船车络绎而至、往来如织的景象,堪称是近年来最萧条的一次穿天节。

其实说到底,人们真正害怕的还是骤然而至的蒙古骑兵。蒙古人似乎并不如宋人所想的那般有和平相处的诚意——就在几月前,蒙军征南都元帅阿术率五万大军南下,虽未攻打襄阳城,却深入襄阳以南州县抄掠,掳走五万民口。京西一路,处处闻哭声。这是忽必烈即位以来,蒙古人第一次大举侵入京湖地区,不少人认为这是“狼烟将起”的有力信号。若不是大商人潘韧反复劝说,怕是京湖制置使吕文德早已一怒之下关闭鹿门山榷场。

与解佩渚的清清冷冷相比,老龙堤上的酒楼倒是家家热火朝天,本地人居多,操外地口音的也不少。雪天正是围炉饮酒的最好日子,况且襄阳宜城[9]黄酒是天下名酒,再配上一大碗热腾腾的窝子面,堪称无数襄阳人心中的绝佳美味。

襄阳全府[10]最热闹的地方,并不是府城襄阳县,而是城外汉江南面的老龙堤。老龙堤古名横塘,历史悠久,始筑于汉代,是汉江最古老的堤防。初为土堤,唐代襄阳人张柬之[11]在荆州为官时,见夏季汉水暴涨,襄阳城面临被淹,便带领民众用巨石加固老龙堤,此为老龙堤石堤之始。历代均有加固。

这条宽八丈[12]、长十里的石堤起自襄阳城西北角,沿汉江往西延伸,直抵万山脚下,因蜿蜒曲折、宛似长龙伏地而得名。原先石堤只为捍水,因襄阳为天下咽喉,交通便利,老龙堤亦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既是码头,又是市集。南来北往的商旅多在这里换乘交通工具,或下马登舟南行,或弃船换马北上,襄阳“南船北马”的别称亦由此而来。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可谓准确道出了襄阳“南北孔道”的位置。

大堤上有各色商铺、客栈、茶楼、酒肆等,楼阁林立,即所谓“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因而又名“排楼巷”。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唐诗人刘禹锡有《堤上行》道: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足见大堤上房屋鳞次栉比、人烟浩穰,堤下则是帆樯相连,船只往来如梭,一派繁华景象。而宋代经济更为发达,老龙堤之商业繁茂,已远过唐代。

更难得的是,老龙堤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亦是游览胜地。大堤上种着杨、柳、桃、李、梅等各种树木及奇花异草,四季花开不断,风景十分美丽——近有汉江,绿波浩荡,东流不息;西有万山,江碧峰青,清幽飘逸;大江对面则是与襄阳唇齿相依的樊城,雉堞环峙,峥嵘瑰丽,掩映若图画。澄波澹澹,绿岸参参,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为大堤内外风光所陶醉,写下优美的诗篇。南朝刘诞[13]有《襄阳乐》云: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传闻刘诞在襄阳任上时,夜闻女子唱歌,歌中有“襄阳来夜乐”之语,因而作《襄阳乐》,并将其谱为清商西曲歌[14],收入乐府。因情致优美,音节和谐,仿作者不计其数,在乐府拟作中仅次于《采莲曲》。

比《襄阳乐》影响更大的是《大堤曲》,专门吟诵与老龙堤有关的男女爱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大堤曲》云: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另一位唐诗人李贺的《大堤曲》则被誉为乐府诗之上乘之作。

妾家住横塘,红纱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众多诗人佳作无异于锦上添花,令老龙堤更加声名远扬。来襄阳者,乘船也好,骑马也好,通常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登上老龙堤,尽情收览汉江风景。更惬意者,便是寻一家酒楼,往窗边坐了,一边吃酒,一边观光。本来时逢正月,年还没有过完,一般人习惯待在家里不远游,但许多游客既特意奔“穿天节”的名头而来,大堤酒楼、酒肆人满为患,也就不足为奇了。

梅香楼是老龙堤上最有名的酒楼,倒不是因为其最豪华气派,也不是菜肴最有特色,而是它学北宋故都汴京樊楼之经营,用妇人酒保负责换汤斟酒,称为“焌糟”。焌糟们打扮亦仿旧制,个个腰系青花手巾,绾着高髻。名字均带有一个“梅”字,此即为梅香楼得名之来历,可谓一语双关[15]。

老龙堤宽八丈,商铺占地不能超过四丈,唯有大堤中部往南延伸,多出了一块半圆形的坝子,半径是另一个老龙堤宽度——八丈。梅香酒楼刚好位于这块坝子上。由于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酒楼亦设计得别具匠心,除了遍植梅花外,还将坐南朝北的酒楼用厚墙隔断成南、北两边,北院位于堤坝上,南院建在坝子上,互不干扰。喜欢清静的,尽可以选坐北首阁子,对大江东流水,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喜欢热闹的,则可以坐在南面围栏中,观看娱乐节目。酒楼在南面庭院中设了一处勾栏,聘请民间艺人表演,内容多种多样,有戏剧,有杂耍。许多襄阳本地人大雪天赶来梅香楼,其实不是为了饮酒,而是为了观赏勾栏的节目。

正在台上表演的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妇人,模样端庄,月白衫子,短短罗桂[16],一手拿着牙板,一手拿着鼗鼓。她轻晃了几下小鼓,高下疾徐,极有节奏,随即唱道:“当年二女出江滨,容止光辉非世人。明珰戏解赠行客,意比骖鸾天汉津。恍如梦觉空江暮,云雨无踪佩何处。君非玉斧望归来,流水桃花定相误。”

宋代说话[17]十分发达,又分讲史、小说、说三分、五代史四大名目:讲史即为讲述历史故事;小说又称“银字儿”,以烟粉、灵怪、传奇为主;三分即三国故事;五代为五代时故事。虽则说三分和五代史都应属于讲史,然因说这两类的艺人格外多,便干脆特立名目。《都城纪胜》[18]曾评论说话诸家云:“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捧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情,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益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为避免单调,说书人往往手持木板或金属板,且说且敲,声调铿锵,相得益彰。

同类推荐
  • 平安夜

    平安夜

    圣诞节前的平安夜,在某一时刻,写字楼的电梯向下运行着,人们陆续走上来:一个在围城中梦想出轨的设计师,一个卑微而孤独的快递员,一个为婚房发愁的女白领,一个离婚后形单影只的大叔记者,一个婚姻玉石俱焚的部门经理,五种生活状态的人被聚集在狭小的空间,电梯门打开后,他们在这一夜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一个电梯,五个人物,各种凌乱,或刺激,或无聊,或狂喜,或伤感,既独立成篇又彼此关联。小说中,不同阶层、年龄、性别的主人公的境遇虽各不相同,但内心却都指向了当下时代的焦虑与不安。而偶然性对人物命运和故事走向的改变,更使整部作品充满了黑色的风格。
  •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从院子内向外看去,马路上自行车流顺着横贯汴津城东西的滨湖路分两侧相向而行,那大多是归家的人们,下班的高潮似乎还未完全过去。苏艾卿从车棚里推出那辆乳白色的摩托车,戴好头盔,径直穿过滨湖路,过三岔口,驶上了汴江大堤。
  • 梦回辽河

    梦回辽河

    长篇小说《梦回辽河》主要写女人。无论东西方,历史有不同,过程有差异,但将女人与城堡土地与其他生物作为战利品,却是一曲共鸣乐章。书中的主人公,无论苏珊,叶子,还是上一代的孟哲,苏陈氏,都美貌绝伦,聪慧过人,但无论怎样,即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难逃婚姻或者说男人那道关,反被生活的磨难勒死,或者窒息。本书结构上采用“套层”,如同散文的隐喻,诗的意象,或繁或简,层出不穷。这样的笔法和故事,可以让你痛彻心扉地感悟文学的魅力。
  • 绝密文件

    绝密文件

    张铮乘一路公共汽车从前门大街站下车后,看了看手腕子上带着的十九钻上海牌手表,便大步流星地向不远处的全聚德烤鸭店奔去。张铮是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处长,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理着小平头,留着络腮胡,走起路来虎虎生风,一看就是个习过武练过功的人。因为今天高中同班同学聚会,而且到场的十几个人还都是班里的骨干,有几个同学已经有两三年没见面了,所以张铮一忙完手头的活就匆匆赶来。主动召集这次同学聚会的文艺委员周丽萍在电话里通知张铮时还专门跟他挑明:“你是我邀请的第一个人,你要是有时间咱就定在今天,你要是没时间咱就另择佳日。”张铮回答说:“有时间,你邀请我还能没时间?开国际玩笑。”
  • 她从远方来

    她从远方来

    秋后,南坝场通向这里的公路开始建设,文学华和亮油壳报名当了民工。文学华当爆破手,亮油壳在民工连当伙头军。有天亮油壳去井边挑水,遇见一根“青竹镖”,他惊慌失措中打死了,把它埋在井坎边。他回来讲给民工听,冷不防遭到了文学华一顿臭骂。然后文学华怀念地讲述着:成都省的百花潭原先专门卖蛇肉,成都省的人象喝稀饭一样喝,百花潭的水照样汹涌澎湃;成都还有条祠堂街,临近那里有家“努力餐”,“努力餐”是地下党的联络站,地下党是个年轻妹崽,手拿双枪,百发百中。末了,当听得津津有味的民工还要这个“成都通”继续讲下去时,他却隐藏了脸上神往的笑意,一个人跑到工地上,左手拿钎,右手甩锤,打开了炮眼。大家都弄不明白,只有他自己晓得:他要让公路快快修通,他好到外面去见大世面。他也要到成都省的祠堂街去找那个妹崽,他想那妹崽不会忘记他。
热门推荐
  • 山河永寂

    山河永寂

    出了无数皇后王妃的纪氏是天下第一名门,当身为纪氏旁支的纪天市出现在摄政王益阳面前时,往事被悄然揭开。深宫中太后与摄政王的生死之恋背后,隐藏着伤痛和背叛;无辜的天市深爱摄政王却因此而被卷入了一场复仇中。爱情被辜负,信任遭背叛,天市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坚强赢得真正的尊重,却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伤害别人的刽子手,于是一轮新的背叛和报复在她身上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献祭诸天万界

    献祭诸天万界

    链接诸天万界,让所有人都向我献祭!方想偶得诸天祭坛,让万界众生甘愿献祭!【虹猫蓝兔世界】虹猫少侠献祭凤凰蛋一枚!欲复活亡故父亲!【笑傲江湖世界】劳德诺献祭华山派镇教武学:紫霞神功!欲求极品武学!【生化世界】、【诛仙世界】、【神州奇侠世界】、【僵尸先生世界】、【斗破苍穹世界】、【三国战纪世界】、【完美大世界】……新书《从凡人修仙开始打卡》连载中……
  • 国民男神狠强势

    国民男神狠强势

    【新书已发:锦鲤女帝:嬴少,过来抱!亲们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哦】【全文基调——女主对男主一见钟情,一宠到底!】帝都上流圈子流传一句话,秦爷cp招桃花,勾唇一笑盛世风华——惹得女人被帅断腿,男人被扳弯。然而,燕大师一眼万年只爱秦爷。爱慕者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我们也想要这样的男神啊,华清大学溜一圈,回来带了个诺贝尔奖。美国溜一圈,从此开启芯片投影手机时代。最气人的是,燕神在全球直播的颁奖典礼上狂撒狗粮,还走了波广告。
  • 萤火冢

    萤火冢

    世界的终焉,只有一个人的世界,在这个荒芜的世界,究竟该如何生存。
  • 都市之强无敌系统

    都市之强无敌系统

    当人们问叶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高中生突然变成了所向披靡的大佬是什么感觉?叶辰摇摇头说道,“没什么感觉。也就能统治万界那也而已。”叶辰:“且看我带着系统走上人生巅峰!”
  • 快穿徒手撕cp

    快穿徒手撕cp

    肖晓一个名副其实的宅女小说作者,在家中码字中途上个厕所,出来后她的世界就发生了变化。她被神“选中”成为改写女配命运的人,并拆散主cp,攻略各种人物。她还拥有一个萝莉系统外挂,这个系统比较特,特别迷糊。不过肖晓不在乎,她脑洞无限大,有各种技能加持,不怕。“我为什么会被选中?位面任务只有我一人吗?最终我的结局是什么……”“你的疑惑会随着任务的完成一个个解开,不要着急,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指定任务,加油哦!肖晓姐姐!”
  • 高个的钱不见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高个的钱不见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这个简单的小故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观念,那就是“机会成本”,通过不同早餐选择达到存钱的结果,孩子从小就学会计算机会成本的能力,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何一个选择和决定都将变得相对容易。一般人习惯把投资和理财画上等号:“没有钱,还理什么财?”许多人迟迟不肯接受理财的观念,就因为他没有存钱。其实理财是一个钱使用的过程,会理财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愉快,因此没赚很多钱或不会投资的人不等于生活很差或不开心。教孩子存钱很重要,教孩子如何花钱也同样重要。聪明消费除了需要建立机会成本的观念,更需要引导孩子建构一个健康的金钱价值观,任何一个理财教育的细节,都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生命大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桯史

    桯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姬欢

    帝姬欢

    千万年前,谁在崖边孑然而立,离歌音起?至如今,千年过,神铁锈,新纸旧,玉楼空。那些最深的爱,永远埋藏在心底,不为人知。无尽的缱绻,在凉薄中沉淀,难以看见。残窗,明明灭灭的烛火投上斑驳的光影,颤颤终灭,残余的灰烬中火光一线至天边,微亮!唯有命簿刻骨铭心地书写着几个大字:一刻言笑晏晏,换那朝永久别离。数载敌对相向,弈今生终得执手!本文有虐度,但结局为喜,男女主角身心干净,一对一。欢迎入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