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7700000050

第50章 李根源:抗战三周年感赋

一、

三年血战挫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

再接从今还再厉,会须入海斩鲸鳌。

二、

欧西法国夙称强,战未尽年竟败亡。

我抗东倭卅六月,神英诸将自堂堂。

三、

前方抗战后方同,西缅南交已伏戎。

我老据鞍犹矍铄,好偕袍泽赋秦风。

四、

攘夷大义秉春秋,雪耻争存报国仇。

痛饮黄龙一樽酒,从容收拾旧神州。

五、

中原父老望旗旌,说到倭夷愤不平。

努力齐心争后着,定摧顽寇奠新京。

一九四〇年七月

(编著者注:西缅南交:缅为缅甸,交为交趾,即越南。1941年12月均被日军占领。)

1940年7月,1905年加入同盟会的李根源写了《抗战三周年感赋》七言绝句五首,发表在重庆《大公报》上。过了两个月,李根源收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来的朱德总司令和吴玉章同志的信各一封,并各附了五首和诗。

因学校只限收滇籍学生,当年,四川青年朱德投考云南讲武堂差点被拒之门外。适逢偶遇李根源,朱德终有机会入学。从此,师生情缘一辈子。

在抗战三周年之际,作者浮想万千,“血战挫天骄”、“入海斩鲸鳌”两句,以宏大气韵开笔,声若洪钟。“赋秦风”、“报国仇”、“愤不平”,字字千钧,透射着坚定和热情。

“前方抗战后方同”,一句道尽李根源为抗战作出的不一般的贡献。那就是,他不遗余力地葬忠魂、祭国殇。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隐居在江苏吴县的李根源,积极投身抗日救亡。他在苏州马岗山麓建“英雄冢”,安葬了78名烈士。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李根源与苏州爱国绅耆提供后勤,组织红十字会赴前方抢救伤员,殡殓忠骸,在苏州藏书善人桥安葬抗战将士忠骨1200多具。

1942年夏,二OO师师长戴安澜之灵柩由缅归国,经怒江、抵腾冲。时为云贵监察使的李根源,亲自主持了迎接戴师长灵枢的公祭仪式,并同时向云南保山至安宁各县发出通电,令各县长率民众“敬谨郊迎,公祭忠烈”。

1945年抗战胜利,李根源辞去公职,回到家乡云南腾冲,即积极倡导修建腾冲国殇墓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国殇墓园竣工,忠烈祠、纪念塔、纪念碑,一切井井然,譬如整装待发的将士。

1943年,徐悲鸿在重庆读到李根源所作这组“感赋”,并了解到作者在苏州两次为抗日阵亡将士披麻送葬,十分感动,当即补绘《国殇图》画卷。图中绘李根源执绋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满怀悲愤,栩栩如生。徐悲鸿在图上题:“三十二年六月十六日在化龙桥为李印泉先生造象,国殇中执绋者稿。”李根源在苏州期间,曾题诗说:“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

吴县的小王山不会忘记:李根源在山中访古编志、共话桑麻,办农民学校、建公共浴室。石崖刻碑,播撒文明。满山的松树传说着这位“山中宰相”的故事。

云贵高原的红土不会忘记:1942年6月,身负云贵监察使使命的李根源,站在一辆敞篷吉普车上,率领七十一军杀向了云缅抗日前线保山。神色庄严,美髯迎风飘拂,形如关公。

李根源,字印泉,1879年生,云南腾冲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他的第二故乡苏州藏书小王山。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等20余种。

同类推荐
  • 狱中书简

    狱中书简

    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
  • 没有秋虫的地方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甚丰,涉及多种体裁;其中散文创作最受称道。于平淡节制之中,寓有丰富的意韵;文字简约,却如嚼青橄榄一样,余味悠长。同时,他的散文又极为规范,可供文学爱好者学习模仿。本书精选七十篇佳作,分五辑,以飨读者。
  • 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

    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他个人的生活轨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本书收录了郁达夫创作的《归航》《还乡记》《故都的秋》《怀鲁迅》等诸多散文名篇。通过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我们将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郁达夫。
  • 我的舞台我的家

    我的舞台我的家

    这是一位资深文学组织工作者自叙一甲子文学生涯的纪实散文集。本书视野开阔,材料翔实,感情真挚,文风质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佳作。本书从作者个人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人和事。从书中你可以清晰听到作者在文学舞台跑龙套尝到的酸甜苦辣,和在文坛风风雨雨中的独特遭际、命运。你也可以真切了解作者所熟悉、敬重的文坛前辈、名家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文学的真知灼见。书中收入的有关作家协会重要文学活动、文学组织工作、儿童文学工作的演讲、访谈、述评、报道等,有助于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研究当代文学史,特别是中国作协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宝藏论

    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妖榜

    修妖榜

    末国战败,最终由六国平分天下,分别为秦,蜀,庆,燕,南,番。各国分由六派守护,分为道,阴阳,墨,儒,玄真,茅山派。六国兵力各有差异,秦国逐渐昌盛,也助长了秦国皇帝野心,开始兵伐他国,最终形成三国,秦,蜀,庆。秦国后又因改法未成,势力逐渐衰弱,百姓开始拥兵造反,自立东国,其中又有一势力不满,分裂成番,自此秦国灭亡,东国开启新的纪元。还有一座孤岛,孤岛四面环海,上面种满了桃花。那岛上啊,还有一座巨大的堡宇,里面住着一只灵,灵门前有颗老槐树,老槐树上住着一只乌鸦。在老槐树侧边还有一座老屋,里面挂着一副金灿灿的榜单,那榜单上面一片空白。对了,这榜单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妖榜。这故事啊,是从这一灵,一妖,一器灵出孤岛来到人间的荒唐岁月开始讲起……
  • 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弄权者:最后一个汉将

    汉武帝刘彻去世后把辅佐昭帝的重任托付给了霍光。霍光成了权倾朝野的首辅大臣兼大将军。朝廷要事他必一一过目,甚至可以做决定。他成了让皇帝又倚重又胆寒的股肱大臣。昭帝宾天,他亲手立了新帝又废了新帝,为什么帝王的立废他可以板上钉钉。霍光用一辈子的时间修行为官的道行,你所谓的计谋、心机在他那里都是雕虫小技,官场的那些猫腻儿都是他玩儿剩下的。让霍光教你升得快、坐得稳的官场之道!
  • 快穿攻略,宿主请温柔!

    快穿攻略,宿主请温柔!

    颜晓昔作为一个打架第一,情商倒数的人被阎王爷“请”到大千世界历练。。然后。“晓宝贝”是什么鬼!那个男人怎么每次都有你!现代,“总裁,颜小姐打架时不小心把您最珍爱的古董花瓶打碎了,,”洛熙职业笑的脸部出现一丝裂痕,“、、没事,不要打扰夫人的雅致。”秘书,“!!”古代,“王爷,今天颜姑娘把与您交好的拉古里王子打到掉了两颗门牙,还。。还踩坏了皇帝赐给拉古里王子的宝扇。。”二皇子捏了捏茶杯,拿出一把珍藏许久不舍得用的扇子交给侍卫,咬着牙嘱咐道“给他,顺便带上他上回看上的那把宝剑!”颜晓昔一天惹事生非,但总有一个男人给她善后。颜晓昔表示,“我真的不需要!!我可是阎王之女!!我超会演戏!我打架超凶!!”某男“不,你要!”(男主始终是一个人!)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陀罗尼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长生覆

    长生覆

    也许你满怀真诚、顶礼膜拜的神灵,只是一个虚荣而自私的谎言。
  • 重新定位(经典重译版)

    重新定位(经典重译版)

    中国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制造廉价产品已使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以及对创新的需求都意味着重要的不是制造更廉价的产品,而是更好地进行产品营销。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在员工收入、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好地掌握如何在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品牌和认知,如何应对国内及国际上无处不在的竞争。
  • 返生香

    返生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