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7700000089

第89章 鲁藜: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原载一九四二年秋延安《解放日报》)

1938年夏,年轻的鲁藜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文协”。延安边区的一切对诗人来说都是新鲜的,他文思泉涌,写下数十首新诗,歌颂边区生机勃勃的生活。第二年的12月,这些诗稿被寄给远在武汉的胡风。他从中选出10首诗歌,以《延安散歌》为题发表在《七月》杂志首卷,延安火热的生活和战斗精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人们也由此知道了鲁藜的名字。

善于从日常事物中提炼出哲理,并通过诗化的手段予以艺术的表达是鲁藜诗歌的一大特点。诗人创作的《泥土》,以珍珠为对比物,以人生的价值为叙事轴心,表达了一个革命战士,在前进的道路上愿为铺路石的决心。

鲁藜,1914年生,福建省同安人,中共党员。童年时随父母侨居越南,1932年回国。1934年到上海参与左翼文学活动,后到延安。抗日战争爆发后,鲁藜奉命离开上海,前往安徽安庆、湖北武汉等地,继续从事革命文化工作,“生命因劳苦而芬芳,因战斗而神采”(《片言集》)。陆续出版《醒来的时候》、《星的歌》、《锻炼》等诗集。1949年随军到天津,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主编《文艺学习》月刊。

真诚地歌唱,是诗人一以贯之的风格。对鲁藜,艾青曾有言:“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经漫长岁月冶炼,你属于纯金。”解放初,鲁藜以饱满的激情出版诗集《毛泽东颂》、《红旗手》、《英雄的母亲》等。1954年,诗人与作曲家舒模合作,创作了《我爱北京》一歌,语词清新,旋律优美,问世后被许多人喜爱。谈及自己的创作,鲁藜曾说:“我这17年间所写的诗歌与散文报告等,绝大部分是……为祖国的命运而呐喊的,为民主根据地工农兵的英雄斗争而讴歌;也有一部分倾诉革命知识分子在时代的洪流里,在革命的熔炉里的内心的表现。”

1955年,诗人因受“胡风事件”蒙冤入狱26年。1981年平反。

《晋察冀文艺史》有记载说:“鲁藜诗作中经常有对牺牲者的礼赞,在边区诗人中,如此笔墨集中而强烈地礼赞牺牲者,鲁藜是第一个。”

1999年元月,85岁的鲁藜辞世。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这是鲁藜在《一个深夜的记忆》写的几句诗。作为“最初醒来的人”,诗人如今又在哪里歌唱呢?

许幸之:守夜

我守夜在谷间

周围尽是黑暗

疏星在晚空惺忪着睡眼

群山成了营帐的摇篮

我守夜在山林

一切全已安静

只闻花草在地下私语

松柏在高岗上谈心

我守夜在水边

同志们早已入睡

流泉滔滔地向群石宣传

群石对流泉鼓掌欢呼

我守夜在月下

枪刺在我肩上闪光

谁敢闯进我的岗位啊

谁就会在我刺刀下死亡

(选自《文艺生活》二卷四期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五日印行)

许幸之是一位艺术通才,从上世纪20年代起,他始终保持旺盛的创作活力,冲锋在时代的浪尖,在电影、绘画以及诗歌等诸多领域,为硝烟弥漫的大地涂抹了希望的色彩。

1935年,他在上海导演了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风云儿女》,影片主题歌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首激动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为拍摄《中国万岁》纪录片,他和吴印咸冒着炮火,攀登到楼顶,用电影胶片记录抗战将士“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牺牲壮举。同时还拍摄了“台儿庄大捷”与“平型关大捷”的镜头。

皖南事变后,他听从党的号召,奔赴苏北根据地,参与鲁艺华中分院的建设,为新四军设计了新的徽章。他不辞劳苦,担当起文学、戏剧、美术三个学科的教学工作。

抗战期间,他改编了《阿Q正传》、《天长地久》等多幕剧,出版了《不要把活的交给他》、《小英雄》等剧作,导演了《雷雨》、《日出》、《原野》、《爱与死的搏斗》、《一年间》等话剧。

以昂扬的斗志创作了叙事长诗《卖血的人》和《大板井》;抒情长诗有《扬子江》、《万里长城》、《打起你的战鼓吧,同志!》、《春雷》、《飓风》、《不平等的列车》等。其中的《卖血的人》和《大板井》两篇诗作,真实再现了中国农民苦难的面貌。蔡若虹曾有诗《西江月》称赞许幸之:“六十年前左翼,五星旗下专家;一身三朵向阳花,能演能诗能画。妙手玲珑多面,丹心灼烁无暇;雄歌一曲献中华,留得千秋佳话!”

《守夜》描写了根据地战士站岗放哨的生活。作者设置了山谷、山林、高岗、水边、月下等情景,表明无所不在的战士,正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在诗人笔下,夜是静谧的,战士与周围环境的对话也是静静的,全诗的抒情也在这样的语境下逐步完成。最后两句:“谁敢闯进我的岗位啊/谁就会在我刺刀下死亡”,表达了战士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意志。诗人具有美术之长,这使诗作的每一节都具有了绘画之美,而其中的花草私语、群山欢呼,又使我们如闻其声。“枪刺在我肩上闪光”,是写实,更从视觉上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1904年4月生于江苏省扬州的许幸之,1916年随吕凤子学画。1919年进上海美专,1923年在上海艺术研究所进修,后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画,与在东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交往甚密,发表了抒情长诗《牧歌》。1927年大革命时代,许幸之应郭沫若电召回国,在北伐军总政治部工作。30年代参与发起“左联”,组织“时代美术社”,被推选为左联“美联”主席。

建国后,许幸之导演了电影《海上风暴》,并长期坚持在高校和生活中从事美术教育、绘画创作。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科教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巨手》、《海港之晨》、《红灯柿》、《伟人在沉思中》等。出版有《许幸之画集》。论文有《时代美术社宣言》、《新兴美术运动的任务》、《法兰西近代画史》、《罗丹的雕刻》等。

1991年,许幸之辞世。赵朴初怀念许幸之时说:“幸之同志是值得大众永远怀念的艺术家,他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功绩和他遗留下来的诗情画意将永远鼓励后代人前进。”

同类推荐
  • 弃的故事

    弃的故事

    本书是台湾小说家骆以军1995年自费出版的同名诗集修订版。在前半部分中,作者以“弃”这个意象为核心,将大量富含想象力的故事凝缩为幽微曲折的抒情诗,虚幻意象与真实情节重叠跳跃,描绘末世时空、荒凉情境、宿命悲愁及人我疏离之感,提出其惊世骇俗的“遗弃美学”,反向试探存在的意义和爱的可能。而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爱”仍旧是贯穿其中的主题;然而,跨过二十余年,作者已是“疲惫但或更宽容些,朝暮年余生蹒跚前行,无有奇想”的中年大叔,笔下文字更显温情洞彻。年轻时的虚无惶惶一一沉淀,重返遗弃之前,世界那该有的尊严和美丽形貌。
  • 死结

    死结

    时间上世纪70年代。地点中国西南某偏僻山村。人物王满堂,男,26—36岁,农民。王母,女,60—70岁,王满堂之母。李凤英,女,19—29岁,王满堂之妻。刘半仙,男,50—60岁,乡村游医,掐指算命,拉牵说媒,司仪支客,无所不通。孙婆婆,女,50多岁,农民,乡村接生婆。大丫,王满堂长女,出场时13岁。二丫,王满堂次女,出场时11岁。三丫,王满堂三女,出场时9岁,哑巴。计生员甲、乙,群众演员若干。
  • 荣毅仁的前半生

    荣毅仁的前半生

    全书分《荣毅仁的前半生》和《荣毅仁的后半生》两册。本书为《荣毅仁的前半生》,主要叙述荣毅仁从圣约翰大学毕业,正式进入家族企业任职后,道路曲折、险情重重的经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荣毅仁经受了深重的磨难,然而他和荣氏家族矢志不渝,出生入死,艰难图存,坚守民族气节。在历史转折时期,荣毅仁做出正确抉择,顺乎历史大势,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工业化的启动出谋献策,竭尽全力。在公私合营中,荣毅仁率先交出荣氏二十余家企业,以振兴民族实业,表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被誉为“红色资本家”。
  •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死亡征战: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纪实

    2014年春天到2015年春天,埃博拉在西非肆虐。几内亚一位富商在中几友好医院死亡,参加葬礼的20多人相继死亡,接诊的医生和护士也遭传染死亡,由此揭开埃博拉在几内亚与塞拉利昂等国大肆泛滥的序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邀请的中国,三天内组织救援队出发,带着全世界只有极少几个国家才有的P3检测设备,带着最顶尖的专家与极为缜密的专业防治流程,来到塞拉利昂,经受住了西方挑战者的考验,也经受住了埃博拉的考验,不仅将埃博拉感染者的死亡率降低了22%,还治愈了一些感染者,并且将先进的防治理念留在了非洲人民中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也是一次彰显大国担当的征战。
  • 让我背负你的忧郁

    让我背负你的忧郁

    晚年的郑玲几乎一直躺在病榻上与病魔抗争,但她从来都没有停止写诗。即使在病床上不能动,她还通过口述让爱人一句句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受难的诗人,一个在受难中仍坚持发声的诗人。郑玲多年来的诗歌写作真正体现了诗人的角色——创造者。当与郑玲同时代的诗人纷纷搁笔或者诗歌写作早已定型化的时候,她却不断在诗歌的道路上跋涉和探寻。她像地质勘探者一样不断地发现与创设,不断揭示那些为人们所忽视的生动的细节和富有象征性的场景。郑玲在细腻的观察、真切的感受、频繁的发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艺术自律的诗性抒写中既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也凸现了个体的主体观照和命运。在静观、深入、沉潜、等待与勘测中诗人擦亮了人世、生存、时代和现场的粗糙的纹理。她的诗歌总有一种拨开浓重的生存浮尘的冲动,诗人更为深刻而明晰地知晓圣洁的东西总是在高处,而沉重的东西总是在尘世。她一遍遍擦去世俗的尘垢,从而使得那一个个年轮碾压下的物事重新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光泽。
热门推荐
  • 温暖你的春夏秋冬

    温暖你的春夏秋冬

    她冷酷,无情,却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她腹黑,可爱,却因为他的出现而沉沦……一场注定的相遇使他们走在一起,却使他们陷入了一场残酷的战争……
  • 海底沉船的恐怖符号

    海底沉船的恐怖符号

    报警器响了,“飞虎小队”们立即出发。跟踪超市里行迹诡秘的人,发现了惊天秘密……那个人见人怕的“病老头”到底谁什么人?泡沫里到底吞噬了多少孩子们的生命?飞龙小队能揭开吃人温泉的秘密吗?本书是一段精彩的冒险探案故事。
  • 写在时间开头

    写在时间开头

    「2017科幻春晚」科幻小说合辑包含:《春节序曲》《昨天今天明天》《春天的故事》《俏夕阳》《宇宙牌香烟》《虎口遐想》《涛声依旧》《如此包装》《故乡的云》《四郎探母》《过河》《空城计》《相约一九九八》《空中悬人》《吃鸡》《三岔口》《警察与小偷》《常回家看看》《超生游击队》《好运来》《千手观音》《难忘今宵》。未来局甄选的这些题目,全部来自于过去三十多年在春晚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作家们在选定题目后48小时内,完成4000字左右的科幻短篇小说创作,并需要在科幻小说中设置与原有春晚节目呼应或致敬的细节。「科幻春晚」是未来事务管理局旗下《不存在日报》在每年春节期间进行的一档科幻小说连载活动。2017年春节期间,23位风格各异的科幻作家参与了本次活动。其中有韩松、何夕、凌晨、杨平等资深作者,江波、陈楸帆、飞氘、万象峰年、张冉、刘洋、阿缺这些已经成名,风格鲜明的新生代。还有滕野、塔塔、孙望路、郝赫、慕明、KiSA、赵猫鱼、双翅目这些还是生面孔,但今后大有可为的新晋作者。23篇科幻小说风格各异,但都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准。其中既有传统太空题材、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等科幻小说的常见语境下的新意之作,亦有一些难于归类的架空、近未来社会幻想、传统文学改编和魔幻现实主义作品。「2017科幻春晚」最初在《不存在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果壳网、豆瓣、知乎、澎湃、今日头条、天天快报、网易新闻、简书、MONO等平台连载,在科幻迷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总计被阅读150万余次。在此,我们将23篇作品制成合辑,整体呈现「2017科幻春晚」的全部作品,以飨读者。未来事务管理局是一个以“未来”为核心的科技文化品牌,致力于科幻文化传播与科幻生态搭建,创造中国科幻黄金时代。
  • 从垃圾分类开始

    从垃圾分类开始

    “见过剑气纵横三千里,一剑寒光十九洲的剑术吗?”庄璧一剑平举于胸前,体内真气进入超导环形真空磁线圈,与氢的同位素氘+氚在超导磁场中以环形方式,进行超高速运动。最后一剑向蛮荒天下递出,剑气以二十倍音速撕裂大气层,一时间山河色变。“厉害吗?我用垃圾换的...”
  • 薑斋文集

    薑斋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生产总监实战手册

    本书围绕“生产”这一主题,紧扣生产总监日常工作内容,通过生产总监基础、生产管理模块、生产控制节点、生产运行手段、生产提升路径等五个单元为生产总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对于生产总监的具体工作来讲,将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作者在本书穿插了大量典型案例,并进行了非常到位的案例评析,有助于生产总监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工作内容。本书灵活体现“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的思路,行文风格简洁精炼,要点明确,易于读者阅读与使用,可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案头查阅工具书。
  • 万界中介商

    万界中介商

    “您好,万界中介服务,有什么可以帮您!”甜美的客服小姐姐声音,听得人浑身筋骨酥麻。“嗯,有没有可以提供元婴修士闭关的界面,租用三百年!”客服的声音再次响起:“好的,这边已经为您寻找到了,位于无形星海的一座星球,灵气充足,晚些会有客服上门与您联系。再见!”刚挂下全息影像,又传来呼叫:“您好,万界中介服务,有什么可以帮您!”“小姐姐,有没有结丹期秘境界面名额,我这边有三位散修同道。”“好的,我们已经记录了您所在的坐标,稍后该地客服会与您取得联系。
  •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全新升级版)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全新升级版)

    重视亲子教育,是犹太民族最为突出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犹太民族为了在深重的苦难中生存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家庭教育方式。犹太人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充分证明他们教育方式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可和推崇。
  • 乾隆休妻

    乾隆休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