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3800000070

第70章 虎将世家后继有人

汉武帝终于决定对匈奴动武了。原因有二:

一是“面子”的需要。他派出的寄予厚望的大型“汉使团”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复返。这让他先是震惊,然后是愤怒了。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两国和谈用得着扣留使者吗?看样子不给匈奴点颜色看看,他们真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

二是“里子”的需要。南越叛乱被平定,西边的大宛等国被征服,东边的朝鲜也归附,只剩下北边的匈奴对汉朝虎视眈眈。换句话说,东西南北,现在只剩下北边还在和汉朝较劲了。而汉朝现在四海平定,已有足够的兵力和精力来打击匈奴。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那是一个夏天,汉武帝派出了贰师将军李广利挂帅亲征匈奴。

李广利带领三万精兵从酒泉出发,目的地很明确,直捣匈奴右贤王的军事根据地——天山。李广利如尖刀般突入匈奴的腹地,打了右贤王一个措手不及,停战了多年的右贤王哪里料到汉军会突然从天而降,战事最后以匈奴惨败收场。

李广利出师告捷,擒杀敌人共计一万多人,心中难免得意。他没有继续追穷寇,而是掉转军马,来了个凯旋,欢欢喜喜地准备向汉武帝邀功去了。

因为生擒了大量的匈奴士兵,归途岂是“漫漫”两个字可以形容的。就在李广利得意扬扬地往回走时,右贤王却马上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他迅速组织和集结了大量兵马,马上进行了复仇。

于是,一个慢腾腾地走,一个日行千里地追。不消两日,李广利的大军就被蜂拥而至的匈奴士兵围了个水泄不通。

汉军被包围后,数次突围都宣告失败,只能做困兽之斗。风在吼,马在叫,士兵在咆哮,他们高喊着一个字,不是杀,而是饿。

眼看粮草告急,防线告急,伤亡告急,李广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假司马赵充国站出来了,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其被困死在敌人阵中,不如做最后一搏。属下愿带一百敢死队为将军开路,只求将军能活着出去。将军他日若能平定匈奴,家祭无忘告诉属下便是。”

李广利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正想说“这怎么可以”之类的话时,赵充国早已带领他的敢死队向敌人的壁垒进发了。

人要是能战胜自我,还有什么不能战胜的?敢死队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也正因为这样,这支敢死队以雷霆之势奋不顾身地杀向敌阵时,匈奴人被他们视死如归的气势和气魄震住了,纷纷溃退。结果,敢死队如同一把利刃,硬生生地在匈奴的铁桶阵上撕开了一个口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广利不再犹豫,率大军一阵烟地杀出,来了个扬长而去。李广利活着回来了,但他手下的三万精兵却只剩下孤零零的千余人了,唯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敢死队的头头,功不可没的赵充国身上伤痕累累,血肉模糊,居然也活着回来了。

汉武帝虽然对李广利先赢后输表示了遗憾和不解,但并没有过多追究李广利的军事责任。听说赵充国的英雄事迹后,汉武帝觉得可大做文章,为以后反击匈奴做表率作用。

于是,他马上召见了赵充国,亲自验证了赵充国身上的伤。赵充国身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竟然体无完肤。那一道道或浅或深的伤疤,是那么触目惊人,震撼人心。汉武帝一边安慰这位英雄,一边给了他奖励:官升中郎将。

其实,面对这场磨刀霍霍多年的军事行动,汉武帝并没有只派李广利孤军深入。为了保障汉军后勤运输的安全及接应,汉武帝在起用李广利的同时,还起用了另一名年轻的小将,他的名字叫李陵。

那么,这个李陵又是何许人也?

提到李陵的祖父,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他祖父便是扬名四海、曾令不可一世的匈奴闻之色变的“飞将军”李广。

自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广被迫自杀之后,这一军人世家就时运乖舛。李广死后的第二年,其堂弟、当朝丞相、乐安侯李蔡因盗取官地,下狱自杀。李广的三个儿子,长子、次子都先李广而死,少子李敢曾以校尉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勇夺左贤王旗鼓,赐爵关内侯,代父职为郎中令。李敢因怨恨大将军卫青逼迫其父自杀,遂伺机将其击伤。

卫青或许是对李广之死颇感内疚,所以将此事遮掩起来。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愤恨难消,趁与李敢伴随武帝在甘泉宫围猎之时将他射死。此时霍去病深得武帝宠爱,所以武帝极力掩盖事情真相,说李敢是在围猎时被鹿撞死的,这样的结果纯属意外。一个朝廷高官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令人唏嘘。

李敢死后,李氏家族更加衰落。虽然李敢的儿子李禹得宠于卫太子,也颇有些勇力,但没有继承其祖父仗义疏财的优良品质,却是一个好利嗜财的匹夫,不足以当大任。直到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成人之后,这一“没落”之家才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李陵步入仕途后,任侍中、建章监。由于家世的熏陶,李陵不仅擅长骑射,而且待人接物谦让真诚,名誉远播。武帝认为李陵最有李广遗风,为了考验他的能耐和胆识,曾命他率八百骑过居延,深入匈奴之地两千多里查看地形。李陵“来去如风”,进入匈奴境地如入无人之境。归来后汉武帝龙颜大悦,封他为骑都尉,教酒泉、张掖的士卒学习骑射,防备匈奴侵扰,保卫国家。

苏武大型使团失踪后,汉武帝在重用李广利的同时,也没有忘了名门之后的李陵。于是,他特地将李陵从边郡召回,并亲自在未央宫武台殿和他开了“座谈会”。在必要的客套和寒暄后,汉武帝对李陵说了三句简明易懂的话。

汉武帝的第一句话:“匈奴欺我汉朝太甚,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怕是他们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李陵听了,心中一喜:“汉武帝该不会是想让我挂帅亲征吧?”

汉武帝的第二句话:“我决定派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打击匈奴的嚣张气焰。”李陵听了,表情一悲:“原来主帅早有人选啊。”

汉武帝的第三句话:“我想让你为李广利护送辎重,做后勤部部长。”李陵听了,表情一怒:“我李陵是什么人,怎么能为因裙带关系青云直上的李广利做‘嫁衣’呢?”

李广利是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因征服大宛有功,被封为海西侯,宠幸正盛。但是,作为一名世代以军功晋身为荣的军人后代,李陵鄙视因裙带而升迁的李广利。因此,当汉武帝第三句话出口后,李陵几乎想都没想,就回答了三个字:不愿意。

汉武帝很是惊愕,做后勤部部长,虽然没有前锋大元帅那么威风,但一来没有什么风险(毕竟不用冲锋陷阵),二来前锋打了胜仗,他也可以得到封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打了败仗又没有什么大责任。因此,这种职务历来是很多将士求之不得的。

“大丈夫生当做英雄,死亦做鬼雄,怎么能畏首畏尾地躲在后面做搬运工呢?”李陵也是个很识时务的人,眼看自己一时激动直言相拒,汉武帝的面子挂不住了,赶紧灵机一动,马上圆场。

“臣所率戍边士卒都是荆楚勇士和奇才剑客。臣愿意自领一军单独出击,使匈奴顾此失彼,无法集中兵力专攻李广利所率主力。”

汉武帝听完这番话,脸马上由阴转晴,沉默半晌,无奈地说道:“我把军马都调给李广利了,已经没有多余的骑兵可以让你来指挥了。”

李陵昂首回答:“没有骑兵也行,臣愿意以少击多,率五千步兵横行匈奴之中!”

武帝见李陵勇气可嘉,没有再为难这个自告奋勇的年轻俊杰,非但答应了他的请求,还给他派了一个得力的副手做接应——强弩将军路博德。

路博德是一员沙场老将,如今却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小辈殿后,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于是对汉武帝提出了抗议。

当然,君臣有别,路博德的抗议是非常委婉的,他在上书中写道:“尊敬的皇帝陛下,如今已快到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初秋时节了。匈奴士兵这些年养精蓄锐,正值兵强马壮之时,想打败他们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臣愿意与李陵将军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再出击匈奴,利用匈奴‘春困’,我军当可大获全胜。”

汉武帝阅书后,怒,大怒,非常怒。他怒上加怒的原因是怀疑路博德上书的幕后推手是李陵。他以为李陵说出大话后,不敢率五千步兵击匈奴,所以指使路博德上书借故拖延,以此拿到“后悔药”。

覆水难收,说出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想拿后悔药,两个字:没门。盛怒之下,武帝立即下了死命令:李陵即日出发!

同类推荐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

    《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诗词创作。《唐代诗风的开创者——初唐四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班超传

    班超传

    这是一本传记体小说。班超是个豪强世家子弟,少有大志,誓效张骞立功异域,但在年过不惑之前,一直混迹市井,籍籍无名,借给人抄书写信维持一家生计。后来得到世交显亲侯窦固的破格超拔,参军出使西域,一跃成为中华历史上难出其右的纵横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其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才能、成熟的政治见解和艺术的领导能力,使他在缺乏庙堂持续支持的情况下,南征北战20年,稳定建设10年,逐步驱逐了匈奴势力,恢复了西汉时期朝廷对西域36国的统治,重新建设并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中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朱湘全集·译作卷(二)

    朱湘全集·译作卷(二)

    译作卷(二)收录了朱湘翻译的《番石榴集》(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 做一粒尘埃

    做一粒尘埃

    越长大,越容易回忆,回忆也伴着些许怀念,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空荡荡的掌心,再也找不到当初被大手紧紧包裹着的温暖了。我想回去,回到那些肆无忌惮的日子里!
  • 贪财皇后

    贪财皇后

    “皇上,你太高估你自己的魅力,也太低估我的眼光了。”“你这话什么意思?”皇帝停掉了手中的动作,一脸怒气地瞪着她。“意思就是我看不上你。”子妍非常老实地回答道。她爱钱,用钱把自己所有都伪装了起来。到最后,谁将她的伪装一层层卸下?
  • 假如从未遇见你

    假如从未遇见你

    当被他拖进民政局时,她就知道她的噩梦开始了,好闺蜜的算计,让她被众人谩骂有失医德,被最心爱的人误会是存心算计……
  • 家主王妃之王爷快松手

    家主王妃之王爷快松手

    一场失去记忆的谎言,一场冲喜而来的成亲,几番纠缠,沉沦的又是谁?记忆的重新找回,又该何去何从?“上官清影,上穷碧落下黄泉,你都别想逃离本王!”一场身世之谜,也随之浮上水面。
  • 最强驭灵系统

    最强驭灵系统

    当诸神陨落,当世界大崩,当各位英雄觉醒并相聚时,那个这个世界,将是继续大崩,还是走向统一与和平呢?那么又会是谁主临这个世界?可那诸神沉睡前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永不会平静,那么……
  •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

    《故事新编》自诞生起,就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该书从以往人们所忽视的《故事新编》与越文化精神的联系入手,选取了其中的务实、创新、复仇、耿直等五个方面,分五个章节进行论述,叙述了古越历史上该精神的表现,鲁迅自身在言行、作品中透露出的这种基因,以及最终鲁迅在《故事新编》这部作品中人物身上对这种精神的演绎,以期勾勒出鲁迅根植于故乡的精神内核。
  • 秀水园田:空间灵女小夫郎

    秀水园田:空间灵女小夫郎

    “娘亲,我为什么叫洋洋呀?”某小包子娇滴滴道。“因为你爹地生你的时候我想吃羊肉。” 小包子:“……” ——? “那妹妹为什么叫铛铛?” “因为夜阑星辰,皓月当空,一家人在一起,意美人更美。” 小包子:“!”
  • 魅香师

    魅香师

    《魅香师》作品简介:魅香阁中魅香师,魅香师制百魅香。——“想要得到你所求的香,你便需要付出代价”。千年魅香阁前,她是冰肌忆骨。行走世间,饮一杯浮生苦茶,听几段缠绵痴爱,制一抹迷情魅香,只为收集世间上古灵物。一抹寿泪香,那个最卑微的痴情女子,用死赌一场爱人的动心……一枚麒麟眼,阅尽沉寂在幽梦中的深情,就这样与爱人梦中厮守……一副时空画,承载无数的深情恨意,只为铭记跨时空的爱情…………浮生的故事,融着百转千回的叹息和苦涩。而她,魅香师忆骨,她制香卖香,只是为了收集灵物,将她最爱的师傅救活。一句话推荐:想要得到你所求的香,你便需要付出代价。
  • 快穿之专注拆cp服务到位

    快穿之专注拆cp服务到位

    龙普修斯·汀·伽萨是一条不知道什么品种的龙,有一天它醒来了。请问“四脚虫”如何讨生活?“天呐,我竟然变成卑贱的人类!!!”龙普修斯愤怒,举手投足却淡然自若,扯了扯衣领,“这是你愿意付出的代价吗,卑贱的人类。”总而言之,这是属于龙普修斯正(歪)正(门)经(邪)经(道)实现人类愿望的故事,代价是——你的灵魂。其实,我说这个是甜甜的恋爱文,你们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