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43700000002

第2章 初入股市(1)

初中时,曾有机会赚到千万

先讲一个投机故事吧。

那是在2000年秋,我刚念初二,在报上看到,偶尔还有人使用的第三套人民币,要停止流通了。

第四套人民币在1987年开始发行后,原来1962年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在市面上就慢慢地用得少了。

而第五套人民币,也已经在这之前不久的1999年开始发行。

因为从小所能接触得到的任何有字的书和纸都看,常在书刊上看到一个古钱币、铜钱价值几万几十万的故事。

我马上感觉到,这里面,肯定有很大的机会,应该会有差价,也许,发大财的机会来了。

我便赶紧告诉家里,马上去收集这套人民币,肯定能升值。

不过由于我还小,家人完全不信我说的。

没办法,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在饭票中省下了十几元当车费,先到了市里,再到处问路,找到了古玩市场,也就是花鸟市场旁的几个柜台和摊点,发现这套人民币的价格都开始涨了。

其中,那种2元的,在古玩市场,能卖80元。

同时,我注意到,这些小商贩都是在那坐等生意上门,转手赚点差价,没有谁主动出击到处收购,都从早到晚在那打牌,积极性不高,爱理不理的。

我把这些和乘车路线都记了下来,可是家里人根本就不关心我说的这些。

他们都是大人,那么有所谓的经验,怎么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突然开窍,反而去听从一个初中生的?小孩能懂什么呢?

我还被狠狠地训斥一顿,胆子太大了,没有大人带着,竟一个人就跑到市里,要是跑丢了、被拐卖了,怎么办?以后不准出去!

直到2001年春节过后,本就在外到处跑生意的表哥,才抽空到文物市场看了一下。

结果发现,真如我所说,那边的收购价,远高于这套人民币的票面价。

表哥抓紧时间,在周围的村和镇上收集这套人民币,但已太晚了,能收集到的已经没多少了。

我赶紧让表哥带我去市里的几家大点的银行。

银行的说,要是年前来我们这,你想要那种2块的,就收你2块,按1比1的比例兑换,不额外收费。现在,也是还这价。

但问题是,年前收集上来的太多了,库房都堆满了,年底已经全部统一销毁了。

一个能改变家庭命运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家人依然没什么感觉,唯一遗憾的就是表哥,后来一提到这事就唉声叹气。

因为他接触过,就知道有多暴利。

他现在手里也还留存着少许当时收上来的崭新、连号币,这种价值更高。

要是当时去银行兑换1万元,那在文物市场的市场价就能值三四十万,现在至少也价值1000万了。

当时别说去兑换1万了,就算要兑换10万,银行都有。

那些工作人员都没收藏这个概念,根本就没想到,天天接触的人民币,居然还能成为收藏品,不然不会轻易销毁的。

到16岁时,思维又有所提高,觉得其实在13岁时,其实也能抓住这机会,完全可以钱生钱。

虽然没本钱,但是可以先借100元换50个2块的,然后到文物市场,80元的市场价,每家只卖几张。(以免数额多了、次数频繁了,惊动他们。他们一旦发现这中间有钱可赚,40倍的空间还能批量放大时,立马就会放下手里的牌,到处去收购。马上,消息就会扩散,收的人一多,紧接着,银行的人也会察觉,发现这中间的有巨大空间,就不愿意兑换,自己留着好升值。)

这样一倒手,就有4000的本金了。

接下来,继续找家小银行兑换,这次就不能再在本地倒手了,2000张一放出来,傻子都会跟着去收购,有无数的人来竞争。

只能悄悄地,谁也不惊动,当天赶紧跑到省城长沙,迅速转手,带着16万,马上回来。

然后在几小时之内,分开在几家银行火速全都兑换。

再到华中最大的城市出手几千张,就有了下一步的周转资金。

前面这些非常快,事先不被人察觉,悄悄进行,没人发现没谁抢。

等到别人都反应过来了,嘿嘿,自己手里已经囤了几万张了,就可以慢慢来。

先故意大张旗鼓地去文物市场兑换200张,相当于告诉所有人,这几十倍的差价,是个多好的机会。

整个市场马上疯狂,这时,我就开始当上家,自己坐庄。

手里已有几万张,占了本地流通盘的大部分,就有压价权了。

不断放一些跌价的利空消息出去,我手里有多少要多少,不稀罕。

本地就是这个价,小单不接,50张起,批量收购,一口价50元,最关键的是,当场结清绝不赊欠。

而众多自发到处去兑换零散的跟风者们,根据自身实力和条件,会自然形成小“走鬼”或批发商,把散落各地的2元币一层一层往上聚拢。

手里有几十张的,40元都已经远超过他们的心理预期。

两天后,被控制的收购价开始每天下跌,将信将疑鼠目寸光是大众通病,都怕亏本砸自己手里了,想着赶紧落袋为安。

于是,外面的筹码也都主动流入囊中。

本地的2元币基本都扫光了,就可以跑去广州、深圳、上海、北京。

每地出手6500张,变现100万,不缺钱了,就可以把剩下的10万张作为收藏品留着,坐等升值。

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了,同样的好机会,很多人你再告诉他们都不行,不会相信这或那机会的。

意识影响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在思想上认为不可行,就不会有行动,即便行动,也是报怀疑的态度,和全力以赴去干的结果,肯定差距很大。

其次,在能力、实力和人脉、资源均接近零的情况下,很难抓得住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如果,大家普遍都有那样的眼光和头脑,那么高的综合素质,怎么可能在改革开放的黄金二十年后,还一直在当农民、小生意人,艰难度日呢?

全都早就在深圳、上海成为亿万富翁了。

2000年的时候,电话是整个村才有一两部,只有追求时髦的年轻老师们,才会攒几个月工资买个手机,神气十足地别在皮带上。网络、电脑更是听都没听过,市区都还没网吧。

现在,我们随时都能手机上网查到,第三套人民币有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壹角、贰角、伍角7种面额。

在2001年刚退出流通领域不久,27张大全套的价格,就被炒到了七八百元,随后价格一路上扬。

到2015年时,一套的价格已到2万多。

当时我看中的2元有五星水印版和国旗水印版,现在的价格,分别是3000、2500元。

有读者跟我说,他父亲的几个同事,在九十年代出差时,凑了钱,把广东某县的金猴邮票买光了,没过几年,就用一版猴票,换来了几套房子。

80年代,0.08元一张的金猴邮票,随处可买,到现在,市场价早就已经过万了。

升值了十几万倍!

很可惜,那种只要去干,傻子都能暴发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现在如果没背景没关系,即便偶然发现空挡和漏洞后马上开搞,也很快就会被无数跟风复制者搞死,除非本人具有别人模仿不了的超高综合素质。

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别人不懂,你懂。这,就是信息差。

而这,也恰是机会所在,别人明明有那条件或优势,但自己没发现、没意识到,这就给了我们空手套白狼的空间。

面对同样的局面,要是谁都能巧妙腾挪,那很有头脑和思维的高手,也就跟碌碌庸庸的愚民凡夫俗子们一样,不值钱了,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因为年龄太小,错失这个十几年后上亿的商机。

我对自己说,不用老是遗憾过去错过了什么,还是要朝前看,偶然和运气成分的不算,确定性的机会,永远都会存在。

关键在于,能否洞察到,并抓住。

神奇的先知

多年来,我已经形成了习惯,每天闲暇时,都会把天涯聚焦的帖子和腾讯迷你首页的各版块,全都浏览一遍。

感兴趣的,就点击进去看看。

说起来也有意思,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几件事、一些人,起因都是因为天涯的某个帖。

当然,也包括这次。

2012年秋,天涯首页的一篇财经悬疑小说吸引了我。

很多所谓的著名作家,其实写的东西也烂得惨不忍睹,而正巧那篇小说,写得正对胃口,我便每天追贴,看得正过瘾,突然就没下文了。

为叙事方便和他人隐私,暂且将该作者称之为简鹿作家吧。

也是我没经验,还不知道简作家虽然写的东西还行,不过,信誉不太好,是论坛上有名的简公公。

每回,都信誓旦旦,这次绝不太监,大家看完开头,被吊足了胃口,然后,突然,又没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这还得鉴于他过往的“劣迹斑斑”。

过段时间吧,他又开了个新帖……

简鹿倒很是真性情,网友骂得凶了,简鹿就回应,我辛辛苦苦搞创作,本就毫无回报,又不收你一分钱,兴之所至,想写就写,不写了,你又能奈我何?

虽很无赖,但确是实情。

简作家这回似乎立志要善始善终搞部鸿篇巨制,定下规矩,为增长人气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顶贴过百,才更新下一段,每天还可解答个股。

真会吊人胃口,这就变成读者们求着简鹿更新了。

慢慢地,这个小说连载帖,就变成了股票交流帖。

我很是郁闷,腹诽着,老简你好好的小说不写,整天不务正业,老是谈那些股票干啥啊?

这些股民也真是傻,明知股市是火坑,还都往里跳,这下个个都被套牢来求助了吧?

对于股市,只是有所耳闻,从没想过要去了解。

九十年代,那种遍地黄金的历史性大机遇,早已消失,捡钱时代,渐渐远去。

而离得最近的那波大牛市,07年自己当时还在上学,也毫无感觉,关键是连生活费都还得靠自己去挣,哪有闲钱去关注什么股票啊?

自己身边的同学、亲朋好友,也没谁炒股。

而这5年来,一直漫漫熊途,那年有新闻说股民人均亏损7万,辛辛苦苦炒一年,还反倒给股市发7万的工资,除非是脑子被驴踢了!

要不,谁会去干这样的傻事呢?

社会上对股民也普遍有所偏见,本来都是好好的正常人,一去炒股,慢慢就都快炒成精神病了。

在深圳闯荡时,经常被路边的业务员诱之以礼品相送,拉去开户,我就更加坚定,股市肯定不是啥好玩意。

不然,大家都抢着去开户了,哪还需要你来勾引啊?

到了11月开十八大时,冒出很多感谢简鹿提醒他们提前清仓躲过大跌的回帖。

好像是简鹿之前的一些走势预测都应验了。

其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大家都知道每次开会必跌的魔咒,都准备在预期将会大跌前就赶紧跑,这跟李嘉诚的“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行为,异曲同工。

那么,主力必然就会充分利用这一点,并反其道而行之,提前几天就大跌,把大家都套住。

对此观点,当时我仅仅是感到有意思,并没放心上。

直到三年后,为之付出了几千万的代价才有了新的理解,并且我发现所有股民在这方面都吃过大亏。

比如说吧,大家都认为自己聪明绝顶并且超级精明,只要一到5500点,就带着几倍利润提前跑路,笑着离开。

结果呢,在所有人都认为马上就会突破6000点时,主力们在5200点就来个连续超级大暴跌。

所有个股,都来上10个跌停,全都被惨套,谁都没能跑掉,哭都哭不出来,傻眼了。

简作家的连连命中,让我开始感兴趣。

不断搜索后发现,他在1996年刚毕业就考进省委宣传部成为公务员,早早地就在大城市分配了中心地段的住房。

到2000年,已是冉冉升起的文坛新星,论名气和实力,犹在当时的韩寒、郭敬明等人之上。

那一批崭露头角的文学新秀,现在都已是高人气的偶像派。

而这他这实力派,为什么在十几年后,还在论坛跟我等屌丝们混成一片呢?

造化弄人,本应大展宏图的青年才俊,却落魄成了屌丝大叔。

前后如此鲜明的反差,其中也有着必然。

究其原因,说来也让人啼笑皆非,竟然都是因为炒股!

2000年时,在牛市大赚、热爱自由的简鹿,辞去了省委的科级干部的银饭碗,毅然投身股市,成了职业股民。

然后……

然后,命运好像开了个大玩笑,接下来是长达四五年的熊市,漫长而惨烈。

简鹿既不是预知未来的先知,也没有三头六臂,自然也亏损惨重。

很潦倒地每天混迹网吧看行情,算计着吃盒饭时该不该加个蛋。

之后迫于生计,当过北漂、芒果台编导、小酒吧老板、大学教师、野出租司机、小旅馆老板……

他的坎坷人生,这只是个缩影。

不得不说,股市,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让本就不甚宽裕的几千万股民们的血汗钱亏损连连。

难道这里面就没有让人深思的社会原因吗?又是谁一手设计所导致的呢?

简作家虽然没能红,但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

作为天涯的特邀版主,篇篇都是打动人心的高质量好帖,每个帖都被推荐上首页。

怪不得会被我发现呢,迟早的事嘛。

简鹿的那篇太监小说,是以简鹿自己的视觉展开并推动,主角是个执掌百亿私募资金的神秘孤僻青年常鸣。

在回帖互动中,简作家经常谈到他自己和常鸣对大盘走向和个股的一些看法,搞得我晕乎乎的,颇为恍惚。

这个常鸣,不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吗?难不成,还真有这样一个人?

9月时,简鹿就说常鸣很看好5月份才上市的“西部证券”,在证券板块中,市值、流通盘都最小。

现价15元,在12月初会跌到10元左右,但一旦牛市来临,就至少能涨10倍。

他们说的,我完全不懂,但由于简鹿转述的常鸣每次事先提醒,居然全都正确,让我慢慢重视,不由得开始关注西部证券。

我擦,上市后从15冲到了19,然后就不断走下坡路,到11月下旬,真的跌到了12元,有一天直接跌停了,竟然已经11.3元了!

我的心怦怦直跳,难道,真的会如常鸣所说,跌到10元,然后再涨10倍?

同类推荐
  • 你为什么不富裕

    你为什么不富裕

    成功就要有目标,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这句话。所以说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个目标,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是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你希望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就应该为那个时候的你设定相应的目标。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如何快乐一辈子;如何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奢华的生活;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有财力的女人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

    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

    本书以简洁、轻松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理财的方法和诀窍,从储蓄、债券、基金、保险、股票、外汇、期货、信托、黄金、房地产、典当、收藏、创业等不同层面阐述了理财的具体内容,旨在帮大家建立理财意识,掌握理财方法,教你将手中的财富快速稳健地升值。本书是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理财工具书,它就私人理财问题,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一并且结合多年的理财经验,给读者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我的第一本理财书

    本书从理财的心理准备及理财的实际操作两方面对个人和家庭理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全面地讲述了理财的各种方式、方法,为投资者系统地学习理财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兼容,各种实例的穿插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不仅延续了以往理财类图书的理论基础,更深入贴近实际,包含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在进行理财时应如何操作、如何规避风险。本书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理财方向,并辅以各种典型事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新股民炒股指南Ⅱ:短线操作与长线操作

    新股民炒股指南Ⅱ:短线操作与长线操作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股民朋友将会对短线和长线操作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熟悉短线操作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分析、看盘、选股、跟庄、止损、买卖等技巧,掌握长线操作所涉及的公司分析、选股、股票估值以及持有原则等关键技巧。
热门推荐
  • 长相思2:诉衷情

    长相思2:诉衷情

    《长相思2:诉衷情》,桐华首部长篇言情系列第二部,诉尽离别相思,刻骨深情。最好的年华,总在不懂得珍惜前就已消逝;最深爱的人,却在来不及用心前悄然远离。在等待中错过,在失去时追悔,却不知失去的便不再有,错过的就再也无法找回。爱情也许经得住生死分离的考验,却敌不过信任的阻隔。小夭和颛顼如何在几方势力的夹层中求得生存,璟和小夭又如何在重重阻隔下守护相守的诺言,对的人与爱的人又该如何选择,都将在《长相思2:诉衷情》中找到答案。
  • 你总该相信自己,就算世界与你背离

    你总该相信自己,就算世界与你背离

    这是一本送给每个奔波在路上的年轻人的温暖笔记。亲爱的,你可以不迷茫,不彷徨,不纠结,那些关于梦想的话,都可以是真的,那些关于青春的回忆,你可以一直演绎,那些关于爱情的追求,可以永不停滞,慢慢来,不要着急,你想要的一切,光阴都会给。
  • 魂噬九霄

    魂噬九霄

    这是一个以魂气为尊的世界,谁拥有无上的魂力,谁就可以掌控整个世界!众人眼里的“废柴”陆羽在一次雷霆轰击中大难不死,得知了自己是万载难逢的圣体的事实,一次次地突破自身极限,最终走上王者之巅,成为空前绝后的魂圣!职业等级:魂徒、魂士、魂师、魂宗、魂皇、魂君、魂尊、魂帝、魂仙、魂圣。
  • 青天覆

    青天覆

    修行难!难于上青天,纵有凌云志,身死难为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决胜中考招招灵

    决胜中考招招灵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几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在初中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望子成龙是许多家长共同的目标,为了使孩子能拥有良好的修养、光辉的前程,能立足于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即使中考只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但对家长来说,中考却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对此,一位家长这样说道: “如今,高考门槛降低了,录取率逐年增高,对于考生年龄又放开了,年纪再大也能考,机会很多。可中考就不一样了,一锤子买卖,考砸了,也没有什么补救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帮孩子把好中考关。
  •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黑道少爷的甜心女仆

    第一次见面她以佣人的身份出现,却在大厅广众之下说看过他的裸照,并表示没有什么好看的。“你再啰嗦小心我堵住你的嘴!”“那你来啊!”于是……出现在眼前的是他放大的俊脸,还有唇上柔柔的触感。当他们发现两家的渊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洪荒之血道冥河

    洪荒之血道冥河

    鲜血流尽,本以为是生命终结,然而,被命运石板选中,古泽穿越混沌,成为魔神,以血立道,成就至强!开天是劫,在洪荒活出第三世,则...我为冥河!无量劫来时,吾必以血漫三界,屠苍天,戮仇寇!凡阻我道者,必杀之!!血海不枯,冥河不死!!
  • 钟家田园日记

    钟家田园日记

    钟家从钟鸣鼎食之家到了乡村定居,钟姝婳上有恩爱父母,还有两个哥哥,都对她十分的宠爱。后来又多了某个傲娇男,嘴上不说,行动却很诚实。直到几年后钟家举家又回了京城....钟姝婳一跃成为大理寺少卿....事情才逐渐扑朔迷离起来....钟姝婳:想吃云酥糕大哥:等改日去了镇上咱们再买。二哥:吃吃吃,都成小胖猪了。某傲娇男主:这有什么好吃的,我都吃腻味了【结果次日就拎了一包给钟姝婳】大哥二哥:虚伪!欢快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