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0800000002

第2章 小村小河(1)

有条河,始于白果山,源从山缝挤出来,哗哗朝东流。河两岸是高高大山梁,像两条僵死的巨人横卧着,河道被夹在山梁间,萎缩着身子朝前伸,共伸了十三里,被伏牛山下绝情的伊河吞没了。因此,这河就叫十三里河。

有谣说:

有河就有村,

有村就有河。

村是河的家,

河是村的歌。

十三里河流了五里,后山梁猛然拐个弯,在两座山梁当间留下一个窝,活脱是麻脸上的麻坑儿。

这坑里,有七户人家,几十口子人,一溜房屋,月儿似的弯在河岸上,这便是七姓窝村。

从七姓窝吐出一条小蛇路,一箭长短,爬过河上的老木桥,盘上前山梁,系着山梁上的黄土大马路,外面世界的人才知道,这马路下面,还遗落着一庄人家七户人家七个姓,很杂,梁、余、张、史、赵、吴、程。外村人说:

七姓窝的七户人,

清明上的七个坟,

开门种了七家地,

关门揣了七条心。

究其村史,也只一绳长短。大跃进那当儿,地区给县上修了小铁路,要在伏牛山下建造水库,不得已,水库上方人家,只得迁出,移到邻县去。乡人们遵着老规,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茅草窝,穷死不离热土地。于是,就从伊河上方搬迁来了七户人,在这十三里河窄窄的河沟里,寻了这麻坑,住下了,繁衍了,成村了。天长日久,日久天长,也俨然成了一隅天地,一片世界。

【第一章】

梁婆,叫素月,六十几岁,像风烛残年的干母鸡,走路颤颤的,过桥浑身都发软。老眼也不剩几成光亮,还有风眼病,见风流泪,眼窝总是津津的湿,又深陷,好似两个被岁月剥得没了边沿的老枯井。这些时日来,风雨无阻,烧罢午饭,断了炊烟,梁婆就把麻沙沙的荆芥叶子,揉出汁水来,贴在眼皮上,一步三喘爬上坡,在马路上,双手搭眼棚,死着眼睛朝东张望着。

初夏近午,日光昏黄,凝着的白云,悬在空里,极像乏累了,懒懒的不动。远山近岭,静静的,没人、没畜。雁在头顶,也不叫,悄悄滑走了。日光和麦子,拌成花黄色,捂在山梁上。热气从地下翻上来,闲散地在梁上游荡着。远处,挡了视野的大山,闪着黄的反光。梁婆在这空寂的山梁上,呆呆的,任汗顺着脸纹流,不擦,也不动,就只朝着一个方向凝视着,像枯瘦的树桩子,遭了雷,没了枝叶,干了,枯了,孤寂地站在那儿。

她在等邮差。

邮差是七姓窝的人,张家大儿子,叫光亮。爹是县邮局的老伙夫,退休了,他顶缺,就跑这条道,一日一趟,午饭在家吃。天气好,他是准定要来的。可今儿,到了该来的时辰,他还没有来。

“娘,回去吧。”儿媳竹子,头上捂着围巾,怀揣满月的娃儿,来叫道。

“再等等。”梁婆依旧盯着东边的路。

“不定光亮今儿不来了。”

“再等等。”

“晌午错时了。”

“再等等!”

到底等来了。罢饭时分,光亮骑着邮车,从黄黄的日光里钻出来,先是一个小黑点,近了变成一个绿团儿。

梁婆叉开腿,拦住路,高声地问:“光亮——柱子的信哩?”

光亮下了车:“没有柱子的信。”

“你咋不把柱子的信给捎来呀!”

“就没他的信。”光亮又翻身上车,“吴家沟有电报,得赶快送过去。”他一晃,从梁婆身边过去了。

梁婆几趔趄,捉住车尾架:“我不信!都一个多月了,俺娃不会不给我写信的!”

“……”

“你再看看你的包包里。”

“给你说——没有嘛!”

“你看看,也费不了你二两力!”

“你这啰嗦婆……疯了呀!”光亮猛蹬着车子走掉了。

梁婆呆呆的,两滴泪顺着纹络流下来。

媳妇竹子,没有信,她好似没了骨架儿,软软地蹲下来,背对着娘,双肩微微地抽。

这会儿,他正和他的战友们蹲在战壕里。战壕菜畦一般,又浅、又烂、又弯,沿着山势蛇盘着。已经个把来月了,越南伙们(他们都叫敌人“伙们”)白日里藏了脸,冷枪冷炮不断线地打,不定哪会儿,炮弹就像雨滴似的砸下来,把战壕轰个一溜平。跟着炮停,伙们就狗一样扑过来,得直着身子把伙们打下去,弄不好就得脸对脸儿论输赢。

命都是在脖上系着的,说不了哪天就落地丢失了,就像城里娃儿丢了脖上挂的小钥匙。他曾想: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把生命当成钥匙挂在脖子上,丢了,就去开地狱的门;没丢,就去开生活的门。

这是中午,天阴着,似乎要下雨,可总也不肯下。他们排在修战壕。修了轰,轰了修,就像和伙们拉大锯。

修好了,回到猫耳洞,躺在雨布上,他似乎有灵感冲动,突然又坐起来,取出一个红皮烫金笔记本,写下这样几行字:

躺在朝不保夕的猫耳洞里,我感到了军人的职责已经实实在在压到了肩头上。我在这儿朝不保夕,但有千家万户在和平的安宁中欢聚,我体会到了军人的伟大幸福。

收起笔记本,躺下来,他长出一口气,好像完成了一项使命。雨布发了霉,霉臭味直往肺里钻。这猫耳洞能待三个人。那两个,一个睡了,一个在看信。看信的突然说:“梁班头,你家今年要遭水,百年不遇!”

他头也不扭:“胡扯淡!”

“我姐在信上说了。她在省气象台。”

气象台算狗屁,还没有家里的盐罐预报天气准。他只是想,不接话茬儿,揉揉眼,从眼皮上抠掉一块黑东西。灰?泥?别的啥?也不管,随手扔掉了。自打上阵地,就不再洗脸,搓搓,一卷一卷往下落。

打仗,就是这日子。他想,别人能熬,我也能熬!何况是兵头将尾——侦察班长,何况是已有五年军龄的“老家伙”。不怕,熬吧。

当兵五个春秋了,有多少事情料不到。最料不到的是来云南边疆打仗。一九七九年,敲打过了,以为也就没事了,可这脾气上来就又接了火。我要不是侦察兵,怕也轮不到我头上。他想,新兵连那是一筐乱豆子,哪一粒都不知自个要被种到哪块土地上。一天,他和几个老乡上市里,闲逛百货楼,上了公共汽车,才知道身上没有钱。鞋里藏着黄土来军营,不买东西谁带闲钱去给小偷做生日。没钱,要丢脸的,可他并不慌,宁让那售票员妞儿嗓子唤粗,他也不动弹。到了百货楼,车停下,他找到售票员:

“大姐——车站到没有?”

“大姐”怔住了。她少说比他小三岁。“你去火车站?”

“哎,接个人。”

“快下去!快下去!”“大姐”忙不迭儿道,“去火车站乘三路车,这是二路。”

他们下车了,“大姐”自然没要票。

本是笑料,风传了新兵连。分兵那会儿,侦察连长听了哈哈笑,一拍屁股,把他领走了。

偶然,偶然透了。

当了侦察兵,就轮到到侦察分队来和伙们敲打。如果不是侦察兵……如果那次乘车带了钱……如果那次不唤“大姐”,任她奚落几句话……他一遍一遍地这样想,末了就对自个说:打打仗也好,十九岁进军营,曾经想混套干部服,到时候把媳妇户口迁出来,把娘接到城市,谁料,第一年不能考军校,第二年没考上……往后,年龄过了分水岭,提干的希望也就破灭了。眼下,打仗了,打得好,兴许会给“破破格”,要那样,日后把娘、媳妇接进城市,也就无愧于媳妇对我的恩爱,无愧于娘把我一筷子长短养成七尺汉的辛劳了……

他媳——竹子,是余家的妞,自小是和张家光亮好上的。两人上学一搭走,走久了,就生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情来。学校在碾盘岭上的山神庙,离七姓窝五里路,他们见天顺着十三里河堤上学下学。河水汩汩的,叮叮当当响,打着旋儿朝下流。有时候,路丢在河边青草里,正走着,没路了,青蛙就会蹦上脚。那一回,他俩挨肩走,青蛙从水里跳出来,落在她光光的脚丫上,人的凉,吓了她一跳,“娘呀”一声,忙抓住光亮的手……

也就那一会儿,光亮才真正看清楚,原来竹子是那样嫩,那样秀。

他又抓着她的手,颤颤地说:“竹子,你、你……愿不愿意我……”

挣出手,竹子愤愤走掉了。可过了一天,她给他的书里夹个小纸条,上写着:

“你找个媒人到我家说一说。”

睡不着!

躺在那儿,身上全是泥,军衣已经没有本色了。有几只苍蝇在洞口嗡嗡飞。他盯着一只绿苍蝇,像盯着突然发现的敌目标,一动不动,不让它从视线中飞出去。

可到底还是飞走了。

寂寥得很。战场上的静寂是一种折磨。

他开始重复那想过几百遍的心里话:有一天,哪一块弹片落在我身上,竹子还年轻,还没褪水灵色,不愁嫁不出梁家门,娘可怎么办?生下我就守寡,二十五年了,孤单、寂寞、苦难、艰辛、血汗……不到四十就满头白发,四十五岁就双眼昏花。我去了,她可怎么办?我算个孝子吗?入伍五年,每月都给家寄钱,先五块,后十块,去年开始每月寄十五,月月寄,不间断……我死了对娘还会有愧吗?他想起了小时候娘教他唱的那首曲儿:

娘养儿一天一年恩,

儿给娘买盒抹脸的粉;

娘养儿一年十年恩,

儿给娘扯条围头巾;

娘养儿十年百年恩,

儿给娘扯条送终裙;

娘养儿二十恩不尽,

求儿把娘送进坟,

坟前栽棵不老的柏,

记住娘养儿的一片恩。

……

后边还有很长的词儿,他想不起来了。这突然想起的几句,使他感到有种动人心魄的温暖。对家的思念,像条扯不断的线,紧紧扎住了他的心。哦,家!那偏僻的家……算日子,竹子该生过一个来月了。是男是女呢?不会难产吧!一个月了,该接到一封家信了……他盯着洞口外的一个小土堆,那焦了的土堆,赤褐色,多像一个坟啊!坟?坟……这念头使他打了个寒战,他愈加控制不住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了。那还依然很穷的七姓窝,那条凸凹的泥街,那一辈子都唱那几句戏词儿的干爹,还有那疯疯野野的翠娥……翠娥?悠地,一股冷森森的寒气,袭着他的心……

哦,翠娥,原谅我吧翠娥。

人为什么要到已知自己的生命像钥匙一样挂在脖子上,随时都可能丢在地下去打开地狱之门的时候才开始清醒、公正、善良呢?

那朦胧、遥远的过去呀!

翠娥是史家妞,比他大两岁,八岁就和他订了婚。婚约各家都收藏一份压在箱子底。她能干,二百斤挑起来走路不当一码事。疙瘩脸,脖子扣一向没扣过,热冷都露出脖下那块黑红的肉。四季里,粗活细活不离手,闲下来,就独自想想结婚的好事儿,急了,就等天黑下,跑到他家:“柱子,我爹让你去干点活。”

他出来,她就把他拉到麦场上。

“干啥活?”

“不干活。”

这样,他站着,她就偎到他跟前:

“我都十九了……”

他不吭。

“过了正月就二十。”

“小着哩。”

“我知道,你不想娶我……”

“急啥,还不到婚龄哩。”

“我姑家三妞儿,十六就嫁了,人家十七就抱了娃。”

“慌着赶死哩!”

“哼!我要像竹子,你巴不得早些娶走我?”

……

怪谁呢?世上有多少事情,就像糊了一层纸,不戳破,就平平稳稳、模模糊糊过去了。戳破了,就感到这件事情弄错了,是这样,不该是那样,于是就想纠正它。

竹子和光亮,双方都送过婚帖的,名正言顺的对象儿。他比竹子早读一年书,属在哥辈上,心里就没栽过她的青苗儿,可翠娥这一句,反倒使他真格地把竹子想了一遍又一遍。长相、身条、神态、语气、为人、文化,哪点不比翠娥强?男人对女人,不想就是不想,想了就像放了缰的马,放开也就难以收回了。

有一天,下地割麦,竹子正走着,翠娥冷不丁赶过来:“竹子,给你说——梁柱是我的人,八岁订了婚,婚约写死了,你少去勾引他!”

竹子懵了,呆站着,还没灵醒过来,翠娥就旋风似的刮走了。翠娥着火一样急,赶到路前,又拦住了光亮:“光亮,你管管你们竹子,别天天死不要脸地去给梁柱吊膀子!”

……

“你没看见这几天他俩割麦天天都是肩挨肩,不是割到别人最前头,就是留到别人最后头,嘀嘀咕咕,有说不完的话!”

原来是这样。光亮找了竹子:“你……你别给梁柱拉近乎,人家是有了婚约的。我哪一点对你不好?一次进城,就给你买了两套衣裳,花了七十四块三毛七,换了别人,谁舍得!”

竹子哭了,对光亮说:

“七十四块三毛七……我还你!”

都闹翻了。很在村里风波了一阵子。村里人都认定:该可怜的是翠娥和光亮,该咬牙痛恨的是竹子和他。最可恨的是他。

竹子爹掴了竹子一巴掌。

他娘没有打他,只在夜里跑到爹的坟上,哭了一场,从天黑哭到天亮。

炮响了。阵地在炮声中抖动得像筛糠。

他从遥远的、梦一般的回想中抽回身子来,本能地箭一样射出去,猫进战壕里。有一发炮弹在他身后炸响了。他感到像被谁推了一把,趴在了地上。烧焦的黄土压了他一身。当他挣出身子来,眼前已经又添了三个弹坑。他迅速活动一下,感到身上没有伤,旋即跳进了弹坑。

阵地在发抖。烟尘像灰色的棉罩一样盖在阵地上。闷热的气流裹着火药味在战壕里乱窜着。全连都已守在了战位上。每个人的眼睛都瞪得要流血,穿过滚滚的烟雾,凝视着前沿阵地。

伙们上来了。

黑压压的一片儿,伙们盖住山坡朝上爬。这一会儿,他脑子忘了娘,忘了妻,忘了他日夜思念的家,忘了他朝暮恋着的七姓窝,每一根神经都绷成一条弦,只想着:我伏在战壕的豁口上,守着了,我就活;守不住,阵地上最先死的就是我。我要活!他想,我要千方百计不叫伙们接近这豁口。他瞄一眼近旁的战友,把战友边的手榴弹悄悄拿了七枚,放在自个身子边。

一切都准备停当了,剩下的就只有跟伙们死战了。

他凝视着近了的伙们,心里急跳着,双眼瞪得有些酸。

同类推荐
  • 记忆中的妹妹

    记忆中的妹妹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良夜又逢

    良夜又逢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阿浮。我是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浮浮沉沉,形单影只。你叫什么”“我叫小君子。”“小君子那我等你长大好不好我等你长成大君子,就来娶我!”往后离别的这七年,他们各自经历着各自的苦楚。他独揽大权,风云暗涌。她弃明投暗,阴郁诡谲。七年后,这场有预谋的重逢,又会让他们走上怎样的一条道路。
  • 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托马斯·曼文集)

    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托马斯·曼文集)

    克鲁尔出生富商之家,在家庭的熏陶下,从小聪明伶俐,才华出众;随着年岁的增长和与生俱来的美貌,颇有女人缘,在上流社会也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父亲的破产和自杀,使家境一落千丈,这给了克鲁尔沉重的打击,他开始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先后在法兰克福、巴黎和里斯本等大城市鬼混,尽情享受花花世界的生活,学会了与妓女厮混,用花言巧语骗取贵妇人的首饰和富家小姐的身心;他不仅自甘堕落,还四处坑害他人,行骗偷盗,胡作非为,样样都干,但最终还是落得了一个锒铛入狱,身败名裂的下场。
  • 江南往事(中国好小说)

    江南往事(中国好小说)

    江南往事把目光放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江南水乡,一个知识青年时隔六年因为同一个缘由两次“逃”到双泾这个美丽的江南小村,而与少女小娟的三次邂逅却是完全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本来该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却在经济转型期乡村民众浮躁不安的情绪里演变成一场命运的戏弄,而最终心绪平静之后,还是回到了割牛草时最初的欢喜。
  • 圣墓寻踪

    圣墓寻踪

    为什么一个声名狼藉的宗教暗杀组织要保他的命?男主人公亲眼目睹爱女被卷入一场血腥谋杀,女儿被遗弃的幼小尸体破碎扭曲,死状惨烈。身为退隐的军情六处特工,他决定找出女儿惨死的真相,却陷入了警方和妻子的怀疑。拥有预见能力的他为了洗清自己的罪名展开了探索之旅。此时的他只有一名身为历史学家、现代的医院骑士团成员的朋友,在这唯一朋友的帮助下,他踏上了一条惊心动魄的拯救之路,却发现自己痛恨的宗教组织暗中保护自己……神秘学,超自然,悬疑,狼人,吸血鬼,幽默,超能力,情节生动。
热门推荐
  • 神棍小狂妃:夫君,你要乖

    神棍小狂妃:夫君,你要乖

    前世的林千城出身显赫,奈何天生愚钝。她不甘被欺凌,醉心修炼智商,终成一代国师。有一年,她捡了两个孩子。一个被她抛弃不知所踪;一个成了白眼狼,害她死无全尸,竟把她魂魄禁锢在荒山。某一日寻到机会,发誓报仇的林千城重生归来,天赐神眼得以看清世间诸人本色。仰仗着特殊能力,从此鬼挡杀鬼,谱写她纵横天下的神话。后来,那个随便在路上捡来的孩子突然赖着她不走。管天管地还管她婚姻大事,最后竟洗白白躺在她的床上,算是上辈子欠他的。绝色当前,吃素了十几年的林千城开始摸下巴:要不,先尝尝味道?事后,林千城反思:捡孩子这毛病得改!
  • 重生之蝼蚁

    重生之蝼蚁

    宇宙如何诞生?星辰如何形成?生物如何由来?这里不论出生,不论血脉,普通老虎可进化为圣兽白虎,翼龙可进化为应龙,霸王龙可进化为五爪金龙,与众不同的修行进化之路,一切以基因为始!而一只普普通通的蚂蚁,将为进化为什么样的存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幻星游记

    幻星游记

    探险队在鄂西的森林,发现陨落的天外怪船,和散落地面的动物骨架。不知是谁开启存封N年的按钮,奇迹出现了!
  • 残姝

    残姝

    世人皆说,萧家小姐阿宁心狠手辣,心机深沉,但无人知道,其实她本不姓萧,世人又说她敢如此,不过是仗着萧家家大业大,离了萧家她什么也不是,其实那个令世人又敬又怕的萧家也不过是她随手建立起来。阿宁以血为引,筹谋数载,终是换了一个“妖女”之名。阿宁听着那些谣言,浅浅一笑:“都说我是妖女了,不做一点妖女该做的事,是不是显得我不守本?”
  • 本小姐不想做渣女

    本小姐不想做渣女

    易畅,一个辍学啃老的渣女孩,拒绝长大,拒绝成熟。一觉醒来却成了瞎子,被神医绑架,和富二代赌博,与大将军并肩作战,甚至还和炙手可热的皇子攀上了交情……这些男孩们教会她独立与成熟,让她在分外迷茫的新世界里一点一点看清方向。因为我看不到,所以我只能向前走……
  • 国富论(英文版)

    国富论(英文版)

    一个国家的财富从何处来?又根据什么在人群中自发分配?劳动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说它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如何理解“劳动是真实价格”、“货币是名义价格”?劳动分工和社会生产力提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为“看不见的手”?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均源自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亚当斯密和这位巨人的光辉巨著《国富论》。1776年,《国富论》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此后的二百余年中,它被加诸“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等世界美誉。迄今为止,它仍是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必须参考借鉴的经典,所以称亚当斯密为经济学的鼻祖不为过。《国富论》体现了斯密强大的甄别能力,这主要在对所收集到的海量材料进行终极筛选上面;他展现了强大的整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也同时展现出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本能。两百多年以来,本书中的经济学观点对各国政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一部罕见的极品著作。
  • 大楚820

    大楚820

    以正史为依据,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大楚八百年之风云变幻。让历史不再枯燥,让春秋战国演绎历历在目,让那些远古英雄清晰可见。
  •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本书以古代诗词创作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为时代背景,收录当时的数十首名家名作,选取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诗词背后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感受他们的喜悦与哀愁,进而带给我们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 甜妻入怀:首席放肆宠

    甜妻入怀:首席放肆宠

    沐晴羽酒醉后与常氏集团的太子爷结下孽缘。太子爷忍无可忍,亲自教训这小丫头,她撩,他无视,她闹,他开心。谁知最后冷漠太子爷终于动情,而这小丫头却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难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