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0800000009

第9章 小村小河(8)

他一直和娘和媳围在一块儿,死眼盯着桥上那个洞。脸色蜡黄蜡黄,眼珠半晌都没转一下。光亮过去了,他突然立起身,没看娘,也没看竹子,只瞟了瞟竹子怀里嗷嗷叫着的小娃儿,一个箭步就登上桥,卧下来,趴在桥梁上,蟹子一般,几下就快爬对岸了。

一见这情景,立马就有人骂出口:“就你妈的命金贵,咋不死在越南的枪口上!”正骂着,就见梁柱身子歪一下,落进水里了。

有人说:“活报应!”

“柱子!”一声尖叫,梁婆疯了一样,朝着桥上扑过去。竹子,“娘!”一声,跪下抱住了婆的腿。

一个浪头落下去,人们看见梁柱的手还抓在桥梁上,脚在水下扑腾着,好像在找啥子。一会儿,不动了,他的双腿蛇一样缠在一根桥桩上,头探出桥梁来,肩膀和桥梁一般齐,扭头叫:

“干爹!”

没有应声。

“干爹!你是聋子!!”

麦黄跑到桥上来。

“快把面桌搁在我的肩膀上!”

这是他回七姓窝第一次高声说话,第一次训别人,就像他在部队训他班的战士那样儿。

赵麦黄灵醒过来,抱起面桌,一头放在桥梁上,一头正巧放在他的肩膀上。麦黄叫:“一个一个过!”

人都站着没有动。

“过呀!都死了?!”

还是没人动。

从面桌下传来一声唤:“竹子,过!”

听得唤,竹子把娃往麦黄手里一塞,背起娘,上了桥,她在面桌前迟疑一下,猛地单脚踩在面桌上,跳一下,过去了。

是谁从麦黄手里抱过梁柱的娃,跟着过去了。

有了头,就有了尾,一个接一个,翠娥和娃儿,翠娥爹,翠娥娘,竹子弟,竹子娘,光亮爹……一村老小,一个一个过去了,就像过河时小心地去踩踏脚石,轻轻落下脚,猛地跳过去,三步五步就跑到对岸了。

几十口子人,过了足有吃半顿饭工夫。最后过的是麦黄。他跳过去,把面桌掀下来,唤:

“上来吧,都过来了!”

这时,他身上像抽了筋,又颤又软,扭脸看了麦黄一眼。那是一张盖满了泥沙的脸。那张脸上的嘴动了动,一个浪头打下来,他就落进水里没影了。

麦黄一怔,忙把面桌扔进河里去,指望他抓住面桌有个救。可面桌都冲得没影了,他也没露头。

雨还在下,像一桶水倒进了筛子里。

五十三

又下了三天三夜,雨小了。

七姓窝的人,都住在山梁上的马路边。乡里来了救灾队,送了帐篷,送了吃食。

梁家婆媳在帐篷里坐了三天三夜,泥胎一般,不动弹一下,没有哭,木木的,一天到晚就那么盯着狂怒的十三里河。

竹子娘来劝道:“哭吧,哭出来好受些……”

村里人都劝:“哭吧,大声地哭!”

还是没有哭,神情木木的,痴望着十三里河。

五十四

水落了。这是离村的七天后,投奔亲戚的人也都回来了。

七姓窝依旧还在。老木桥没有了,只剩下泥糊着的桥桩子。

村子里淤了几寸厚的黄泥糊,泥糊里到处埋的是死鸡、死猫、死老鼠。谁家的黄狗还卧在老槐树的树杈上,抱下树,已饿得不能叫,不会走。

田地里的秋庄稼全都趴下了,埋在淤泥里。玉蜀黍露着一个缨,两个叶,艰难地张望着这茫茫的黄泥世界。

这是大灾年,百年不遇!

村里人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梁柱。

一村人散开来,东西两岸,朝着下游走。

也没费大事。在七姓窝这麻坑的口儿上,有个坑,淤平了。平平的泥糊里,露出一只脚,扒出来,那就是他。

他已不成人形了。眼里、嘴里、鼻里、耳里,塞满了黄泥。翠娥挑来一担水,又挑一担水。竹子一把一把给他洗,极认真,手也极轻,连鼻孔里的淤泥都给洗净了,洁洁素素的。

他还是没有大伤,只是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没有原肤色。额头宽宽的,方脸、方嘴,嘴角微微向上挑一点儿,好似要笑,可没笑出来。细看,模样很安详,躺在那儿,看着娘、竹子、村人们和七姓窝的山、河、草、木,仿佛该办的事情全都办过了。失的,得了;欠的,还了;无牵无挂了,也就平平静静,毫无愧意地离开了。离开了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无愧地去了。永远也不回来,没有烦恼,没有愧疚,没有从南疆带回来的那压在心头上的大山。

村里人都哭了,呜呜的。

竹子没哭。婆也没哭。她们很平静,好似这一切,她们早就知道要发生。

竹子把他从部队拿回的全套军装给他穿上。

他还躺着,像没退伍前一样,躺在他在部队时睡的铺板上。他的眼望着竹子,似乎还有一句话要对竹子说;又好像全都说完了,只是想最后望望她。

竹子用手把他的眼皮往下抹,可手过来,他又睁开了。

梁婆过来,跪在地上,把手轻轻盖在他的眼皮上,暖一会儿,往下抹。他到底把眼睛闭上了。梁婆的手很迟缓,下来眼皮,又摸他的脸,他的嘴,他的鼻,他脸上的每一处。当她的手从他嘴上抬起时,他的嘴唇微微一动,像是轻轻地叫了声:

娘!

五十五

他今年二十五周岁,去了,救活了一村人。为了纪念,就把他埋在十三里河的桥头上。

送葬那天,十二个人抬着棺材绕村走了一周。按理,他年轻,辈分小,孝子也只他一个娃,可村里人,凡比他年纪轻的,全都给他戴了孝。请来了响器,走在棺材前,吹着送葬调,棺材后是一旗子不一家一姓的孝子们,头顶白孝帽,一个挨一个,如同一片雪。哭声悲天悲地,惊破了山,沉沉地呜呜响,响满了七姓窝,又溢到山外边。

棺材走得慢极了,地面吸着人们的脚,每走一步都像很吃力。半空的棺材,像是人们抬起的一个大山包,缓缓朝前移。过河时,没一人弯腰脱掉鞋,就哗哗啦啦趟水过去了。水冲着人们的腿,人都站不稳,但他们没叫棺材晃一下。

下葬时,没有一人哭。全村老少齐声唤:

“柱子——换房了,你小心点!”

“柱哥——换房了,你小心点!”

“柱叔——换房了,你小心点!”

盖土时,静得像周围没有活物了,人们只说了三句话:

“柱子,你没有对不起谁,安心走吧!”

“柱子,你没办过亏心事,放心升天吧!”

“柱子,家里事你不用操心,到那里照顾好自个就行了。需要啥,就夜里回村说一声!”

再也没人说话了,直到坟头堆起来。

盖完土,远处传来了一声牛叫。人们抬起头,见是吴天那头黄牛,它还活着,远远站在坡上朝这儿望。这会儿,人们才发现,全村老少都来给梁柱送葬了,唯吴天没有来。

一村愤怒的目光,盯住了吴天家里人。

吴天家里人惊惊地说:“他走两天啦,不知去了哪儿。”

于是,人人都开始骂吴天。骂够了,坟上的后活也都干完了。男女老少,不论辈分高低,包括八十老翁,都在梁柱坟前磕了三个头,才默默离去。

这一天,七姓窝没一家烧饭吃,村子像死了。

五十六

来天,吴天回了村,到村口就破口骂起来:

“娘的×!我跑到县政府,要求给梁柱评烈士,家伙们都不接我话茬儿!”

村里人都出来,这当儿都认定:梁柱是应该评为烈士的!梁柱要不评为烈士,那天下就没有烈士了。

“你没找县长?”

“找啦!县长听我把梁柱的事一说,笑了笑,以后就没露脸儿。我又找到民政局,求他们来七姓窝问问梁柱的事,娘的说,忙得抽不出人手来。我又找到宣传部,求他们在报上把梁柱登一登,他们说县里先进事迹多得很,写不完,也登不完,还说宣传梁柱,社会后果不好,娘的×,啥后果?!”

五十七

夜里,月溶溶的。

睡到半夜,都听见桥头有哭声,风吹着,凄惨得撕人心。人们都起了床,到桥头一看,是梁婆和竹子,哭疯了,跪在梁柱坟前比着哭,头发散在肩上,嗓子哑得不行,边哭还边扒着坟上的土,新坟已被这婆媳扒平了。手都扒得流了血,还是扒……好似一定要把梁柱从坟里扒出来。

这是梁柱死后她俩第一次放声地哭。先前,只落泪,婆媳谁也没有放过声。今儿听吴天回来说,这百年不遇的水灾全县为了别人死去的共有十七个,烈士评了十六个,唯梁柱没有被评上,而且压根没人来七姓窝过问一声梁柱的事,若不是吴天,乡里、县里还不知道梁柱已经死去了……

哭声悲惨、凄楚,十三里河水都跟着呜呜地哭。人们过来拉,死也拉不起,拉的人也跟着哭起来。

麦黄过来拉,拉不住。站到一边,掉了几滴泪,突然他抬起手,一巴掌接一巴掌打着自己的脸,打完了,坐在干儿的坟上,扯着喉咙叫:

“怪我呀!怪我赵麦黄!我咋不死呢……我活着干啥哩……”哭叫着,又一巴掌接一巴掌猛打自己的脸。

村人们都来了,看见坟上这样子,谁来谁哭。一村人,男的、女的全都坐在梁柱的坟前哭,悲天哀地,死去活来,像崩了山,呜呜的声音,沉沉地压着夜,压着七姓窝的山和河。

七姓窝的人管不了乡政府,也管不了县政府。他们只知道梁柱是为了村民们死去的,才二十五周岁,上有老,下有小,就为了大伙离去了。全村人不会忘掉他。他们集资两千七百元(吴天卖了牛,一人就拿了五百块),由麦黄和吴天乘汽车,坐火车,带着钱到黄河以北,买了一块上好的大理石。这石,黑褐色,透着亮,宽三尺,高五尺,厚半尺,背面刻了梁柱的生平;正面,刻了磨盘儿大的六个柳体字:

梁柱烈士之墓

这墓碑,在全县所有的烈士墓中(包括烈士陵园的)质地最好,造价最高,也是最高大的一块碑。

竖在梁柱他的坟前,就像竖起了一座山。

十三里河,依旧老样子,成年累月汩汩地从他的坟前流过去。有谣说:

有河就有村,

有村就有河。

村是河的家,

河是村的歌。

同类推荐
  • 五只小猪

    五只小猪

    年轻的卡拉小姐在结婚前夕被告知自己的身世——十六年前她的父亲被杀,而她的母亲被当做杀人凶手死在狱中。大为震惊的同时,她也收到了母亲临死前留给她的信,信中坚称自己不是凶手。困惑的卡拉找到波洛,希望查明真相。波洛走访了五位当年的见证人,从他们的叙述中还原出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卷……
  • 一张大字报

    一张大字报

    游凤镇曾经有个机械厂。当年,游凤镇的孩子们特别羡慕我们这些住在机械厂里的小朋友。原因很简单,机械厂的大院子里,停满了各种汽车、机器——东方红拖拉机、可以挂两个拖车厢的大卡车、平板运输机、样子复杂古怪的播种机、可以起落升降的悬挂式大铧犁等等。这些东西在游凤镇上可是独一无二的。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所撰写的《随笔集》。共收文58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而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无数青少年性格的形成都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 成龙

    成龙

    张成龙成为金融部门的一分子,完全是他爸爸张引明一厢情愿望子成龙搞定的。从“成龙”这个赫然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来。本来张成龙的志向是上美术学院当画家,就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强势且又蛮不讲理的张引明硬是逼他填了所财经大学,并且还细化到专业就是金融。哭过一场鼻子的张成龙只得遵从父命,带着他爸爸望子成龙的梦想去上了财经大学。转眼四年就快过去,安心下来读书的张成龙决定去考研究生,可是他爸爸的指示又来了,说农行在招应届大学毕业生,要他抓紧去报名参考。张成龙阐明出自己的想法,准备把就业的事向后搁一下。
  • 孝文帝与姊妹皇后

    孝文帝与姊妹皇后

    南北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盛夏的一天,天将黑时,在一些大臣、太监、侍卫的簇拥下,载着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新封左、右昭仪冯妙莲、冯玉莲姊妹的两辆喜车,进了位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半部的皇宫南门。冯妙莲、冯玉莲乘坐的喜车一前一后到了东宫门口,相继下车。她俩都十七岁(年龄都按传统习惯指虚岁),两个都是脑后拖着四条辫子,头戴绣着五颜六色百合花的小方帽,上身穿浅绿色襦袄,下着天蓝色紧腿裤,脚穿绣着莲花和云纹的青布鞋。二女虽然服饰打扮相同,但从像貌上可以断定并非孪生姐妹。
热门推荐
  • 唐朝十讲

    唐朝十讲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门无人不参与、无人不受影响的学问的话,那就是历史。唐朝是一个透露和包含着多种因素的朝代:它是盛极而衰的王朝,它的开国和守国的逻辑是复杂而多变的,它同时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正是它的这些丰富和矛盾才构成了它永久和持续的魅力。正因为如此,我们读史、读唐的时候才能积累经验,以期获得来自历史的智慧。
  • LAWS

    LAW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尽之城

    无尽之城

    一名男子被困在了无尽之城,每一个陌生人,每一件细微的事,都可能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究竟是谁在阻挡他,他又能否解开生命之谜……
  • 重庆谈判(上)

    重庆谈判(上)

    王若飞陪着毛泽东从桂园返回红岩村的时候,但见月白风清,银光如泻。毛泽东一拍脑门,“糟糕,今天是中秋节,我答应了要带月饼回去哩!”王若飞笑起来,“大家已吃了月饼,但没有人离开小礼堂。他们就是等到天亮,也要等到主席回来……”张治中带领全家,从桂园返回复兴关中训团那座破旧狭小的院子之际,已是夜深人静时分了。两个女儿原本是在沙坪坝南开中学住读的,听说毛泽东提出来要拜望她们全家,以后父亲决定全家去拜望毛泽东的时候。她们便早早地从学校赶回来了。此刻,在家中,她们却迟迟不愿意入睡,围在父亲身旁,问长问短,没完没了。
  • 七号霸宠

    七号霸宠

    堕入一场游戏的圈套,她赔尽了所有。残忍的现实,令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还有傲人的身材。五年后,当一切浮出水边,她再次踏上这边伤心之土,一边寻找着自己双生的姐姐,一边挖掘着当年事实的真相,然而,一切却是如此伤人。
  • 道宫继承人

    道宫继承人

    三界法,下界幽冥,中界人世间,上界天宫。三界合一,化虚为实,借假修真,可谓人仙。人仙之上可有路?大道可求乎?地仙可成乎?天仙可存乎?
  •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萌少追爱:小魔女不好惹

    “公孙敬,我受不了你,你有那么多前女友,我要跟你分手!”说完,转身离开。他一下子抓住了她,可怜巴巴地说,“不要分手嘛,那38个我一个都不要,我就要你……”她转过身来,看着这个超级萌爆了可怜娃子,再看看四周揭示职责自己的目光,火山再次爆发,“不许装可怜,不许装可爱,不许卖萌!什么都不许!”说完,搜的一声跑掉了。他则是赶紧追了上去,于是赛跑游戏再次开始!
  • 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

    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

    一个世界毁灭,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诞生。在纳尼亚最后的日子里,一头无尾猿突然宣布狮王阿斯兰现身了。可这个“阿斯兰”带来的并不是爱与和平,而是混乱与绝望。国王迪里安为了拯救被奴役的纳尼亚居民,向真正的狮王求救,唤来了尤斯塔斯和吉尔。无尾猿的诡计,卡乐门人的侵略,小矮人的反叛,突然出现的七位纳尼亚国王,一场大决战即将爆发……
  • 我只害怕我爱你

    我只害怕我爱你

    婚礼次日,他对交颈而眠的她说:“我不会爱你,我也不会离婚”。三年的婚姻,她死守着一个冷冰冰的家,看着他在外面风光无限。她从一个首富的千金,变得一无所有。连唯一的哥哥,也变成了他威胁自己的工具。直到真相揭开,她终于心灰意冷:“彭宇森,我们离婚吧!”“我的字典里从来只有丧偶,没有离婚。”
  • 灰纪之末

    灰纪之末

    “惊了,你听说过吗兄弟。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不是那不缠斗你倒是跑啊,搞快点。”——————————————————一部菜鸟书生下山受苦的快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