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车对白行理的野蛮行径,并不屈服。次日早上,他带上租地的契约,到白家大院和白行理结算青苗款。白行理已把五十垧地的青苗,按近期价格合算好钱数,杨大车向他交出租地契约后,管家把收买青苗钱交给杨大车。杨大车一句话也没有,把青苗钱揣在怀里,昂着头大步流星地走出白家大院。
看着自己的孙子十分可爱的样子,虽然交出了地契,杨大车感到轻松多了。他逗着宝贝说:“大孙子,爷爷不种地了,成了无业游民,多清闲哪。”翠花听了公爹的话,心里很是难过,但又不能表露出来,怕公爹不高兴。
杨大车逗了一阵孙子,对翠花说:“小东西该起个名吧。你是个识字的人,给他起个大名,再起个小名,大家以后好称呼他。”翠花笑着说:“爹,这孩子的名字,大福不在家,该是您给起才对呀。”大车听了儿媳的话,心里想我是杨家的长辈,让我起我就给孩子起个名号。对翠花说:“让我给孩子起名,我就起一个名字,大名和小名都叫一个,顺口还好记。”“爹,那您就好好想想,给您的宝贝孙子起个名字吧。”杨大车听了翠花的话,寻思起来,自己听过许多评书,里面有不少英雄名字,记了许多。以前给大福他们起名字,因为是庄稼人,没多大出息,别起大人物的名字,就叫个土气的庄稼人名吧,适合身份。对又一辈子人,杨大车有了新的意识,他要给孙子起个英雄的名字,庄稼人也要有出头露面的时候。人家都说将相本无种,说不定我这个孙子就能飞出去,见见天地,做些大事情。他最欣赏的英雄是宋代岳飞,抗金的英雄。岳飞名鹏举,鹏是鲲鹏大鸟,能高飞,能扶摇直上九天,能力大着呢。就让孙子名字叫鲲鹏吧。岳飞是抗金的英雄,以后鲲鹏去打日本鬼子。杨大车把自己的想法讲给翠花听,翠花听了赞赏公爹虽然没有读过书,可是很有文化。同意公爹给孩子起的名字,叫鲲鹏。福娘走进来,翠花把孩子的名字告诉娘。福娘听了高兴地说:“这个名字起的好,鲲鹏是神话中的大鸟,有志向有作为。”然后对大车说:“咱们这孙子是下辈子的老大,在名字前面添一个大字吧,叫他大鲲鹏。”翠花笑了,反复叫了几声大鲲鹏,觉得别嘴,对二位老人说:“大字和鲲鹏两个字放在一起叫,有些别嘴,把鲲鹏两个字留下一个字,和大字放在一起,叫起来就好听了。”福娘来得快,说:“那就叫大鲲吧。”杨大车接着说了一句:“以后杨家再生男孩就叫大鹏。合起来也是鲲鹏。”大家听了他的话,全都笑起来。福娘开玩笑说:“一个庄稼人大字不识几个,还会咬文嚼字。”大车哈哈笑起来,用粗大的手抚摸着孩子,亲切地叫着“来,大鲲,爷爷抱抱我这个杨大鲲。”杨大车这般挚爱的样子,家人都感到了温暖。又一辈子人给他们的生命倾注了无穷无尽的力量,生活又泛起了新的波澜。
杨大车一家人要离开毛西堡,全屯人都知道了,屯邻们陆续赶来看望即要离去的杨家人。李二嫂这一回可急坏了,她和杨家人一起生活得很和睦,快近半年的日子里,大家结下了很深厚的感情。杨家要搬家了,自己不能再添麻烦了。于是她收拾东西,要回自己的破屋子去,好歹是个家。看见李二嫂收拾东西,福娘有些舍不得她们离去,尤其是对香子,福娘一天看不见这个干女儿,都觉得少了许多东西。她劝李二嫂留下来,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兰子和老福也执意不让李二嫂三人离开。杨大车看家人都不肯让二嫂离去,苦苦劝说李二嫂留下。二嫂感激地带着泪花留下来,和杨家人一起去谋生。
杨大车没有地种了,并不烦恼。从来没有过这种轻松的感觉,心里十分坦然。合计一下白行理给的青苗钱,够生活一阵了,心里有底。反正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搬出住处,不忙做下一步打算,车到山前必有路,凭自己的人品和能力,出了毛西堡,也一样谋生。往日在地里转,今天待在家中闷,他不愿意看福娘收拾东西,忙三倒四的。于是一个人拿着一把镰刀,走到尚景财经常打猎的大甸子。
杨大车看着平坦的大草甸子,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觉得心里敞亮多了。甸子上一片片的黄花子,黄得让人喜爱。甸子的西北角上,有一口清泉,又清又甜的泉水汩汩地淌进身边的小溪,溪水欢快地流进通肯河,河水咆哮着向远方奔泻而下。青蛙也不知是在脚下,还是在远处,“呱呱呱,呱呱呱”地叫着,清脆悦耳,让人听了好像有节奏的乐曲在回响,百听不厌。大甸子北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柳树林子。柳树林、通肯河像两条巨龙伸向远方,把这块甸子夹在中间。那条流进河里的小溪,人们叫它二道河,它在清泉身边从北向南伸向通肯河,把大甸子拦住。二道河的西侧,同样长着茂密的柳树林,和它的伙伴一起伸向前方。大甸子很洼,靠近柳树的一端地势略高,临近河床的地方,自然就是低洼的地段,里边藏着野鸭和山鸡,野兔时时从林子里蹿出来,也有傻狍子常常出现。
杨大车迷上了这块宝地,他接连几天都直直地站在清泉旁边,望着甸子合计着,怎样把这块被耕地人遗忘的角落开垦起来,在这块处女地上扎根生息下去。他知道通肯河愤怒时,会把这块宝地吞噬,高兴时又让它繁花似锦。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把它放弃了,遗忘了。杨大车此时正是对生活开始憧憬的时刻,一种雄心促使他有无穷的力量,他要征服这块没人敢耕种的地方。他相信自己的胆量和力量,毅然决定,把家安在这里。
杨大车在甸子上徘徊无数次,用步子量了无数遍,他算计着这里有沃土三十余垧,能耕种的好地也是有二十垧左右。他从地上掘起一把土来,乌黑发光,散发着清新的芳香。一个根治这块土地的办法,终于想好了。在离河边几十米的地方,挖一条沟,打上一道土坎,既能拦住河水漫淹甸子,又能把甸子上的水排到河里,种田就基本上没问题,可是要挖这沟子,要很大的工程量。他决心领着一家老小,苦干数百日,一定能成功。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福娘,福娘天天陪着他到甸子上观察。
天上掉不下馅饼,经过数日的考察,夫妻两个下了最后的决心,先在甸子上盖房,有了窝住下来,以后的事一点一点地办。有了福娘的支持,又有勤劳的一家人,大车信心十足,向大甸子要耕地。
回到家中,杨大车连夜作了四个二尺长,一尺宽的大坯模子。第二天带着兰子和李二嫂,把甸子上的野草割倒许多,在阳光下晒干,再用铡刀切成一寸长,当做脱坯用的“瓤脚”。过几日后请来六叔、三贵、三愣、楼爷和家里人到大甸子上,靠近二道河,挖开黑土,用黄土脱坯。老天帮忙,天气晴朗,风又很大,脱出来的坯很快干了。大车和六叔都是脱坯能手,每人每天能脱坯二千块。三贵、三愣和楼爷和泥,光着膀子,累得满头大汗。兰子和李二嫂把和好的泥一堆堆地运到大车和六叔的身边,跑得大腿发酸,兰子还挺着个大肚子,大车很心疼兰子,不时让她坐下来歇一会儿。老福、二娥和香子,几个孩子弄水,给大车和六叔洗坯模子。几天的时间,脱出来的坯够盖三间房和盖马棚用了。等坯干了以后,大家把它垛起来,用草苫好。选择个好日子,开始盖房。
杨大车选个良辰吉日,动工破土盖房子。没有放鞭炮,福娘说越消停越好,快些把房子盖好,搬进来。房子盖得很简单结实。没有柁没有檩子,用坯垒到顶。把破马圈板横在坯上当椽子,把柳条子铺在上边做房盖,抹上泥。苫房草是甸子上长的,割下来就用,既挡风又不漏雨水。杨大车说这草苫房子,能挺十五年。一家人起早贪黑,半月时间,房子和马圈都盖起来。老天爷同情勤劳的人,房子盖好以后,天又刮起风来,墙很快干了。大车是个半拉子木匠,门窗自己动手。房子装上门窗,很像样子。二道河边上,一幢三间土房和一座大马圈盖成了,这就是杨大车的家。
六月十四,杨大车携家搬到大甸子上,望着自己崭新的土屋,新的拼搏和争夺就从这里开始,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智慧,让他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
杨家搬到大甸子上居住,屯里很多人都不知道。白行理只知道杨大车把房子腾出来了,至于杨家搬到什么地方去居住,他并没有过问。白行理认为翠花既然不听自己的话,也就是不管了。对翠花生下来的“包文正”,在众人的非议之下,他失去了兴趣。
这几日,杨大车天天在河边转悠。数伏天气经常下雨,雨水一停下来,他就出现在河床边观察河水能淹没出河床多远,做上记号,确定挖沟的位置。再观察甸子上有多少地是河水淹不到的地方,大约能开垦出多少好耕田。都做到心中有数。
立秋过后,天高气爽。杨大车站在河沿上,望着天空朵朵白云,心里十分敞亮。他手中攥着铁锹,要在选择好的地方挖沟筑坝。兰子、李二嫂和翠花都站在他的身边,等他划定位置破土开工。在离河沿五十米远的地方,杨大车用铁锹在地上画出一道线,自己开挖第一锹。几个人挖到二尺多深的时候,从地下上起水,沟不能挖了,大家只好停下来。兰子问爹怎么办,大车看着地沟里的水一点点加深,对几个人说:“这沟暂时挖不成了,等到霜降节气以后,地下水向下降,那时候就可以挖。”
挖沟的工程暂时停下来,大车和家人研究开荒起垄的事。甸子上长满了青草,在高高的青草上起垄,是不可能的,青草能把犁杖拖住,马走起来也十分困难。如果等到秋后青草枯干了,放火把它烧掉,开犁起垄,当然可以。可是等到青草枯干以后,大地冻结,犁杖又下不去。就算能起垄时间也是极短,等到明年春天来开荒垦田,一旦多雨就不能垦荒了。一家人面临着实际困难,想着提早开荒垦田的办法。
杨大车看着福娘,对大家说,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先把青草割倒,抱到别的地方去,就可以开荒起垄了,只是要大家多挨累。翠花听了公爹的话,认为办法很好,问兰子说:“爹的意思是看咱们的了。”兰子和李二嫂听了翠花的话都笑了。大家对大车说,愿意吃这苦,提早把地犁起来。
垦荒开始了,福娘翠花和李二嫂用刀割倒青草,把割下来的青草抱到柳树林子里去堆起来。大车扶着犁,老福在前边赶马,二娥和香子在柳树林边看着大鲲。一家人向大甸子进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一家人的拼搏下,经过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油黑的土地被翻过来,一垄一垄的笔直地排列起来。到了霜降的时候,十五垧荒地被开垦出来,一大片油黑的田地,等着主人明年春天播下种子。
大车和福娘又带着一家人盖起猪圈,搭上狗窝,用坯垒起高高的院墙,装上大门。小小的农家小院,收拾得井然有序。大母狗下了八个崽,老福乐得合不上嘴。圈里的母猪马上又要配种,福娘看着它,别错过日子,赶到来年春季下窝好崽。翠花对娘讲,自己有几个小钱,要给家里用,福娘不肯接收。但是孩子的诚心诚意,让她感动,这是最大的安慰和力量。一家人其乐融融,就在这时候,兰子要临产了。
福娘是产婆,在一阵又一阵痛苦的折腾后,新生婴儿随着第一声哇哇的叫声,落地了。福娘欢喜地告诉男人,兰子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沉浸在新生命降临的欢乐幸福之中。三天以后,杨大车按照大鲲名字的顺序,给兰子的孩子起个名字,叫大鹏。杨大车得了大鲲和大鹏两个大孙子,喜上眉梢,脸上闪着幸福的光泽。
天冷了,地下水位下降,杨大车带着一家人挖沟筑坝。他们一锹锹、一段段不停地挖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结大冻之前,挖了一千多米长的沟,同时又筑起坝来。天上老冻,杨大车又想出一个好办法,一层一层地揭冻盖子,一直干到过大年,一条近两千米长的顺水沟和拦水坝在他们的手下成功了。
这一年冬天,毛西堡刮起押会赌钱之风。六叔输给会局一匹马,六婶娘家陪嫁的首饰也输给了会局,楼爷为了发财,卖掉了房子,钱也输给了会局。就连十分精明的尚景财也把卖狐狸皮的钱输光了。
楼爷没处安身,到四哥大车家混日子,大车看他没有正事,很生气。好心的福娘只好把他收留下。
23.三年旱灾偏得粮谷 众人和睦喜获丰收
春种夏耕,锄草松土。杨大车一家人把汗水洒在田里,工夫不负有心人,十几垧庄稼长得水灵灵,秆粗叶茂。垄尖尖地翘起来,厚厚的土覆盖在禾苗的根部,让它坚实地挺拔着。站在田间,白天一股清新的感觉让你神态怡然,夜间竟可以听见禾苗拔节生长时发出的“咔吧咔吧”的声响。
挂犁以后,大车给几个女人放假,让她们歇歇身子,养足力气,到了秋天收割庄稼。粗心的男人只看见地里的农活,家中的针线活该她们忙了。拆洗缝补,做鞋子就是一项大工程。一家人穿的鞋子,连帮带底可是千针万线。福娘只能趁这个空隙的时间,领着兰子几人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