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林看着战士们啃着硬邦邦的干粮,心里很难受,为了让战士们的情绪更好些,便风趣地说:“都说王母娘娘的蟠桃鲜,也不如我们的硬饼子管用,把牙咯的嘎嘎叫,咽到肚子里透心凉,又解饿又解渴。”战士小李听了他的话,挤着眼睛看了看兰子,腾出口来喊着:“谭大哥别没乐逗乐了,你要是让大家高兴,和杨兰子一起给我们唱支歌吧!”谭林看着兰子对小李说:“这可要看杨大姐乐意不乐意了,我唱歌是拿手活儿。”兰子听了谭林的挑衅,把手里的冻饼放在地上,站起身来靠近谭林,在战士们“一二唱”的口号声中,唱起了自编自谱的《雪地战歌》
我们战斗在辽阔的关东大地上,
这里有美丽的黑龙江和巍峨的大青山。
肥沃的土地上到处生长着大豆玉米和高梁,
绵延的大青山有数不尽的红松和鹿茸。
田野上稻谷飘香,
山林间奇珍异宝。
东北虎呼啸声震撼大地,
唤醒了三千万同胞举起钢枪大刀,
向东洋豺狼浴血奋战。
我们用热血染红了枪膛,
向着侵略者开战!
还我大河青山,
还我锦绣家园。
同胞们起来吧,
敞开我们沸腾奔放的胸膛,
含着我们擦不干的泪水,
向着豺狼开战!开战!开战!
密林丛深篝火燃,
男儿满腔热血溅,
日寇丧魂头颅断,
战马咆哮天地转,
千里江山何日还!
向着鬼子开战!开战!
还我关东,还我中原,还我万里江山!
开战!开战!开战!
随着谭林和兰子的歌声,战士们都激情地放开喉咙。一曲气壮山河的歌声,回荡在大山黑水之间。
歌声消逝在大山之中,战士们手里的干粮啃光了。谭林和同志们研究出山的行动方案。其实这个行动计划谭林已经深感熟虑,只是和大家再沟通一下。大家一致同意谭林带战士小李出山去吉泉镇找高大个儿,兰子和翠花带领战士们暂时隐蔽在林子边上,等谭林和小李的回音。为了安全起见,潭林和小李化装成猎人的样子,背上几只山鸡和山边抓到的野兔,直奔吉泉镇方向行进。
吉泉镇十分繁闹,商人客户们都要在年前把购到手里的皮毛及其他山货,发运回家;方圆数十里的百姓纷纷进镇赶集,购置货物准备过年,虽然说每个农户仅仅置办一点点东西,必定是人多,小小的集市挤满了人。高大个儿的铺子门面正临街靠道,门面后边是加工皮子的作坊,作坊的后面是四间正房。正房东头两间是高大个儿的卧室和接待来人及办公的地方;西头两间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伙计们住的地方。铺面里的一名伙计走进来向他报告有两个猎人打扮的朋友要觐见,高大个儿心想自己虽然说收皮子,可是没有猎人朋友,凭着多年做生意的灵活劲,脑袋多转了一个弯儿,吩咐伙计把来人领进来。工夫不大,伙计带着两个猎人出现在高大个儿的眼前,高大个儿上下打量了来人,不由愣了一下,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细细地盯着谭林的脸,谭林看着高大个儿放愣的样子,一把扯下头上的大长毛狗皮帽子,冲着高大个儿“哈哈”大笑起来,高大个儿定了定神,似乎如梦方醒,上前一把抓住谭林的手,口里呼着:“大兄弟,我的谭连长!”二个人的手同时握在一起。一阵寒暄和问候之后,高大个儿叫厨师做几个好菜,招待客人。高大个儿把谭林带进内室,谭林把和他分别后的经历简要的述说一下,告诉他山口有十多名战士等待出山,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饥寒交迫困境严峻。高大个儿听了谭林的话,思索片刻,对谭林说自己这里很宽畅,作坊内和伙计的作屋能容纳下战士们。可是家里人多怕走漏风声,警察所里的人和秧子队一旦知道此事,战士们的安全就没有办法保证。尤其是秧子队,这是一个反动地主武装,专门对付抗日力量。谭林发现高大个儿很为难的样,开口要说什么,此时高大个儿从谭林锐利的目光里仿佛看到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打心里佩服谭林为了抗日救国南北转战这个可贵的崇高精神,毅然叫来伙计总管,对他说很快过年了,年尽月尾生意也做得差不多了,今年效益不错提前停作坊,关铺子放假,马上下工。十几分钟内前堂后屋的伙计们很快收拾好衣服,巴不得一步迈进家门,排在高大个儿的桌前领了工钱,扛着包裹扬长而去。
做饭的师傅端上做好的热汤面条,放在桌子上,从高大千个儿手中接过工资,穿戴利落地走出厨房奔家去了。谭林和小李看着热汤面,想起了山口的战友们,对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发呆,吃不下去。高大个儿看见了谭林的心思,催促他们快把面条吃下去,告诉谭林等太阳落山的时候,弄两个马爬犁,把战士们接到自己家中,可以隐蔽一段时间,然后的事再作打算和计议。谭林听了高大个儿的话如释重负,心情开朗许多。吃饭间他向高大个儿询问赵黑龙的情况,高大个儿告诉他赵黑龙带着几十条枪,仍然活动在吉泉镇西北边的密林里,他们照样以打大户为生,不时袭击日本人的运输车辆,鬼子紧了他们就进大青山,他们聚聚散散,变化无常,小鬼子和秧子队抓不到他们踪影。上些日子赵黑龙带着几个兄弟到铺子探听苏山队伍的消息,他盼苏山的队伍过来,打算和兄弟们加入抗日队伍。谭林听后心里十分高兴,他希望的就是这一天赵黑龙的队伍参加抗日。高大个儿见谭林很兴奋,又告诉了他一些赵黑龙的情况。小李吃完面条,眼皮挑不起来,趴在桌边睡了。高大个儿急忙把小李让到火炕上,给他盖上被,并且也把谭林推上炕,让和合眼睡觉,自己安排马爬犁。
天黑下来,高大个儿和谭林赶着两个马拉雪爬犁,很顺利到达山上,把战士们接到自己家里。同志们到了高大个儿的铺子,就像到了家一样,一种无限的温暖,让同志们感到老乡的热情和亲情。大家脱去身上厚厚的衣服和冻硬的鞋子,身上别提多舒服。高大个儿的媳妇沏了两大壶红茶,大家把红茶喝到肚子里,全身热乎乎的。高大个儿和媳妇同时下厨,兰子和翠花也跟着忙起来。很快一大桌子的好菜摆在桌子上,战士们享受着多年没有吃过的好酒好菜,高大个儿给大家夹菜倒酒,媳妇在门外站岗放哨,以防警察和秧子队的恶棍们。吃饭间高大个儿的热情和款待,谭林想起了苏政委的话:“打鬼子,是全民族的事,是我们关东百姓的事,我们抗日武装力量,没有群众的帮助和支援,是完不成抗日使命的,离开群众我们寸步难行。”眼前的情景,更加证实了苏政委的话是至上明言。饭后战士们睡在热热的火炕上入睡了。谭林要去外面站岗,高大个儿哪里肯让谭林站在冰天雪地里挨冻,把谭林推到屋子里,自己站在外面站岗,他对谭林说自己是军人出身,站岗放哨有经验。
一夜过去了,冬天的太阳钻出地平线,露出红脸。阳光照进屋子里,暖烘烘的。战士们都习惯地起床了,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夜,多日的疲劳被驱走了,都有了精神。早饭后谭林叮嘱兰子和翠花带好战士们,不能离开屋子一步,安静地在炕上休息。自己带领小李去寻找赵黑龙的队伍。
高大个儿子的铺子和作坊提前关门停业放假,让对面铺子的老板李皮匠感到莫明其妙。他因为做生意,和高大个儿结下冤恨,到底要看看高大个儿想干什么。于是他站在自家铺子门口,观察高家的动静。高大个儿的烟囱不断升起炊烟,让他更纳闷,高家的伙计们已经下工,怎么还大烟小气的,一定有勾当。他叫来和自己身材一样的矮小徒弟,让他去高大个儿家借铁锤,以此为由看看高家到是干什么勾当,或者是来了什么人。小徒弟按师傅吩咐,走过横道去敲高大个儿铺子的大门。高大个儿媳妇听见有人敲门,急忙开门迈出去。小徒弟称声自己来借铁锤,贼贼溜溜的眼睛从门缝向铺子窥望。高大个儿媳妇拒绝小徒弟,告诉他自家没有铁锤子,然后转身关严铺子大门。小徒弟灰溜溜地回到铺子,向李皮匠报告遭到了高家的拒绝并且挨了白眼。李皮匠三角眼眨了眨,对徒弟说高大个儿一定在干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让他盯住高家铺子的大门,看看有什么人出入,心里打着坏主意。
天已经过午,高大个儿从集市上买回几只白条鸡,手里又提着几大瓶子白酒和一些山菜敲门进了铺子。小徒弟急忙把这个发现报告给李皮匠。李皮匠站在自家的门槛向高家张望,只见高家的烟囱又冒起了阵阵饮烟,李皮匠断定高家一定窝藏什么人,于是报复高大个儿的想法滋生了,他要去镇上警察所告发高大个儿家来了许多人,即使警察查不到人,自己也算尽了“良民”的责任,警察也不会责怪,因为是为了防匪亲日,就是高大个儿知道了也好,算是给他戴个眼罩,今后办事情顺着自己点,让他清楚李皮匠个子小,也是不好惹的。
李皮匠怀着恶歹的心去警察所,向警察捕风捉影地报告,高大个儿家来了些不明身份的人。所长正在专心打牌,他知道李皮匠因为生意上一事和高大个儿不睦,听了他的报告心里很不耐烦,吩咐秧子队长歪嘴子带几个人过去看一看。歪嘴子看打牌的热闹正在兴头,听了所长的吩咐,也只好带几个队员和李皮匠奔高大个儿的铺子去了。
高大个儿的铺子门关得严严实实,歪嘴子让手下的人用枪托狠狠地敲击门板,并且高声叫喊着赶快开门,高大个儿和屋子的人被门外的敲门和叫喊声惊愣了,兰子立刻让战士们穿戴利落,大家拽出枪支准备应付外边敲门的人。高大个儿必竟是跟着谭林干过大事的人,镇定地对大家说不要慌张,有办法冲出去;并且吩咐兰子让战士们带上武器从后墙跳出去,路北不到二里地就是林子,进了林子之后步步奔向西方,走也不到三十里就是赵黑龙的地盘。秧子队和警察所的人惧怕赵黑龙,谅他们不敢向前深追。兰子和翠花留下来,就说是自己的妹妹来探亲。然后慢慢腾腾地走过作坊,去开铺面的大门。门外歪嘴子等人几乎把大门板都砸碎了,叫喊声不断地传进院子和屋子里。高大个儿站在大门前拖延时间,他估摸战士们都越墙而过了,对着门外狠声叱责:“什么人,青天白日的来砸门,我高大个儿犯了什么王法?”只是不开门。歪嘴子在门外叫着:“高大个儿,别装蒜,有人举报你家来了很多身份不明的人,把门打开我们例行公务。”高大个儿打开大门,截住歪嘴子的去路,把脸板得十分难看,对歪嘴子说:“大队长,我大个子平日里对你不薄,小馆子你也没少吃,赌场上的账我也给你结过,是不是讲点情义,客气点,别动不动就来敲杠子,腰包瘪了吱一声,我高大个儿不是小气的人。”歪嘴子挺着脖子对高大个儿吼着:“吃馆子开付赌钱,是过去的事,和今天的事毫不相关,这叫吃大烟拔豆根,一码是一码。赶紧让开让我进屋查查。”高大个儿见歪嘴子不开面,脸上强挤微笑对他说:“队长大人,谁家年节没人个亲戚进门,这也值得你大惊小怪的不成,是不是哪个龟孙子咬舌头给我高某人安脏。实不相瞒,我的两个妹妹来看我,难道你也要检查一下,有点不仗义了吧?”歪嘴子找毛病抓人勒大脖子心切,冲着高大个儿子吼着:“高大个儿你听着,别拿那点旧交情哄我,今天的事不找你病。眼下时局很紧,抗日分子流窜在各地,你要是窝藏这些人是犯杀头大罪的。让我查明白了,把事搞清楚,咱们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高大个儿心里合计着,这工夫战士们已经越墙而去了,于是平和地对歪嘴子说:“既然队长大人非要弄个水落石出,那就请便吧。”歪嘴子一挥手,手下的人跨过作坊,蹿进后院。他们刚要往屋子里钻,被高大个儿媳妇拦住,她双目圆瞪,吓得秧子队员倒退几步不敢向屋里闯。这时高大个儿走过来,对媳妇说:“让他们进去搜吧,没有亏心事,不怕鬼叫门。”高大个儿媳妇明白高大个儿的意思,把身子闪开让他们进屋去搜查。歪嘴子进了屋看见兰子和翠花穿着城里人的衣服,打扮得漂亮得体,很像当官的太太,双眼发直,不由嘴角流着口水,在乡下屯子里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女人,不觉有点眼花缭乱,真的相信了高大个儿话是自家妹妹,心里有些发痒,又不敢动手动脚去调戏。于是喝退手下的队员,自己坐在炕沿上静观美人。为了让离去的战士们更安全些,拖住歪嘴子,高大个儿很客气地给歪嘴子倒水,并且说了些恭维的客套话,兰子和翠花给歪嘴子端上瓜籽。歪嘴子一边喝茶,一边嗑瓜籽。色迷迷的双眼一会儿也离不开兰子和翠花,口中唠叨着高大个儿有福,两个妹妹如花似玉,让人羡慕,也不知哪个男人艳福深,娶了这样漂亮的女人。高大个儿怕歪嘴子节外生枝,动了邪心,告诉他两个妹妹的丈夫都在城里政府衙门干事。歪嘴子听了高大个儿的话,不敢生邪念,有些云山雾罩。忽然一个秧子队员跑进来向他报告:“队长,有十多个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正向林子方向跑着前进。”“啊!”歪嘴子不由大吃一惊,如梦方醒,慌忙中和那个队员向屋外奔去,高大个儿也跟在他的后边,几个队员把歪嘴子领到镇西头,他马上对手下的人下令说:“赶快去骑马把这些人抓回来。”高大个儿听了歪嘴子的话,想这下可要坏了,秧子队的马快,很快能追上战士们。想到这儿,他撒腿就往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