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8100000034

第34章 亚洲(34)

8点30分,国防部长卢载铉匆匆赶到陆军本部地下室,询问郑什和出了什么事。郑什和回避正面回答,只说:“总统阁下在晚餐中去世,详细情况可问金载圭部长。”郑升和担心总统府卫戍部队出动追捕金载圭,指示到场的城防司令,让他下令城防部队包围总统府。最后经过与城防司令协商,远距离包围了总统府,以防引起城防部队和卫戍部队的冲突。随后,他又给总统府警卫室副室长李在田打电话吩咐:“我已下令城防司令在总统府周围部署兵力,你要严加看管卫戍部队,要同城防部队合作,避免武装冲突。”

9点20分,郑升和以调动城外大批部队容易引进市民的不安为理由,指示陆军参谋次长李喜胜停止城外部队进驻城内。

就在郑升和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金桂元正在为他们处理总统朴正熙的尸体。此时,车智澈还没断气,因为他虽身中数枪,却没一枪击中要害。金桂元没有理睬车智澈的求救,他叫来柳成玉和徐永俊二人,把朴正熙的尸体搬进轿车,送往汉城地区军医院,并且下令不准任何来探望,然后打电话通知国务总理、首席秘书以及一些内阁成员到青瓦台总统府商议重要事件。

8点45分,总理、内务部长官、法务部长官得到通知来到青瓦台,金桂元并没有详细解释,只是告诉三人:“总统阁下已经去世。”不一会儿,总统府警卫室副室长李在田中将接到命令亦赶到青瓦台,金桂元对他说:“警卫室长车智澈已经不能指挥了,你要加强警戒,严格掌握好部队,不要轻举妄动。国家现在发生了重大事件,现在还不能说明原因。”

9点10分左右,国防部长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美韩联合军副司令、空军参谋长、海军参谋长等先后到陆军本部地下室郑升和的办公室。国防部长卢载铉询问金载圭怎么回事,金载圭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无奈之下,卢载铉只好打电话给金桂元,让他到陆军本部说明情况。但是金桂元因为不知道陆军本部的事态发展,所以拒绝前往陆军本部,反而要卢载铉带军界要员到青瓦台去,理由是总理及各部部长正在青瓦台总统府开会。

金载圭见双方僵持不下,便拿过话筒,告诉金桂元一切安好,请他带总理他们过来。金桂元这才放心,欣然表示愿意前往。挂断电话后,卢载铉又一次向金载圭逼问总统之死的情况,被逼急了的金载圭当即吼道:“总统阁下已经死了,这是肯定无疑的,立刻宣布戒严,彻底维持治安才是头等大事。”

尽管郑升和一再有意识地避免发生冲突,但事情的发展显然并不如愿。8点30分,朴正熙的亲信、军内强硬派代表人物、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得到国防部长要他立即前来的命令,即刻赶到陆军本部地下室,确认朴正熙已死后,就在陆军本部另立临时指挥本部,包围卢载铉和郑升和。

和朴正熙一样,全斗焕也是一个充满权欲和野心的军事独裁主义者。他在韩国军队中很早就利用同学、同乡、同事和亲信关系拉拢了一部分军官,组织了一个“少壮派”军人集团。属于这个集团的主要成员有:卢泰愚(汉城警备司令)、郑镐溶(特种兵司令)、金复东(陆军士官学校校长)、黄永时(陆军参谋次长)、车圭宪(首都军军长)、李烯性(陆军参谋长兼戒严司令)、俞学圣(国防部次官)等。其中全斗焕、卢泰愚、郑镐溶、车圭宪四人,曾被认为是70年代韩国“少壮派”军人中的“四大金刚”。他们都是朴正熙的亲信,是陆军军官学校十一期的校友。

9点30分左右,崔圭夏总理,金桂元,外务、内务、法务部长官,第一政务首席秘书柳赫仁等来到陆军本部地下室,此时,金载圭强调说:“总统现在已故,这是重大事件,应该加强前方警戒,防止国内流血事件。在两三天内应该彻底维持治安,召开内阁会议,宣布戒严。”听到这里,文武官员议论纷纷,不知所措。

10点25分,金载圭悄悄地把金桂元叫到地下室厕所,对他说:“首先要宣布戒严,掌握事态,争取主动,把戒严司令部的牌子换成‘革命委员会’,把它引向军事革命。”

10点30分左右,总理崔圭夏指示要召开国务会议。国防部长卢载铉提议,陆军本部地下室大小,举行国务会议的地点改在国防部部长办公室。

10点40分,按照总理的意思,首席秘书柳赫仁通知总务处次官,要他布置国务会议会场,随后崔圭夏和内阁各部长来到国防部长会议室。崔圭夏和部长们强调宣布戒严应有能够让国民谅解的理由,以此逼金载圭说出朴正熙之死的经过。被逼急了的金载圭几乎是咆哮着吼出:“总统是我杀的,我的后边有美国。”他还特别指出,这件事是经过美国政府首肯的。

会议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直到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里都已经明白:自己被卷入了一场类似政变的刺杀中。面对沉默不语的崔圭夏众人,金载圭说道:“苏联就曾在一个星期里没公布勃列日涅夫的行踪,两三天内不公布总统死亡原因,又有何妨!”总理崔圭夏和各部长一时被说得哑口无言。

此时,金桂元从国务委员们的强硬态度中看出,金载圭的举事难以成功。他犹豫了一会儿,独自一人偷偷地跑进旁边的国防部长官助理办公室,让卢载铉的助理把陆军参谋总长和国防部长叫过来。金桂元向郑升和、卢载铉二人和盘托出了金载圭枪杀朴正熙的全部过程。

卢载铉考虑一下,还是决定先下令逮捕金载圭,否则这个消息一旦被全斗焕知道,这个朴正熙的死党肯定要发生兵变,这样一来,就会危及到整个国家的安全。郑升和见国防部长已经点头,也不好反对,只能同意暂时逮捕金载圭。

果然不出卢载铉所料,几分钟后,金载圭刺杀朴正熙的消息被全斗焕得知。全斗焕紧急召集“四大金刚”中的其他三人商议对策。他们一致认为,金载圭这样无法无天,一定要把他收拾掉。同时认为,对金载圭,由于他手中握有武器,一定要智取诱捕,由于参谋总长郑升和没有直接参与刺杀朴正熙的活动,可以先放过他,待有机会再处理。

11点40分左右,郑升和回到陆军本部,一进入指挥室便下令在汉城防区内的各陆军部队立即开动,把守各个要冲,并且进入市内防守各官署和重要建筑物。与此同时,通告美国驻南朝鲜部队司令威克姆。威克姆接获通知后立即呈送华盛顿。随后,郑升和通知陆军保安司令全斗焕可以逮捕金载圭,并一再强调要保护金载圭的安全。

此时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全斗焕,立即把宪兵总监叫到陆军本部设立的临时指挥所,制定了逮捕金载圭的计划,并派遣金晋基等10名要员,分乘两辆汽车前往国防部。

到达国防部后,金晋基让国防部长副官传口讯给金载圭:陆军参谋总长要在陆军本部地下室接见他。并说轿车正在国防部后门等着。金载圭并没怀疑这个口讯,他不相信郑升和会出卖他,于是准备和他的警卫员一起离开。

在后门处守候的宪兵,早已经换上了陆军军服,金载圭见没有异常,便放下心来。一名宪兵上来请他上车,在宪兵的陪同下,金载圭刚俯身踏入汽车车厢,坐在里面的搜查官便以手枪抵住他的脑袋。金载圭吃惊之余,意识到自己被出卖了,然而此时要脱身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金载圭知道大势已去,只有束手就擒。他乖乖地坐进汽车后厢,把双手放在前座的椅背上,让搜查官缴去他的手枪,给他戴上手铐,押往宪兵拘留所。紧跟着,和金载圭一道参与刺杀案的其他人员也相继被捕。

11点50分左右,内阁紧急会议在国防部长会议室召开。与会人员讨论了戒严的理由、必要性和宣布戒严的时间等。总理崔圭夏决定先确认总统逝世,然后再采取措施。金桂元带领总理、副总理、国防部长、内务部长和文化部长,于第二天凌晨1点20分左右,来到汉城地区军医院,由医院院长带领到停放朴正熙尸体的房间。院长报告说,根据尸体检查结果,证实朴正熙于10月26日晚10点55分左右,在金桂元送往医院之前已经死亡,致命的是太阳穴上那一枪。众人目睹朴正熙的尸体,确认了朴正熙已死。

2点左右,崔圭夏一行返回国防部会议室,将朴正熙的死讯和医院院长的尸体检查报告,告知其他内阁成员。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接到先关消息,卡特总统立即命令驻韩美军进入三级戒备状态。

凌晨3点左右,朴正熙的尸体由医院的救护车送往青瓦台总统府,崔圭夏和卢载铉分别乘车护送。两人慰问了朴正熙的大女儿朴槿惠之后,又赶回国防部继续开会。

按宪法规定,总理接任代理总统,任期三个月,任命陆军参谋总长郑什和为军事管制司令。会议还决定4点起实行紧急戒严,政府发言人4点10分宣布全国实行戒严。此时,美国军舰已经开进里汉城350公里的釜山港,5000多名美军士兵已经开始登陆。

10月27日上午,当韩国人民开始忙碌的时候,政府通过电台和电视台向全国宣布:解除金载圭的中央情报部部长职务,并责成新成立的军事管制司令部联合调查本部(全斗焕任部长)负责调查金载圭枪杀朴正熙的案件。

至此,金载圭成了一起刺杀案中的凶手,而不是军事革命的英雄。

朴正熙1961年5月16日在美国人支持下靠军事政变上台,独裁统治达18年之久。朴正熙依靠暴力上台,以暴力结束,真可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朴正熙死后,韩国的局势更加动荡。外电将朴正熙之死说成是“强硬派”和“稳健派”之间权力之争的结果。而金载圭刺死朴正熙,非但没有给自己捞到半分好处,反而令自己身陷囹圄,还白白便宜了另一个人——全斗焕。

1979年12月12日,全斗焕伙同党羽调动5万军队,以“消除与刺杀朴正熙有牵连的人”为由,将郑升和等40余名高级军官逮捕,解除了同郑升和关系密切的国防部部长卢载铉的职务,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并控制了内务、法务等重要部门的大权。全斗焕政变后,立即把大批亲信安插到南朝鲜的军队和政府各个部门,并在军队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

全斗焕成为继朴正熙之后的又一个“铁腕人物”。韩国的反对党也指出,全斗焕所作所为是企图争取“继承朴正熙衣钵的活动合法化的一种努力”,在朴正熙被刺一个月后,全斗焕军人政权便重新走上了朴正熙军事独裁的老路。

1979年12月4日上午,韩国戒严司令部汉城军事法庭在审判大厅对金载圭及其参与谋杀总统的同伙进行第一次公审。审判大厅笼罩着令人窒息的紧张空气,参加公审的除了由31名律师组成的庞大律师团外,还有60多名韩国及世界各国的记者。40多名家属和200多名旁听者。

韩国(南朝鲜)“律师协会”和各地律师纷纷拥进汉城,自愿报名免费辩护。最后,确定了31名律师,其中专门负责替金载圭辩护的多达21人。这在韩国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即使在外国也是罕见的。朴正熙之不得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当检察官念完对金载圭等人的起诉后,大邱律师协会金正斗代表律师团就军事法庭裁决权问题提出异议:“宪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总统只有在战争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国内紧急情况下才能宣布戒严,光是借口总统被刺死亡而宣布戒严是非法的。既然宣布戒严都不合法,那么,戒严司令部军事法庭审理金载圭将军的案件就成为无稽之谈。

金正斗的辩护让法庭上的法官们哑口无言,只好宣布暂时休庭。

12月8日上午10点,第二次公审又开始了。然而这一次的审判,仍然没能如全斗焕的愿,军事法庭被迫第二次休庭。全斗焕等人眼看公开审判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于是不顾法律手续,在12月20日指使汉城军事法庭,只用了19分钟的时间就宣读完对金载圭、朴善浩、朴兴柱、李基柱、柳成玉、金桂元、刘锡述等八人的判决书(除刘锡述被判处3年徒刑外,其余7人均判死刑)。12月27日至28日,金载圭等人向高等军事法院申诉,但是没有结果。

1980年1月21日,金载圭等人再次向最高军事法院上诉,希望法庭能够让他自杀,以换回部下的性命,但没能得到最高军事法院的同意。

1980年3月6日上午,全斗焕下令枪决朴兴柱。他故意让与金载圭关系密切的中央情报部的人去执行,但遭到了拒绝。全斗焕恼羞成怒,命令属下陆军保安部的人蜂拥而上,乱枪打死朴兴柱。

5月24日,金载圭被执行绞刑。

可叹金载圭在开枪的瞬间,结束了一个独裁者的统治,却让自己死在了另一个独裁者的手里。但只要独裁者仍然存在,韩国人民的抗争就绝不会就此终结。

二、朴正熙的一生

1917年11月14日(农历丁巳年九月三十日),朴正熙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的龟尾(今大邱广域市附近)。朴正熙的家庭很贫苦,在他长大成人之前,他要求于父母的不过是仅以度日的食粮和上小学的一点微薄学费。他身材矮小,和大他许多岁的哥哥姐姐们高大的身材形成鲜明的对照,但这并不意味他的身体不好。更重要的是他文静、自制而且不苟言笑,不像其他同龄的伙伴那样淘气。上小学后,他依旧腼腆内向,体现在学习上,他是班上最勤奋的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小学毕业后,朴正熙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附近的大邱师范学校学习,1937年毕业。随后,他在庆尚北道的一所小学教书。1940年日本控制下的“满洲国”军官学校在朝鲜招生,朴正熙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

同类推荐
  • 马人

    马人

    《马人》是厄普代克确立其大师声誉的重要作品,他因此而第一次拿到国家图书奖,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具有艺术性的代表作之一。《马人》的故事并不复杂,它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但这是一部极富情感力度的作品,在小说中将这份父爱写得沉蕴有致,富有悲剧的深度。这本书几乎是在提醒我们注意两点:其一是怪异的马人形象中所蕴含的非凡主题,其二是主题与表现形式所达到的珠联壁合的效果。它将神话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有象征的寓意与美感,又兼具现实的尖锐与残酷,以超现实主义与立体主义绘画的方式将一个父与子、爱与牺牲的故事讲述得优美、深刻、感人肺腑。一部不折不扣的“杰作”。
  • 鸭子呱呱叫

    鸭子呱呱叫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秘方(中国好小说)

    秘方(中国好小说)

    马其林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市民,和妻子在协和医院门口卖点日杂用品过日子,虽不大富大贵,却也过得安逸。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救济了一个农村来的小媳妇,小媳妇给了他们一个据说是能治血液病的药方。这个药方让马其林平静的内心起了波澜,他用这个药方鬼使神差的治好了一个老人的疑病血症,而这个药方同样也没能挽救一个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他的女孩子的病。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在外界越传越神不明真相的情形下,他决定利用这个药方到广西办厂,去赚更多的钱。最终他的药方没能救活他战友的病,也治不了身患癌症的自己的病。在生命垂危之际,回想他自从有了这个药方后经历有传奇式的浮虚的生活,他若有所悟,带着这个药方永远离开了人世。
  • 火车去哪儿

    火车去哪儿

    离婚后,为了温饱,她选择再嫁。半路夫妻,相敬如宾,却少了她熟悉的烟火气。是继续过体面却隔心隔肺的生活,还是回到千疮百孔但知根知底的旧日子里?白杨就像她的名字那样亭亭玉立,虽然接近不惑,却仍结结实实地挺拔着。你撇什么嘴?看你撇嘴我就来气,怎么了,女人上点岁数就不能亭亭玉立吗?当然可以,就像我们的白杨。白杨一直认为自己名字好听,挺脱俗的。像她那个年代出生的女孩儿名字大都跟果蔬和花有瓜葛,白杨却偏偏和树搭上,虽然爹说杨树不是什么好木头,大都劈了烧火。她不管些,觉得自己棵白杨就该美美地挺直了。小时候她用火柴棍画眉毛拿面粉涂脸,再后来拿牛奶往身上抹。
  • 老高的病

    老高的病

    同学拍拍老高的肩膀,笑道:行了行了,这也是个教训,今后啊,能不管的闲事尽量别管。再说了,行有行规,家有家法,医院不能给患白血病的孩子免费治疗,肯定有他们的难处,你对医疗行业一窍不通,不能轻易说人家不合理。老高抬眼瞪着同学,想说什么,又把话咽了下去。同学说:破财免灾,破财免灾。老高说:你怎么和我老婆说一样的话?哎,这就对了。这说明我和你老婆不是一根筋,这里很正常。同学边说边抬起一只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热门推荐
  • 夕阳下的妖精

    夕阳下的妖精

    发怒了,忍无可忍,那就爆发吧。……横冲直撞的木木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依旧张狂。叛逆的她却让人心疼,她说:“我是疯子你知道吗?啊!”他将她拉进怀里怀里心疼的说:“以后,我陪你疯。”她的狂,她的傲,只是自己的一层保护膜而已。当木木结婚后,和丈夫回忆起这一切时,只是淡淡的说:“我的青春就像夕阳的逆光,刺眼夺目,但夕阳终会是落下的,所以我的青春就在夕阳下。”
  • 木槿初开

    木槿初开

    那年初夏,木槿花开,他们初次相见。“你好啊,妹妹,我是林离。”她对上少年的笑语吟吟。零碎的记忆,被锁的魂魄,前生的因果,今生的轮回,终究还是逃不过......“阿槿,我不会让人伤你分毫,哪怕要违抗天道……” “愿穷我毕生之力,不如轮回,换她一世安然……” 前生纠葛,今世纠缠,换来的是永远的泯灭还是生存?往事如烟,依稀记得那年木槿初开,最初的悸动,想要,护你一世安然,永恒美丽,不惹尘埃......
  • 控魂传之熊猫变女神

    控魂传之熊猫变女神

    四岁的他看见刚出生的她,嫌弃的说“好丑!”慈善宴会上,他替她挡掉所有异性洪水爆发,十岁的她为了自己的臣民们,前去灾区,他护她周全她升初中,桃花不断。高中的他,把她壁咚在墙上,邪魅的说“丫头,你是我一个人的!”后来,他被家族送出国深造,六年后重新归来那时,她出了意外,她从天而降,浑身是伤的趴在了他家的地板上,还变回了原型,魂力全无!他把她好好的养在身边决赛上,他对战她的好朋友。最后一击,她忽然变成人,全力反弹了他的一击,害得他身受重伤她去求他的原谅,却被高情商的他拐回来家那年,他们的小包子出生了!他失宠了!
  • 都市之绝世魔帝

    都市之绝世魔帝

    一代魔帝,重生都市。只为寻回当年大道未成之时,为他挡下敌人神通而香消玉陨的红颜知已。这一世,誓要不留遗憾...
  • 大游戏设计师

    大游戏设计师

    从七八十年代游戏进入了大众视野起,电子游戏就变成了一种新的艺术。从雅达利,到任天堂,再到索尼微软,霸主的不断更替预示着电子游戏变成一个新的朝阳产业。而游戏设计师也变成了一个让人趋之若鹜的职业。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单纯的游戏设计师的故事!欢迎来到新的游戏世界!!
  • 魔剑掌控者

    魔剑掌控者

    这世上没有黎神斩不断的东西!如果有?就是他自己的智障。(故事和封面关系不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霸王来袭:王后别害羞

    霸王来袭:王后别害羞

    认定一人,愿守一世,为了她,他甘将天下拱手让人。新王登基,却覆了最初的约,要了这天下,也要她。一怒为红颜,他抢回了自己的一切。天下依旧,他心依旧,她却再也不如当初那般牵着他的手。情不知所起,错也是她,对也是她,他从不悔。兜兜转转,到最后,她才知,他才是她的王,唯一的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上)

    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