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5900000007

第7章 导师箴言(5)

3.整理家居

当你的生活居所乱成一团,你的思维也会混乱不堪。因此,整理思绪的一个方法就是收拾家居,把物品整理清爽,将多余的物品搬离,把重要的东西藏妥。我喜欢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思考问题,一边感受家中每件物品的历史。它们代表一段过去、一些人、一些情景,或一段经历,当我发现自己拥有很多很多时,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令我更懂得珍惜现在的一切,包括那些令人不快的事和人。通过整理家居,换位思维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4.写日记

自青春期开始,我便喜欢以写日记的方式去发泄心中的不快,记下一些不能或不愿与人分享的想法,包括自卑感和挫败感。工作后,有时因为忙碌而暂停了日记,但在人生几次关键时刻,我都是以这方式去宣泄痛苦的负面思维、负面情绪。我知道这些负面想法真实存在,又不希望让它们蔓延开来,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它们写出来,而后独自享受,独自品味,独自消化。写作过程帮助我去发现自己,面对自己,这是个有效的自省方法!有时翻看过去的日记,时常为当时的幼稚、无知、小气、愚蠢而感到好笑!

独处,储备正能量

每个人的独处方式都不一样,选择自己合适的就好!我喜欢动静相宜的独处模式:做运动、收拾家居是动态的;看电影、写日记是静态的!静坐、写书法也都是不错的独处方式,按照自己的状态和喜好去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有人问我:“我越独处反而越痛苦,该怎么办?”有时我也有这种体会。独处是一个自我教练的过程,是一个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如果自己真的解不开这些结,意识到自我修炼功力未到,或问题太复杂,抑或是自身经验不足时,你可以找一个不会出卖你,愿意诚实得如同“镜子”的人做你的教练,让他或她告诉你,要如何为这些负面思维负责。

以上是我常用的四种和负面的自己沟通的方法,这些方法一方面帮我转移焦点,另一方面远离烦恼的情绪。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给自己一个自我教练的时间,自我排毒。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事实:所有负面情绪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事情是中立的,对中立事情的自我解读是由自己的心态、信念和价值观所掌控的。先处理内在的我,直面自己的脆弱,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正常”的一面。当自己愿意为负面情绪负责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自然浮现。

和自己共处的时间越多,你越能宠爱自己,越能了解人性,从而更有能力去宠爱他人、支持他人、教练他人!每天忙于处理外面的人与事,也要记得给自己一些时间,让自己慢一些,调整内外的自己,储备更多正面思维和正面情绪,那么,正能量将会随之而来。

慢下来,学习接纳

吴咏怡

我一般会教客户先从“认知”开始学习,提高他们自省、自觉、自决的能力。不少人开始自我认知后,就选择立即行动,用行动证明他们已经认知了真相,认明了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认清了自己要改进的地方。这时,我会建议:“不要急。”在认知与选择行动前,还有一个关键步骤:选择接纳。接纳什么呢?主要接纳三个方面:

第一,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第二,接纳自己的过去?

第三,接纳外面的声音。

接纳是一种能力,是开放态度下,拥有认同的能力,它包括欣赏、珍惜、包容、负责等元素;不接纳也是一种能力,是否定态度下,拥有抗拒的能力,包括自卑、自大、自负、不负责任等元素。

有些人十分接纳自己的优点,甚至到了狂妄自大的程度;有些人只接纳自己的缺点却不欣赏、不承认自己的优点,觉得自己很平凡,没有什么了不起,对缺点的敏感甚至到了自卑的地步,所以每个人接纳的内容及程度会因人而异。

过去,因不接纳,我痛苦

35岁之前,我很少照镜子。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漂亮,我不接受父母赋予自己的独特外貌:总嫌弃自己鼻子太大,皮肤不好,眼睛太小,个子太矮。跟大我一岁的姐姐和小我三岁的弟弟相比,我就像一只丑小鸭,内心非常自卑。那时我太过关注别人的声音。从小听过不绝于耳的对姐姐和弟弟的夸赞,姐姐多才多艺、一双大眼睛水汪汪;弟弟英俊帅气、目光炯炯;而且他俩都比我个头儿高!在没有掌声的成长路上,我只能靠自我鞭策、自我激励。后来,我考入香港最高学府香港大学,却依然摆脱不了自卑感,因为我又遇到一班比我更厉害的学霸。在家人面前我很自负,自视是家中唯一一个考入大学的孩子;而当我回到这群精英同学中,又感觉无比自卑!自己内心创造的痛苦对话令我无比挣扎,因此脸上的暗疮从13岁起一直跟随我至40岁,用了无数昂贵的化妆品和美容治疗也无法解决。

在生活中,因为太多的不接纳,我几乎变了一名怨妇,埋怨自己、埋怨父母、埋怨同事、埋怨上司,埋怨社会。不知不觉中,我成了一个无知的愤青,可能更像一只刺猬。我30多岁时,收到一个比我大五六岁的朋友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一只水晶刺猬。当时很不解为何是这样的礼物?它象征着什么呢?难道在他眼里,我是一只到处刺痛别人的刺猬?我佯装喜欢这份礼物,却渐渐开始与他保持距离,生疏起来。我从心底里不承认我是这种刻薄的人,我自认是一个有梦想、有爱心的人,怎么会是刺猬呢!我觉得他不懂我。但现在回想下,他比当时的我更懂得我。当时的我确实有着十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像一只反应敏感的刺猬,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时,我指责、埋怨、拒绝和否定。现在想想,那份礼物真正代表了当时的我!这只水晶刺猬一直被我珍藏,伴随着我生命的轨迹:每次看到它,我都提醒自己要进歩。

现在,我愉悦,因为接纳

刚刚学习教练技术时,感觉就像被一只大锤敲醒,好不懊恼,从开始抱怨外面、抱怨他人一下子变成抱怨自己。于是我开始用很努力、快速的行动去补救失去和浪费掉的时光。因而,我也很快地被赏识、被邀请走入教练技术这个行业。现在回头看,当时做了不少冲动的事情,关注形式多过关注内在,言行不一致,也用了不少“朗朗上口”的“教练术语”去教练他人,却并未真正接纳帮助我成长的声音。现在我才意识到当时的自己只是改变了行为,却没有改变内在。拆了东墙补西墙,由自卑走到自大,甚至自负!

几年后,不少惨痛的教训让我停下来,多和自己对话,多和自己独处,静心区分外界的声音,静心关注自己的情绪反应,对自己坦诚及真实,学习真正往内求、往内看。从认知到接纳,真正以认同、开放的心态去听别人的声音,负责任地去看自己做了什么,而使别人有这样的回应。也开始学着欣赏父母给予我的一切,包容自己的不完美,了解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天生不是娇美的白兔,而是一只努力、晚熟的小龟;接纳自己的成长缓慢,欣赏自己的勤奋,珍惜过去失败与不愉快的经历。因为经历令我成长,增添我的智慧与同情心,令我可以更明白、更理解他人,让我的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更有效!

世界没有变,只是我颠覆了自己的思维,颠覆了自己的选择,从不接纳到接纳,在选择行动时更轻松,更愉悦,更积极,更负责任!现在,我的脸上不再长痘,因为我拥有接纳的能力!真的省了不少买护肤品的钱。

当然,我的教练风格,是花时间和客户在认知、接纳的层面沟通,而不会急于推着客户去行动。我见过不少人跳过接纳的部分就去行动,其实内在的否定、抗拒的心态非常强烈时,结果会适得其反,越做越差劲,效果比不行动更糟。慢下来,先做好接纳的步骤,以充满负责任、珍惜、欣赏和包容的态度去行动,会更加事半功倍!

因为自身的经历,我培育企业内部教练或专业认证教练时,会强调先教练好自己,先认清楚自己,先锻炼“接纳自己”的能力,先把基本功练得扎实,不要急于教练他人,这样才会更有效地运用无数的教练工具及技巧,去教练他人,去影响他人。

慢下来去接纳,是为了更有效的行动。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吴咏怡

扔东西就能改变人生?

半年前,在《纽约时报》看过一则故事,一个女人每日扔掉一些东西,几年间她的行为感染了自己的老公,最后二人换了工作、卖了房,改变了整个人生。

扔东西的起因是感到活得太麻木,工作得连呼吸都感困难。因为夫妻俩都是两个专业人士,在大城市过着典型的美式中产生活:消费、签账、购物、按揭……建构起循规蹈矩、愈渐乏味的人生。一日,如往常一般,深夜回家的她打算继续完成那“无穷无尽”的工作。忽然间,她意识到自己周身病痛,对满屋的东西感到异常陌生,耗费心血与积蓄去打造的家荒凉得好似一栋弃宅。殊不知,日久失修的是她自己,经年累月的麻木奔波,她已认不出当年的自己。

于是,她痛下决心,简化自己的生活,从放下不必要的东西开始,扔的扔,卖的卖,送的送。她愈扔愈过瘾,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她先生由最初的奇怪,到不以为然,到最后的尝试,也随她一起,愈扔愈起劲儿!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一切都简化了。他们干脆卖车卖楼,辞职搬到小镇生活,租了公寓,开启全新的人生。

现在他们二人做兼职,住在一间小公寓,但快乐却比之前住大屋时增添了许多。平日里自己下厨,出行很少下馆子,四季各只备三套衣物替换,据说袜子也只维持在三至五对。家中家具很少,除了配置基本的木制桌椅以外,电视也没有。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这些外物。

闲暇时,她和老公骑单车郊游,做义工,看书,下厨,与朋友相处,细品四季,赏风、赏花、赏云、赏雪,人生从未如此温馨富足。

简化生活,甩掉包袱

看了这则故事,我有点好奇,这样“扔”东西,体验如何?这种做法有那么大的“改变”威力?我立刻查看一下自己的家,环顾衣柜、书柜以及其他杂物,哗!还真有不少东西是很少用的,或已不用,但仍霸占着我的家居空间。不愿意扔掉它们是因为我经常跟自己说:这些东西日后一定用得到。自己的占有欲不断膨胀,新东西不断加入,旧东西又不舍扔掉,家里越来越拥挤,人的空间越来越少。自己早出晚归工作,却鲜少照顾到家!可以说我和这位美国女士之前一样,很少照顾到自己的私人空间!

其实,一年前我已开始对“简化”生活方式有所认知,当时我发现家里有三个鞋柜却依然不够用,于是我对它们进行了一次盘点,哇!过去的七八年里,我竟然不知不觉购入了五十多双鞋,很难想象原来自己有那么多“资产”。几天后,我和另一个同样重视仪表的女士沟通,我自以为她应该比我拥有更多鞋子。于是我问她家中有多少双鞋,她竟回答道:“穿破了一双才买另一双,家中不会多过十双鞋。”我听完后很有罪恶感,因为我的鞋比她多了五六倍,突然觉得自己很“浪费”。我只有一双脚,真需要那么多鞋吗?因此我开始克制自己买新鞋的欲望,同时轮流穿那些旧鞋,提高其“利用率”和“性价比”!

给物质生活减分

也正因为这篇文章,半年前我就开始坚定地为自己的物质生活减分,把自己倡导的加减理论融入生活中:

1.每周扔掉一件“无用”的东西。所谓“无用”是品质变坏了或“已经不合时宜”。因为“无用”的东西有限,“每天扔掉东西”的标准未必合适,而每周一次于我而言是恰当有效的节奏。

2.每“加”一件新东西,就“减”一件旧东西。

3.把“可用”的旧东西(不仅是鞋)拿出来多用,减少买新东西的欲望。

现在,我购物时更谨慎,消费也更理智。我深深体会到自己已经拥有太多,以往我不断添置新物却仍觉得不够,不断被“时尚”或“创意”牵着走,根本没有考虑过家的空间是否“足够”去承载新的成员,想想确实自私得很,只想着满足自己无止境的贪念。现在除了每周扔掉一件“无用”的东西,我还锻炼自己每月收拾和盘点东西的习惯。盘点的时候,内心会有内疚感,内疚自己过去买了太多太多,却没有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但同时也会有满足感,觉得自己很幸福,可以拥有那么多。这种“清算”的习惯给我的幸福指数加分,埋怨指数减分!

认清“需要”,找回生活意义

还有,我每次扔掉“不需要”的东西时,感到心里的负担轻了不少,不用为“它们”找地方,房子的空间感也提高了,自己更愿意多留在家里,享受这“质朴”的氛围。

要维持这种简单的生活其实不难,难的是决心和恒心,去分清和卸下生命中众多的“不需要”,这样才能更清楚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应该真正去“珍惜”的。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等到年尾,日常多盘点,多扫除,为自己的家居及心灵多做净化,找回努力工作背后的生活意义。

同类推荐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

    本卷分别评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布洛赫、葛兰西等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阐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与不足,并就其对经典文本的阐释与误读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于把握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反观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就与缺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由此,本选题不仅揭示了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反思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且透视了经典的资本主义、组织化的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不仅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前瞻性的启示。
  • 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

    哲学视阈中的科学发展

    本书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研究”的结项成果(11BKS012)。 书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系统研究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规律、价值、意义、表现形态、实践路径等问题。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热门推荐
  • 杀无戒

    杀无戒

    现实世界中孤僻的双重人格天才陈言,在独具慧眼的舅舅引导下进入网游,当他把自己的高智商和潜在能力带到广阔的游戏世界时,开创个人团队模式,用独特计算手段应对未知对手,从此所向披靡,网游界刮起一阵滔天巨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界缪神传

    异界缪神传

    扮猪吃老虎?不存在的,我只能逆袭……斗皇、圣魔、古巨龙、圣贤者?都靠边站!唯一能阻碍我的只有天!与天斗~神挡杀神、魔起灭魔!
  • A Topps League Story

    A Topps League Story

    Diego Prado has spent most of his time on the Pines' bench. But when Danny O'Brien goes on the disabled list, Diego gets a chance to play—and he's on a winning streak! Danny wants one of Chad's "magic" baseball cards to get back in the game. Diego wants to keep playing. What's a batboy to do?
  • 永不凋谢的玫瑰

    永不凋谢的玫瑰

    《永不凋谢的玫瑰》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精选了作者的部分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一些作品评论和作者的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性强,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
  • 生活心理学(全集)

    生活心理学(全集)

    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身体健康、饮食、爱情、婚姻、家庭、学习、人际交往、性、性别、性格、情绪、记忆、思维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常见的生活困惑并提供心理方面的防治建议,然后总结性地阐述了现代人常见不良心理、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策略,最后还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实在是一本难得的生活心理学好书。真诚盼望这本书能带给每一个人幸福美满的人生!
  • 苍蓝星系

    苍蓝星系

    未来流,题材偏向于无限流。一天一更,一更2000~2500字。 提前声明,看本书很烧脑,很多细节上都能够跟后文相照应,还有,很多容易被认为是漏洞的地方,其实是在为后文铺垫!
  •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二十八讲

    《催眠二十八讲》详尽地介绍了催眠术的发展及其具体的应用情况。在医学及心理学领域,催眠是比较神秘的一个学科。在近现代医学及心理学发展起来之前,催眠一直被蒙上巫术的阴影,为世人所不理解。随着医学及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慢慢了解到潜意识的存在,以及它在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等方面起的巨大能动作用,从而使催眠术慢慢成为心理诱导、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一种临床技术。《催眠二十八讲》详细阐述了催眠术及催眠状态的特点、如何进行催眠、如何成为一名实施催眠的心理治疗师,以及催眠的作用及风险,使读者能够对这一心理治疗技术有所了解。
  • 时光偷不走的爱

    时光偷不走的爱

    【本文先虐中宠后悲终喜】“爸爸,爸爸,你说妈妈生个妹妹还是弟弟好?”“都好。”“那就妹妹?”有个男孩不爽了:“不好!要男孩,不要生你这样的女孩。”“我哪样了?我不好吗?”“你哪样都不好!”“……”某男赶紧拉开正撕架的俩人。
  • 卢照邻诗集

    卢照邻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