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400000004

第4章 我从冰天雪地中走来(2)

1968年底,与21名北京知青一起在杏花村插队落户。其中有杏花西村的大队长,于是就把他们一行人带到了较富裕的西村。同村的知青戈小丽(翻译家戈宝权之女)曾撰文说:“郭路生不仅写一手好诗,干活儿也能吃苦。他在插队时很少缺工,样样农活儿都努力去干。他说吃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村里的老乡喜欢他的随和、平易近人和幽默,都亲切地直呼他路生。”在插队期间郭路生有意锻炼自己,尽管劳动十分艰苦,但他从不叫苦。他曾把毛巾绑在膝盖上跪着锄棉苗。一次背砖坯装窑,因劳累失足,险些落入十几米深的窑中。当时十分工值一元一角,有时他一天能挣十一分,这年他挣到了二百元。劳动之余,他时常为大家讲中外名著故事,或朗诵他的诗歌。大家有时聚在伙房里,坐在南瓜上听他的朗诵;有时也在地头,他一边读,一边与大家讨论诗句中的感觉与他的想法。他还试着创作民歌,到处搜集当地的民歌资料,写出了《新情歌对唱》《窗花》《杨家川》《农村“十·一”抒情》及《等待重逢》等诗篇。在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在知青中广为流传,全国只要有知青的地方,就有他的诗歌传诵,口口相传的广泛程度远远超过今天铺天盖地的传媒宣传,用“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来类比当时他的诗歌在知青中的受欢迎程度,一点也不过分。

1970年,因文化生活极为有限,杏花村的知青开始传抄、传唱《外国民歌二百首》,郭路生更是处于文化的饥渴中。春天郭路生开始远游,先后到过安徽和南京等地。4月10日在南京创作了《南京长江大桥——写给工人阶级》等诗作,体现了那一代青年思想状况的另一面,还为几个知青制作的广播剧《毛泽东时代的孩子们》撰写了配乐朗诵诗《我们这一代》。这年秋天,郭路生回到山东老家鱼台县王庙公社程庄寨大队务农。在养育过自己的家乡,郭路生更真切地体验到中国农村还远远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他曾多次充满深情地向朋友们讲述自己的感受。直到今天郭路生仍保持着那些年养成的朴素的生活习惯。

1971年2月郭路生在济宁入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入了野战部队舟山要塞直属通信营设备架设连,为一排一班的排头兵。与同年入伍的大部分战士相比,郭路生因读书较多、阅历较丰,在连队里属于文化高、觉悟高、进步快的战士。在战友中,他因待人诚恳,见多识广,加之他在一切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大家都很敬重他。第二年即被提升到连里任文书,负责全连的档案管理、行政管理、枪械设备管理和文艺宣传报道等项工作。他曾参加师里的文艺调演,并曾作为要塞直属部队篮球队队员,参加军区的篮球比赛。据与他同时参军的战友常青回忆:郭路生家庭出身好,但为人宽厚、善良,生活朴素,接受新事物快,有天赋,也很有人格魅力,在接触中发现他对新诗很有研究,当时贺敬之的诗集《放歌集》中的许多诗他都会背,他成熟较早,在性格上、思维方式上都与众不同。他抽烟很多,每月的六元钱津贴费,都买了烟。在这一年中他写出了《新兵》《架线兵之歌》以及《澜沧江、湄公河》等反映部队生活的诗作。

1972年,原本开朗热情的诗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每天精神抑郁。其原因,至今说法不一:一说,“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影响到部队,他内心的理想与现实发生了极大地冲突;二说,入党外调,学校档案里有“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因写诗而被审查的资料,后被说成“5·16”嫌疑;三说,诗人恋爱受挫……总之,“诗人敏锐的神经无法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因而跌倒在社会生活的尘埃中”。此年只写了一首《吹向母亲身边的海风》。

1973年2月郭路生退伍回家,仍旧抑郁寡欢。在北京三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入院治疗后基本病愈,出院后到通县的北京光学仪器厂团委做宣传工作。三四月的时候,为写“红旗渠”只身去河南林县体验生活,因中途钱包被偷再次发病,流落街头二十天后被送回北京,年底再次入院治疗。这一年写成《壮志篇》初稿。

1974年秋郭路生痊愈后,进北京市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做内刊编辑,后因内刊停刊,遂到传达室做勤杂工。他无论做什么都十分认真,在打扫卫生时,总是跪在地上一点一点认真地打扫。他曾说:我干不了研究工作,不能让研究所白养活我,我要尽力干活。所领导多次表扬他的这种工作精神,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一年,痴迷于诗歌创作的诗人为写表现焦裕禄事迹的诗歌又回到老家,在郑州火车站,钱和郑州亲友的地址均被偷,凭记忆寻找亲友家又迷路,身无分文,不幸再次发病,夜宿火车站,饥饿待毙,乞食度日。父亲向各地亲友挂电话,不知其下落。二十余天后,神智忽然清醒,记起新乡技校有一叔伯哥哥,便用腕上尚存的手表换了五元钱,用四元买了去新乡的车票,剩下一元买了一碗粥、一盒香烟,便去了新乡。不料又坐过了站,下车连夜步行几十里,清晨抵达新乡。堂兄见其蓬头垢面,骨瘦如柴,十分惊诧,陪同他回到北京……诗人不得不再次入住北京三医院。

1975年,诗人病情稳定依旧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完成了长诗《红旗渠组歌》的创作,并有了一段短暂的婚姻。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四人帮”垮台,“文化大革命”结束。他向胡耀邦写信反映李立三一家被放逐山西运城的生活状况,希望中央给予落实政策。后与李雅兰赴山西接回了李立三夫人。创作《我不相信这样的讯息》《最后一班车》《敬酒》《大风大浪不可怕》等诗歌作品。其中《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考电影学院时曾将其作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7年,创作《陨石雨的神话和传说》《无题》。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中国文学迎来了它的新时期,诗歌以最先锋的姿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批年轻的诗人、小说家涌现出来。“伤痕文学”、“朦胧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郭路生在与病魔搏斗的间隙依然坚持创作,再次焕发诗人的创造力开始了诗歌创作的新阶段。在1978年首次使用颇具意味的“食指”做笔名。这个笔名,食指自己有两种解释:其一,他深爱自己的母亲时维元,曾任小学校长和省图书馆管理员的母亲是食指的文学启蒙老师,“食”与“时”谐音,而“指”与“子”同韵,合而言之,取“时之子”之义;其二,食还和“师”谐音,表明尊重老师,是继承者、传承者。

1979年,他创作了《相信未来》的姊妹篇《热爱生命》,并开始在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一些早期诗作,《鱼儿三部曲》《相信未来》《烟》、《酒》《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是郭路生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黄金期。

1981年,诗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发表时名为《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发表在《诗刊》1月号上,这是郭路生的作品第一次刊登在国家正规刊物上。但除了朋友的祝贺外,并未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1982年写了一首表达人生体验的诗《我的心》。

1985年,经过几年的有关“朦胧诗”的论争,现代主义诗歌开始得到文学界的认可,许多刊物以较多的篇幅刊登新一代诗人的作品。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编出了第一本“朦胧诗人”的作品合集《新诗潮诗选》,将新时期以来的“朦胧诗”的主要诗人以及第三代诗人基本囊括其中。但这本选集对郭路生还缺乏相应的了解,书中只选了他的一首诗。这一年是他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黄金年。

1986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诗集《北京青年现代诗十六家》选了郭路生的两首诗,《相信未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98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郭路生的诗集《相信未来》,集子收录了他的19首诗歌。

1989年,41岁,写作《向青春告别》《人生舞台之一》,开始了人生感悟与诗歌写作的一个新阶段。

1990年5月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医疗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曾在医院图书馆帮助工作,被病区选为区长,协助医务人员管理病区。每天擦楼道,洗餐具,以此锻炼自己。保持最低的生活费,抽低价的烟。家人和朋友们多次劝说,希望他增加一些生活费,但他依旧坚持故我。

1992年分别得到荷兰鹿特丹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的邀请,因身体及其他原因均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5月诗集《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书中收录食指诗作25首,林莽和张海雷分别为此书作序和跋,在诗坛引起比较大的反响。北京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专门为郭路生召开了作品和本书出版讨论会,有十余家媒体发布了这个消息。会议通知了40人,但到会的有90多人。同年出版的由杨健撰写的《“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一书的第三篇中称郭路生为“新诗第一人”。10月,谢冕、唐晓渡主编的“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的《朦胧诗卷》收入他的10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向世人表明:不管社会经济与社会文化如何变迁,仍会有甘愿伏在地上与诗歌精神为伍的人坚持始终,成为被历史铭记的最后的英雄。

1994年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在复刊第二期(总第十四期)开辟专栏“关于食指”,发表了林莽《并未被埋葬的诗人——食指》专论和诗人谈自己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的两篇短文。

1995年北京有线电视台播放了郭路生的专题片《启明星》,开明文教音像出版社4月出版《乐海诗潮》中外古今名家诗歌朗诵带收入食指的《相信未来》。

1996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以知青为题材的电视片《老三届》中有一集着重反映了郭路生的创作与生活。《中华读书报》刊登了记者祝晓风对郭路生的专访文章。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黄河》《家庭》《幸福》等刊物分别刊登了有关郭路生的文章,《中华文化世界》杂志第四期以郭路生为封面,并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戈小丽、何京颉、李恒久、彭希曦等五人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谢冕先生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收入了郭路生的诗歌。

2009年10月24日由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一次“食指诗歌研讨会”,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北京、江浙沪、四川等地的诗人、评论家等共50多位诗歌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食指谈到他认为现代诗歌写作上存在着两个取向,主要是“大我”与“小我”的问题。“大我”就是以贺敬之为代表的“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那一派,像王怀让的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样的诗,强调主旋律的核心价值观;还有是侧重“小我”的,比如牛汉就曾在一次演讲会上说:“诗人不能是螺丝钉,诗人要有个性。”食指认为,如果把两个观点合起来就特别对。他说:“要看到文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化的作用,但是,只有有个性的诗人,才能有有个性的文艺作品,才能起到教化的作用。”这是他对诗歌艺术的经验之谈。

1990年,郭路生入住北京第三福利院。2002年,倾慕他的翟寒乐把他接回家并与他结婚。在经历了长达12年的福利院生活之后,“食指,这个用诗歌冒犯时代的人,这个在特殊年代,差不多以一己之力捍卫诗歌艺术和精神双重良知的人,在历尽命运的折磨以后,终于被爱情拉回了原本就该属于他的‘人间’。”将“跌倒”的食指从“社会尘埃”中扶起来。翟寒乐也生长于一个老革命军人家庭,比食指小6岁,1969年15岁时当兵到北京,在总参大机关里从医多年,后来转业到北京一家卫生学校工作。刘虹说,“她一直是个虔诚的文学爱好者,虽然自己很少写,但骨子里却是个真正的诗人,既有理想主义的浪漫气质,又有脚踏实地的坚韧不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寒乐在媒体上读到关于食指的报道和他的作品,内心深受震撼,不久后就带着从书店购来的食指诗集,独自前往偏远的福利院,看望素不相识的诗人。2002年年初,她顶着世俗社会的巨大压力,包括亲人的误解,毅然决定把食指接出来跟自己生活。刚开始,他们只能住在10多年前食指母亲去世时留给他的1950年建造的老式公寓房里,大约16平方米,简陋拥挤。寒乐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有一次回京度寒假,炎夏的天气3个人只能挤在一张大床上。食指说:“没有空调,就把冷水装进塑料袋里枕在头下,早上起来还是一身的汗。”直到2005年,他们才搬到了北京西北郊的一个相对宽敞、功能齐全的居所里,可以安静地读书、写作了。人们都说寒乐带回了一个新的食指,可寒乐说,是食指的思考在精神病院的环境里支撑着他。一次大家谈到食指的经历,食指说现在想起来后怕,现在也怕,怕真的再被关起来,寒乐立即正色:“怕什么呀,谁关你呀,谁要想关你,让他们先来找我!”2009年接受《济南时报》记者采访时,翟寒乐说,食指现在生活很有规律,他早晨五六点钟起床,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散步。他们住在郊区,两个人相依相靠,生活平静而温馨,而且,食指仍然在写诗。

这个一生都在追逐诗歌的诗人,以他柔软的内心传达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和丰沛的感动,以他独有的格调记录了他的生活情怀,写诗对他而言更像是生活的必需。这位从冰天雪地中走出来的食指,已经走在了安稳幸福的生活之路上,我们心中充满虔诚的祝福!

同类推荐
  • 暗色的家园

    暗色的家园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这是字典上的解释。进一步说,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些具体的内容,譬如,窖内温度低,适于储存蔬菜,过去,萝卜,白菜,葱,都是应季上市,存放在窖里,接续供应的空白,随吃随取,吃一冬天,水分不散失,也不腐坏。窖具有隐蔽的特点,不易被发现,金的银的,藏窖里,增加安全系数。有的酒,像红酒,像白酒,经过窖藏之后,才性能凸现,口感佳,才能升值,尤其是葡萄酒,一定得装橡木桶,存放在阴暗潮湿的酒窖里,不到时间,是不能启封的。
  • 《我是城管》评谭

    《我是城管》评谭

    本书字里行间也充满了现实批判性,对城市管理的忧思以及清醒、理性并且富有建设性的构想,因问题成堆而感到的焦虑,因有时陷于几无能为力而感到的孤独与愤懑,还有对于乏“城市意识”可言的形形色色之人的失望。
  • 石榴树上结樱桃(李洱作品系列)

    石榴树上结樱桃(李洱作品系列)

    《石榴树上结樱桃》除了收录作者的小说作品,也收录了他的一些文学对话录、演讲以及随笔。与《石榴树上结樱桃》作者李洱进行这些对话的批评家、记者,无疑都是文学的行家。借对话和演讲的机会,他讲述了我对人与事、对文学与时代的一些看法。正是那样的一些看法,决定了他为什么会写出这些作品,也决定了这些作品的成功与失败。
  • 漂流记

    漂流记

    《漂流记》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屠岸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编辑。《漂流记》是作者13至15岁时创作,记录了1937年至1938年间随全家逃难的经过。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于文中,用精道、凝练的笔触;略带孩子气但不失感染力的语言;使人宛若身临其境的纪实手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那段逃难的岁月;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独特记忆;以及孩提时代的作者在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书中附有屠岸先生与其兄长在当时所作的写生作品,是首次面世,具有重要价值。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热门推荐
  • 全职辩手

    全职辩手

    辩论有用吗?一种来自大学这个象牙塔的屠龙之技。我们争论着,维护的是抽签所决定的立场而非是心中所想;我们吐槽着,为了那个仿佛主办方没过脑子想出的题目;我们自诩包容而多元地看待世界,却于赛场上将真理割裂;我们疯狂,为胜利;我们痛苦,为失败;我们拼搏,为青春;我们执着,为辩论。如果……辩论也有自己的职业联赛?是不是一切都会不同?
  • 檀香引之木兰

    檀香引之木兰

    一缕奇香,引两世情缘,倘若三生河畔,四处难寻卿笑颜,五度回眸灯火阑珊,愿折六枝木兰花,永困于七层塔,长醉八梅香,不见九天!那年红梅映雪,貌似桃花,只一眼,便定终生是她!刹那芳华,兜兜转转,难解痴乱,你,究竟是缘是孽!信我,无论相距多远,相隔多少年,我都一定能找到你!
  • 以婚谋爱

    以婚谋爱

    临城人都说,宋小西是走了狗屎运,在家境落败后还能坐上人人都艳羡的沈太太的位置。可是只有宋小西自己知道,沈慕白之所以娶她,不过是因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后来,一场意外,宋小西流产,便很有自知之明的向沈慕白提出了离婚,谁知男人却翻了脸,“宋小西,我平日里是不是太惯你了?你不仅取消了我做父亲的义务,现在还想剥夺我作为老公的权利?”宋小西,“……”**********所有重逢,不过是蓄谋已久。———沈慕白
  • 左庵词话

    左庵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人做事36字诀

    做人做事36字诀

    36个字诀,每个字诀都包含着人生的一个方面,同时每个字诀之间又互为统一,互为照应。相信你每阅读一个字诀,都会有不同的体会,都能帮你找到解惑的答案,每个字诀都可能为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提供一个向导作用。
  • 真假世子妃

    真假世子妃

    古泺安和上官羽容两个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15年前,古泺安的师傅将她悄悄抱走,养在青泺峰,姐姐上官羽容随母亲留在侯府长大。15年后,泺安再次见到亲生姐姐,才明白,一味沉浸母亲离世的伤痛中的姐姐不仅深居狼窝,竟然还分不清身边的豺狼恶虎。古泺安暗自下决心,姐姐,母亲在世时,她保护你,母亲走后,便由泺安来保护你好了。没想到,一向看起来柔弱温婉的姐姐,在她的保护下竟然和心上人私奔了,古泺安欲哭无泪,算了,姐姐既然走了,她也不必再留在此地。谁知,在古泺安准备离开时,却被姐姐传说中冰冷无情的未婚夫给拦住了,某男双眼微眯含笑道:夫人,这是要去哪?泺安甩甩胳膊踢踢腿,假笑道:额,听说南郊风景不错,我去走走。某男:正好,为夫也好久没去哪里了,今日就陪夫人一起走走。泺安:你我男女有别,还是不要了,以免惹人非议。某男:怎么会?世人皆知你我二人婚事,正好提前培养一下夫妻感情泺安一阵恶寒,再次解释道:我真的不是未婚妻,一直都是你认错了谁知某男一张本来含笑的脸转而一脸深情道:本世子的未婚妻一直都是你……
  • 我和末世有个约会

    我和末世有个约会

    莫名其妙穿越到丧尸横行的平行世界,养养狗,再被丧尸养成。本以为这是一个穿越女在末世养成与被养成的简单故事,结果……什么?人类都只是外星人吃腻了的食物?而丧尸是外星人喜爱的新食物,地球未来的新主人?这太不科学了!
  • 重生之娇妻萌宝嗨翻天

    重生之娇妻萌宝嗨翻天

    一朝重生,她变成了苏府人见人厌的七小姐,前有白莲花哭惨,后有贱人谋害就算了,这萌萌的三个大宝贝是怎么回事。爹爹不爱?原来不是亲的。容貌被毁?自配解药变仙女;小婊子要给她下药?转手强级春药让下属去捉奸……他,是冷漠不近人情的战神王爷,外人传言他嗜血无情,可自从有一天她救了他,一觉醒来一个萌萌的小女孩抱着他的大腿喊爹爹,高冷就跟他说拜拜了,陪她打渣渣虐白莲,一起看尽这世间繁华……
  •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越颜倾国妃:宛姬吟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普普通通的十七岁网络写手宛和,在完结自己小说的那天,被一个奇怪的老妪带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告诉了她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情节里的故事。她就这样被迫穿越了,而且是穿到自己的小说里,演绎着那些已经变成文字的故事。从此,宛和由一个成天幻想的写手变成了主角,情伤、复仇、悲恸、死亡、堕落、轮回,每一件事,每一次经历都是她脑海里的记忆,都是她已经发表的小说里的情节。可是,从她穿回来的那一刻起,命运轮盘又开始转动,她记得的那些,都已经成了过去式,她只能顶着一个自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身份,南蛮王妃,在神魔中小心游移……ps:若是本文到了可以入V的时候,玖玖会入的,请亲们淡定……
  • 情断枫桥

    情断枫桥

    为写这本书,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素材搜集工作,找我们那些在公安系统工作的朋友采访了解,去法院翻阅档案资料,到戒毒所、监狱与那些失足者真诚交谈,倾听她们或痛苦悔恨或冷漠麻木的叙述。几个月时间,我们所听到的一件件故事,看到的一个个人物,无不毛骨悚然,惊魂难定,思如潮涌。美好灿烂的阳光下为何还会有这样发霉发臭的生活?还会有这样阴暗龌龊的生命?还会有如此凄凉惨痛的人生?直到这本书杀青搁笔,我们的心还久久无法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