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7400000003

第3章 小黑包(2)

他模模糊糊记得一些关于小女孩的事。他原本打算治疗一个女孩的。他的目光落在房间中央的一个小黑包上,立刻就把小女孩抛诸脑后了。“我敢发誓,”富尔医生说,“我两年前就把它当了!”他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拿起它,才意识到那根本不是他的东西,不知怎的跑到了这里。他试着碰了碰锁,它啪地一声打开摊平,四壁的套里塞着一排排器械和药物。它打开后比关着时大得多。他不明白它怎么可能重新缩回之前严丝合缝的大小,但他想,这肯定是某种器械工匠们的高超技术。看上去挺新的,他满意地想,也就是说,在当铺里能值更多钱。

为了怀念旧日时光,在关上小黑包出发去当铺之前,他用手指将那些器械细细摸索了一番,目光流连。有不少东西难以辨认究竟是什么。他能看到带有刀片的切割用具,拉扯与固定用的钳子,扩张用的牵开器,缝合用的针和羊肠线,皮下注射器——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他可以将注射器分别兜售给瘾君子们。

走吧,他决定了,然后试图关上这容器。但它纹丝不动,直到他偶然碰到那把锁,它才一下子缩成原本的小黑包大小。这东西如今真是进步神速,他心想,几乎忘记了自己最初感兴趣的是它可能在当铺里的换成的价钱。

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站起身来也就不那么难了。他决定从前面的楼梯下去,走前门和人行道。但首先——

他在厨房的桌子上重新打开小黑包,仔细审视了一番那些药剂管。“随便什么能好好刺激一下自主神经系统的东西都行。”他咕哝着。药剂管都编了号,有一张塑料卡片上似乎写出了列表。卡片左侧标注着生理系统名称——循环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他顺着最后一个条目向右看去,那里写着“兴奋剂”“镇静剂”等等药物名称。在“神经系统”和“镇静剂”一栏里,他找到了17号,颤颤巍巍地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管,里面装满了漂亮的蓝色小药片。他吃了一片。

他犹如遭遇雷击一般。

除了酒精带来的短暂潮热之外,富尔医生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健康的滋味,几乎忘记了它的感觉。它渐渐传遍全身,最后轻轻刺痛手指尖,让他惊慌失措了好一阵子。他舒展了一下身子,疼痛消失了,腿也停止了颤抖。

这可真是太棒了,他心想。他可以一路小跑到当铺去,当掉小黑包,再弄点酒来。他开始下楼。就连被上午的太阳照得金光灿灿的街道也没能让他畏缩。他左手拎着小黑包,感觉到一种权威的、令人满意的重量。他注意到自己挺直了身子,一反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弯腰驼背。一点点自尊,他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现在所需要的。只因为一个人穷困潦倒,并不意味着——

“医生,请等等!”有人冲他喊道,拖住了他的胳膊,“我的——小女儿,她——发高烧了!”是贫民窟里无数表情呆滞、头发乱糟糟的女人中的一个,她穿着一件邋遢的晨衣。

“啊,可是我已经退休了——”他用嘶哑的嗓音说道。可是她不肯松手。

“就在这儿,医生!”她催促着,把他拖到一家门口,“请您来看看我的小女儿。我有两美金呢,请您来看她一眼!”如此一来,事情就不一样了。他任由自己被拖进一套脏乱不堪、散发着生菜味儿的公寓。现在,他知道那女人是谁了,或者说,他知道了她的身份——一位几天前夜里才搬来的新住户。这些人总是在晚上搬家,用亲朋好友提供的破旧汽车,把家具捆在车顶,一路咒骂,狂喝滥饮,一直折腾到半夜两三点。这就是为什么她拦住了他:她还不知道他就是老医生富尔,一个没人信任的酒鬼和醉汉。那小黑包为他打了包票,甚至让人暂时没注意到他醉醺醺的面孔和邋遢的衣衫。

他看到一个三岁女孩,他很怀疑她刚刚才被放到这张刚换过床单的双人床正中间。天知道她平时睡在何等又脏又臭的褥垫上呢。当他注意到她右手结痂的绷带时,似乎依稀认出了她的模样。两美金,他心想。她那烟斗柄一般瘦弱的手臂上,可怕的红肿蔓延开来。他将手指伸进她的肘窝摸索,在皮肤下面碰到了一些石头般的硬块和滑脱移位的韧带。那孩子微弱地哭泣起来,在他身旁,那女人呼吸急促,自己也开始抽泣。

“出去。”他冲她草草做了个手势。她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开了,一路依然抽噎不停。

两美金,他心想。对她说几句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拿了钱,然后让她到诊所去。脓毒性感染,我猜,就是在那个臭气熏天的小胡同里感染的。他们这种人要是能从小活到大,才真是奇迹。他放下小黑包,忘性很大地去摸钥匙。然后他想起来了,于是碰了碰那把锁。小黑包飞快地打开,他选了一把绷带剪刀,下面一侧带有钝而薄的圆片。他将圆片伸到绷带下面剪了起来,同时尽量注意不让剪刀碰到感染部位。令人惊奇的是,那把闪闪发亮的剪刀十分轻松灵巧地划过了硬壳般的包伤口的破布。他简直觉得并不是自己的手指在控制剪刀,而是剪刀在引领他的手指,剪出一条整齐而柔和的线条。

比起我当年用的器械,这可真是进步神速,他心想。比显微镜切片刀还要锋利。小黑包打开之后,四壁变得格外大,他将剪刀塞回原本的套子里,然后俯身查看患儿的伤口。看到那丑陋的伤口和由此而引发的严重且顽固的感染,他不禁发出啧啧声。在这种情况下,你又能做什么呢?他神经质地扒拉着小黑包里的东西。如果用柳叶刀划破伤口,放出一些脓水,那老妇人可能会以为他真的治疗了一番,他也就能轻松拿到两美金。但一旦进了诊所,他们就会想知道这是谁干的,甚至可能会恼怒到去找警察。也许,那里头还有别的什么工具——

他沿着卡片左侧的条目向下浏览,直到“淋巴腺疾病”,然后横向看到了“感染”一栏。在他看来,上面的说明完全不合逻辑。但他再三核对之后,看到的东西并没有变化。横向与纵向的条目相交处的小格子里写着“Ⅳ.g.3cc”。他没找到写着罗马数字的瓶子,但随后注意到皮下注射管才是这么编号的。他从套子里取出Ⅳ号注射管,发现它已经装好了针头,甚至连注射液也已经装满了。带着这种东西走来走去,可真是太有意思了!也就是说,不管Ⅳ号针管里是什么东西,打上三毫升,应该会对淋巴腺系统感染产生一定疗效——天知道这孩子的病因是不是这个。那么,下面那个g又是什么意思呢?他仔细端详注射器,发现在针管圆筒的顶部有一个像旋转盘似的东西,上面刻着从a到i的字母。针管圆筒上,在刻度的对面有一条指标线。

老医生富尔耸耸肩,旋转圆盘,直到g刚好对准指标线;然后,他把针管举到眼前。推动活塞时,他没看到针尖喷出的极细的液流。有一瞬间,针尖四周出现某种黑色雾气。仔细观察才发现,针尖上甚至连针孔都没有。上面虽然有通常的斜向切面,但切面上却看不见椭圆形的孔。他迷惑不解,再次推动活塞。针尖四周又一次出现了什么东西,但随即又消失了。“让咱们来搞清楚吧。”老医生说。他将针尖刺进自己的前臂。一开始,他以为自己没扎准——针尖没有刺进皮肤、在皮下移动,而是在皮肤上面滑动。但他看到了一个极细小的血点,才意识到不知怎的,他只是没感觉到那一下刺痛罢了。不管针管里是什么,他心想,如果它对得起自己的标签,还能从没有针孔的针尖里喷出来,那它肯定没什么坏处。

他给自己注射了三毫升,然后拔出针头。手臂上起了一个肿块,一点也不痛;除此之外,倒一切正常。

富尔医生想,或许是他的眼睛出了毛病。于是他给那发烧的孩子注射了三毫升刻度为g的Ⅳ号药液。针尖扎进去,肿块出现,她仍旧哭泣不已。但片刻之后,她最后抽噎了一声,安静了下来。

好吧,他吓得浑身冰冷,对自己说:你干的好事。你用那东西把她弄死了!

这时,那孩子坐起来说:“妈妈在哪儿?”

医生简直不敢相信,他抓过她的手臂,检查她的肘部。淋巴感染已经无影无踪,体温也似乎恢复了正常。他眼睁睁地看着伤口附近充血红肿的组织逐渐消退。孩子的脉搏变强了,降低到了正常孩子的水平。骤然寂静的房间里,他能听到女孩的母亲正在外面的厨房里啜泣。他还听到一个女孩突如其来的声音:

“她没事吧,医生?”

他转身看到一个面孔瘦削、不修边幅的金发姑娘靠在门边,她大约十八岁,正用一种饶有兴趣的轻蔑眼神盯着他。她继续说:“我听说过你,富尔‘医生’。休想从那老太太手里敲一笔了。你连一只病猫也医不好。”

“是吗?”他咕哝道。这年轻姑娘该好好上一课了。“也许该劳驾您来瞧一眼我的病人?”

“妈妈到哪儿去了?”小女孩固执地问。金发姑娘惊得合不拢嘴。她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问:“特丽莎,你好了吗?你全都好了吗?”

“妈妈在哪里?”特丽莎追问个不停。然后,她用那只受伤的手指着医生,指责般地说:“你捅我!”她抱怨道,随即又莫名其妙地咯咯傻笑起来。

“好吧——”金发姑娘说,“我想还是交给您吧,医生。这儿附近那些长舌妇都说您根本不懂……我是说,根本不懂怎么给人治病。他们都说您是个冒牌货。”

“我已经退休歇业了,”他说,“不过,今天我碰巧要帮忙带这个包给同事,结果你的好妈妈注意到了我,然后——”他无可奈何地笑了笑,碰了碰包上的锁,它立刻恢复成了小黑包的模样。

“你偷的。”那姑娘直截了当地说。

他气急败坏,结巴了起来。

“没人会相信你,把这种东西交到你手上。它肯定值不少钱。那包是你偷的。我进来的时候,看到你正在给特丽莎治病,我本来想制止你,但看起来你并没有伤害她。可是,当你说要帮同事带这个小黑包,我立刻知道那是你偷的。除非你给我分成,否则我立刻去报警。这种东西肯定能值二三十美元。”

那母亲战战兢兢地走进来,眼眶红红的。但当她看到小女孩好端端地坐在那儿,正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便立刻惊喜地叫起来,发疯般地抱紧小女儿,跪下来匆匆祈祷了一番,然后一跃而起,亲吻医生的手,把他拖进了厨房。自始至终,她一直用家乡话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可那位金发姑娘的眼睛里始终流露着冰冷而鄙夷的目光。富尔医生任由自己被拖进厨房,却断然拒绝了对方递过来的咖啡、茴香蛋糕和圣约翰烘焙店的面包。

“给他杯酒试试,妈。”那姑娘讽刺地说。

“哈呀,哈呀!”那女人高兴地喘着气,“您想要喝杯酒吗,医生?”她立刻将一杯紫色的液体举到他眼前。医生下意识地伸出手,金发姑娘吃吃暗笑起来。他缩回手,脑海中却浮现出熟悉的幻觉:它的香气和味道,以及随之而来的胃里和四肢的温热。他暗自盘算,趁那欣喜若狂的女人不注意,他能灌下两大杯酒,然后借着特丽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耸人听闻的故事,他又能再多骗两杯,然后——嗨,不管它了,到那时,他早该烂醉如泥了。

但多年来,他第一次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在那位金发姑娘面前,他觉得自己仿佛透明一般,这令他感到难以抑制的愤怒,却又与方才药到病除的自豪混合在一起。出乎自己的预料,他把手从酒杯前缩回来,字斟句酌地说:“不必了,谢谢。天色尚早,未到饮酒之时。”他暗自观察金发姑娘的面孔,满意地看到她似乎很惊讶。接着,那位母亲腼腆地递给他两张钞票,说:“钱不多,医生——但您会不会再过来,看看特丽莎?”

“我很乐意跟进这位患者。”他说,“但现在,请原谅,我必须要走了。”他紧紧抓住小黑包,起身准备离开;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远离那杯酒和那个少女。

“等等,医生,”她说,“我跟您同路。”她紧随他走出门,来到街上。他一直不理睬她,直到她的手搭在小黑包上。富尔医生停了下来,试图跟她讲讲道理。

“我说,亲爱的,也许你说得没错。这东西可能是我偷来的。说实话,我也不记得是怎么弄到它的。但你还年轻,完全可以自己去赚钱——”

“五五开,”她说,“否则我就报警。要是你再跟我讨价还价,就变成四六开了。你很清楚谁拿大头吧,医生?”

他垂头丧气地向当铺走去,她的手依然粗鲁地同他一起紧抓提包把手,噔噔的脚步声伴随着他稳重的步伐。

在当铺里,他们都遭遇了迎头一击。

“这东西不符合标准,”当铺老板说,看都没看一眼那把巧夺天工的锁,“我从没见过这种玩意儿。大概是某种便宜的日本货吧?到其他地方去试试吧,这东西我肯定卖不出去。”

他们沿街找去,有人出价一美金。对方同样抱怨道:“我又不是收破烂的,先生——我赚的只是转卖的差价。你让我把这东西卖给谁?对医疗器械一窍不通的中国人?这些东西每一件看起来都滑稽得很。你敢保证这玩意儿不是你自己做的?”他们没接受一美金的价钱。

女孩大为扫兴,气急败坏;医生也有些扫兴,但又暗自得意。他有了两美元,那姑娘却对没人要的东西瞎感兴趣。突然,他灵机一动:这东西的确治好了那孩子,不是吗?

“喂,”他问她,“你还不肯放弃吗?你也看到了,这东西其实不值什么钱。”

她正冥思苦想,“别拽提手啦,医生。我不明白,但肯定有什么事发生了……要是看见好东西,那些家伙真的识货吗?”

“他们懂。他们就是以此谋生的。不管这东西从哪儿来——”

同类推荐
  • 情空灿烂

    情空灿烂

    一片苍翠的林涛碧波汹涌,从两匹巨大的山梁之间奔腾而下,在一道峡谷汇聚成一座又古老又年轻的森林。天边的绿色中,有几棵笔直高挺的枫树,像一支支粗大的红烛在热情燃烧,使整片森林都焕发出大自然的光辉。“高远,你看,大巴山多美啊。”陶醉在故乡景色中的鲁萃,喃喃地说。“在我看来,大巴山的人,更美呢,小萃。我还在想,人和大自然比起来多么渺小啊!而有的人却那么骄傲那么张狂,自以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得意时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世间才那么多喜剧和悲剧吧。……”高远没收回目光,深情地望着绵延起伏雄浑峻秀的大巴山。
  • 超级风暴潮

    超级风暴潮

    尚丽洁翻了个身,半梦半醒地问:“几点了?你……还没睡?”斜倚在沙发上的党安裹紧羽绒棉衣,忧心忡忡:“你听这风!你听!”气温骤降十度,狂风暴雨,时而夹杂着沙粒雪,酣畅淋漓地肆虐。党安也像在风暴中煎熬。西北风狂怒的吼声拐着弯儿,拔着高儿,从海面推向小岛,扫过县城,向东南奔腾而去。海浪的喧嚣被狂风的吼叫遮掩了,偶尔从狂风呼号的缝隙中愤怒地亮一嗓子,足以使人惊魂。电是当晚六点多钟突然停掉的,一夜漆黑到天亮。没有电,暖气也没,自来水也停了,空调成了摆设,连锁反应,城市功能完全丧失。寒冷、恐怖与黑暗联手,完全笼罩了四面环海的小城。
  • 机器之道

    机器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罗伯特已经准备好产生第三十五个后代。这个后代和他的模样很像,只是眼睛的颜色稍有差别。他的眼睛是深红色,而三十五号的眼睛是浅浅的红色。红色的眼睛对人类来说不是好的样貌,那是某种遗传缺陷的象征,经由人类那善于联想的头脑发挥,早已成了邪恶的象征。人类喜欢蓝色或者褐色的眼睛,在人类看来,前者清澈,后者深邃——代表着人类喜欢的秉性。
  • 霍乱

    霍乱

    加缪笔下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为世界文坛留下了不朽的经典。《霍乱》作者却另另辟蹊径,将传播于淮河流域的灾星进行历史与文化的拷问,让美与丑的东方人性在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对比昭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审美是现代的,美联社向的思维和反叛的表达成为《霍乱》的价值所在,独行客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作者是写实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贯穿者,他以不同寻常的艺术手法将极其普通的社会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带着思考进入阅读,在中国当代文坛是一位引人瞩目的另类作家。《霍乱》荟萃了作者近年来最有影响的中篇精品。
  • 翼人影无双

    翼人影无双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流水,户户垂杨,这是山东济南府风景的写照,自来便为人所绝称。当地非但风景清丽,民俗淳厚,富有慷慨义侠之风,又是历来省会所在、风景之区,加以南北要冲,冠盖往来舟车必由之地,一向五方杂处,市厘繁盛,民殷物阜,出产丰富,休说太平年间,便是小康时节也是人烟稠密、热闹非常。
热门推荐
  •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九十年代辣妻想改嫁

    九十年代辣妻想改嫁

    重生20年前,哪怕背上“小辣椒”的彪悍名声,文雪旗也要远离极品亲戚、调教老实家人,带上金手指,在美容行业走出一片天。无奈,前世的形婚丈夫频频骚扰,阻止她和男神学长的幸福生活,老天,我就想改个嫁,怎么这么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霸

    星霸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是否想过未来的我们会是怎样?当机甲战舰在宇宙中翱翔,当人类的古武崛起的时候,就是人类正式加入宇宙这个大家庭的时候。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宇宙中,人类不想着强大,最后的结果就意味着灭亡。一个垃圾星球的小子,机缘巧合中,走进了英才辈出,缤纷色彩的宇宙,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
  •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1年苏联的解体震惊世界,对国际关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的讨论,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本书作者分别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与发展、“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主要理论观点及纲领主张、“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引发的恶果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形成过程、核心内容及其对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是一路货色、“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苏联剧变的关键性原因、戈尔巴乔夫是苏联剧变的罪魁祸首。
  • 名人传记丛书:麦克阿瑟

    名人传记丛书:麦克阿瑟

    名人传记丛书——麦克阿瑟——有着狼一样性格的“五星上将”:“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火影之痕

    火影之痕

    姓名∶一叶无痕性别∶待定职业∶木叶下忍/中忍/特别上忍(暂定)/爱情片导演/煤老板理想∶当一辈子下忍,干一辈子D级任务性格∶怂,特别怂查克拉属性∶土战斗风格∶猥琐,极其猥琐同伴∶勿朋友∶宇智波带土、野原琳老师∶卒不种马,不后宫,没有女主角
  • 带你去南极

    带你去南极

    唐景亮在临时设置的讲台上向学生讲述“闲”字的含义时,一阵眩晕,差点站立不稳。投影仪上,打出的是“闲”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繁体汉字、简体汉字的字形。客观地说,这个字从最初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多少变化,就是门里有根木头。门里这根木头,是干什么的?唐景亮用食指指着屏幕上的字形说:“古人以前回到家,就用一根柱子顶住门板,这是为了安全。安全了,人在家里,就可以放松自己,闲了。这根柱子,保证着人们的安全和休闲,因为,古代可没有我们现在咣当一碰惊心动魄的防盗门。”学生哄的一声笑了。台下也有老师发出了嗡嗡的笑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奇迹与奇迹

    奇迹与奇迹

    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那我这种穷人中的穷人只能靠修仙了……这是一个游戏主宰一切的世界,只要你游戏玩的好,那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