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0000000035

第35章 幸与不幸中登基的光绪

当皇帝好吗?若说不好,为什么它成了众人争过的独木桥?若说好,为什么崇祯皇帝唉叹自己的儿女生于帝王之家?对于光绪来说同样成了一个难解的死结:一生的幸与不幸全在于那个冰冷的皇帝宝座。

同治帝载淳早逝,后妃没有给他生下皇子。谁来即位成了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也是清王朝迫在眉睫的大问题。

当时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已身怀六甲,不久就要生产。但慈禧太后借口国不可一日无君,急于马上选定新皇人选。她还认为同治帝青壮年患恶疾而死,不论皇后所生是男是女,身体均不会太健康,已不适合立为君主,应另选其他皇族宗室子弟。按清代立嗣规定,同治帝是“载”字辈,他死之后,应在下辈即“溥”字辈中选拔继承人。但如果依照这个规矩的话。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没有理由辅佐幼帝、垂帘听政了,权力应转交阿鲁特氏。这是慈禧所不能容忍的,于是她采取坚决的态度力主立“载”字辈宗室子弟为新皇帝。

在同治帝去世前夕,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于养心殿西暖阁,召见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贝勒载治、载澂以及军机大臣文祥等28位王公大臣。慈禧对众大臣说:“皇上已经没有指望,因此立新皇帝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你们想一想宗室中谁适合承继大统?”众王公大臣知道慈禧肯定已经有了最佳人选,同他们商议无非是走过场而已,若说错了,惹得她生气,以后日子好过不了,因此谁也不敢说话。只有文祥觉得自己是三朝元老,又不是宗室中人,有说话的责任,又无偏袒的嫌疑,因此他奏称当立“溥”字辈的宗室子弟为太子。“溥”字辈近支也有很多人,其中以奕纬的孙子溥伦当立。奕听罢,当场表示反对。慈禧抓住机会,立即表态:“溥”字辈中无人合适,而醇亲王的次子载湉,现已4岁,又是皇上的至亲,因此他应当继承大统。随后懿旨传出,颁布天下。众王公大臣听后,都惊呆了,无言以对。醇亲王奕譞更是如雷轰顶,大惊失色,随即痛哭失声,昏倒在地。恭亲王奕觉得这场面实在不像话,大声呵斥奕譞,但奕譞根本听不进去。奕见他昏倒之后,命人马上将他抬出去。在场的其他人一言不发,此事就这样定了下来。载湉在同治帝病逝的当夜被迎进皇宫,这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腹中的婴儿即位无望,自己当太后执政的幻想也化为乌有。慈禧跟阿鲁特氏的关系原本就不好,光绪即位后,阿鲁特氏充其量只是一个皇嫂,政治上无依无靠。慈禧还利用其特权,对她百般排挤和打击。阿鲁特氏对自己的前程感到绝望,同时,为了抗议慈禧的折磨,竟吞金自杀。后虽经抢救不死,但她心如死灰,毫无生念,又绝食数日,终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二月二十绝命西归。这时,距同治皇帝之死仅50多天。

阿鲁特皇后的死震惊了朝廷上下,反应强烈。有一些大臣不畏慈禧淫威,直言上书。御史潘敬俨给慈禧上一奏章,说皇后无论是因悲伤过度而死或者是自杀,都表明她的气节,值得大力表彰:“不做任何表示,不能安慰亡灵;不加封号,不足以安定人心。”慈禧知道他在借题发挥,恼羞成怒,斥之为狂言乱语,目无君主,将他罢免赶走。内阁学士广安,在阿鲁特氏未死之前就要求慈禧在铁券上写明待皇后生下皇子即让他继承大统,因此慈禧把他叫来大加训斥了一番。

但这件事并没有因为阿鲁特氏的死就平息了下去。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三月,吏部主事吴可读参加了同治帝棺椁安葬仪式之后,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他想就此事再上书一封,希望引起慈禧的重视。但他知道自己官卑言微,一书进宫无异于石沉大海,音讯全无。于是他选择了“尸谏”。返京途中,他在蓟州三义庙里题了一首绝命诗,然后服毒自杀。当吏部官员闻讯来收尸时,发现了他临终前写的一份奏折。全文1650多字。文中谈到光绪皇帝即位的背景,清代历朝皇位传继的规定,希望两宫皇太后不要破坏祖宗及朝廷的法规,力改前面的错误,以安同治皇帝在天之灵,杜绝朝野种种流言。

吴可读的尸谏弄得慈禧非常难堪,但又不便发怒。读罢遗奏,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个人未免有点饶舌。这件事谕旨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要他来说些什么闲话?”慈安太后说:“一个小小的主事,敢发这般议论,而且以死表明自己的忠心,总算难得。”慈禧下旨不准臣下再议论此事,令将吴可读的奏折抄录一份存档,将尸身好好安葬。

从此,再没有人为光绪皇帝即位的事挑起风波,慈禧垂帘听政把持大权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同类推荐
  • 曹妃甸开发建设大事记

    曹妃甸开发建设大事记

    本书以大事记的形式,概略地记述了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其20年间开发建设的巨大变化,忠实地记录了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唐人冢

    唐人冢

    或许是因为有人的刻意而为,不愿让后人知道真相,又或许是历史的断层,让这段历史蒙上了尘埃,不过现在一切都清楚了。
  •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不是皇帝,武媚娘也不是皇后,更不会成为女帝,长孙没有去世,李承乾还是那个聪明伶俐,没有腿疾的太子,大唐变成了不一样的大唐,李治驾到,盛世来临,万邦臣服。
  • 医国高手

    医国高手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一个中医大学的高材生方致中穿越到清初明末,成为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国破家灭,强敌环伺,百废待兴,为免被诛的历史命运,开始了反清复明的艰难之路……。
  • 月朝直播间

    月朝直播间

    刚准备结婚的王正宇,忽然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似乎是唐朝。没有金手指,没有生存技能,万念俱灰之下掏出手机,发现居然还能上网。未婚妻给他发了一条消息,问他在哪。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他穿越了,普通人觉得很新奇,学者和政界人士也十分关注。甚至不少人要求他自杀,避免引起蝴蝶效应,改变这世界的此时格局。
热门推荐
  • 故乡的童年

    故乡的童年

    家乡的村庄极小,四周皆峭拔着摩天的山,紫巍巍的,有几缕轻云在山尖儿上擦来擦去。山环儿里的人家,被一层层的树紧拥着,院落里是斑斑驳驳碎金般的花荫。有一径石板墁就的梯形路,依山在树影里绕;绕到山口便看不到踪迹,仅有一片贼蓝贼蓝的天,镜般在山口两壁上嵌。故乡老旧而内闭,山外便极具诱惑。山口外有学校。偌大个四合院,墙刷得极白;且有一行极光彩的红字,队伍般在墙上雄赳赳、气昂昂。院中有棵极老的柿树,黝黑的干上已有锅口大的洞蚀出,干瘦的学子仄进身去,顷刻便掩了身影。
  •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有一个问题出现,就有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的正确与否与人们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灵活正确的方法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错误的方法只能让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不但要随机应变,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对方法做对事。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思路一开阔,方法总比困难多。水中鱼编著的这本《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不仅包含了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还有处理问题的窍门、经验。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创新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简化思维、加减思维、系统思维等基本方法,让读者受益匪浅。
  • 墨染清风逍遥游

    墨染清风逍遥游

    人间,广为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上千年前,渡灵山上,有一红如滴血的凤尾花,原本只是一朵路……
  • 妖萝仙君

    妖萝仙君

    一念之差,被从九重天惩罚到灵气稀少的浩渺大陆。灵气稀少又如何?人界又如何?重新踏上修仙路,带领团队闯九幽,护大陆,寻宝修仙,这样的人生比盯着美帝君有意思多了,不是吗?
  • 名门夫人:婚心叵测

    名门夫人:婚心叵测

    她是他的专宠,眉间宝石,是他的标志!他的冷笑,将她的心完全撕碎。离婚协议接踵而来。时过五年,她推着坐轮椅的男人,强势袭来,白发如霜,身旁的五岁孩童,散发着王者气息。他远观着她,那男人,那白发,那缩小版的自己,刺痛了双眼!她的一生,由他所毁,遭他所灭。缠缠绕绕,命运的转轮让他们无法脱离彼此的轨道。
  • 不该老的老家

    不该老的老家

    我坚信,老家,是所有人心目中最亲切、最温暖的词了。常常有写写老家的冲动,但出来多年了,离得远了,知道的少了,很多人和事只在记忆中游动。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老家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一种强烈的回老家愿望,督促着我——回老家自从父母随我外出定居以来,十五六年没有回过老家了。我是个爱做梦的人,每有梦,必有老家的山山水水,窑洞土路,邻里乡亲。早就想回去看看了。2010年农历四月初六,相约同村的刘峻梅终于回老家了。
  • 逝词

    逝词

    我们都在校园中体验过最初的爱恨缠绵,哪怕并不成熟,却仍然让我们撕心裂肺过……你,是否也像书中的他们一样,彷徨过,失落过,在无数个夜晚怀念过回想过曾经的岁月。我们都曾许下誓词,到最后才发现,誓词已成逝词……
  • 魔能信条

    魔能信条

    一个流浪的灵魂,一个异类的魔能法师,竟担负着魔能崛起的希望。魔能,魔网,魔力,三大魔法体系根深蒂固。天焦冻土,荒漠死域,剑峰刺破苍穹尽显自然荣光。魔能机甲,魔网阵列,魔力包容万物彰显人类智慧。魔域水蓝城却掀起了一阵“不正”之风,学术上称之为第四次魔法革命,可是谁能想到这阵风的发起者最初只是想修炼魔网呢?探索世间的真理,统一万界的修法,我的征途是魔能的大一统啊。
  • 玄界旅行社

    玄界旅行社

    找工作失败,通宵狂饮,结果却误入专门服务于修士的玄界旅行社!不过,这位前辈怎么看上去有些怪怪的,你怎么会有猫的耳朵呢?等一下,你为什么还会对猫薄荷这么敏感呢?感谢崔莲支援的后援团:337435371
  • 天末冥君

    天末冥君

    普通少年被雷劈,获得修仙功法,从此踏上修仙问道之路,然而踏上修仙之路的他因为资质太差寸步难行,也因此不得不和别人争夺气运和机缘,一场问道修仙之旅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