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2800000002

第2章 走进学生心灵(1)

一通接警电话的教育启示

2001年11月,中国留学生杨建庆、陈玉云夫妇在其美国的寓所被害。他们6岁的小女儿一觉醒来,走出二楼的卧室,突然看到父亲倒在底楼至二楼的楼梯上,身下一大片鲜血。极度恐惧中的小女孩拨通了“911”电话报警。接警的是一位女警员。下面是根据电话录音整理的通话过程。

接警员:这里是“911”紧急中心。

孩子:对不起……(哭声)

接警员:你在哪儿?

孩子:……(哭声)

接警员:(迅速根据来电显示系统找到登记的地址)你是在北郊俱乐部2575号吗?

孩子:……(哭声)

接警员:好,平静些,我能给你一些帮助吗?

孩子:我想他已经被打死了。

接警员: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我看见他倒在楼梯上。

接警员:现在你在哪儿?告诉我你的地址好吗?

孩子:我在家里。

接警员:你是在北郊俱乐部2575号吗?是,还是不是?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你不知道?你几岁了?

孩子:6岁。

接警员:好。你的爸妈在吗?

孩子:爸爸……(哭声)死了。

接警员:他死了?

孩子:是的。我需要帮助。(哭声)

接警员:你镇静一些。你看爸爸还在呼吸吗?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我马上派人过去,你不要挂电话,好吗?

孩子:……

接警员: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艾丽。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公寓号码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你看看周围有信件吗?上面有地址。

孩子:G4。

接警员:是G4?

孩子:G4。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街名吗?

孩子:……

接警员:是北郊俱乐部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你知道你的公寓门牌号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你爸爸多大了?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他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他全身都是血。

接警员:他在什么地方?

孩子:在楼梯中间。

接警员:楼梯在屋里还是在屋外?

孩子:在屋里。

接警员:有没有其他人和你在一起?

孩子:我不知道妈妈在不在楼下,我想喊一下。

接警员:好。

孩子:妈妈!妈妈!

接警员:有回答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你有祖父和祖母吗?

孩子:我的祖父和祖母在中国。只有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

接警员:好。你能做两次深呼吸吗?……好……做得很好。你能为了父亲勇敢些吗?你看看他醒着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孩子:我不知道。我刚才在睡觉。

接警员:好。他没有醒着,他不能和你讲话吗?

孩子:不能。

接警员:你知道妈妈在哪里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她是到外面去工作了吗?

孩子:不知道。

接警员:好。艾丽,你不要挂断电话。你家门锁住了吗?你能为我打开门锁吗?

孩子:我害怕去楼下。

接警员:好,那你等在楼上。你能听到警报声吗?

孩子:我没有听到。

接警员:你继续和我讲话好吗?不要挂断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做得很好。救援人员马上就要到了,他们是来帮助你父亲的。不要害怕,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听到有人敲门吗?

孩子:我听到了。

接警员:如果你听到很响的撞门声,不要害怕,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他们来帮助你爸爸了,他们是救援人员。

孩子:我听到他们在底下开门。

接警员:他们想打开门进来,如果你听到很响的“嘭”的声音,不要害怕,是他们在撞门。

孩子:好的。……他们进来了!

接警员:不要害怕,他们是来帮助你的。

孩子:我知道了。

陌生人:有人吗?

孩子:有的。

陌生人:你在哪儿?

孩子:我在上面。

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吗?

孩子:是的。

陌生人:我们是消防员。

孩子:好的。

接警员:艾丽,你做得好棒,你怎么学会打“911”的?

孩子:我妈妈教的。

接警员:你妈妈教你的?

孩子:爸爸妈妈都教过我。

接警员:艾丽,你做得真好,我真为你骄傲。你是个聪明的女孩。

消防员:你受伤了吗?

接警员:你受过伤害吗?

孩子:没有。

接警员:现在有人和你在一起了。

孩子:是的。

接警员:他们是消防员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你做得真好。任何时候你看见有人受伤害或者遇到危险,你就给我们打“911”电话,好吗?

孩子:好的。

接警员:你读几年级了。

孩子:一年级。

接警员:我儿子也是一年级。哦!不,我想今年是二年级了。(笑声)

孩子:我快过生日了。12月22日是我的生日。

接警员:那就在圣诞节前。你会收到两份礼物。一份是生日礼物,一份是圣诞礼物。

孩子:我不知道。

接警员:会的,你会收到的。你感觉好些了吗?

孩子:是的。

接警员:好。你做得真好。

消防员:喂!我是消防队。

接警员:你与孩子在一起吗?……这就好了。

消防员:警察到了!让警察和你讲话吧。

警察:我是警官哈利根。

接警员:这里是“911”紧急中心。

警察:我已到现场。

接警员:好了,谢谢。

警察:再见。

读完公开在网络上的这篇接警电话录音整理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专业、有爱,这两个短语直击我的心田。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素养吧!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撇开概念性的词语不论,职业素养中,“专业”无疑是第一位的。

回看这通接警电话,我们不难发现,接警员的专业水准绝对是一流的。接警员的工作要点之一,就是获取突发事件的准确地址。面对一个讲不出家庭地址的6岁的孩子,接警员并没有轻易放弃,除了迅速根据来电显示系统找到登记的地址外,还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有限的识字能力,引导孩子从信件上找到了“G4”这样的关键词。此外,针对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她所面临的特殊情况,接警员为这通电话营造了安全性、支持性的氛围。“艾丽,你做得真好,我真为你骄傲。你是个聪明的女孩。”这是鼓励性的话语。“我马上派人过去,你不要挂电话,好吗?”“你能做两次深呼吸吗?”“你继续和我讲话好吗?不要挂断好吗?”

“如果你听到很响的撞门声,不要害怕,好吗?”“不要害怕,他们是来帮助你的。”“你感觉好些了吗?”……这是引导和安抚性的话语。这些话语使一个处于极度恐惧状态之中的孩子逐渐镇静下来,从哭得讲不出话,到止住哭声,再到回答问题,甚至主动说出自己下个月就要过生日这样的题外话。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接警员对于儿童心理的把握以及现场情况的判断都是准确到位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由此想到我们教师的专业化。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这份职业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唯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国纷纷制定教师专业标准,尤其是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已经细化到了23个学科,也就是说,23个学科有23个教师专业标准。我们国家在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上起步比较晚,2011年底教育部开始推出中学、小学、幼儿园老师的分学段的通用标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势必会对形成教师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教师专业标准的细化、完善、普及和使用,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准会得到极大提升,我们教师队伍中会涌现出大批如上述女接警员那样的优秀榜样。

让我们再回到这通接警电话中去。除了“专业”之外,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女接警员充满人性关怀的“爱”。职业素养中,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而敬业和道德的核心,在笔者看来,是有爱。爱心,能够使一个人变得无比智慧,能够使专业水准得到更大程度、更有价值的发挥。

按照一般情况,孩子说出“G4”,接警员定位准确地址后,她的通话任务也就完成了,接下去她要做的,无非是通知出警。她完全可以用“我马上派人过去”结束这个报警电话,但是她没有。她接着说:“你不要挂电话,好吗?”“你继续和我讲话好吗?不要挂断好吗?”她甚至指导恐慌失语的孩子:“你能做两次深呼吸吗?”起初,她想让孩子配合救援人员把家里的门锁打开,但孩子表示“害怕去楼下”,她没有强求,而是在确认救援人员敲门而无人开门,并判定救援人员将要破门而入之后,立即提醒孩子:“如果你听到很响的撞门声,不要害怕,好吗?”“不要害怕,他们是来帮助你的。”当紧张情绪缓解后的孩子说出“我快过生日了。12月22日是我的生日”这样的题外话时,接警员马上表示:“你会收到两份礼物。一份是生日礼物,一份是圣诞礼物。”“会的,你会收到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位接警员一定会用行动兑现这个“会”字……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说:“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孩子的爱心可以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爱心当然不是教育的全部(有的教师以为只要爱孩子便可取得教育的成功,这是他们对爱心的误解),但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教育的真正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他还指出,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坐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顺便指出,有些人认为,学习也是一种很快乐的事)。这些看法都是很错误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与情感的事。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于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

苏霍姆林斯基自己从来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儿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就说:“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现在还没有给你打分数,你再努点力,就一定能得到好分数。要是你有哪一道题不懂,明天上课前到学校里来,咱们一起想一想。”上课前的半小时,是他跟学生一起进行最有趣的脑力劳动的时间,同时也是他跟学生的心灵相互交往的幸福的时刻。在这半小时里,儿童是带着苦恼来找他的。要知道,儿童不会做功课,没有收获,是真正的痛苦。清晨,在校园里一棵繁花盛开的苹果树下,苏霍姆林斯基跟三年级学生尤拉坐在一起。他们面前有一道应用题,必须把它解答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帮助尤拉随时拨正思路航向。终于,尤拉发现了真理,内心充满了喜悦,尤拉觉得在认识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尤拉感到很幸福,苦恼消失了。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当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用这样的心态来面对班上的每一名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就会容易很多。

行文至此,笔者不揣浅陋,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做初中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一名学生功课不好,见到考试就害怕,常常借故“逃考”。尤其是数学考试,哪怕是小测验,也要提前两天“装病”。数学成绩可想而知。有一次又要考数学,我提前三天,从数学老师那儿“偷”来一份试卷。在我宿舍并不明亮的灯光下,我手把手地教这个学生答题,从头至尾,无一遗漏。考试的时候,这个学生把我教的几乎忘掉一半,但是还好,考了71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破天荒的事!接下来的一次考试,我又“偷”到了试卷。但是这一次我告诉他:“这张试卷你自己去琢磨,我实在没时间教你。”于是他借了别的同学的听课笔记,翻了自己的教科书、练习册,甚至绕着弯子向班里的学习尖子问问题。考下来,他得了80分,用数学老师的话来说:“简直是奇迹!”再接下来,他突然不要我“偷”来的试卷了。他说,他已经认真听课,作业一次也没落下过。我由衷地赞扬了他,并且用星期天整整一天的工夫,和他一起复习考试的那个章节。复习完,我把“偷”来的试卷交给他,让他亲手扔进纸篓……这一次考试,尽管他只得了63分,但挂在他脸上的,是长久以来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从此以后,他再没有逃过任何一次考试。第二年中考,他顺利地考上了高中……

教育拒绝阿伽门农的心态

永远也忘不了一双流泪的眼睛。

这双流泪的眼睛出现在某教育行政部门摄制的内部片《素质教育千里行》中。

这是一个反例。暗访中,一名学生正被教师进行背对黑板站墙角的处罚。在这名学生的面前,是一堵写着羞辱的白墙;在这名学生的背后,是一面等待求知的黑板。书声依旧琅琅,教师仍在授课。倾听这名学生心声的,却唯有他身边的簸箕、扫帚和纸篓。

忘了这名学生挨罚的原因,只清晰地记得,当采访者把话筒递到他嘴边,问他心情怎样的时候,他的回答,是两行长长的眼泪……

长久以来,这双流泪的眼睛,在我的脑海里晃动。我禁不住问:教育,究竟带给学生什么?

同类推荐
  • 苏轼诗词全鉴

    苏轼诗词全鉴

    苏轼对中国思想、文学、艺术、文化上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他潇洒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榜样;他非凡的文艺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为后代提供了用之不尽的精神宝藏。《苏轼诗词全鉴》收录的诗词是较能代表东坡诗词风格的部分,大多是其传世佳作。新诗歌题材看,有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哲理诗、赠答抒怀诗等。让我们借苏轼诗词这个入口,跨越时空,去探寻、体味一代文学大家的内心世界。
  •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在人间(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本书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大学英语写作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 艺术导论

    艺术导论

    本书在对艺术的本源问题、活动系统、家族谱系、文化维度、发展流变的概述过程中,作者以历史梳理与逻辑建构相结合的写作原则,力图充分呈现艺术的历史性、复杂性及其对当下的启迪价值。从中生发的诸如“艺术是人生匮乏的陌生化体验及其表达”、“艺术的开放性与家族相似”、“人生艺术化与艺术人生化的统一”、“‘进步’与‘终结’同样虚妄”等观点,将读者对艺术之谜的追问推向深层。
  •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培养语文兴趣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行走于世的不死者

    行走于世的不死者

    不死之力加身,复仇之火燃遍诸神创造的大陆。少年超越自我的冒险从破灭开始,让周围的景致染上自身的本色。
  • 戮梦时代

    戮梦时代

    当人工智能与人类发生战争,当机械革命席卷全球,人类靠什么来取得胜利。当梦境成为武器,如何才能分辨真假,让守梦者来告诉你!
  • 痞味修仙

    痞味修仙

    面对比你弱的人,永远不要放松,因为他有可能大叫一声然后逃跑。一个屌痞在修仙界翻云覆雨的故事。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续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文化社会学的方法不断加深问题意识和延伸分析触角,揭示了相关群体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内在行为的文化逻辑。这不仅体现了作者走近研究对象的努力和开拓研究领域的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 夏天的春水

    夏天的春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暴君女皇超凶哒

    暴君女皇超凶哒

    一朝穿越,帝国女皇重生为月家弃子,还带了个恶魔小奶包。无妨,既已重生,那么母子二人便联手斩断这乱世!谁料这小奶包一门心思帮娘亲找相公!“娘亲,你不要自称孤好不好?这称呼不利于脱单的!”“娘亲,你不要穿红衣好不好?这颜色不利于脱单的!”“娘亲,你不要……”月倾欢忍无可忍,将小包子扔到门外:“出去面壁!”结果,月倾欢当晚便被一只魔尊床咚!月倾欢被某尊压得一脸懵逼。“孤以帝称自谓!你敢娶孤?”“有个性,本尊喜欢。”“孤一身红衣,克夫!”“有品味,本尊觉得超美。”“和孤相亲的男人站了几条街,你得排队!”“敢跟本尊抢女人?全都砍了!”
  • 天阁十二剑

    天阁十二剑

    天顺年间,第一大阁天阁副阁主谋权篡位,勾结魔教、五毒教围杀老阁主,前阁主拼死带被种下天谴之毒的少阁主逃出天阁。副阁主为不留祸患,一路追杀。少阁主逃出后,便展开了一系列复仇计划,并去寻找天阁失传的最高剑法《天阁十二剑》来对抗自己的敌人。
  • 天道数据库

    天道数据库

    于华穿越到异世界,随身携带一座天道数据库。只要是他看着的人或者物,都会在他脑海里形成一道数据流,里面有他想知道的所有信息。“对面想扮猪吃虎?呵呵,我先走一步。”“那个强者好像突破了,快撤!”——别怂,他这是回光返照。这是一个穿越异世界,借助脑海中的天道数据库,一步步崛起最终登临绝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