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300000002

第2章 关切(1)

合乎道德的教育与真正幸福的追寻

——当代中国教育的伦理思考

一、缘起:中国教育巨大的进步与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开始)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迅速而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体现这一历史性进步的数据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2008年9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免除学杂费的九年制义务教育[1]。这一看似平常的事件,实际上是人类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意味着从那时起超过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真正获得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受教育权。与此同时,在1949年高达80%、1979年高达38%的中国成年人文盲率在2008年也迅速降低到了8%以下。另外一个关于中国教育进步绝好的例证,当是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中国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从1949年的11.7万人、1978年的86万人,迅速发展到2008年的2021万人、2012年的2536万人。[2]

但当代中国教育的情形就像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与严峻挑战。最大的问题当然是中国教育质量的低下,其主要表现就是太多的教育当事人在教育过程中失去了其应有的幸福感。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中国几乎所有的教育当事人都在“不幸福”的教育生活状态之中。学生们备感课业负担的沉重,而教师的职业倦怠之广、家长的子女教育压力之高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普遍和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应有的严肃追问当然是:

一种不能带给人们普遍幸福的教育,还是健康的教育吗?

或者,一种不幸福的教育,还是“道德”的教育吗?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认真讨论“道德”教育与真正幸福的追寻的相关性,展开对于当代中国教育的伦理思考。

二、教育不幸福的巨大危害与深层根源

不幸福的教育当然绝对是不道德的。

而且,不幸福的教育对于今天的中国的危害是巨大无比的。

首先,于每一个个体而言,教育过程中的不幸福,不仅意味着师生双方当下的教与学质量的低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当下教育的不幸福状态一定会大大降低学生、教师、家长未来生活幸福的可能性。

其次,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而言,不幸福的教育无法支撑对于今天的中国极其重要的产业与社会转型,并阻碍“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亟需完成的产业与社会转型需要大量创造性人才。但是很明显,只培育听话的孩子、只培养按照标准答案作答的应试机器,从而根本无法带给人应有幸福的应试教育,当然无法培育大量具有内在热情与创造力的创造性人才!

如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刨根问底。因为答案常常隐藏在问题的背后。

那么,到底是什么形塑了不幸福的中国教育,或者,应试教育长期挥之不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撇开一般宏大的客观社会分析,一个最重要的主观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观有严重问题。追求幸福当然是人类普遍及终极的教育目的。不幸的是,许多中国人却对幸福的概念产生了严重误读。或者说,我们对幸福的概念的普遍理解,所依据的乃是一种恶俗、低劣的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正是对于幸福概念的误读,才导致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长之间的实利主义的恶性竞争。因此,今日之中国亟需一场心灵的革命,这一心灵革命最重要的任务乃是确立对于幸福概念的真正意涵的严肃而准确的理解。

三、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不妨从下列三个“思想试验”来开始探究。

思想试验一:钞票等于幸福吗?

虽然很多时候不幸福常常是贫困导致的,但是也很确定的是:钞票可以买很多很多东西,却无法买到人生的幸福。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即便生活十分清贫或者潦倒,许多人仍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可以在任何收入水平中都找到幸福与不幸福的两类人。由此可见:金钱或者物质条件虽然十分重要,却常常不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所以,真的幸福在本质上是属人的。如果你希望自己生活幸福,你需要另辟蹊径,在精神上修养自己“配享幸福”的主体素养,比如道德智慧与生活技能等。

思想试验二:母亲的幸福

“母亲的幸福”可能是解释真正幸福内涵的最典型的样本。什么是母亲的幸福?母亲的幸福当然首先来源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你可以设想:如果一个母亲不在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像古代童话故事里那些恶毒的继母,巴不得孩子从眼前马上消失,她是否还能获得母亲的幸福?又如果她是一个正常的母亲,当她无力支持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时,她是否还能拥有母亲的幸福?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

思想试验三: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幸福”也是解释幸福本质内涵的良好样本。试想:如果一个教师不在乎学生的成长,不在乎自己工作的好坏,他当然无法收获正常教师可能拥有的教育生涯的幸福。而一个虽然敬业,但是却缺乏完成教育使命的必要的教学技能,或者缺乏实现自己教育梦想的专业条件的教师,显然也无法获得教育之“乐”(幸福)。

综上所述:试验一告诉我们,幸福与否不取决于金钱,而取决于某种精神素养;试验二和三则告诉我们,不同的幸福有两个共同的要素——无论母亲的幸福或教师的幸福在细节上如何不同,“梦想”以及“梦想的实现”都是幸福生活的本质性要素!因此,虽然准确定义“幸福”的概念十分困难,但是上述三个试验已经证明,恰当定义幸福的实质意涵完全可能。

四、幸福即梦想得以实现的人生

基于前述推演,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幸福的定义:

幸福即梦想得以实现的人生。具体说来,幸福乃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主体生活状态。严格说来,“幸福”与“幸福感”是不同的概念。幸福感是对幸福人生的主观感受而非幸福本身。

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幸福的概念:精神性幸福(雅福)与物欲性幸福(俗福)。伦理上所谓的幸福,当然是前者——精神性幸福。即便物质条件常常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幸福仍然不能与财富画等号。这也是我们强调幸福乃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主体生活状态的深层原因。换言之,幸福生活主要与马斯洛的“高级需要”的满足有内在关联。幸福生活中人生梦想的要素,主要关联的是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真善美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而非人的生理性需要。生理性需要及其满足对于人的存活十分重要,但是却非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大部分对于幸福生活的误读都是将幸福混同于物质欲望、生理需要的满足——及时行乐。事实上,也正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样的人生哲学在不断毁灭而非建设我们的人生幸福。

五、幸福的奥秘或幸福的定义对于我们的启示

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主体生活状态。幸福的这一定义已经揭示了幸福人生的奥秘。真正的幸福,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目的性”。如果你追求幸福,你就必须有自己的人生梦想,有属于你自己的关于事业或生活等方面的有意义的、真实的人生目标。失去梦想与希望,当然也就失去了幸福生活的源泉。

二是“自由实现”。事业顺遂是幸福生活的另一基础。“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实际上就是你的梦想成真。进一步说,就是你要有能力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这就意味着,追求幸福的人首先必须努力修炼幸福生活所必需的道德与专业能力。

幸福生活的两大条件实际上也是幸福生活的两大秘诀。如果你想追求自己的幸福,首先要做的是确立自己的人生梦想、准备实现这一梦想的条件,特别是主观条件,即主体素养。

如果我们认可上述结论,那么,中国教育应当进行何种变革?

如果我们承认不幸福的教育是不道德的教育,那么,幸福的定义则告诉我们:合乎道德的教育应当建基于所有教育当事人特别是学生与教师的幸福之上。“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命题所揭示的伦理规律也应当应用于校园里的日常教育生活。而这意味着:

第一,教育工作应当为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服务。

成人社会不应该居高临下地“给予”孩子所谓的“理想”。相反,学校教育应当致力于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特别是发现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一旦孩子们发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学习、作业就不再是“课业负担”,反而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学校教育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赋予孩子实现梦想的学习能力与方法。因此,恶名昭彰的中国孩子“课业负担”问题的实质并非是否应当布置作业,而是要看作业是否对孩子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要看学校是否成功帮助孩子掌握不断取得学习成就的必要技能。学习生活完全可以是一种幸福生活。

第二,教育工作者应当为自己创造道德、幸福的职业生活。

幸福的定义对于教师生涯的启迪也同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应当努力建构、培育自己的事业心(教育之梦);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不断修炼自己。换言之,“爱岗敬业”其实是教师的幸福之路,而不应仅仅是某种简单的道德诉求。同理,修炼教学能力当然也是教师追求自己教育幸福的内在要求,而并非只是为了在职业竞争中得以幸存的被动应对。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只是要求我们努力做一个伟大的教师并享受作为伟大的教师的喜悦而已!

六、结论:追寻合乎道德的幸福教育

应试教育已经使中国失去太多。太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学生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幸福。但是应试教育问题的克服并非易事,这一模式挥之不去是因为始终有支持其存在至今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错误的教育观,特别是错误的教育目的观。试图通过应试教育去追求真正的幸福无疑是缘木求鱼,因为支撑应试教育的恰恰就是对幸福的错误理解与追寻。因此,澄清与重构幸福的概念是当代中国教育的救赎之路和最为迫切的任务。如果我们认可幸福即“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这一结论,那么对于幸福教育的追求就意味着努力帮助学生、教师在自己的学与教的日常生活里去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梦想,并发展他们能够让梦想成真的主体素养与能力。

追寻合乎道德的幸福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最为重要,也无比艰巨的任务。面对困难与挑战,孔子曾经教导我们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还曾经大力倡导“为己之学”的精神:“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于实现我们最为艰巨的任务即追寻我们自己的教育与人生的幸福而言,孔夫子的告诫无比珍贵。

[本文译自作者为亚太地区道德教育网络(APNME)年会(2014,上海)所作主题演讲稿Moral Education for the Real Happiness:Ethical Thinking on the Present Education in China.]

教师教育的概念解释

比较“教师教育”与“师范教育”,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第一,(性质上)教师教育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师范教育”基本上与师资培育方式的第一阶段相联系,主要着眼于教育教学技能简单、速成的培养;“教师教育”则是师资培育观念与模式现代化的产物,它意味着师资培育已经进入全面关注教师培养质量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第二,(空间上)教师教育是一个开放性概念。它不仅仅指称原来较为封闭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定向型教师培育系统,而且指称所有从事师资养成、培育工作的机构和工作方式。因此,教师教育与开放型师资培养模式密切关联。

第三,(时间上)教师教育是一个终身性概念。与原来一次性的教师职前教育为主要内涵的“师范教育”比较而言,它既包括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也包括教师的职后培训和终身学习。因此,教师教育与建立学习化社会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密切联系。

因此,也许应当这样定义“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是指所有能够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准备和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系统。

同类推荐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于1601年的悲剧。讲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其父、骗娶其母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剧本塑造了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哈姆雷特,通过他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孤军作战及悲剧结局,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培养青少年化学爱好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培养青少年化学爱好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中外微型小说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中外微型小说精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云月归来风雨中

    云月归来风雨中

    高云海一直认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双方一起努力,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直到某一天,她突然失踪,然后被动离婚,他才知道,有时候爱情不是努力就可以。有一段时间,他也想放弃所有,可是他没法坚持下去,他有一个年纪还小的女儿,还有神经质的母亲,还有一个超自卑的妹妹,他需要照顾她们……好不容易要忘记曾给自己带来伤害的女人,她却突然出现。不过让自己受不了,她没有说要复合,自己却主动要求在一起;最令他无语,人家居然因为自己柔情而又再次离开自己,难道自己的爱情就那么让她痛苦?
  •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Flip-A California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嘻闹三国

    嘻闹三国

    嘻闹三国,给你不一样的三国体验。名将?我有上将潘凤。名仕?蒋干与我称兄道弟。虽然我们常打败仗,但我们跑的漂亮!
  • 毛泽东与北京大学的三段情缘

    毛泽东与北京大学的三段情缘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毛泽东毛主席与北京大学的不解情缘。可以说,毛泽东与北京大学有着三段情缘。其实,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中国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之间,在20世纪五十多年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着令人神往而又十分有趣的历史文化联系。从青年时期开始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到中年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再到进入老年直至去世,毛泽东与北大始终是情缘未了,联系难断。
  • 凤惊九阙:绝色邪王倒追妻

    凤惊九阙:绝色邪王倒追妻

    【读者群646527104,敲门砖是任意一角色名!】这是两个心高气傲的人最后却都心甘情愿栽在对方手里的故事。当前世恩怨灰飞烟灭,穿越到白家三小姐身上。重活一世废柴又如何,她偏要逆了这宿命无常!可无奈这仇好报人情难还,她也很无奈啊。“别对我这么好,人情我还不起的。”“还不起,那就不要还了。”你该是心怀鬼胎,而我偏偏图谋不轨。有些人,注定了只要一个眼神就会栽在他手里。共度余生吧,跟我。
  • 童言不忌

    童言不忌

    孩子就是一张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会长成什么。感悟生命,感悟成长,和孩子一起长大。
  • The Moon Pool

    The Moon Poo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妈妈应该怎么管孩子:做完美妈妈的12堂亲子教养课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不对孩子过分严苛、约束,更不要阻止孩子漫无边际的想象和自主的行动,让孩子顺应天性成长。学会赏识孩子,别吝啬自己的鼓励,强化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信任和爱。不随便以爱的名义约束孩子,否则只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和潜能。要学会尊重孩子,将对孩子的爱转化为推动孩子前进的动力。鼓励孩子做个诚信、善良的人,说到做到,对有困难的人要给予同情和帮助。妈妈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
  • 重生之夫人是女帝

    重生之夫人是女帝

    一朝穿越,她由一个平凡的大龄剩女变身南国公主,有钱有闲还有权。而且不用宫斗宅斗,什么嫡女庶出,小妾通房,在南国都是不存在的。他是中央帝国赫赫有名的战神,是中央帝国第五皇子,拥有这般显赫身份,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抠门鬼!一个花钱大手大脚,一个一毛不拔,在改变对方这个问题上两人可谓绞尽脑汁,而这场对弈谁会是最后赢家?
  • 天刀之路

    天刀之路

    如果我法力无边,能一拳打爆万千,那么……我会被天道抹杀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