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4300000007

第7章 荣耀之重(5)

[36]《论语·八佾第三》:“君子无所争。”在《魔鬼家书》第18章,路易斯借大鬼Screwtape之口,说出上帝与撒旦的不同哲学:“整个地狱哲学的根基建立在一个公理之上,即此物非彼物、是己则非彼。我的好处归我,而你的好处归你。一个自我的所得必为另一自我的所失。……‘存在’就意味着‘竞争’”(况志琼、李安琴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68-69页);“祂旨在制造一个矛盾体;万物既多种多样,却又莫名其妙地归于一体。一个自我的好处同样会让另一个自我受益。祂把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称为‘爱’”(同前,第69页)。

[37]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1709-1784),英国诗人、评论家、传记作者、散文家和词典编纂者。他之闻名于世,不仅由于其著作,而且还由于其富有说服力的、机智诙谐的谈话。在整个英国文学范围内,莎士比亚之后,约翰逊也许是最著名、最经常被引用的一个人物。(参《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59页)

[38]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中世纪意大利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道明会修士。他撰著极丰,所著《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建立了完整的神学体系,至今仍是罗马天主教会中的标准权威著作,对天主教神学思想影响颇深。纪念他的宗教节日为3月7日。(参卢龙光主编《基督教圣经与神学词典》)

[39]《马太福音》廿五章23节。

[40]《马太福音》十八章1-5节: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41]《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2]路易斯所用“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一词,与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不同。阿德勒之精神分析设定,任何人都有自卑情结;而路易斯则是在说,只有不知谦卑、心怀羡慕嫉妒恨的人,才有自卑情结。这一自卑情结的标志就是,拿“我跟你一样棒”(I'm as good as you)做精神支柱:圣伯纳德绝不会对玩具狗说,“我跟你一样棒”;拿奖学金的学生绝不会对低能儿说,“我跟你一样棒”;可用之才绝对不会对无业游民说,“我跟你一样棒”;漂亮女人绝对不会对丑女人说,“我跟你一样棒”。除了严格意义上的政治领域外,只有在某种程度上自感不如别人的人,才会要求平等。确切地说,这句话正好表现了有病的人的自卑感,自卑感弄得他痒痒、刺得他心疼、揪住他的心,可他仍拒不承认。(况志琼、李安琴译《魔鬼家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137页)

[43]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The Tempest)的结尾,剧中主人公,藉助魔法夺回爵位的米兰公爵普洛斯帕罗,在剧终时告别他的魔法。他将他的魔法书扔进大海:“以后我将折断我的魔杖,把它埋在幽深的地底,把我的书投向深不可测的海心。”(《暴风雨》第五幕第一场,《莎士比亚全集》卷七,译林出版社,1998,第364页)

[44]原文是“it is not for her to bandy compliments with her Sovereign”,典出鲍斯威尔的《约翰逊传》。1767年2月,英王乔治三世探访正在皇家图书馆读书的约翰逊。鲍斯威尔记载如下:皇上陛下再询问他有没有在写什么东西。他回答没有。因为他已把所知的贡献给世界了,现在应该做的事就是读书,并且吸取更多的知识。皇上很自然地鼓励他坚守一个作家的职责,继续努力,然后又说:“我不认为你师承何人。”约翰逊说,以一个作家而论,他认为已经尽了本分。“我也这样想,”皇上说:“否则你不可能做得那么出色。”对于这点,约翰逊对我说:“没有人能讲出更好的恭维话了,由皇上口中说来更是非同小可,我实在是受宠若惊。”在雷诺兹家里,另外一个朋友问他,对皇上的恭维,他作何答复。他回答:“我一句话都没有说。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会和君王应酬客套。”(罗珞珈、莫洛夫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24页)

[45]《马太福音》三章12节:“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46]《哥林多后书》四章16-18节:“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47]原文为“the journey homeward to habitual self”。语出约翰·济慈之《恩狄米昂》(Endymion)第二卷第276行。此诗有4卷4050行,暂无中译文。关于该诗之简介,见“爱思英语网”《佳作欣赏》栏目。

[48]原文是“Nobody marks us”,典出莎士比亚《无事生非》第一幕第一场。贝特丽丝说:“培尼狄克先生,我总琢磨你会是在唠叨什么?没人听着您哩。”(《莎士比亚全集》卷二,第8页)王维有诗云:“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意与此相近。

[49]《马太福音》七章7-8节:“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50]《哥林多前书》八章3节:“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

[51]《马太福音》七章21-23节: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另见《路加福音》十三章25-27节。

[52]在《裸颜》第一部第7章,路易斯藉赛姬之口说:“这与一般的憧憬不同。每当最快乐的时候,我憧憬得更厉害。……我一生中最甜蜜的事莫过于憧憬——憧憬到阴山去,去找出一切美的源头……那是我的家乡,我原应出生在那里。你以为这毫无意义吗——这一切的憧憬,对家乡的憧憬?真的,此刻我觉得的,不像是离去,而像归来。”(曾珍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59-60页)

[53]参《启示录》二章19-28节。此语出自“给推雅推喇教会的信”那一段落:“我知道你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我又要把晨星赐给他。”

[54]语出华兹华斯的《露西之四》(Lucy IV,1799)第五节:“午夜的星辰对露西/尤为珍爱,在许多偏僻的地方/她会将耳朵竖起/聆听那里小溪起舞,奔流欢畅,/潺潺流水激荡的美丽/洋溢在她的脸庞。”(黎历译)诗歌原文及中译,见“爱思英语网”《佳作欣赏》栏目。

[55]路易斯《飞鸿22帖》第17帖:“我们不能,至少我不能,把鸟儿的唱歌只听为一种声音。某种意义、某种信息(如,‘那是一只鸟’)必随那声音而来。这正好像我们不能把一个印在纸上熟识的字,只看为一个视觉图样。阅读与看见同样是不自觉的。当风怒吼时,我不是只听到‘吼声’,还听到‘风声’。我们同样可以又‘阅读’又同时‘感到’一刻的欢愉。甚至不是‘又同时’。那区别应该是不可能的(有时真是不可能);接收它与认识它神圣的源头是个单一整全的经验。那属天的美果,令人即时闻到天堂果园的芬芳;清甜的空气,悄悄细说了它所自出的乐园。这都是信息,叫我们知道,自己是那被永恒欢愉环绕的右手手指触动了。”(黄元林等译,台北:校园书房,2011,第152页)

[56]生命树(the tree of life),典出《创世记》二章9节:“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57]路易斯在此重述基督教“复活在主,生命在主”的教义。《约翰福音》十一章25节:“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十四章6节:“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58]典出奥古斯丁《书信集》第117封书信《致狄奥司科》(To Dioscorus)第14段。

[59]原文为torrens voluptatis,意为“Stream of delights”。语出《诗篇》卅六章8节:“他们必因你殿里的肥甘得以饱足,你也必叫他们喝你乐河的水。”

[60]路易斯《飞鸿22帖》第22帖:“现时,我们倾向想象灵魂是‘在身体里’。但我认为,复活后荣耀的身体(即是感知的生命[sensuous life]从死里复活)会出现在灵魂里面。这就像:神不是在空间里面,而是空间在神里面。”(黄元林等译,台北:校园书房,2011,第205页)

[61]《论语·泰伯第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2]路易斯在《返璞归真》卷三第1章,说明了信永生对人生及社会的影响:“基督教宣称每个人都有永生,这句话不是对就是错。倘若我只能活七十岁,有很多事就不值得我去操心,但是倘若我有永生,我最好认真地考虑考虑。我的坏脾气或嫉妒心可能会逐渐变得严重,这个变化过程缓慢,在七十年内不会太显著,但是在一万年内就可能变成真正的地狱……人的不朽还带来另外一个不同,这个不同慢慢就与极权主义和民主之间的不同联系起来。倘若个人只能活七十岁,一个可能会存在一千年的国家,民族或文明就比个人重要。但是如果基督教说得对,个人就不但更重要,而且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因为他有永生,与他相比,这个国家,文明的寿命只是一瞬间。”(汪咏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83页)

[63]路易斯《魔法师的外甥》第10章,阿斯兰说:“欢笑吧,不要惧怕,被造物们。既然你们不再又哑又蠢,就没有必要那么严肃。我们用语言来主持正义,也用语言来开玩笑。”(向和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第138页)

[64]区分“罪”与“罪人”,乃基督教之基本教义。路易斯《返璞归真》卷三第7章的这段文字,可以互参:我究竟是怎么爱自己的?想到这点,我发现自己从未真正喜欢过自己、爱过自己,有时候甚至厌恶自己。所以,“爱邻人”的意思显然不是“喜欢他”、“发现他有魅力”。我以前就应该明白这点,因为你显然不可能通过努力喜欢上一个人。我自我感觉不错,认为自己是好人吗?有时候我可能这样认为(毫无疑问,那是我最坏的时候),但那不是我爱自己的原因。事实正相反:爱自己让我认为自己很好,但是,认为自己很好并非我爱自己的原因。因此,爱仇敌的意思显然也不是认为他们很好。这让我们卸下了一副重担,因为很多人以为,宽恕仇敌的意思就是在仇敌显然很坏时假装他们实际上没那么坏。再进一步想想。在我头脑最清醒的时候,我不但不认为自己是好人,还知道自己是是个非常卑鄙的人,对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感到恐惧和厌恶。所以,显然我有权厌恶、憎恨仇敌做的一些事。想到这点,我记起很久以前我的基督徒老师们的话:我应该恨坏人的行为,而不应该恨坏人本身。或者像他们常说的,恨罪,不恨罪人。(汪咏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20-121页)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马克思:思想传记

    马克思:思想传记

    本书由伊林·费彻尔所著,本书是德国马克思学研究专家伊林费彻尔的著作,费彻尔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考证,回顾了整个马克思思想发展进步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 如去如来

    如去如来

    德兰根迥仁波切洒脱自在、真诚慈爱,却又坚强有力、个性深邃,生活中时而呈现出稚子的柔软透明、哭笑自如,又有智者的沧桑彻底、直截了当,以及行者的坚定不移、全力以赴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浓浓的慈悲与爱,给每一位有缘接触到他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生命是如此宝贵,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还有几个365天?如何过好每一个剩下365天?《如去如来》摘自仁波切自2010年至2012年间365天的微博语录,主题涉及到现代人所关心的生活、心灵等诸多层面。
  •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永恒的原则”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 道的气场

    道的气场

    修一颗清净心,心清净了,智慧自然而生。处理一切事务,就不会有错误,不会有偏差;是非、邪正、善恶,都会看得清楚、想得明白。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力量传递到身体,就会让我们在行动上散发出无穷的感召力、影响力,实现悟禅、修心、正行的过程。《禅的气场》将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结合,边读边悟,能使你的心灵从佛的气息中得到洗涤,让自身的气场变得和善、慈爱、博大,无形中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实现和谐、温情的人际关系,迎来超脱的大境界。
热门推荐
  • 他来自未来4016

    他来自未来4016

    公元4016年8月15号11:59:50,地星世界人类生存发展研究中心时光穿梭机发射基地。珠峰上各项发射前的准备已经完成。时间定位地星2016年8月15号12点,降落地点珠峰。发射,1,2……10,发射!
  • 奇葩才女

    奇葩才女

    本人简介无能单亲家庭的叶木棉,遇到父亲,哥哥们,爱人后的生活。
  • 我的变形金刚笔记

    我的变形金刚笔记

    50年前,三个旅游的人在长城脚下发现一个神秘的金属头颅。50年后,黎扬翻开他爷爷留下的神秘的笔记本。埃及秘洞、长城巨龙、复活神像、高山之巅……真正的变形金刚故事从这里开始!
  • 来自魔法世界的猫

    来自魔法世界的猫

    一只睡了几百年的猫咪醒来发现主人不见了,伸了个懒腰后开始踏上寻找主人的旅途。[新人新书,希望喜欢]
  • 电影世界大拯救

    电影世界大拯救

    我是《我不是药神》里的吕受益的小舅子,为了拯救吕受益我选择和程勇合作,最后十里长亭,送我回归。我是《唐人街探案》里的警探,本想拯救思诺的我却发现思诺竟然是最大BOSS,人的恶意能有多大?我这次见识到了。我是《新世界》里的卧底,本来想当警察的我却是直接成为了大佬。我在《夏洛特烦恼》里打夏洛,亲秋雅,废陈凯,在这里,我说的算。我是《我是余欢水》里的余欢水,打小舅子,让甘虹净身出户,这一世,我,余欢水,绝不再怂。……大家好,我是接单的小林,如果你们有特别的需求,有满意的剧情请告诉我,我来帮你们改。QQ群号:547748245(加群请先订阅)
  • Identity 身份

    Identity 身份

    《身份》是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抒情诗歌精选集。吉狄马加是公认的当代中国代表诗人,他的作品既有对大地和母亲深情的歌唱,又有对生命和爱情的美妙歌吟。既有对中国文化包括彝族文化的全面继承,又有对世界诗歌艺术传统的广采博收,这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气象万千、大气淋漓,既色彩缤纷,又直刺心灵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读他的诗歌,可以净化灵魂,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其作品具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艺术力量,在当今诗坛极为罕见。在许多朗诵会上朗诵他的作品,令观众热泪盈眶。
  • 地球神少

    地球神少

    不服者,敢战否?【宇宙最强混沌系统,带你征服万千宇宙,末宇时代正式开启】【我有千千万万个我,十分钟无敌克隆机器】【无敌高科技产品,万能跨阶药剂,只需一瓶便可圆你强者梦】一人战百万雄师,一人踏万千星河。2219年2月14日,末世浩劫,诸神灭世,科技时代从此终结,地球也成为一颗奴隶之星,华夏战神梁貅重生三万年后,重现巅峰科技,传扬至高玄学,犯我中华、犯我地球者,虽远必诛,敢问万宇,尔等服否?洒中华热血,诛中华之敌。犯我华夏国,必诛之。望祖国更强,无人敢犯。?(ψ??ˇ??)?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窃爱不伤婚

    窃爱不伤婚

    错把刹车当油门,报复社会地撞了宾利。年纪轻轻,她就有本事让自己一身是债。为了能够抵消这笔债务,简溪死缠烂打、软磨硬泡、鞍前马后、兢兢业业的给宾利车主设了个陷阱……然后自己愉快的钻了进去。待到被伤的千疮百孔、无力回天,她也只能仰天长啸,“哪个天杀的让老子欠债肉偿,老子信了你的邪!”白纸黑字红章子,那不是借条,而是结婚证!发誓一辈子不会当小三的简溪同学就这样自觉自愿的,毁了一桩婚。她在他最好的时候离开,又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回来,她果然还是个好人吧?
  • 回到滑国当王子

    回到滑国当王子

    主人公陈翔是个悲催的人,一直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最终绝望跳楼,不料灵魂出窍,降生在春秋时期一个叫滑的小国的王子身上,悲催的是弱小的滑国在春秋那个动乱的年代始终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本想跳楼结束在现实中的噩梦,哪只又进入了另一个噩梦,陈翔彻底怒了,他决定要对可恶的老天开战,改变自己悲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