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4600000007

第7章 遭遇“熊娃”——“斗法”!(6)

可是,我发现,这孩子眼圈红的频率越来越高,不是暴风骤雨般的大哭,就是长时间的抽泣。我心里暗叫不好,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如果我还是一再地退让的话,那么我会失去一个好学生,而他也会因为这个原因而退步得更快。更让我担心的是,由于他的原因,班里很多学生都爱上了哭,总喜欢在我面前哭泣,可能他们以为这样,老师就可以“放”过他们了。

和小洋的父母沟通后,我发现,家人对小洋特别溺爱,什么都是小洋优先,所以当他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是一点儿困难时,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只知道以哭相对。

我告诉孩子的父母,爱哭虽然不一定是坏事,哭可以减轻压力,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但是孩子动不动就哭,这种“哭”就有问题了。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如果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向大人求助,不帮他他就哭,在这种情况下,大人可以对孩子说:“对不起,我帮不了你。这件事情我相信你自己可以解决。”有时要适当离开,给孩子独自面对困难的机会。小洋的父母也同意了我的说法,愿意改进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自然是我使“绝招”的时候了。我想,我最先要做的就是不能强化小洋哭,不能因此给予孩子特权或取消规矩,或因哭而免予批评等,要跟他清楚地说明错在哪里,既不斥责,也不无原则迁就。

机会来了!放完小长假回来,我开始教孩子们写作文。理清作文思路,交流完所写题材,大家刚刚打开作文本开始动笔,就有一位学生轻轻提醒我说:“老师,小洋又要哭了,你看……”循着他指的方向,我看见了小洋控制不住地开始撇嘴,脸上是“阴转雨”的节奏。我不由得皱了皱眉,等我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他哭得更厉害了,无声的哭泣已经变成了小声的抽噎。我轻轻地唤他出来,因为怕影响其他同学写作文。这次我没有再纵容他,而是神情严肃地告诫他:“小洋,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真的遇到什么问题要讲出来,而不只是哭,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经常把眼泪挂在脸上的孩子,那是不勇敢的表现……”

小洋不理我,还是哭个不停。我知道,现在所有的劝慰他都听不进去,我决定不再哄他,而要冷处理一下。大半节课过去了,小洋看看没有人再来给他台阶下,他左右为难。终于,他忍不住走上前,对我说:“老师,我不知道作文开头怎么写,你能不能再教教我?……”这回我点点头,夸奖道:“你看,要学会用语言表达,说清自己为什么要哭,这样我们才能帮你呀,要不,你一直哭,就算哭到天昏地暗,大家还是不明白你到底要什么,对吗?”小洋抹抹眼泪,不好意思地笑了。

之后,当我观察到小洋有不良情绪出现时,总会适时地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如:“今天小洋表现非常好,不再是以前那个爱哭的孩子了,是个小男子汉了,老师更加喜欢他了。”有了正向引导,小洋的眼泪刚刚在眼眶中转了两圈,就又收回去了。半个学期下来,教室里居然没有再听见他哭泣的声音,真让人欣慰!

常言道“笑比哭好”,拥有乐观开朗的心态能让人充满活力。为“哭触包”寻找到治疗爱哭毛病的良药,驱散孩子心中的阴霾,让他拥有阳光的心态,在微笑中度过每一天,这其实也是一个老师真正的快乐所在呀!

两个“冤家”握手了

俗话说得好:时间长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孩子之间交往,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小摩擦、小碰撞。矛盾的起因,无非是一些学习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小磕碰、一次小接触,或一个道听途说的小误会造成的。

发生了矛盾或纠纷,“官司”告了过来,班主任又怎能坐视不管?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通常的做法是:将争吵、打闹的双方叫到一起,先了解事发的缘由及经过,然后依据校纪、班规作出评判,对过错方一通批评教育,最后设法让争执双方来个握手言欢……

一般来说,孩子间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官司”,对我这个经验丰富的老班而言,采取上述方式,再加上教师的威严,能很快平息事端。

可是,我却在班级里遇到了两个三天两头闹矛盾的“小冤家”。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小宬和大缪平时特别不投缘,一直对着干,处于有我没你、有你没我的状态。

这天,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告状声了:“老师,出事了!小宬和大缪又打架了……”这个孩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其他孩子也一窝蜂地围过来:“老师,是大缪不对。”“不,是小宬不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说着,并把两个打架的男生推到了我面前。

我向学生们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回教室,再看看两个孩子,那架式和眼神,明显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似乎还要继续打下去。

“告诉老师是怎么回事?”

“他先动手打我……”

“他先打我……”

“他先骂我……”

两人互不相让,各自为自己找着理由,看那架式我觉得心平气和的劝解是没有用的。

我连忙示意他们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地方。我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谁也不要讲话,各人把今天打架的前因后果想一下,想好了,请以‘我错了……’为开头,向老师说明情况。”

15分钟后,两个孩子一前一后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脸上的怒气比刚才少了很多,仿佛还带着一脸的懊悔,我示意他们开始讲。

“我错了,我不该骂他,其实他打得一点儿也不痛,我不该还手……”

“我错了,他其实也是骂着玩,我不该先动手打他,我应该叫他以后不要再开这样的玩笑……”

见他们俩都主动地认错,我马上说:“是啊,同学之间的矛盾事实上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真的很伤感情。凡事要多替他人着想,找自己的缺点,这种伤感情的事就不会再出现了。”两个孩子点点头,并在我的提示下握手言和了。

原以为这样协调过后,两个孩子可以“冰释前嫌”,没想到,这只是风波暂时平息罢了。

没过几天,他俩又为了一丁点儿的事大打出手。大缪居然把小宬的脸抓破了,两道明显的伤痕,看上去甚是醒目。我气不打一处来,就对大缪说:“你自己看看,这小宬的脸都被你弄成了这样,没王法了是不是?”

大缪却翻起了旧账——昨天,自己的书曾经被小宬踩了两脚;前天,自己的衣服被小宬用水彩笔画了两道;上周,自己被小宬踢了一脚……这些日积月累的小事情成为了导火索,似乎这天是大缪情绪的总爆发。

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眼看上课时间要到了。于是,我赶紧进行了“同学之间要……不要……”的一通批评教育后,将小宬带到医务室去涂药水。

本以为此事就这样化解了,不曾想,放学时小宬又跑到我办公室来,告状道:“大缪很是不服气,对我说,以后咱们走着瞧!有本事你去告老师呀!我谁也不怕!”

赶去教室一看,大缪已经放学走了,我决定第二天再来处理此事。当天晚上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法,认为大缪放出这样的话来,表明我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未能使其心悦诚服,说明他已经作好了对抗老师的心理准备。我感觉靠“威严”,继续用老一套恐怕不能奏效,这迫使我不得不思考别的解决办法。

从大缪的反应来看,我的批评教育已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如果我继续插手此事,这两个孩子间的矛盾可能要进一步加深。两个孩子总是这样闹别扭可不行,要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关键所在呀。

我问小宬:“大缪这次为什么要跟你闹别扭?”小宬告诉我:“他抄黑板上的题目时,站在了讲台的前面,我大声叫他下来,他不肯,我就上去拉他,他很生气地挥手打了我,于是我们俩就扭打起来了……”

我点点头说:“大缪的确是脾气有些急躁,各方面表现也不是很好,你平时要多尊重他一些,不要看不起他。如果你们两个人平时关系很好,昨天你要是先用商量的语气跟他讲,也许他就自己回座位上去了。”小宬可能认为我这番话有点儿偏心眼,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我又接着说:“你提出要大缪回座位抄题目的要求,老师认为完全合理,但是老师认为你是个大孩子了,应该逐步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了,很多问题只要肯动脑筋,总有办法解决!你脑瓜这么聪明,老师相信你能想出办法自行调解好这件事情!”小宬依旧待着不肯回班里,不服气地说:“你是老师你才这样说!我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家伙动不动就要打人!”我鼓励他想想办法,再试试看,不行老师再出面解决。

过了一天,小宬前来向我汇报,他眉飞色舞地告诉我:“问题解决了!”我问他是怎样解决的,他说:“大缪之所以要走上讲台去抄题目,是因为看不清老师在黑板上留的作业。我说我可以念给他听,或者我抄完,把本子拿给他抄,让他以后不要站在上面挡着我们的视线,他一高兴,就同意了……”

此事的处理结果我十分满意,我在班上表扬了这两个孩子能够主动自行化解纠纷、矛盾的做法,并顺势引导说:“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同学间有了矛盾应先冷静下来,考虑一下有没有可能自行化解?该怎样化解?产生矛盾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要相互谦让、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遇事要三思而行,不能动辄就用拳脚来解决,那样只能将矛盾越闹越大,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己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打那以后,这两个“小冤家”再没有发生什么冲突,相处甚洽,教室里一片和谐。其实,面对学生间的矛盾也好、纠纷也罢,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教会孩子们自行化解矛盾的一些方法,这样不仅他们可以从中学会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我们也能省去许多“麻烦”,不是吗?

“唱反调”的孩子很特别

鲜花和掌声,人人都喜欢。当人们听到赞同的声音时,往往心里很高兴,而听到反对的意见时,心里难免有点儿疙疙瘩瘩,甚至会勃然大怒,失去理智。

老师也是一样,最不喜欢的就是学生总跟你“唱反调”。

可是,如今的孩子,都很有个性,思想也特别活跃,想要让他们一个个都附和老师的想法,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一群同事聚会时,都开始吐苦水。最郁闷的是和我同龄的朱老师,她教一年级的娃。本来,一年级的孩子是最好哄的,只要给他们戴戴高帽子,发发小红花,孩子们立刻两眼放光,坐得笔直,听着老师的指挥,一起学文识字。

这天给孩子们讲《春笋》一文。可这帮娃超不给老师面子,一个个唱起了“反调”来。朱老师刚拿出春笋的实物,教孩子们读“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一个孩子就叫道:“老师,不对,不是浅褐色的,你手里的春笋应该是深褐色的!”另一个又接话:“而且,我觉得它不像嫩生生的娃娃!”刚平息了这个“插曲”,朱老师甜甜地问:“小朋友们,春笋娃娃迎着春风生长,多可爱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好吗?”结果,居然有一个孩子摇着头,大声嚷道:“不——好——”这可让朱老师尴尬极了!偏偏这天校长来听课,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让人下不了台呀,唉!

对于她的苦恼,我们只能表示同情。毕竟,现在哪个班没有这么一两个“唱反调”的孩子呢?就像我们班,刚一开学,就有调皮的娃和我唱起了对台戏。

思品课上,我给孩子们介绍什么是“私塾”,谈到过去的年代,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读书的机会,尤其是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女孩子几乎没有上学堂、进私塾读书认字的可能。突然,一个娃跳了起来,兴奋地大叫:“太棒了,我要是女孩就好了,不用上学太开心了!”全班笑得前仰后合,一节课就这样被搅和了。

课后,我问这个孩子,他挠挠头,说:“说着玩的,开玩笑罢了!”十来岁的娃,正是调皮的时候,也不便和他们真的计较什么,我就提醒他,不要在课上乱开玩笑,这样会影响大家的学习。

没想到,教室里这样的孩子还不是一个两个。

语文课上,教《花瓣飘香》。文中的主人公是个懂事的小女孩,她为了让生病的妈妈感到高兴,偷偷地到邻居家的阳台上,轻轻地摘了一片花瓣。邻居看见了,问她为什么要摘花,为什么只摘一片花瓣。女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读到这一段,我问孩子:“为什么说这个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呢?”一个孩子大叫:“我知道!因为小女孩晓得只摘别人家的花瓣,不摘自己家的花瓣,真是太懂事了!”这是什么逻辑?我赶紧“拨乱反正”,才将孩子们的言论扭转过来。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大家小书,漫谈欧洲启蒙精神,探索欧洲公民社会,反思东西文化差异。启蒙主义者总是在自我批判,在公民社会中起了很大作用。就此意义而言,启蒙永远没有结束。作为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家,在西方文明史中,作者特别关注启蒙精神怎样在西欧以及北美萌芽、生长和铺开,而了解启蒙精神有助于理解欧洲公民社会的历史进程,反思中国的启蒙。同样,如果没有中国历史作参照,有些欧洲历史的特性便容易忽略。在对谈中,两位学者的批判与反思贯穿了欧洲内战、市场经济、宗教改革、民族主义、教育、革命、理性、传统、政党、欧盟建设等诸多话题,时时激起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思考。本书语言平易近人,是了解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进程的通识读本。
  • 事业单位,那点事儿

    事业单位,那点事儿

    故事、人事、心事、旧事、闲事。事虽小,却在不经意间环绕在你我身边。若干年后回头看,就都成了那几个大词——人生、命运、历史。奖金分配,人事考核,编制问题,招聘员工,公平与效率,平衡与协调,“一把手”的“睁眼”与“闭眼”,既是处事哲学,又是心灵鸡汤。读完此书,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定会在其中找到你我在生活中的影子;如果你是新入职场的年青人,你会知道事业单位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为你的求职选择增加一份成竹在胸的砝码;如果你是一单位领导,“16条小忠告”与“16条小心得”是否入丝入理,入脑入心?
  • 口述·百姓的故事

    口述·百姓的故事

    改革开放不但是中国历史划时代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百姓生活和命运的转折点,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起航,普通百姓成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受惠者。听被点燃人生、被改写命运的百姓口述:从一名建筑工人成为一名大学生、自学考试给我插上腾飞的翅膀 、进城创业,改变了我的命运、由“票证供应”到刷卡消费、过上了无后顾之忧的“小康”生活。
热门推荐
  • 总裁的呆萌小妻

    总裁的呆萌小妻

    他是白易寒,白氏集团杀伐决断的总裁。而她,是被白易寒捡回来的养女,乔唯一。五年后,她出落的亭亭玉立,娇柔可爱,唯独害怕自己的大哥白易寒。大哥冷若冰霜,唯独对乔唯一展露笑颜。来自旁人的指指点点,乔唯一不敢有半步的逾越,白易寒却强行将她就在身边——“不准离开我!”“白易寒,你到底要困我多久?”“永远!”而谁又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
  • 二货王妃难再逃

    二货王妃难再逃

    她被爱欺骗,水中失足意外穿越,撞上不孕不育的纳兰王被囚示爱!在后母跟异妹的居心叵测下险些丧命。尔虞我诈中她努力置身事外寻求自己的归宿,最后却被毒瞎双眼,他的爱是否依然不变?
  • 炙毂子诗格

    炙毂子诗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深深亦然

    深深亦然

    “你说的,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还作数么”她走后,他知道自己还是放不下,所有人都以为他放下了。连他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还在等。只有他好哥们知道他从未放下。“我们,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其实一开始就没那么多借口和理由,没那么多顺路和刚好,一切都只是因为我喜欢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光很好如果你在

    时光很好如果你在

    这是一个关于暗恋和傲娇、青春和成长的故事。
  • 机器人侦探阿熏①

    机器人侦探阿熏①

    地铁是现代都市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发明地铁的人一定想不到那小小的铁皮盒子居然能容纳那么多被挤得变了形的人类。像我这样的地铁一族,早已习惯了在任何狭窄拥挤的环境中处变不惊。一踏出地铁,我便自然地朝左拐弯。距离地铁口五米远的地方,伫立着一座四平米大小的书报亭,两扇朝外敞开的铁皮门上挂满了花花绿绿的杂志。每天早晨在书报亭买一份早报,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习惯这种东西很可怕,一旦长年累月地坚持同一个行为,这个行为就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 快穿之女王大人很无情

    快穿之女王大人很无情

    当女王大人想旅游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你好,我是系统,请你完成任务。”“。。。。。。”“好了,宿主”“你想死吗?”
  • 枕上婚姻

    枕上婚姻

    三十二岁的萧宴忱在沈凉夏的眼中就是一个大叔。大叔太老,肉不好吃。所以,她敬谢不敏。没想到会有那么一天,自己反倒成了人家的盘中餐。沈凉夏宽面条泪,大叔,咱们能盖着棉被只聊聊人生不?大叔对对手指:老婆……床单该换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