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5700000003

第3章 成长智慧(2)

文章的形态是通过“模式”表现出来的。熟悉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模式,知晓了文章的一些表达规律,习作者就可以进行模仿,进行化用,进行改进,进行创造。所以,要想训练学生尽快地学会写文章,应该做到模式先行、规律指导先行、构思训练先行。日常教学中,我们之所以注意对经典范文的学习,就是因为它们主要在语言与模式两个方面闪耀着光彩。

如果我们练就了这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可以说,我们已经比较有功夫了。

四、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

考试,是体现国家与政府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一种特殊方式。中考与高考,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当教师的必须而且应该具有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本领,这一定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磨炼”我们的要点有三个:1.如何精于考点提炼,2.如何善于训练指导,3.如何巧于计划安排。

这三个要点,每一个都可以让我们升华认识、优化做法。深入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真正尝到科学备考的甜头,而我们的学生,也就有可能离开辛苦无边的“题海战术”。

每位语文教师,一辈子都需要习练这四项基本功。

路途漫漫,教艺无涯,让我们翻山越岭,一路前行。

4.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是延长生命的一种方法

发展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大事。

从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特点看,可以说,没有业余时间的利用就没有优秀成果的产生;也可以说,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课堂教学的专家。因为,发展自己的基本要求是钻研教学,形成特长;因为,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勤奋积累,突破专题。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一蹴而就的成功只能是想象中的故事。

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特点是缺少时间,因为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了。所以,在工作状态中的中小学教师,成功的机会在八小时之外。这是一门学问。

有人说,今天太宝贵了,如果我们没有今天,那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我还想这样说,我们曾经拥有很多“今天”,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曾经所拥有的很多个“今天”中,我们却也是什么都没有。

在生命的长河中,我因知青下放而损失过10多年的时间。似水流年,无可逆转。一切都晚于人家,一切都需要时间,一切都脚步匆忙。

我曾将我的感受写入我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与学生一起写作的短诗中: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新的美景在向我招手,我欣喜地拥抱我的时光,把两步当作一步走!

为了每个今天的“有”,我非常珍视业余时间,有着良好的利用业余时间的习惯。我将我对时间利用的感受写入短文《立即》:

“立即”,就是让自己快点做起来。“立即”,就是简洁,就是快速,就是极有自制力。“立即”因此而给了我们以最最宝贵的财富:时间。与时间同步的,还节省了我们最最宝贵的另一种财富:精力。“立即”应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立人方式;“立即”带来的是效率。而我们生活中的休憩、愉悦、浪漫,并不会因此而逊色。不教一天闲过。

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评价,我是一个几十年来基本上没有享受过尽情休息的人。我的绝大部分成果,都是在休息日、节假日和其他业余时间中创造出来的。我可以用无数的例子证明我对时间的珍视。在我的生活里,时间是可以分层次地利用的。

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我用来思考一些问题,回忆一些事情,回味一些课文内容,回想一些教学设计的细节。就像我在一篇短文中所写的那样:“我有遐思的艺术。我常常在孤寂的旅途中放飞我的思绪,让它迎着蒙蒙的细雨,迎着灿灿的阳光,迎着柔柔的和风飘向远方。”

晚上在家的时间,常常用来静心地写作。宁静的夜晚,带给自己的沉思或写作以诗一般的意境。特别是冬天的晚上,四周一片寂静,戴着薄薄的手套打字,键盘清脆的“嗒嗒”声伴随着飞扬的思绪,让人不知道时间的悄然流逝。有时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站起来时双腿已经麻木了。

双休的时间,长假的时间,寒暑假的时间,中考命题中的剩余时间,都是可以用来做“大事”的。2005年中考命题,我被“关”了24天,用8天时间完成中考命题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就是一天又一天的写作:写成了给《学习报》的10篇文章、给《语文教学通讯》的9篇专栏文章。

近20年的春节,没有一个是不用来进行论文写作或讲座稿的撰写的。

因为如此,我能够连续20多年保持着每年发表论文50篇以上的纪录,这种纪录一直延续到2011年。我常常为我赢得了大量的业余时间而觉得欣慰与幸福,并有着深刻的感悟:

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发展自己或者发展事业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他好像只知道珍惜时间,其实是抓住了根本的东西。

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是延长生命的一种方法。

我们无法追赶太阳,但我们可以与时间赛跑。

5.进入教学研究,永不言迟

教学研究,永远面对着填补不完的空白。哪怕你到100岁的时候,只要你有兴趣,还有研究的空白在等待着你。这是我真实的体会。可以说,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中还有无数个空白无人问津或者涉之不深,任何时候进入这种研究都不能称之为“迟”。

以“发表连载文章”为例,我就突破了一个巨大的空白——中语界,极少有人能够长年写专栏文章、连载文章。

到1993年,新中国的语文教育研究进行了快50年了吧,却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案例研究。我这个在事业上起步很迟的人,却在这一年开始了中学语文案例研究,用8年的工夫,给湖北的《中学语文》杂志写了系列稿《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这比一般的案例研究早了10年。

到2002年,新中国成立50多年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艺术的研究却同样没有系统地进行过,不论是个人进行的还是集体合作的。而我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从2002年到2004年,用了3年的时间写出了《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连载之后结集出版。

直到2006年,中语界还很少有人专心地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学法”进行深刻研究,这就形成一个很有趣也可以说是带有一点讽刺意味的教学现象:我们天天在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而广大教师自己却很少受到过比较专业的“学法”的熏陶。从2005年起,我的《中学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20讲》开始在刊物上连载,目录索引法、资料摘抄法等20种实用研究技法的介绍深受一线语文教师的欢迎。

还有:

1996年到1997年,我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上连载“教学设计艺术”短文16篇。

1998年到2003年,我在《中学生阅读》杂志上连续发表“别出心裁读课文”的小论文约40篇。

2001年起,我在《学习报》上连载“方法式阅读”短文近百篇。

2005年,《光明日报》以《中学语文教学“创新设计”》为主题,发表了我的10篇文章,人们认为这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2007年,我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的“映潮说课”专栏开始运行,接着《语文世界》的同类专栏也开始刊发我的“说课”稿。我在这两本杂志上一共发表了“映潮说课”稿50余篇。

2003年到2012年底,我在《语文教学通讯》的“名师讲坛”专栏中发表“阅读教学诗意手法”方面的连载系列论文80篇。

2012年,我在北京《中学语文教学》上开始发表教学艺术“微型讲座”系列文章。

此中之苦,此中之甜,不可言喻。这些,其实还是应了我的那句话:耐力是一种智慧。同时也应了这句话:进入教学研究,永不言迟。

6.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

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是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

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专业杂志。

语文教师第一要克服的难关是论文写作关。

语文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

……

这是我从“语文教师业务素质”的角度常常说的几个“第一”。

“提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从事物中进行提取,含有筛选提纯、聚集精华的意味;二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归纳,含有小结经验、发现规律的意味。我所说的“提炼”,主要是从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来说的。

将“提炼”用于生活,用于思考,用于观察,用于研究,其含义就是去粗取精,变隐为显,化繁为简,发现规律。这是一种在对大量事物、现象进行观察或者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抽象出规律的研究方法。

“提炼”是积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从芜杂纷繁的材料中发现规律,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而进行吸纳,能表现自己独到的提取角度。

“提炼”是科学的操作技法,它要求我们有识别的眼光,有划分归类的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发现、提取出某个方面的技巧与规律并艺术地运用于教与学。

“提炼”是一种高层次的发现能力,它要求我们善于划分,善于归纳,善于概括,善于结论,在筛选、组合、思考、验证的具体实践之中理性地发现一些客观存在的规律,用于指导教学、提高自身。

之所以将提炼能力称为“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就在于它要求“抽象”,在于它能让我们发现规律。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能洞悉事物,就能在“深刻”与“高效”上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抽象是思维层次很高的、理性的提炼方法。

抽象是建立在真实材料基础上的划分、归类、概括、定性。

抽象提炼,就是面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进行分门别类的组合,进行事物规律的发现与命名。抽象提炼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梯。拥有了这种研究技法,能够让我们在做学问中成为一个很理性、很清醒的人。

“提炼”的基本手法大致上分三步:第一步,积聚材料;第二步,划分归类;第三步,定性命名。

请看我下面的一则“提炼”——古诗赏析的一般角度:

1.总的来看,诗歌欣赏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

2.从人们的欣赏规律来看,诗歌欣赏的着眼点是: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3.从语言表达来看,诗歌欣赏与表达的着眼点是:全诗概说,字词品味,诗联赏读,景物描述,手法揣摩,情感体味,主旨探求,风格评论。

4.从细部的欣赏品味来看,诗歌赏析的着眼点有:人物,时空,动静,声色,上下,远近,宏微,刚柔,景情,视听、离合,声韵。

5.从对全诗的赏析文字来看,有这样几种表达风格:整体概说式,整体叙说式,整体评说式,整体赏析式。这四式,基本模式为总分总,中间分联评说。

6.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用译诗来解说内容,用描述来表现诗境,用抒情来表达感受,用阐释来点示深意,用吟诵来传情达意,用评说来赏析美点。

……

不占有大量材料,提炼不出上述内容。由此可见,培养“提炼”能力,实际上也是在培养我们“经受磨炼”的能力。“提炼”二字,能让人的思想与思维不停息地进行劳作。

从生活的角度看,善于提炼的人,也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善于对人、对事物、对生活进行感悟与提炼。从而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这就是“方法”的巨大作用。优良的学习方法背后,是正确的思想方法。

7.先做好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

教师发展自己的基本要求是:钻研教学,探究专题;教师在教学业务提升方面,坚持“专题研究”是成功的秘诀。

我这里所说的“专题研究”,不是指大家一起来做的“课题”。所谓“课题研究”,其流程一般是:申报课题——得到批复——开展研究——积累资料——提炼成果——验收课题——颁发奖证。这样的课题研究对于教师关注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好处,但毕竟是大家一起来做的事,个人深入的程度往往不够。

我所说的“专题研究”,指的是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业务特长,结合自己的爱好,考虑到教学实际的需要而独立进行的关于语文教学某个方面的定向研究。可以说,这样的专题研究就是自己给自己安排的微型研究项目。

做这样的专题研究,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极大的好处。它能够锻炼、提升教师这样一些基本能力:科研话题的定向能力,设想与策划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实验能力,收集整理提炼能力,资料参读能力,还有论文写作能力。

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实实在在地先做好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趟出一条或浅或深的路子。有了这样一趟旅程,就会兴致盎然地去走第二条、第三条路。

做好自己的专题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选题要实;第二,开口要小;第三,素材要多;第四,总结要精。比如“怎样研读教材”,是一般教师不屑于去做的一个专题研究,但我却做得有滋有味。请看我的研究内容:

教学警语——

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需的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1.拆分式阅读。这种方法锻炼我们对文本的分解、分类、发现、提炼、命名、化用的能力。

2.选点式阅读。这种阅读方法集中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将课文中的一个点读透。

3.反复式阅读。此法的实质在于“多角度”。它培养我们思维的灵活性,培养我们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同类推荐
  •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效益评价研究

    本书撰写力求从我国传媒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各传媒集团产业化进程的差距,系统阐述各传媒集团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产业化的现状和问题;各传媒集团加快产业化步伐的对策和措施;产业化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等。本书的创新点体现在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和措施;建立评价传媒产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方面。
  • 女性: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女性: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内容跨越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从周代《周易》的女性观一直写到当下女性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一部中国女性的变迁史。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将了解到儒家确立的女性观以及儒家女性观在各个朝代的变化,儒家女性观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局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儒家女性观对当代女性生活又有何影响。从周代开始女性被剥夺了在公共生活领域作为的权利,女性被限制在狭小单一的家庭空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不仅是一种劳动的性别分工,更是一种牢固的角色定位,从这种角色定位出发规定了性别的不同特征与规范,更规定了男女不同的道德礼教。女性的劳动分工、角色定位、性别特征及权利、地位这三千年有什么变化,通过阅读你得到一个了解。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 问道新闻

    问道新闻

    王存政著的《问道新闻》是一本新闻作品集,汇编了作者自2006年起至2015年12月这十年间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会议发言、为报刊的新栏目新专栏而写的开栏语、在会上的讲话、参与采写的新闻稿件,还有部分论文和单位管理方面的文字。全书分为随谈、感言、唠叨、口传、论调、说道共六个大辑,内容丰富,异彩纷呈。可以看到作者十年来的变化发展以及行走在“新闻”这条路上的履痕。
  •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忆岁华

    忆岁华

    年少时的惊鸿一瞥,入了心扉想与你举案齐眉,白首相随后来,我误了芳华,负了年岁你白了华发,待何人归
  • 孀女韶华

    孀女韶华

    她~为复仇而活着~在仇人屋檐下苟活,但为什么,“我手刃了仇人,我一点都不开心!”孑然转身,幸好还有他!
  •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

    名人传记丛书——狄更斯——伟大的坏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从沙漠领主开始的霸权

    从沙漠领主开始的霸权

    苏浮穿越到了异世界中,他的父亲留给他的只有几名忠心耿耿的女管家,还有一片极为浩大的沙漠领土。在系统的帮助下,他慢慢的从沙漠的领主成为了整个世界的霸主!
  • 叠山集

    叠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童言无忌萌翻天

    童言无忌萌翻天

    "熊孩子们的言行那绝对雷得你外焦里嫩,外加哭笑不得。不信你就来他们的世界看看:1、女儿上三年级了,成绩却不是很好,这次期末考试语文居然只考了55分,我老公很生气,就问她:“怎么才考55分?”女儿沉思良久,终于抬头,煞有介事地对我老公说:“爸爸,我想到了,因为,有45分被老师给扣了。”2、这天,姐姐不在,给四岁的小外甥女洗澡的任务就落在我头上,我试了水温,给她将洗澡水放好之后,然后,她躺在浴缸中很是大气地对我挥挥手:“行了,你退下吧。”顿时,我就被雷得哑口无言了。…………请勿在吃饭或者喝水的时候阅读本书,否则后果自负。另外提醒一句:小心熊孩子毁你三观哦。"
  • 爱宠倒追妻

    爱宠倒追妻

    “慕筱,你给我滚!”他冰冷的声音,带着无情的字眼,将少女所有的梦都打碎了。他们本是青梅竹马,本该两小无猜,奈何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她总是追逐的那一个。一颗玻璃般纯粹的心,无怨无悔的追逐,恋了十五年,追了十五年,她却从来都不知道,原来那人是那样的厌恶自己!“瑾哥哥,我恨你!”一颗玻璃心破碎,她决绝的冲出门外,却从未曾想过,原来因为自己的错爱,她受到的惩罚有那么重!失去太多,身心俱疲的她涣然醒悟,她才知道原来自己错的离谱!累了,卷了,想要放弃了,可是那人却如天神般降临,用从未有过的深情看着她:“筱筱,嫁给我,让我照顾你!”只是物是人非,她没有力气再爱了……注:此文男主是专情,痴情的绝世好男人,女主甜美,善良,此文乃披着虐文外衣下的宠文,喜欢的亲们,欢迎收藏,~\(≧▽≦)/~啦啦啦
  • 截教多宝仙

    截教多宝仙

    一朝开眼,再次成为了截教多宝道人。封神量劫,虽因果注定,天意如刀,但这一世,他定能扭转乾坤,在这天地大劫之间,再复截教天下……
  • 第一兵王

    第一兵王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大时代,张野也想低调,可他么的实力不允许啊!
  • 盗世长生

    盗世长生

    在一次奇特的冒险后,陈劫然意外的获得了长生的秘密,其中,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寄来的关于自己家人失踪的线索和自己家人以前做过的事,之后的每一次冒险,他都会收到神秘的线索和信息,自己家人失踪究竟和传说的长生是不是有种千丝万缕的关系?长生,究竟是福还是祸?长生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民间组织前四象门,长生的天帛壁画,开国的传国玉玺,这一切,又有什么关联?其中又存在着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