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4300000006

第6章 回忆(6)

我忽然想起六十年前的一次会议。那次会议上提出了“双百”方针,鼓励人们独立思考,自由辩论;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我听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一说法时,还以为是改革开放的创新之词。那是我的学生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和价值观相对多元的时代,人们对西方的东西感觉新鲜,尤其热衷。年龄渐长之后,我读庄子,读孔子,读伏生和陈仲子,苍老又灿烂的文化让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更加饱满。世界观也好,审美也好,阅读和阅历会给予他正确的判断。“这是一个末法时代,可是你要好好做,把东西留下来,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一个与佛有缘的人像伏生一样冷静,他喁喁独语的意思是:山未穷,水不尽。

伏生保存下来的,是一部散文集。这部书中,有些篇章杂以神话色彩,有些篇末缀以诗歌,语言甚美。也是从《尚书》开始,散文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此后,先秦诸子散文、唐宋散文、明清小品,一步一步越来越深远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基本格局和走向。前些年,我的一位写作老师反复向我强调梁衡先生一句话:自古文章比高低,不在词句在立意。他说散文写作一定要讲究立意,要想写出有分量的作品,下笔就不要小众化。我倒是觉得,立意重要,词句同样不可轻视。韩小蕙女士认为,好的语言是散文的制高点,对此我是认同的,而且,对一些散发氤氲气息的文字,我也是喜欢的,“无人知晓一滴夜露的孤独和颤栗,对于美,人总有与生俱来的饕餮。”安妮宝贝是小众写作的代表,她这样的文字是不是有些不同凡响?

冬日萧瑟。“大寒”节气在伏氏宅院周围逡巡,太阳踱到树林西边去了,我打开车门,准备回城。“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冷冽寒风中,元代诗人白朴的诗句跃然而出。春夏秋冬雨露霜雪,自然景色对人心的感召,古与今同。

从苏家村回来次日,一场雪降临齐鲁之地。这一个冬季被雾霾天气反复纠缠,我的咽炎反复发作,感冒一场接着一场,我甚至在梦中看到自己变成一只候鸟,向南飞去。现在,我可以站在窗前看雪了。看,这一朵一朵地,飘飘洒洒落下来,落在地上,落在草木上,落在仿古路灯上,尘世一片洁白。此情此景,仿若回归汉代时光,我看到一介书生穿越飞雪,从远古款款而来,深衣曲裾,赤子情怀,看上去真是很美。

责任编辑:张森

不被打扰的私人生活【外一篇】

李晓君

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虽不严重,但还是让我暗吃一惊。那就是,十多年来我并没有安装一部家庭电话。

显然,我们家不属于经济上的底层,安装一部电话不足挂齿。出于什么原因,使我一直回避装一部电话这个事实?我坐在房间里,在电脑前凝思起来。这是在写作的停顿中突出冒出的一个问题。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都假装没看见,而是任其累积,不去深究。不去正视,并不表明问题得到解决。它迟早会像病毒一样爆发。也许装电话这个事算不上一个问题——因为我的家人,都对此达成一种缄默的共识,仿佛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一个不被打扰的私人生活的状态。不装电话并不意味着会被人忘记。在通讯这么发达的今天——我们家除了女儿,人人都有一部手机,随时可以被人找到。不装电话改变不了可以隐遁的事实。如果说,一个作家,比常人更希望他的私人生活不被打扰,因为他在人家休息的时候却在构思和写作——因此需要一个安宁的环境的话,那么让家人接受他的习惯是否也是一种专横?然而事实是,我的家人都乐于接受不被打扰的状况,喜欢处在一种“被遗忘的存在”中。

我不愿接听电话,就像不愿看电视一样。电视可以作为一个摆设,沉默着作为一个物件孤单地呈现在那里——甚至打开它,只要不去关注它,把音量调到无声,任画面不断变换,你的内心依然可以作为一个封闭的状态存在——它对你干扰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而电话不同,一部突然响起的电话,就像一个命令一样,让你情不自禁地走向前去,在一个习惯听命于发号施令的环境中——我们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成,从小得到的教育,都是听命,接受外部的训示,从最初的不情愿、反抗,到渐渐接受乃至完全妥协。直到有一天当你忽然醒悟,随时恭候人家的命令、教导,其实是一个大问题。你开始学会反思,想要摆脱这一桎梏,然而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我们早已丧失自我意识的能力,没有命令我们无法前行。

我也许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是阅读帮人建立起独立意识。可见,去除愚昧和奴性,唯有读书一条路。不装家庭电话,是建立自我的一小步。但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将自己(也将他人)限制在一个不可触摸的空间里——事实上,这个空间不存在,哪怕在遥远的火星乃至银河系,人们都有探寻的兴趣和勇气。十多年前,我还不曾拥有手机,但和很多人一样,我有一个BP机,俗称“叩机”,“叩”是个动词——寻呼者的意图通过媒介传导你,我很喜欢这个词。每次叩机一响,急急地去找电话回过去,可见我与大多数人一样。我记得那时倒是装有一部家庭电话——我从一个学校调到党政机关上班,为了方便联络,安装家庭电话成为一个不可推辞的义务。那时,我完全没有个人生活,作为一个基层的小公务员,并且是服务于县城最重要的权力机关,我的周末时间通常也是在工作中——这种后来称之为“五加二、白加黑”的状态,不仅不被当作对个人权利的冒犯,还当作是一种美德加以传扬。国家早有法定的节假日,并且明文规定执行公休假制度。就像一个落伍的尾随者,意识还跟不上引领者的节拍,不少如我曾供职的县市,还处在一个相对陈旧的思维模式里。

我很庆幸后来有机会离开那个部门,到了一个相对清闲的单位,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我觉得人人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且出自内心的诚恳而非一种外在的压力去工作,是一个幸福社会的标志。来到南昌以后,我不仅告别了一种习惯于耳提面命的生活,同时也切断了私人电话这根线——我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六年,从来没有装过一部家庭电话。我非常珍视这来之不易的私人生活的领地——坦白地讲,的确比过去清静多了。

说到底,我是个对现代生活稍有抵触的人,但并不严重。在大部分人开始使用电脑写作的时候,我还在用手写(我甚至在考虑是否要恢复这一习惯),QQ、微博、微信这些工具,我也是很晚才学会——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至今都不怎么使用它们,我对他们充满敬意。当我开始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我发现我有强烈的依赖症,早上起来蹲坑的时候,要拿出手机来看看微信,每晚入睡之前也要玩一会儿,甚至在候车、坐车的时候,都离不开它。我想我之所以不去看电视,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我可能会对它依赖性很强。这是理性在告知我,必须远离电视的原因。我一边在努力维持个人生活的纯洁性,一边不断地在丧失它,而沦陷到一种需要不断喂食大量信息的对资讯的恐慌症中。

美国窃听丑闻爆发后,斯诺登所曝光的一切,将人们认识中的暗区显影出来。在我们以为私人生活是片净土的时候,猛然被人扇了一记耳光——不存在这样天真的幻想,它早已被冒犯和践踏。人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网络里,据说云技术保留了人们在网络上留下的任何痕迹。

不装家庭电话,改变不了我的行踪不被记录。事实上,一个写作者的生活是简单而清苦的,与苦行僧无异。如有可能,他希望日复一日地待在工作室里——待在写字桌前,对着打开的电脑屏幕,发动想象的机器——他更乐于去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对于实际生活的关注,远不是那么强烈。说到底,文学是一种创造的艺术,一个作家从这种劳作中收获艰辛,也收获欢乐。如果有一根线,连着虚拟世界的深处,我愿意做这个虚拟世界的倾听者。拒绝接听电话,显然出于对实际生活的逃离,对介入“现实”的痛恨。聪明的读者不愿意接受一个复制的生活的样本,而愿意看到一个新异的充满可能性的“世界”——这构成他们生活下去、对未来期待的一个重要原因。试想一下吧,《西游记》和一部蹩脚的纪实作品,对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孰深孰浅,是一望而知的。

说这么多,我一直没有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家人为何都乐于生活在一个没有固定电话的世界?我理解这是性格所致,出于家族基因的原因。我们都属于那种内向的、怯于与人交流的那种。如有可能,都尽量闭紧自己不去与人聊天、打交道。虽然母亲近来与小区的老人们开始互动,并成为麻将桌上的常客。但我的观察,在这十六年里,母亲随我在这个城市生活过四五个小区,敢于走出家门,与人交流,这还是第一次。

其实我们乐于按照自己的性情生活,仅此而已。我们不是遁世者,逃离——这一蛊惑人心的举动,只在某种潜意识里,打开了一个缺口,我们在想象中,就像做梦一样,回到无知的孩提时代,扮演了一个虚拟中的逃离者。

诗人之死

一个千里之外至今未曾谋面的诗人(准确地说是诗评家)陈超,意外坠楼自杀了。这个沉闷的初冬,死亡成为一个让人伤感的词。

我最初关注陈超先生,还是在赣西一个乡村中学当老师的时候,经常在《诗刊》《诗歌报》《诗神》等杂志上读到他的文章。对于我理解现代诗帮助很大。后来又购得他一些书籍,他对西方现代诗阐释性的导读很有见地,更印证了我当初对他的看法。陈超是以哲学入诗、评诗和研究诗歌的,他的“文本细读”理论深合我意。此后十多年来虽不再写诗,但对诗神烙下最初的诗歌印记,总难忘怀。

诗歌是形象的哲学,从这一点来说,陈超先生的理论和诗观,是有代表性的。当时,国内也有一些诗歌理论家,他们对一批俄罗斯和前苏联诗人如帕斯捷尔纳克、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斯塔姆、布罗茨基等非常推崇,对他们在国内的推介,起到很大作用,其中几个,我一直很喜欢,但总的来说,他们的解读偏向于对“暴政”“专制”的反抗和不妥协,以及对“流亡”命运的讴歌。而陈超先生则从哲学的思维上,对现代诗研究和阐释,更令人信服,有一种让人豁然开朗之感。以哲学或者说生命入诗,这是使诗歌走出工具性的必要途径。当时我也正以这样的信念写诗,那时的我二十岁出头,是个内向而自傲的乡村教师,陈超先生对我的启发,有如黄庭坚“点铁成金”的意味。

自然,诗人自杀,已成为中国文坛一道壮烈而悲怆的景观。上自王国维的颐和园沉湖,下至海子的山海关卧轨,诗人自杀,开启了现代文学一个魔咒般的命题。而王国维和海子的自杀,都仿佛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文化意味。

中国百年来的社会进程,纷繁复杂,其中知识分子的态度、命运和浮沉,又尤其引人注目。王国维,作为一个文化的卫道士,一个坚定的文化理想主义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波诡云谲的社会政治变革中,不惜以一死,来深情拥抱他的精神家园。人们在他内衣口袋里发现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短短数言,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决绝和无尽猜想。很容易让人想起南宋遗臣文天祥在元大都就义时,衣袋里的绝笔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而海子作为“最后一个抒情诗人”,他的卧轨自杀似乎也暗合着一个抒情时代的结束。

关于陈超先生自杀的原因,外界有诸多说法。如身患疾病,不堪重负;一边是照顾智障的儿子,一边是繁忙的工作,内心压力过大;甚至有好事者称其自杀是个官场事件,因其兼职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此说是极为荒谬和可笑的,其实陈超领工资的单位是河北师大,他是该校教授,作协职务只是挂名,但即便是驻会的职务,这个单位的性质和官场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陈超先生作为一个著名的诗歌评论家,对当代中国诗歌卓有贡献;他的诗歌其实也是出色的,只是很少示人。我在唐晓渡先生的一篇文章《读陈超的一首诗》中,读到以下诗句,不说震撼,起码也是被深深打动了:

桃花刚刚整理好衣冠,就面临了死亡。

四月的歌手,血液如此浅淡。

但桃花的骨骸比泥沙高一些,

它死过之后,就不会再死。

……

仿佛带着对自身结局的预言,一首诗从内部迸发出压抑的激情,蘸着春天的桃花之血,在岩石上书写生命的哀歌……我从网络上看到陈超先生的照片,大多是明朗而欢快的,虽也有一些带有倦容和沉郁表情的,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内心强大、对生活自信、亲和友善的人。如果死亡可以算是一颗榴霰弹的话,就像他的诗句:

她掀起粉红的衣衫,一直暴露到骨骼。/我目光焚烧,震动,像榴霰弹般矜持——/在最后时刻爆炸!裸体的桃花重又升起/挂在树梢。和我年轻的血液融为一体。/但这一切真正的快乐,是我去天国途中的事。

那么一个人的自杀,则是一个事件。他的死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或者集体的漠视,都是不正常的。我看到微信群里,人们不断地转发着他“死亡”的消息,这消息夹杂在一些“老虎”“苍蝇”落马的消息之间,也夹杂在其他真与幻的消息间。

同类推荐
  • 情爱故事

    情爱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醒世故事

    醒世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网络故事

    网络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

    一百多年前,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个时代最直观的记忆。麦家、祝勇、周晓枫、朱以撒、于坚、王开岭等二十多个作家,用笔记录这个时代的悲喜,诠释这个时代的好与坏,爱与恨。《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获奖作品集》本书经过读者、专家评选,于《散文》《散文海外版》2013、2014年两年刊发作品之中,优中选优。
  • 故事会(2017年9月上)

    故事会(2017年9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皇小二

    魔皇小二

    在经历万载沉沦之后,世界之花重新开放。御痕殿打破世界规律,宣封三大玄王……在堕落星阑、亡魂守望者、死神代言人、小夜冥等搅动天下风云之时,一个从偏僻小店中走出的小二,开始了自己的征程!……“喂!老头!那里真的那么好吗?”“当然!”“那撒子怎么办?”“他也去呗!”“那行,走吧!”“到那边你得先完成一个任务。”“什么任务?”“当好店小二……”
  • 渡我入魔

    渡我入魔

    她是拥有魔族神族血统灵气煞气并存的丑陋女子,日益增大的煞气将她的脸变得一半黑一半黄,为了不被魔障之毒吞噬而入魔,她踏上了修仙之路。他堕仙入魔,嗜血为生,超脱六界外,不在五行中,无情无欲,靠近她只为了夺取神族宝物开天,他日能将这六界踩于脚下。她猩红的眸子腾起了无限杀气,看着他冷漠的背影一字一顿“你若再弃,便渡我成魔!”他依旧绝然冷语道“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八个字便将她满腔的情愫生生撕裂。这是一部仙侠言情小说,神,魔,妖,仙,之间的争夺,是比较轻松的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一般,多名小伙伴表示想继续看,属于读起来不费劲型,部分发宝法术名称取自于我曾经玩的网游热血传奇,为此纪念那些玩传奇的年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穷在闹市当掌门

    穷在闹市当掌门

    宁夕怎么也没想到,好心一顿饭,结果被一个邋遢老道给坑的去当蜀山掌门。更没想到,这个蜀山派,居然就在繁华都市,而最没想到的是,整个门派就剩下一个老鬼,不但抠门,而且动辄喊打喊杀,咒杀自己。
  • 建设海贼世界

    建设海贼世界

    这是一个意外来到大海,在大海重新建设秩序的故事。
  • 纵马燕歌悲行

    纵马燕歌悲行

    内容简介:靖难之变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江湖间众说纷纭。坊间传言保皇派自知难敌燕王朱棣虎狼雄师,暗中贮藏了大量财宝,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宝藏之谜就隐匿于方孝孺所著《昭衍集》一书之中。而朱棣一直对建文帝的失踪耿耿于怀,皇位坐的很不踏实,为防死灰复燃,决计铲草除根,遂派锦衣卫秘密民间寻访。权力风云的交织与宝藏之谜的诱惑在此后几十年间搅得江湖腥风血雨,建文帝遗腹子(朱文圻)侥幸逃脱,流落民间,受尽人世苦楚,终成一代侠客,但为避免皇族权力争斗,甘愿与之伉俪归隐山林,永不入世。
  • 鲁迅散文

    鲁迅散文

    《中华散文珍藏版:鲁迅散文》是“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丛书之一种,精选了鲁迅经典散文80余篇,如:《秋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等。所选作品代表了作者不同时期散文创作的风格与特色、成就与辉煌。为读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了一部极有价值的阅读与欣赏范本。
  • 神寂异世

    神寂异世

    魔法与斗气存在的世界,虚幻的神明成了至高无上的信仰追求。林浩踏入了这个世界,惊艳的魔法绚烂的斗技,不过这个世界还是拒绝了他,魔法被禁斗气被废,自此一部“混沌决”横空出世”,与这个世界说的文明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 小郎君的双面姐姐

    小郎君的双面姐姐

    木心蕊本是将军府里的千金大小姐,却因同父异母的弟弟木凌的到来,将本是平静的生活扰乱成灾。先是父母惨死,而后无奈之下她忍辱负重卖身青楼,化为仇云柔。她一边巧笑周旋于众纨绔子弟之中,只为更好的生存;而另一边,她却冷眼看戏,杀人于无声之中!她本是想要不择手段的为父平反,然而丞相之子左哲思的一心守候,却是让她的心渐起波澜!可是,一场谋反,自家弟弟却已成与自己无关的人!一切的一切又都扑朔迷离起来,然她的身心又该落去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