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1000000005

第5章 大树!这才是官场的人脉法则

说书人提及袁氏,最喜欢用四个字来形容,那便是所谓“四世三公”。袁氏家族是汉末士大夫中世代做官的典型,这确实毌庸置疑。

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是这三公世家的开创者。他最初只是一个寻常的贫寒书生,以至于留下“袁安困雪”的典故。可是当时的政治环境鼓励中下层人士积极进取,所以他便能从县级干部起步,慢慢地干到郡守一级,又因为在当时的楚王谋反一案中颇能坚持原则,甚至敢于拒绝天子的干涉,由此出名,居然一举提拔为首都洛阳的地方长官(河南尹)。而在任期间,又颇能严明法纪。于是再获提升,进入中央领导干部序列,历练一段时间之后,更历任司空、司徒,虽然与当时的外戚窦宪在如何对待匈奴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可是还是能够善始善终。

袁氏的第二代“三公”,便是袁安的小儿子袁敞,他也做到了司空一职。袁二世的脾气,与父亲袁安相似,刚正不阿,所以不免得罪权贵。按理说做到三公了应该不怕权贵。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东汉外戚素有“马、窦、邓、梁”四大家族之称。上回父亲袁安得罪了窦家,这回儿子袁敞触怒了邓家,以致愤而自杀。

袁氏的第三代“三公”,便是袁安的孙子袁汤,他活了八十六岁,极会做官,司空、司徒、太尉做了个遍,成功实现“三公大满贯”。他的儿子袁逢、袁隗,也陆续登顶,做上三公。

袁绍的生身父亲,便是袁门第四个三公袁逢。

袁门如此强势,宦官也愿意与他们结好。甚至有一位同样姓袁名赦的中常侍,找到了袁逢认亲戚。从此袁门更有了皇宫内线,一有风吹草动,便可“春江水暖鸭先知”!

而正如身处朝廷的袁门需要与宫廷内部的宦官交往搭脉,初登大雅之堂的外戚新贵更需要袁门这样的老牌名门做盟友。

袁绍自然明白这一点,问题是此时伸来的橄榄枝,他愿意接吗?

袁绍大笑,接!当然要接,这正是他袁本初崛起政坛的大好时机,红墙之后的宫廷内幕,他又焉能不知。眼下在后宫,能与何贵人竞争的,只有王美人而已。

王能胜何吗?

袁绍摇头,虽然这王美人本身的条件还算不错,可宫廷之争往往系决于背后。他的父亲,曾经做过五官中郎将,可是早已去世。眼下她唯一的后台,据说是天子的母亲,那位董太后。

而何贵人呢,倘若背后有袁氏这样的实力朝臣相撑,胜算的概率就会大增。

“如何?”

面对曹操的发问,袁绍思索片刻,末了,他提起笔来在竹简上写下一字,曹操探身往前一瞧,顿时豁然开朗。

原来那是一个“子”字!不错,母以子贵。谁能为天子生下长子,谁便是当然的皇后,也必将成为这场后宫争宠大战的胜者!

问题是,眼下的大汉天子有儿子吗?

有吗?据说是有过,只是夭折了。

那么,是没有吗?其实还是有一个,那便是何贵人所生的皇子刘辩。因为此前太多皇子夭折的缘故,故意不养在宫里,而是送往“史道人”处,道理却也简单,道人有道术,自然可以保护皇子不受侵害。

不错,有子便有一切。这年的十二月,天子终于下了诏书,正式册封何贵人为皇后。如此一来,那位颍川太守有了鸡犬升天的机会。不久,他便奉诏进京,升任侍中一职。

袁绍拊掌而笑,这便是所谓的时运。他,一介屠夫,初入京师,必然会来拜访京中的名门望族。而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袁绍。

他,便是何进,日后改变大汉命运的屠夫。

曹操很羡慕,在他看来,袁绍这个人其实没太大能耐,只不过比他年长且多见识些官场是非而已。可他偏偏就生在了名门望族。正如那何进,更是没半点本事,可就因为他有个漂亮的妹妹做了皇后,如今飞黄腾达,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为三公或是大将军这等帝国大腕。

其实曹操也不错,生在宦官背景下的达官门第,相对于大汉天下的太多人,他已经算是个幸运儿。

“这天下,何时能唯才是举呢?”

可是在私下里,曹操自以为是怀才不遇之人。他也想如传说中那些人物一般,一朝腾飞,从此昂首阔步在人间呢!

转眼又过了两年,曹操二十八岁,妻子丁氏的肚皮依旧没有动静,小妾刘氏却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可是曹操的长子呢!

“起什么名字好呢?”

“就叫昂吧!”

“昂”者,仰也,曹操给儿子起这个名字,自然是取其向上之意。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仕途也能青云直上啊!

这些年来,他从洛阳的北部尉到顿丘县令,再到而今的议郎,也算是步步向上,可究竟到何时,能做到刺史、太守、校尉、将军那种级别的大官呢?

“我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望封侯做征西将军。”

可惜的是,眼下并无太多战事,即便有,也轮不着曹操上战场。而更令曹操备感窝火的是,纵然勤勉政事,士大夫群体对他的评价依旧不高。他曾不止一次地拜访南阳名士宗士林,希望得到他的嘉勉之词。然而那位眼界颇高的宗大师,居然总是忽略他的存在。甚至在一次偶遇中,曹操热切地拦下宗大师,极力表达结交之意,宗大师只是微微抬眼,继而拂袖而去。

曹操并不高傲,也不脆弱,可如此遭遇,也实在令他很是伤心。

如此鄙视,无非是因为曹操的出身而已。宦官子弟的背景,遭遇主流文人的排斥,这应该是问题之根本!

事实上,为了取得士大夫主流世界的认可,曹操也十分卖力,甚至不惜做些出格乃至冒险的事来惊世骇俗一番。就在这年,他居然写了一封奏章,为近二十年前的窦武、陈蕃喊冤。奏章一朝入台阁,凡是有缘目睹之人,都大吃一惊。

“这个曹操,究竟是什么人?”

“他就是曹巨高(曹嵩的字)的儿子啊!”

“怪哉,他既然是如此出身,缘何会写这般奏章?”

“大概是读书读傻了吧,哈哈!”

窦武,是灵帝初年的大将军,他的女儿就是当时的窦太后,所以这是一位典型的外戚。可他同时又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家学者,甚至在当时与刘淑、陈蕃有“三君”之名号。这样一位有知识的外戚,自然便与那些只知为个人利益而争权夺利的外戚不同,他想剪除宫廷中的宦官势力,还天下清平。

诚然,这个理想很是动人。当时的太傅、同为知识界名人的陈蕃(就是那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主人公)也欣然为之所动。

可惜,知识分子总是思虑有余、办事不足,虽然这两位官居顶层,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思来想去的结果便是消息走漏。宦官们不读书,没什么知识,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事实也果然如此,想得太多的窦武、陈蕃在宦官的突然袭击之下,毫无有效的应对。窦武尚能发动北军士兵与宦官做一时的对抗,而陈蕃只能带着一群太学士在承明门外振臂高喊而已,末了,这对思虑有余、实践不足的名士搭档便成了宦官刀下的牺牲品。

此事发生在公元168年,当时的曹操不过十四岁的少年,而今已然成年的他,居然会为当年的前辈申冤,实在是令时下众人汗颜且惊讶。

袁绍立即跑来,毫不客气地警告他,这是在玩火。

“勇气可嘉、智虑不足”,这是袁本初送给曹操的八字评价。事实上,大凡知道内情的人,都为曹操捏了一把汗。

最吃惊的,还数他的父亲曹嵩。

“你知道你自己姓什么吗?姓曹!你父亲是谁?是我!你爷爷是哪个?是你上书骂的那些宦官之一!”

曹嵩气得都快哆嗦了:“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你知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吗?你这是在顶天,天塌下来,不但会砸死你,也会砸死我,砸死咱全家人。”

曹操见父亲如此暴怒,倒也不害怕,他慢吞吞却是咬字清晰地说了两个词:“奸邪盈朝、善人壅塞。”

按理,曹嵩更该愤怒了,可也就在这时,他反而冷静下来:

“好,阿瞒,你说,这奸邪之臣既然充满朝堂,善良之人无缘展露,那么你这封上书,究竟是给谁看?倘是给善良之人看,你为何要上书朝堂?倘是给奸邪之人看,你这不就是自寻死路吗?”

简单的几句话,出自父亲之口,曹操便语塞了。

瞧着无语的儿子,曹嵩倒是已然有了两招儿应对之策。

第一招儿,那就叫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推说是儿子糊涂,听了外人的胡言乱语而已;而第二招儿,便是引火赴水,把这臭小子调到外头去,找个县官郡守做做,且冷他一段时间才好!

如此想来,曹嵩便淡定自若许多,曹操毕竟还年轻,书虽然读了些,也会写几首诗,但这些都不重要,唯有人生历练才是最可贵的,吃点亏、撞几个大包,未尝不是一种好处。

至于十常侍那边,在曹嵩看来,说到底也无非就是一个钱字,给他们送点金的银的珍珠玛瑙之类,说是小儿愚钝,为外人所蒙骗,说些大话糊弄糊弄即可。

而至于钱本身,曹嵩并不放在眼里,因为他所任的,便是大汉帝国的农业部长——当初叫作大司农。本朝以农立国,赋税大头都由此而来,大凡百官的俸禄、日常或是开战的军费以及工程种种开支,都在此。分布各地的官田,归他管;乃至国营的煮盐和冶铁作坊业,也归他管。

说白了,曹嵩是在为国理财。理财业,历来是最富利润的。如此一想,曹嵩便更心中有数。

儿子玩火,父亲救火!

而今火灭了,曹操却陡然间名气大旺起来。在寻常人看来,这个曹操实在不得了,居然敢骂宦官,而且骂完之后宦官居然无人还嘴,更无人出手压制。

而在士大夫们眼中,此子亦不可小看。本以为他是个宦官门帘下混饭吃的浪荡子,没想到也有胆有识。

南阳有位何颙,当年曾与陈蕃关系不错。陈蕃败没之后,他便遭到宦官的陷害,不得已变换姓名,隐姓埋名在汝南乡间。当年连袁绍也因为追慕他,冒着受牵连的风险,悄悄与他往来。那时节正是党锢之祸最严密的时刻,何颙悄悄地混入洛阳,与袁绍暗地里见面,商量如何救济那些因为这场事变而走投无路的士大夫们。甚至有些已然被捕或是即将被捕者,有何颙与袁绍的两厢联手,也常常能在他们的掩护下逃脱、隐逸。

这位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何颙,居然也高看曹操一眼。当曹操在袁绍处与此人相遇之际,何大侠居然有了为他相面的兴致。

“伯求兄,你瞧孟德的面相如何?”袁绍颇有点没事闹着玩儿的意思,可是阅人无数的何颙(字伯求),居然一本正经地前前后后围着曹操看了半天,直弄得曹操有些狐疑:

“莫不是有些不妙?”

袁绍似乎也平生第一次见何颙如此,颇有些吃惊:

“伯求,孟德难道星运不佳?”

何颙摇头,又围着曹操走了一圈。曹操忍不住问:“如何?”何颙却说起了别个:“近来我在颍川见识了一个荀家子弟,那也是个不寻常的人才。”

“如何不寻常?”

“王佐之器啊!”

“此人姓甚名谁?”

“单名一个彧字!”

“荀彧?”

颍川荀家,那便是汉末名士李固、李膺的老师“神君”荀淑的家族啊!他的儿孙辈里出几个人才,也算寻常之事吧。只是说王佐之器这种话,未免有些托大了吧!袁绍想到这里,忍不住面泛笑容。

“但眼前这人……”何颙抬眼再瞧曹操一眼,不住摇头却又点头。

袁绍按住笑,又问他:“如何?”

“汉室将亡啊!”

此话一出,登时室内之人都脸色灰白,袁绍忍不住四下张望,发现并无旁人,这才微微放下心来,再瞧曹操,虽然也紧张,却没有自己那么慌张。也是,这是在咱家中,要拿人破家,也该咱袁家倒霉吧!

“伯求,莫胡说!”

何颙笑而不语,这时曹操倒按捺不住起来,跟着他问:

“何兄,倘若所言为真,操当如何?”

何颙瞧他一眼,却不说话。

袁绍也好奇得很,朝曹操一使眼色,曹操自然识趣,默默退至一边。袁绍便移至何颙身边,悄悄地问他:

“孟德究竟如何,能做个边将乎?”

曹操自己也说过,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征西将军,这袁绍也是知晓的,所以才有此问。曹操虽然退在远处,依旧忍不住要侧耳一听。

何颙瞧瞧曹操:“你说他做边将,嗯,似乎不尽然!”

袁绍也瞧瞧曹操:“那么,你是说他也跟他爷爷一样,混个中常侍比较好?”他这话自然是在戏谑,那边曹操听到却几乎要吐血。

“本初啊,汉室即将灭亡,使天下安定的人,一定是曹操!”

话一说完,大侠何伯求便起身离去,空留下袁曹二人在此发怔。过了半晌,袁绍忍不住叫道:

“好个何伯求,你竟出此诳语!”

转过头去看曹操,他居然还摆出一副陶醉其间不思还的神情。

同类推荐
  •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和孙中山的婚姻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诠释了宋庆龄对孙中山从崇拜到结合,并共同从事民族解放事业的革命经历。包括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辅佐孙中山革命,宋庆龄与孙中山共事后即对他产生的崇拜;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合的过程;婚后十年间二人共同经历的艰苦革命历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对他的深深怀念五部分内容,且配有大量珍贵照片。本书是一部介绍宋庆龄与孙中山生平的普及性学术佳作。书中披露了很多从未为世人了解的新史料,对研究孙中山与宋庆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梁启超妙语录

    梁启超妙语录

    一位“新民少年”的醒世恒言,囊括了梁启超的学术神话和传奇岁月。综观梁启超的一生,对政治和学术的双重关注构筑了其思想大厦,本书正是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精心选取了最能代表梁启超为文与为政的言论、观点,通过这些文字,生动地展现出一个“振臂一呼,令武人仓皇失色”的政治家梁启超和一个“开‘新史学’之先锋,致力于‘学术兴味’”的学问家梁启超。
  • 孔子:一个小老百姓坎坷的人生奋斗史

    孔子:一个小老百姓坎坷的人生奋斗史

    真实地展示了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客观地讲叙了孔子生活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实地记录了孔子落魄的出身、艰辛的起步、壮志未酬地做官、满怀希望地教学与整编典籍,深刻地揭示了孔子一生追求的王道理想及无法实现的原因和遗憾,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人品和达不到目的一直坚持到死的惊人毅力,还原了一个真实生动、充满情趣、感人至深的孔子。
  • 风雅毛泽东

    风雅毛泽东

    本书《风雅毛泽东》全书分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文情怀、风雨人生四大部分。作者撷取若干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和细节,生动记述了一代伟人的工作、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领袖魅力和风采。书稿中诸多篇章为毛泽东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热门推荐
  • 徐家子

    徐家子

    庙堂之上,位列一等,强怼三公九卿,搅动天下风云。江湖之中,策马扬鞭,足踏天下名门,一拳让天下武夫仰止。边境之外,手握重兵,黄沙百战,封狼居胥,策马啸西风。笑谈风花雪月,畅饮杯中酒。
  • 荧然录

    荧然录

    大鄴三年,姬夜羽为人所害,立誓曰:我子转世当生于尔大鄴,毁城国,杀尽天下人。大鄴二十一年,陆澜复到达南淮城,招揽术士遥奚安,前往云水逢。“陆七公子陆澜复……相传,是个野种。”“师父说,习得术法如我,富贵荣华都是应有之义,唯有一安字难得。”我是你养的一条狗,但有了想守护的东西,也只得站起来做一个人。”血少年组升级流。
  • 王爷别追我

    王爷别追我

    好人是她,坏人也是她,白天她是普通的高中生,夜晚她是杀手界女皇嗜血无情腹黑,当这样的他穿越成了夜家极品废材大小姐,废材的命运即将逆转,一个天才的重生将会给这个新的世界带来什么?
  • 白泽邪

    白泽邪

    常听闻尔,白泽神兽,通天地,知古今,人遇之,则可逢凶化吉。知己良善,行于世间,路遇贫苦者,赠与钱财;路遇染疾者,医虑消灾。常存悲天悯人之心,尽己所能,渡与凡人。却难料,为善者,反成祸患。不弑生灵,自有生灵共愤之。因何起,由何灭?君欲知何解,敬阅白泽邪——
  • 安先生,来日方长

    安先生,来日方长

    他与她,本是租客伙伴却曾想两人擦出火花,他曾一次次的温暖她的心灵,每当她需要帮忙时,他总会第一个出现。正如他所说:“如果我喜欢上一个女孩子,我想我会变得很幼稚。”可他不仅仅幼稚了,居然还成了二货?!只在她面前展现她的二货本能?!“安城!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今日起,我们家也要有家规!”许倾然认真道。“嗯,不过,家规什么时候谈都好说,但是,明日起晚了可就不好了。”安城漏出一抹邪笑。?许倾然没反应过来…只见他从口袋掏出一包…极具少女心的包装袋…半夜“安城,我打死你!”……本文男女双洁哇不喜勿喷。安城and许倾然许你一世安然倾城。
  • 逆天大小姐之美男快来

    逆天大小姐之美男快来

    墨凌然,我要杀了你。凌然刚准备动手,旁边的美男开口道:这种事我们来,你在一旁歇着。说完,美男一招,刚还说要杀墨凌然的女子,一点渣都没剩。本人的介绍写的不好,不过内容还可以,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谢谢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科技西游

    科技西游

    盘古开天地,洪荒裂成型,女娲补天石,落地孕石猴。西方争气运,十世金蝉子,与道争人族,计谋西游记。看似佛道争洪荒气运,其实不然,西游背后佛教的计谋,确另有圣人都不可预测的阴谋,而和洪荒宇宙相平行的鸿蒙宇宙中的李争鸣来到了洪荒宇宙,这一切是否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秘呢?顶尖文明科技和神仙术法之间差距如何?西游最后的真正结局是什么?洪荒宇宙和鸿蒙宇宙又有何关联?大家看完后不要细思极恐!
  • 吾名不离

    吾名不离

    今生,若有缘,再相见,那时,愿执手,到白老。我们的孩子,不论男女,都名不离。
  • 情深不负:秦少别来无恙

    情深不负:秦少别来无恙

    被好友设计出轨。却发现,原来这是所谓的老公婆婆好友一起设计的。身陷囹吾之际,我万万没想到,让我走出困境的是我被出轨的那个男人。可就在我爱上他时,他毫不犹豫的把我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