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1000000007

第7章 黄天!大汉将亡的民间预言

其实,倘若大汉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平安快乐,张角大概也想不到造反。只不过吏治越来越差,而气候骤变、疾病传播,又给张角的治病组织带来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因此,原本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张角太平道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胆的想法:

“何不就此赌一把,说不定能推翻这大汉,另建一个清明新朝呢?”

做新皇帝的吸引力显然要大于做个小小教主,张角终于从治病救人走向秘密组织反朝廷武装,于是他自称“大贤良师”,不妨就理解为西方的先知。事实上他也确实以先知先觉者自居,甚至把原先的三十六方传教组织演变成了军政合一的起义密谋组织,各方的头领叫作“渠帅”。

可问题就在于,张角的“太平道”,虽然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事实上却只能吸引一些穷苦农民,官吏受其影响者甚少,而最相信其主张者,居然是宫廷里的部分宦官。

所以答案便很简单了,张角的拥趸,只是部分愚昧无知的下层民众加上同样愚昧无知的上层宦官而已。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既然是天师,张角所制定的起义日期便很有宗教意味,即中平元年的三月初五,按干支论,那就是甲子年的甲子日!汉为苍天,太平道则为黄天,在这甲子也就是干支新一轮计算方式开始的那一刻,太平道将取代汉王朝。

这一切,汉王朝知道吗?尤其是这位宰相(太尉)杨赐大人,他知晓此事吗?

杨赐不知道太平道要造反,但敏锐的政治直觉告诉他在这种形势之下,太平道一旦出事,非同小可!

杨司徒有位掾属,姓刘名陶,据说是西汉淮南王的后代。奉命前往黄河北岸冀州一带调查的刘陶等人很快带回来详细的调查资料。

首先,太平道目前是最受北方民间欢迎、影响也最大的宗教组织。原因很简单,冀州大凡生了病却没有钱医治的人,都到太平道那里讨碗符水喝,有些人喝了符水,病不见好,不久便死了。也有些人喝了符水,病好了,抖擞精神又去种田。

病死者的家属,自然不能去怪太平道,人家又没收你一文钱,只能说你运气不佳,所谓人各有天命,寿数到了,自然有地官来收你。而病愈者,自然是千恩万谢,说这是大贤良师的功德所致。于是张角以及太平道徒们施医术的地方,总是有一拨人围着。

在人群中,道徒用夸张的语气说:“大贤良师那年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看了大贤良师的骨骼,啧啧称赞,将他唤至一洞中,授予天书三卷,又对他说,此书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围观者发出惊讶和叹服之声,便有人问:“这老人既有天书,莫非是神仙下凡?”

那道徒自然是故作神秘状:“当时大贤良师也有此疑虑,所以拜问姓名。他原不肯说,见大贤良师求得恳切,这才吐露名号,原来是南华老仙也。”

这时又有人来看病,这位病人与前面那些人不同,衣着华丽,坐着牛车,在奴仆的簇拥下而来,即便不是贵人,也是个富绅,却不为所动,道徒便拿出一碗符水,口中念念有词一番,命病人下跪:

“上天赐病于人,这是对人的警告。你将平生所犯罪行告知太平道人,道人为你祈求天恕,若罪有可原,则饮下符水,病情可解,若罪无可恕,太平道人亦不能相救,你可听清?”

病人点着头,絮叨地说着一些琐碎之事,却似乎没什么大过失,那道徒便立即瞪大了眼,暴喝一声:“你敢欺天吗?”

病人吓得瘫倒在地,看着道徒们拂袖而起,似要离开不顾的样子,连忙匍匐向前求饶。但道徒们已然起身,只是将碗中符水胡乱浇洒在病人的面前,病人用口去接,哪里能接到一滴。

“你须记着:官可欺天不可欺,皇帝可欺道不可欺。苍天将死了,因为他失去了天之道;黄天将要诞生了,因为他得到了天之道。”

穿着平民布衣混迹在人群中的刘陶这时差不多已经断定这些所谓道人是在装神弄鬼,他故意问其中一位道徒:“请教道长,什么是天之道?”

那道徒回头,炯炯有神的目光盯了刘陶许久,缓缓道:“所谓天之道,不就是人心吗?”

刘陶很是吃惊,他本以为这些所谓黄巾道徒只是无知之徒而已,但这一句话,却让刘陶站立在原地,恍然若失了很久。不错,大汉正在一点点丧失人心,而这太平道,也绝非只是耍神棍卖假药的江湖游医集团。结合此前的调查来看,他们必然有所图,而且志存高远、所谋者大。

而进一步的调查更让刘陶等人心惊肉跳,原来张角派出门徒到各州传道,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太平道的势力,弥漫八个州,追随太平道的群众,多达数十万人。一系列情报表明:太平道不但人数众多,而且已经形成初步的组织规模,甚至派人潜入京师观察朝廷动向。各地方朝廷害怕生出事端,都假装不知道,只是口头互相告知,公文上一个字都不敢写。

回到京师,刘陶等人立即把结论告知杨赐。杨赐思虑再三,想出了一个颇为合理的应对办法,那就是让地方长官将流散在各地的遇灾百姓进行逐批的拣选,强壮有力的做第一批,先送回老家打理他们的田宅,较弱的为第二批……如此一来,百姓有了安置,也就不至于走投无路而思乱。至于那些太平道的头目,则不妨拟定名单,逐个消除!

杨赐的这个方案,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所以刘陶也表示赞许,说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言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是杨赐撰写奏章,向皇帝报告此事。

然而,天子还未看到奏章,罢免他的诏书却已然下来。

据说,罢免他的表面理由是一次偶然发生的火灾。自然深究起来无非是宦官在幕后作怪而已。

上司被罢,下属继续拯救大汉的任务。刘陶写奏章,向朝堂报告张角密谋的情形,更指出州郡地方之所以不敢上报,是因为中央朝廷此前的党锢行为,令地方官们深存忌惮。他提出朝廷应火速下诏书,悬赏捉拿党首张角等人,谁敢袒护,与之同罪。

这一回,据说天子是看到了,他问十常侍,这是真的吗?十常侍笑,那些大臣们无非是想把事情说得严重些,借以邀功而已。

天子想了半天,没有做决定。

若干天后,天子终于召见刘陶,刘陶很兴奋,准备将太平道的危害向皇帝一条一条地陈述,哪晓得皇帝却说:

“听说卿学问优良,朕打算委派卿去整理春秋条例。”

这是避重就轻吗?你知不知道,你回避的是掀翻帝国大厦的灾难,这灾难绝非轻描淡写就可以化解。此时的刘陶,脑子里一下子浮现出可怕的联想:莫非太平道的势力,已经渗入了宫廷?

然而无论他慷慨陈词想说什么,天子都不乐意听。退出殿堂的刘陶回望巍峨的大殿,唯有哀叹:难道这辉煌的大汉,真的要在此终结了吗?

确实,刘陶说什么都没有人会听。这一年,黄河上游突然暴涨,两岸二十几里地的人家都被泛滥的大水所淹没,五原的山崖崩溃。按照儒家的理论,这不都是老天对大汉朝廷的警告吗?

然而,天子实在不愿意管这个。

直到这年的冬天,一个叫作马元义的人来到洛阳,奔走宫廷间,与后宫的宦官们接触密切。知情的人便判断说,哈哈!又一个上京跑官来的,十常侍又财源滚滚了……

应该说,这个判断不算太离谱,许多年来一直如此。这便是所谓“太平盛世、国家复兴”之类套词下真实的内容。

然而这一次,他们的判断,真的错了!

转眼已是汉灵帝光和七年(184),经历了多灾的光和六年,许多帝国官员都希望新的一年会是一个好年头。但是事与愿违,刚迎过春神句芒,喝过春酒,惊天霹雳的消息便如春雷般打破了朝野的寂静。

一个叫作唐周的济南人上书朝廷,报告说有个叫作太平道的邪教组织,正密谋起兵,要推翻大汉王朝。

“他们的总头目,叫作张角。目前,此人已在全国设立了三十六个分舵,称为三十六方,大方有万余人,小方有六七千人,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十万人。”

三十万人同时起事,这在任何一个年代都不是小事。要知道当时东汉帝国的全国人口才六百万左右(精确的数字是东汉桓帝永寿三年,即公元157年,全国有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人),三十万人起兵,倘若加上他们的家人老小,那就差不多是东汉六分之一的人都造反了。

“你莫不是疯了,胡言乱语可是要治罪的!”朝廷大员们自然也不会轻易相信,他们质疑唐周,要他拿出实在的证据来。

“太平道起事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太平道的门徒,在中央朝廷各部门的大门以及各地方朝廷的大门,都用白石灰写上了甲子两字。”

这便是实证了。官员们立刻到自家衙门的大门外去看——果然有啊!

严重了,反贼是真的,而且他们已经把字都写到自家官府的大门之上,这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了!

官员们捏了一把汗,继续看下去:

“黄巾逆谋的计划如下:首先是集结荆、扬、冀等几个州的信徒,一起到邺城会师。接受特殊使命的党徒,则到京师与宫中内应碰头!”

居然还有宫廷内应,这事十分严重了。官员接着看,下面写着:

“约定甲子年的三月初五,同时发动,内外夹攻,推翻汉王朝。”

告发黄巾逆谋的唐周,其实是张角的直系弟子,在太平道里地位不低,张角对此人也是信任有加,否则也不会把进京联络安置在宫中的内应这样的重要任务交付给此人。

然而他的内心,其实并未完全接受太平道的黄天理想,他在大汉和太平道之间权衡了许久,最终决定还是做一个大汉的良民。

于是,原本该去联络起义部队的他,反而上书揭发了此事。

那么,太平道在宫中的内应,究竟是谁?

唐周说:“是中常侍封谞、徐奉。”

负责审查问话的官员得知这个答案,又惊又怒又喜,惊的是如此密谋,居然就在眼皮子底下,而官府居然懵懂无知;怒的是深受皇恩的中常侍们,居然和太平道勾结;喜的是中常侍们犯下如此大罪,皇帝再糊涂,也不能偏袒,士大夫多年以来饱受公公们欺压的这股子恶气,终于可以一吐为快!

如同一个久睡不醒的人突然被针扎了一下,朝廷再昏庸,这时候也惊醒过来,有司立刻行动起来,太平道的“大方”马元义第一个被捕。虽然朝廷有“秋冬行刑”(俗称秋后问斩)的法律程序,但如是谋反大罪,向来是特事特办,马元义被立刻送去车裂。接着,冀州地方当局也收到紧急文书,火速通缉捉拿张角兄弟等太平道有关人众。

官府急了,太平道自然更急,提前起义,再也不等甲子年甲子日。教民们头上扎起黄巾,这便是暴动的标识,而这支宗教起义军,由此也就得名:黄巾。

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百姓可以任由官吏恶霸欺凌,甚至家破人亡都不敢反抗。可是一旦有了宗教信仰的号召,他们便倍增勇气,无所畏惧。短短一月间,黄色浪潮已经席卷汉帝国的大部分国土,尤其是北方,几乎已经在黄巾军的统治之下。

对于如此迅急的变化,曹操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做。他和袁绍听闻此事后,特地去瞧了瞧几个衙门的大门,居然没有看到唐周所说的用白石灰写的“甲子”字样。难道纯属谣传?那门子说,原本的确是有的,只是眼下已经被擦掉了而已。

袁绍盘算起来:这一年是甲子年,三月初五又是甲子日,张角居然选择了一个“双甲子日”造反!当年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就发生在甲子日!好个邪教头目,他这是以周武王自比。

曹操漠然,眼下,张角自称为“天公将军”,他的兄弟张宝、张梁则分别号称“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已然肆虐汉土。难道,这苍茫大汉真的要亡在一群邪教分子手中?

“有人从老家来报信,说黄巾贼还没到县城,县令和大小官吏就逃之夭夭,真是可笑又可气!”曹操放下手中的竹简,与妻、妾说话。

“黄巾军为何如此厉害,难道太平道真的有法术?”妾卞氏说。

曹操被卞氏的话逗乐,但是嘴张了一张又不知说什么好。太平道的法术,他不曾见过,有与没有,他无法确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黄巾军如此猖獗,与有没有法术并无太大关联。

不过这一段时间以来,东汉帝国的朝会,显示出难得的紧张气氛,天子一改荒唐行径,每天认真地上朝、听取臣属意见、阅览奏章、与公卿商量国家要务。

“大将军的人选,公卿以为何进如何?”

何进便是此前给袁绍写信的那家伙,如今他可是当朝外戚、何皇后同父异母的哥哥。对于这个决定,公卿没有太多意见,因为外戚做大将军,是汉王朝的惯例,打汉武帝时期的卫青起就是如此。

但何进毕竟不擅长军事,所以具体指挥军事的将领,还得有真材实料。议论下来,决出了三个人选,第一位卢植,第二位皇甫嵩,第三位朱俊。

这三位都是儒将。卢植据说便是后来刘备的老师,曾与蔡邕一起补续国史《汉纪》,是个文武全才的人物。皇甫嵩,则出自武将世家,他的叔叔便是帝国名将、度辽将军皇甫规。朱俊则是三人之中唯一的南方人,曾经镇压过交趾(今越南北部)叛乱。

选了这三员大将,各领一支人马扫荡黄巾之事便妥帖了。卢植在北,对付天公将军张角;皇甫嵩、朱俊在南,对付中原尤其是颍川一带的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

临出兵之际,皇帝自然要把领兵的将领叫到跟前嘱咐一番,同时也听一听他们的意愿。正是在仪式上,皇甫嵩抓住了千钧一发的难得机遇,他说:

“党人被禁锢已经很久了,人情怨愤,若不下诏宽恕,恐怕祸患比黄巾贼还要严重!”

天子一度愕然,但似乎并不生气。皇甫嵩也就放胆直言:“希望陛下能拿出中藏的钱、西园厩的马匹来充实军队!”

这简直就是要人要钱要坐骑啊!天子回过头来看身边的中常侍,这是怎么回事啊?

那么,中常侍又会有怎样的回答呢?

同类推荐
  •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超越东西方:吴经熊自传(思想文库·《宗教与思想》丛书)

    吴经熊是一位跨越东方和西方文明的奇才。他于1950年写的自传中,谈论了基督徒与中国文化的对话、西方的诗与精神生活、佛教与内心的反思等话题。他以娴熟的西文流畅地阐述中国思想,本身就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本书为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
  • 鲁豫有约:戏骨

    鲁豫有约:戏骨

    此书收录影视界实力戏骨的趣味人生与洒脱态度:不同流,才精彩的濮存昕;这爷们儿是角儿的陈宝国;我的性格是“玩命”的刘威;卡通皇帝张铁林;奶油小生大变脸之唐国强;“两头坏”的王刚等。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些人物如何演好戏,又过好人生?
  • 汤一介传(增订版)

    汤一介传(增订版)

    当代国学大师汤一介生平唯一传记《汤一介传》,不仅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更受到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充分体现出国人对国学的重视程度和对国学大师汤一介的敬仰。并且本书出版不久后便进行了重印。今年9月9日晚汤一介先生逝世。随后在他的亲朋好友和众多学生的支持和鼓励下,新华出版社把汤先生自本书出版以后至逝世期间的故事增补至书里,以对汤先生的一生作一个完整的记录。
热门推荐
  • 绝代妖骨之倾国倾城

    绝代妖骨之倾国倾城

    你是佳人,遗世独立,你有倾国的笑,倾城的美,然而绝世的容颜,却带来乱世的劫。胭脂的味,其实是一种说不出的悲。
  • 我成了野比大雄后

    我成了野比大雄后

    穿越成为野比大雄后,赴足无数位面世界,然而却被时空巡逻队通缉…新书《赛亚人纵横诸天》
  • 不生病的吃法:让20种常见疾病远离你(下)

    不生病的吃法:让20种常见疾病远离你(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怎样填饱肚子的问题上,而是如何合理选择食品以满足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从而获得健康。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由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发病率不仅居高不下,而且还在不断攀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人日益加大的工作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饮食。俗话说: 人食五谷杂粮,孰能无疾。”有很多人在匆忙中就餐,或者随便吃点快餐,或者吃点方便面,或者干脆不吃、偏食、饮食不平衡、饮食不合理等都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看来,饮食对于人们保持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各种营养,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
  • 锄天.A

    锄天.A

    一柄锄头、一把菜刀,一头毛驴、还有一位不是皇子却被立为太子的少年,组成了这个有哭、有笑、有感情的故事。QQ群:182559325
  • 缘未浅

    缘未浅

    走到最后其实并不是想象中的幸福结局,那些一步一步践踏出来的情感,像是魏浅生命里的烙印。魏浅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可怨的,这些都是自己固执的争来的。谁让自己是先喜欢上的那个,感情里的两个人谁先喜欢上,必然在最开始是付出的多的那个。魏浅想哪怕是重新来过,自己也还是会走同样的路,做一样的选择,哪怕这个过程会让她满身狼狈。然而当一切真的重新来过,那些曾经以为的根深蒂固,只怕也不过是散落了一地烟花似的残念罢了。
  • 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好朋友拿我的身份证去裸贷,我的人生变得惨痛不堪。许莫骞是救我的人,却也让我的感情从此万劫不复。爱他,是我不能说出口的秘密。当我下定决心逃离,他却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假若夏天不再纯白

    假若夏天不再纯白

    她对她说:“其实蔚辰是一个很好的男生。”她对她说,“真害怕失去他。”她对她说,“我一定要跟他永远在一起的。”她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坚定。想必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哪怕洪水决堤也阻隔不了吧。伊子清觉得长期跟一个人接触,那么那个人一定会有所改变的,那是一种会被传染的关系,时间久了,都会觉得当初怎么没想到,就这样继承着另一种人身上的某些东西,慢慢竟变成了自然习惯。像她,像卡卡。
  • 动物SOS

    动物SOS

    动物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命力,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益处和乐趣。可是,很多动物遭遇了困境,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它们向人类发出了“SOS”的求救信息。这本书带你了解大猩猩、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的别样生活,向你讲述环保人士解救游隼、黑熊等的动人故事,还会告诉你可爱的白鲸是怎样治疗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僧帽猴又是怎样帮助残障人士的……来吧,让我们一起救护动物,保护自然吧!
  • 月离传

    月离传

    初潮夜被鬼压床,不算什么;白天黑夜,日日与鬼同行同眠,嗯……也不算什么;接连遭遇一系列诡异之事,家常便饭般与魑魅魍魉打照面,还得陪他一起入荒坟下地狱……鉴于这么久下来的深厚交情,江月咬咬牙。嗯!也不算什么!但是!为什么有一天某鬼会突然摇身一变,上演霸道总裁来追妻?某日事后。江月:“我们纯洁的革命友谊是什么时候开始变质的?”温离:“嗯?我们之间有纯洁过吗?”江月:“……”——【宠文、爽文、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