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1900000009

第9章 学会驾驭对方,人际交往中的制胜心理学(5)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

与迎合所表现出的虚情假意不同的是,感恩是真诚的,是自然的情感流露,不带功利性,不求任何回报。

有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员工,在被问及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他们总会归功于个人的才智与努力,丝毫不把上司考虑在内。一个人的成功当然跟个人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但也缺少不了别人的帮助。其实在你从普通到优秀的进程中,你应该感谢你的上司。

只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所走过的每—步,就会发现,自己的每次成功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作为下属,你应该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上司指点的。没有上司为你提供工作,你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因此,上司是有恩于你的。那么,告诉上司你的感激,感谢他给你机会与提拔。这样一来,你的上司也会向你表达他的感激——感谢你的辛勤地工作,双方都会因彼此的感恩而更加融洽。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每天怀有感恩的说“谢谢”,不仅仅是使自己有积极的想法,也使别人感到快乐。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而当别人帮助自己时,以真诚的微笑表达感谢;当你悲伤时,有人会抽出时间来安慰你,这些细节体现的都是感恩之情。

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记,去积极行动,才能真正对得起给我们恩惠的人。

从前有一个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

儿子不理解,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一个半朋友,朋友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

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一个朋友”那里。对他说:“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希望予以搭救!”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迅速将衣服换下,穿在这个并不相识的“朝廷要犯”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朝廷要犯”的衣服。儿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朋友。

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半个朋友”那里,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这“半个朋友”听了,说:“孩子,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这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快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你……”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朋友。

用网络沟通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对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沟通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日益普及,上网的人愈来愈多,日常生活中诸多事务也愈益依赖网络。

QQ、微博、微信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无论相隔多远,都像近在咫尺,真正实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都比较慎重,不会轻易地暴露自己的思想。而在网上则不然,网上聊天可以直达对方的内心,是心与心的交流。网上聊天,你完全能够放肆地张扬个性,任意地展现自我。网络里的我们个性鲜明,神采飞扬,喜怒哀乐,酣畅淋漓,无拘无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让我们从现实的无尽压力和束缚下解脱出来,展示出了自己“真”的一面。在网络里找到知己,不管相隔多远,网络聊天能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真心。

有了电子邮件,朋友之间几乎可以随时通信,来表达彼此之间的问候,没有了等待,没有了手写信费尽周折的投递麻烦。更为诱人的是,这些电子邮件不仅可以是文字,而且可以以图像、声音的形式来传递。这是任何传统的方式也无法相比的。正是由于电子邮件的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更让我们和朋友之间有了一个随时沟通的工具。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你可能抽不出时间去亲自看望朋友,但是你可以用邮件发一个你亲自制作的电子贺卡,同样当朋友时日的时候,你同样可以这样做,或者你也可以录制一段祝福的视频,用邮件发过去。相信,即时你不亲自到场,你的朋友也能感受到你浓浓的情意。

当然,网络先天的虚拟性就决定了他不可避免的虚幻,面对电脑、手机,你讲你是什么人都可以,甚至连性别也可以选择。记得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一个人对着电脑,对网络那端的那位一“网”情深,却不知对面上网的却是一只狗。所以,“我不知道你是一只狗”成为了对网络虚幻性的生动写照。很难想象,当沟通缺乏了信任这个基石,交流的内容还有多少可以相信。

为了高效地进行网络沟通,掌握一定的网络沟通原则是有必要的。

1.尊重

尊重别人,尊重他人的隐私,不要随意公开私人邮件,聊天纪录和视频等内容。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2.注意称呼,避免冒昧

当与不熟悉的人通信时,应使用恰当的语气、适当的称呼和敬语。

3.讲出来

坦白地讲出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4.和生活中一样沟通

在网络中,是在和人交流,即使是陌生人。因此现实生活中如何沟通,网络也该如何。

5.注意邮件正文拼写和语法的正确

避免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和表情符号,应使用简单易懂的主题,以准确传达你的电子邮件的要点。

6.情绪中不要沟通,尤其不能做决定

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

7.自信、自律

不要刻意放低自己,但是如果对某个方面不熟悉,不要冒充专家。任何消息发送前,要仔细检查语法和用词,不要故意挑衅和使用脏话。

8.不要随意转发电子邮件

不要随意转发带附件的电子邮件,除非你认为此邮件对于别人的确有价值。在病毒泛滥的今天,除非附件是必需的。多使用PDF文件,在正文中应当包含附件的简要介绍。邮件要使用纯文本或易于阅读的字体,不要使用花哨的装饰,最好不用使用带广告的电子邮箱。

适当地察言观色,捕捉对方的真实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经常见到:孩子在学校挨了批评而他确实没有错,装了一肚子气。他闷闷不乐回到家里,父亲看到他,也不问发生了什么事,张口就开始教育:“瞧你无精打采的样子,像个什么?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越听越烦,觉得脑袋都要爆炸了。于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什么,把书包往地上一摔,大喊一声:“烦死人了!”父亲以为孩子这样顶撞大人可不行,一巴掌打过去,孩子哭着跑开了。假如父亲善于察颜观色,发现孩子表情与以往不同,采用安抚疼爱的方法,细心开导,不仅人会把孩子打跑,使父子关系恶化,而且还会给予孩子以心灵的抚慰,加深父子感情。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在世界的知识中,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可以说,每一个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都是善于察颜观色、善于察觉别人体态语言并作出有效反应的。

察言观色,包括对对方的身体语言、手势、表情、眼神、说话的口吻等地细心观察。这些方面可以传递出很多信息,那些没说出口的潜台词往往与嘴上说得同样重要。既要懂得制造气氛,学会引导话题,又要懂得适时停止并放弃无意义的沟通,再另外找时间和地点进行沟通,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目的。

同类推荐
  • 成功,从现在开始

    成功,从现在开始

    本书内容简介:纳撒尼尔·克拉克·福勒是美国十九世纪中后期到二十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和作家,也是实验心理学和广告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为年轻人写书。他的思想不仅是当时年轻人的光芒,也是本世纪年轻人值得吸取的光芒。不论是对于人生,生活,工作,还是对于处世为人,学习等,他的观点和意见都是非常独特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若是我们能积极采纳他的智慧,接受他的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因此而光明许多,而迷茫与困顿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智慧背囊16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学习和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当人的思想中不再有创新的观念,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唯有挖掘和激活人类潜能中的创新思维,生活才能更加五彩斑斓,人类才能以更快的速度进步与改造世界。本书汇集了几百个最让读者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以创新点拨来进行引导,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启发,进而更加富有创新精神。
  •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生活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曾为成功而努力过,后来却因一次次的失败而不再坚持;但是有一部分人坚持下来了,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后者能够到达成功的巅峰,而前者却不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呢?这并不是因为前者缺乏知识、能力和机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坚持的道理,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机会的重要,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创造;或许只是他们明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潜能,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挖掘……而这些都是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详的简单哲理被忽视所致。
  •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心怀感恩:诚信做人,责任工作

    诚信到任何时代不会落伍的,而且有待提高和推崇。作为一名职场人,恪守诚信同样是我们在职场中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想要加固诚信的“防线”需要我们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感恩就像诚信背后的一股无形力量,始终支撑着我们的诚信屹立不倒。当我们因为利益即将欺骗同事时,对同事信任的感恩让我们悬崖勒马;当我们由于诱惑即将背叛企业时,对企业无私给予我们机会的感恩让我们迷途知返;当我们急功近利想靠出卖朋友寻找“捷径”时,对友谊的感恩让我们浪子回头。因为感恩,所以诚信;因为诚信,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我们心怀感恩。
热门推荐
  • 那一夜,睡得香

    那一夜,睡得香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人。自从有了网络,记者之间相互串稿,包括新闻图片,早成为一种常态。有时候,许多记者根本没有参加某活动,由参加的记者写了稿,再一一发向同行的电子信箱,接受者简单一处理,署上自己的本报记者名字发出来,也算凑个任务。乔晓静尽量不这样,毕竟到现场,还有红包可拿,而坐在电脑前等稿,也仅是转化成分值混个绩效,肯定比不得拿红包的分量。何况,她既可拿到红包,也可以找别人要写好的电子稿,两不耽误。混到乔晓静这份上,自然懒得往电脑里输文字,也不想想,她所在的晨报毕竟居省会都市报老大,她在报社这些年头,虽然名片上不带主任或什么长,但首席记者的身份摆在那儿,她就是省会媒体的大姐大。要知道,平时在各种场合,她总被一帮采访对象捧着、宠着、围着、转着,以致外行或新入行的记者常常误以为她是受访对象。
  • 云面吹拂过

    云面吹拂过

    据史料记载,卿德皇后乃霖国穆渊之女,将门之后。不仅琼姿花貌、倾国倾城,功夫也十分了得。更重要的是,长明帝遣散后宫佳丽三千,独宠她一人,放在心尖上的那种。当长明帝寿寝正终时,卿德皇后也消失不见了。有人说她殉情了,也有人说她浪迹天涯了,还有人说……本文架空,纯属玩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Mary Barton(III) 玛丽·巴顿(英文版)
  • 海贼之罪恶王冠

    海贼之罪恶王冠

    这世间最大的罪恶是什么?是杀人放火还是偷盗劫掠?不,都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就是他存在的本身!当这个世界从上到下,从最高之位到最低俗之处,皆是罪恶暴徒,那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就是罪恶!而这个世界的罪恶王冠,必定承载于王者之颅,他要用杀戮和变革告诉这个世界,你们全都错了!
  • 森屿岛树时光

    森屿岛树时光

    她,从小生长在世家,家中独女她,可以像其他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但,从小在严格培养下成长长辈们告诉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曾想,一位宿敌,在默默的与她对抗她,是否可以通过长辈们对她的磨练她,是否可以顺利化解宿敌对她的挑战面对种种危机,她会怎样化解?
  • 微雨染过初夏

    微雨染过初夏

    温桐静和留铭顺是青梅竹马,他和她原本可以携手数落花,却因为某个人的到来,打破了所有的平衡。十七岁,高二品学兼优的她与长期占据年级第一的林轶南争夺S大保送名额,整个学校风起云涌,暗流涌动……十八岁那年的初夏时光,温桐静高中毕业。为赚取大学学费,她到一家酒吧里当服务员,那个晚上,林轶南如同黑夜使者一般,挽救了她的清白,她躺在林轶南的怀中,看他如星辰般深邃的眼,扑朔迷离。那晚过后,林轶南的脸不断出现在温桐静脑海中,无数个夜晚,无数个梦里,都有林轶南的影子。温桐静是个傻姑娘,可林轶南不是个傻男孩。她的父母是普通职员,林轶南的爸爸是副市长,这不是一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故事……
  • 六十种曲怀香记

    六十种曲怀香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在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语言大胆诙谐,而且看问题一针见血,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读,全部都是在电视、平面媒体上闻所未闻的观点,这是在郎教授对东西两种文化体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并且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痛快淋漓之感。
  • 少许是多少

    少许是多少

    游兵在厨房里修菜罩子,他希望在老婆起来之前修好。游兵的父母从外地来了,母亲一来就把菜罩子给弄坏了。她总是抢着做家务,见缝插针地抢,差错因此增多。那个菜罩子看上去很简单,就像把开合的无柄洋伞。平时看见老婆,揪着伞尖,一拉一压,收放自如。母亲不知道怎么操作的,菜罩子竟收成了合不拢的冻鸡爪,合也不是张也不是。母亲已经是第二次操作失败了。第一次是母亲刚来的第一天。母亲当时就很难堪,父亲在旁边像向主人献殷勤一样,强烈指责妻子:不会弄的东西,别想当然乱来。这不是你自己家!母亲讷讷,手里还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