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2100000006

第6章 小村小河(5)

四只眼睛,似四个愤怒的火球,相互死死地盯着,燃烧着。谁也没说话,十步之隔,也用不着说话。一切都在眼神里、枪口上。他知道对方是什么伙,对方也知道他是什么伙。就这么无声地相对着,谁也不让自个的眼睛眨一下。都生怕对方的枪声会响在自个眨眼那一刻。他们这么默然而对,谁也没有、谁也不会首先扣动扳机。都明白,只要一方枪响,另一方的子弹也会随之飞出枪膛。无论谁先开枪,倒下的都是两个人。他还想:如果枪响了,就有可能从哪个不知道的洞子里钻出几个新的伙。即便他打死了对方,自个还活着,也难以回去了。他感到自己的眼睛有些累。他想对方的眼睛也一定累极了。

忽然,他看到对方的枪口歪了一下,仅仅歪去几厘米,马上就又复原了——又对准了他的胸口。他看清了,对方的胳膊上也有伤。他懂了,这样对视下去,对方是熬不过自个儿的。这是求生的毅力赛,胜的将是他。

果然,对方的枪口又朝下耷拉了几厘米。虽然马上再次复原了,但比上次耷拉的时间长。他感到对方的目光柔和了。似乎歪了两次枪他都没射击,使对方放了一些心。他想:说不定这伙和自个一样,家里有老娘,有妻小,都在等着他回去。

猛地,对方毅然把枪口指向了地面。这是在求和。

这一求和的举动,使他有些震惊。他迟疑了一下,也下意识收回了枪,朝后退了一步,把小路让出来。以枪为杖,拄着站在了路边。

对方看他一眼,也以枪为杖,拄着走来了。一拐一拐,惊疑地望着他。他彻底看清了。伙的年龄不会比他大多少,眼睛有些小,圆圆的,个头仅有他的额头高。他看着伙一步步走过来,枪当棍子拄在右手里,有种异样,如同在监狱里蹲久了,一出狱就急于想干一件什么事。手心有些热,像是出了汗,还有些痒,像有个蚂蚁在爬动。他想,若伙是和我一样魁,我就一枪托砸在伙的脑壳上。再说,是伙主动把枪放下的。

当伙和他擦肩而过时,他猛然看到伙那双小眼里顿生出异光来。是一种凶光。他心里惊一下,忙往后边退。刚退一步就感到头上有股风,接着,伙的枪托从他眼前飞下来,差点儿砸着他。他头懵一下,忙蹲下身子,顺势拿起枪,用枪托朝伙的伤腿抡过去。伙趔趄一下,嘴张开了,想要叫,没出声,他就朝伙的头顶又砸了一枪托。

伙像装满了小麦的布袋一样栽倒了。

他觉得很轻松,像干完了出狱后想干的第一件事。拄着枪,想走,猛然又想起了什么。他回身拾起伙的枪,拉开枪栓一看,伙的枪里压根儿没子弹。

原来如此!

他狠狠地骂了一声:“奶奶的熊!”

三十四

叮叮当当。当当叮叮。

房垒平座了。上梁时,吴天请人写了两副对联,分别贴在两架梁上。

左联是:

上梁不忘县政府

起屋感谢乡党委

右联是:

军保民,和平度日月

民拥军,放心家中事

三十五

他终于远远看见了连里的阵地。

以往执行任务归来,只要一看到自己的阵地,他就有一种放声大哭才能表达的欢乐,可是今儿,他没有。

今儿,他有的是一种灵魂的错位感、失落感,一种无可挽回的过失感。

当这种感受被他自己明确为军人最忌讳的那两个字——“怕死”时,他的整个身子都颤抖起来。“我怕死吗?”他不承认。“我不是那号人!”“我绝不是那号人!”

“那么你能算个英雄的男子汉?”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个问。

半晌时分了,日光斜斜射过来。山上的林子把日光撕成碎片儿,扔在树木下。他软软地坐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脚踩着不知何年落下的枯叶,眼望着一米外的一棵大树。树上有枪眼,圆圆的,已经结疤了,但没有复原。也许永远不会复原,永远是个圆圆的伤疤。他望着,感到心上有个洞,无底的深,慢性的疼……

三十六

县广播站广播了一篇通讯稿,题目是《前方后方共英雄》。没过几天,地区日报上头条发了这篇通讯,改了题目,叫《前方儿子报国恩,后方婆媳感党情》。县长看了这篇通讯,很高兴,为此,专门参加了一次民政局的办公会议,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说:“要从七姓窝入手,以宣传梁家婆媳为开端,一年内把本县建成拥军模范县!”

三十七

他是被人扶回连里的。当晚,就被送进了二线医院。

在这离前沿阵地二十里的医院里,炮声依稀可辨。几天时间,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头上竟有了白发,眼窝深深地陷进去。他二十五岁,一个护士却说:你有三十了吧?他反反复复想着回连时全连那惊喜的目光和离开时全连那怀疑、冷漠的目光。

在连指挥所里,他如实汇报了战况,最末一句话是:“一个人……实在无法接近炮阵地。”

那会儿,全连干部都在指挥所,一片沉默,没有半点儿声息。他以为大伙都沉在悲痛里。谁知,过了半晌,连长却平和、冷静地说:“陈小三活着回来了。他留在敌人那儿一条腿,爬回来的。炮阵地他侦察得很清楚,门数、方位、坐标,都很准确。你……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走出指挥所,战友们都在看着他,所有的目光都变得一个样儿,就是一个字——冷!

几天时间,如同数十年,他眼窝深深地陷进去,头上开始有了白发。二十五岁,有个护士却说:你有三十了吧。

三十八

赵麦黄去乡里领他的十元“革命费”,到梁家门口,站定,又仔细打量了一遍这新盖起的三间上房:一色的青砖青瓦,如同古庙一般。不同的只是房顶上竖着三面小红旗,在哗哗摆动。看罢,老头心里生出一股怪味儿,说不清楚,反应到嘴上,成了:

抗日我受奖,

打蒋我立功。

住着茅草棚,

我麦黄不嫌穷。

干净一辈子,

不怕搞运动。

已是初秋时节,天气温温暖暖。日不毒,可乏人,晒得人浑身痒痒的,舒服透了。玉蜀黍挂了红缨,子已硬实,叶还青青的,只干了尖儿。

这当儿,吴天扛着自行车从山梁上下来了。老远他就叫:“麦黄叔——笑话!真他妈笑话。咋会有这档子事。昨儿天我去县城要木材,县长说不认识我。今早我赶到乡政府,乡长说不把照顾给竹子家的东西收回来就是好的了。我问咋回事?他说街东一个小伙子和梁柱在一块儿,回来休假了。让我去问问。去一问,你猜咋了?”吴天把自行车往地上一放,趴在麦黄耳朵上神神鬼鬼嘀咕一阵子,末了,直起头,大高声:“梁柱这小子在家满野的,打架一人打三个,咋牵到市上没了牛,成了老鼠胆。丢死人了!”

赵麦黄愣怔住,没说话,眼珠动了动,盯在面前一棵树上不动了。

吴天扛起车,走了两步,又回头:“你是他干爹,从小照看他。没有你,他家早就提篮讨饭了。你看这事……不争气!我说你以后再也别管他梁家了。他爹死了二十五年,你这二十多年干爹当得够苦了,连他家锅台塌了也得你去垒。梁柱上学,你不拿学费……上个鬼。一点儿都不给人争口气。我也是整天为他家忙前忙后的……咳!瞎忙乎。”

麦黄没接话茬儿,久久站着没有动。脸上的肉,有些胀,鼓起老高,硬住了。

吴天一回家,家里人把饭端上。他拿起筷子,要吃,又放下:“笑话。咋会有这号事?”

“啥事?”家里人问。

“女人家,少参言。”

家里人“ —— ——”纳鞋底。

吴天憋不住,还是说:“梁柱怕死!你可别乱翻闲话啊。梁柱那小子,原来在前线怕死。过几天,或者个把月,就该卷铺盖离庙啦。真是笑话!”

女人的针扎在了手上,忙把指头放在嘴里吮着:“那……梁家的房子……”

“政府也要面子的,宣传错了,还能乱张扬?别说是花了三几千块,就是花了三万块,也不会再要了。”

“梁家……倒捞个便宜。”

“便宜?看他梁柱日后咋做人!”

三十九

营盘如山,兵如水。山不动,水长流。

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队进行了举世瞩目的大裁减。公布的数字是:官兵减员额一百万。

四十

光阴如箭,日月如水。

四十一

阴天,有雨,雨滴豆儿一样,哗哗响。半个时辰,山梁、凹窝、沟坎……天地世界,都埋在雨里了。

后半晌,天早早地黑下来。梁婆在灶房,碗里放了一把面,搅面糊,刚把碗伸进房檐下接雨水,见院里来个人。大个,披着雨衣,裤腿卷到膝盖上,雨衣下盖着一个旅行包。那人似乎极冷,身上不停地抖,像抽搐。水珠从他头上流进脖里,站在院中央,如同走错了门,看着上房。他神情极为复杂,眼里有种急切的光。看见梁婆,他不知所措,嘴张了张,大喉结在脖下跳几跳,没能说出话。

突然,梁婆手里的碗落地了,摔在一块垫脚石上,面糊流在雨水里。她失声叫了一声:“柱子!”似乎要扑过来,却把身子软软地靠在了门框上,眼泪簌簌往下流。

梁婆尽管是哭着,老脸上的纹络还是浅了许多。她身上洋溢着喜悦,极想抱住儿子。可她看到儿子没有应声,只有木木的神情时,她倏地相信了村里的谣传,意识到了随儿子归来的还有不祥的预兆。于是,喜悦很快过去,心开始慢慢往下沉。老脸上的纹络又像原来那样深,那样弯。

是梁柱。他回来了。

听得叫,他想答应,想唤声娘,但觉得喉咙紧,发干,怎样也没能唤出来。他极难受,想哭,却也哭不出来。他觉得心里有股五味汁液在涌动,在翻腾。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把雨衣的帽子卸下来,索性让雨水顺着脖子往里灌。

竹子在屋里做针线,听见婆叫,立时从凳上弹起来。可起来了,立时又感到心像压了一块铁,一直往下坠,沉得很。眼也有些发昏,像是起得太猛了。

竹子往前挪步,移到屋门口,站在房檐下,没有去接丈夫手里的旅行包,像是怕雨淋了衣裳。看着丈夫,她像看着一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人。竹子极平静地说:

“回来啦?进屋吧,还站着。”

娘也说:“进来吧,换换衣裳,别淋着。”这当儿,梁婆才似乎刚刚想起来,眼前人是久思远归的儿子。她颤颤地走过去,接了行李。竹子也上前几步,到雨地从婆手里接过行李。

他看看娘,又看看妻。她们都一样的平静,就像他去哪儿耍了几天。

他先在娘前站一会儿,后随竹子进了房,径直到里屋,去看自己的娃。娃睡了,脸红红的,浓眉,圆鼻,极像他。他本能地用手去摸娃的脸蛋儿,摸着了,手又缩回来,像娃的脸上有种反弹力。脸太软,像熟柿子一般,把他吓了一跳。

“叫啥?”

“不是给你写信了,叫狗娃。”

他心里涌起一股苦涩。“大名?”

“继军。长大了还让他当兵去。”竹子说着,端个脸盆出去打水了。

他震了一下,不明白妻的话是啥意思。但他知道,她不仅仅是为了娃当兵才起这名儿的。

竹子端水进来了。他说:“我前天到县上,昨儿到镇上大姑家,行李都放在姑家了。”

竹子说:“洗吧,换换衣裳。”

他看了看自己那浑身泥水的军衣,心里难受得没法说。

他换了一身发白的工作服,这是他入伍前的衣裳。

他走进上房,娘、媳都坐着,看着他。他也看她们一眼,便把头低下了。她俩没有让他坐,不似往常那样儿,从部队探亲回来了,天大的喜事一般。今儿,娘、媳没有一个问他吃饭没有。他已经从早上到现在没有吃饭了。她们只是一个劲地、不相识一样地盯着他。

他心里螨螨地动,自个儿拿凳坐下了。

雨直下,屋里闷得人心慌。他把头勾下去。一家三人,闷闷地坐着,谁也不吭声。

久了,他问:“干爹不在家?”

“在。”竹子答,声音极轻。

“我给他买了个皮袄。”他说。

“他不会要。”娘答。

又都没话了。好似空气冷冻了,结了冰,叫人心寒。

这回,是娘先开口:“柱子……”

他抬起头。

“他们说的……当真?”

他嘴唇绷成一条线,望望娘,又望望妻,好一会儿不说话,只是又把头勾下去,深深地耷拉着。他知道她们问的啥。在他住院期间,有三个老乡探过家。瞒是瞒不过去的,可他没勇气说句话,或点一下头。他的脸下面,脚地上,相距几指远,有两块水痕。他哭了。

不知沉闷着过了多久,竹子说:“报上登的……不是你?”

他没有抬头,轻声答:“我在县上听说了,误会了,重名重姓……”那声音好像不是他说的,而是从遥远的地方传过来的。完了,他又补充说明:“叫梁柱的人多得很。”

四十二

入夜,雨停了。天上有亮色,要晴的样儿。

他和竹子躺在床上,中间隔着娃,仿佛隔着一座山,把夫妻间的一切都给隔断了。

灯亮着。竹子在望房顶。他看看房顶,那上面什么也没有。

好一会儿过去了,她翻个身,留给他个后背儿。他瞅瞅她那曾经极为熟悉的圆圆的肩头儿,白白亮亮的。头发散乱地披下来,流在枕头上,有一股温热的味儿刺激着他。他心里又烦又乱,极想做些夫妻间的事。他动了一下身子。

竹子说:“睡吧,别弄醒了娃儿。”声音淡淡的。

他心里有些冷。身上的燥热没有了。

竹子把灯拉灭了。屋里一团黑。

同类推荐
  • 钢铁年代

    钢铁年代

    小说讲述了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祖国的钢铁事业,一群小人物扎根鞍钢,在各种不利的条件下顽强克服困难建设鞍钢的故事,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设发展的历史。两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恩恩怨怨错综复杂,又爱又恨,争斗了一辈子……
  • 绝地反击

    绝地反击

    靠近渤海岸的台阳市,是一座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城市,老城市的建筑遗留得不多了,大都是新型的现代化建筑。初秋,台阳市银行三十九岁的行长董浩驾车行驶在通往山区的高速公路上。副驾驶座位上坐着他的女儿媛媛。媛媛手里捧着一束鲜花睡着了,董浩停下车来为女儿关上车窗。而与此同时,台阳市银行副行长刘洋的母亲抱着整齐的衣服走进儿子的卧室,叫醒刘洋,告诉他这是要换的衣服,早点放在餐桌上,然后出门,为儿子的汽车掸拭尘土,又把脚垫拿出来拍打。邻居路过搭话,说她没白辛苦,培养了个副行长。刘母显摆地伸出手说,前年给我买了个红宝石的戒指,今年又买了个钻石的,还说是多少克拉?一百克拉吧!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伪币制造者、窄门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亡者归来

    亡者归来

    哈格雷夫家的儿子雅各布在8岁那年意外溺死。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一天,他们亲手埋葬的儿子再一次站在了家门前,声音样貌一如五十年前那个生机勃勃的小男孩。世界各国的死者纷纷重现人间:惨遭谋杀的家庭、二战时期的纳粹士兵、声名远扬的法国艺术家……恐惧日益蔓延,世界一片混乱。面对和自己昔日亲人一模一样的归来者,有人选择了欣然接纳,有人则拒之门外。从坟墓里归来的亡者们,究竟是久别重逢的亲人,还是入侵人间的魔鬼?
  • 人人都说爱桃花

    人人都说爱桃花

    秦平原被桃花的话吓得后退好几步。他想这个桃花怎么了,怎么一宿就变成这样了?桃花究竟出了什么事?秦平原以为自己是了解桃花的。他睁大眼睛看着眼前正在陌生的桃花,想从桃花的脸上发现自己不曾了解的秘密。可桃花连看都不看他。桃花看着外面一层层的人,她看了唐小年、龅牙,看了田可夫和小个子,也看了那些吓得花颜失色的女伴们。然后,桃花说了一句话——桃花说,你们,都给我滚!
热门推荐
  • 芙蓉出水斗新妆

    芙蓉出水斗新妆

    “没想到堂堂纪家大小姐也有匍匐在我脚下的一天?!呵呵”曹惜霜掩着嘴角,轻蔑的看着匍匐在地下污秽的女子。纪傲芙死死的捏着拳头指甲深深的嵌进掌心的肉中,可是她只能将头死死的抵在地上,紧咬着嘴唇不发一言。“看着你现在的样子真让人恶心!”看着匍匐在地上不发一言的纪傲芙厌恶的挥了挥手中丝绢仿佛在挥散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味。“你让我做的事情我都做了,请你放过我的儿子和女儿!”纪傲芙忍着嗓子的剧痛,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跟我来吧!我带你去见见你的一双儿女。”曹惜霜扭着腰肢转身出了屋子。站在曹惜霜身旁的两个粗壮的婆子粗鲁的拽起地上的纪傲芙。纪傲被两个婆子一路拖到了后山上,被挑断了的双腿只能任由路上的石子划伤,等到了后山的时候,纪傲芙已经拖出了一条长长的血路。“你不是想见你的儿女吗?呶,在那呢,自己去看吧。”曹惜霜让开身子露出身后一个深深的大坑。看到曹惜霜身后的大坑,纪傲芙忍着内心的恐惧,用双手扒着地上的凸起的石块和野草努力的爬向那个大坑……
  •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大海,大海

    大海,大海

    艾丽丝·默多克是“全英国最聪明的女人”。作为维特根斯坦的女弟子,她的哲学修为就很深,著有《存在主义与神秘主义》等。而“存在主义”则是她第一部小说《在网下》的主题,成熟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思考,让这部处女作取得惊人的成功。此后,艾丽丝以独特的风格成熟的思考叱咤英国文坛,共获得6次布克奖提名,为该奖历史上获得提名最多的作家,并以1978年的《大海啊,大海》夺魁。有人称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为“开放的现实主义”。的确,这本书有包容广大的气象,经得起神秘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等各派评论家们的种种折腾;同时她的作品又以娴熟的技巧和发人深省的故事震撼读者。可以说,她的作品,是对哲学最完美的文学化演绎。
  • 极品合租至尊

    极品合租至尊

    曾经的王者为了一份承诺,毅然舍弃了一切,隐姓埋名,归隐都市。本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却不料仇家敌人上门不断。
  • 王者荣耀之英雄无敌

    王者荣耀之英雄无敌

    我从死亡中复苏,又将从死亡中感悟世界,你不知道我是谁?吾名李太白,我要追寻的是这个世界最极致的力量,因为我要找寻迷失的自己以及她。一个残碎的灵魂在死亡中诞生,又将何去何从。。。一朝天地换,十年踏九天!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 你是我蔓延的小思念

    你是我蔓延的小思念

    我许思念蔓延多几日,只因有爱姗姗来迟。万人迷教练重点调教宅女画师,壁咚+表白+索吻,秀甜蜜高能来袭!
  • 学霸娇宠之宅妻有点甜

    学霸娇宠之宅妻有点甜

    本文又名《肥宅的幸福生活》、《宅女的春天》、《论宅女撒狗粮的一百种方法》。作为一个长期宅,方心怡已经三年没有离开过出租屋。除去父母知晓她尚且活在人间,朋友们大多以为此人猝死于网络,或者修仙上天。殊不知,外人眼里胆小怯懦的女孩,摇身便是网络上杠天杠地的画手太太。一个房间,一个wifi,一台电脑,一杯可乐,一袋薯片。不要问我什么是快乐。我的肥宅生活是你永远想不到的快乐。可是当足不出户变成生活,一方天地里的寂寞也成了习惯。突然有一天,当周闻宇站在方心怡面前拿出很久以前温存的回忆,方心怡才知道,原来在那时候,自己已经把爱情也当成了宅女生命的一部分。废柴漫画家VS闷骚数学教授。绝对的甜宠文,保甜不亏~另外提示:本文搞笑多,吐槽多,回忆杀多,欢迎入坑。顺便推荐尧尧完结文:《权卿为谋》
  • 重生之斗白莲

    重生之斗白莲

    她被心爱的人抛弃害死,全因她那个白莲花般的姐姐。重生一次,她怎能放过这对忘恩负义,不顾廉耻的男女?“霏儿,如若你肯嫁我,必用江山许你。”渣男信誓旦旦的保证道。她不过斜眼一瞧,如若没有她,这渣男有智慧走到那一步吗?“妹妹,我将来是进宫为妃的,怎么会与你抢心上人?”白莲花似的姐姐握住她的手。自信的姐姐啊,如果她的心上人当了皇上呢?前世之债,不必她化为厉鬼,也可叫他们血债血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