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000000002

第2章 十月的风,建党经费 (1)

·1·

公元1921年6月3日,一艘从地中海驶来的意大利客轮,在中国上海港徐徐靠岸。

一位头顶微秃的欧洲裔中年男子从三等舱里走了出来。

上海夏日的阳光让这位外国佬不得不眯起眼睛。码头上搬运卸货的工人往来如织,阳光给他们结实的肌肉刷上了一层古铜色。码头外不远处小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显得十分繁华。这让他有些惊讶和感叹。

走出码头的时候,他向穿制服的检查人员晃了一下护照。护照标明他的名字叫马林,来自荷兰。检查人员只是按例行公事看了一下便挥手放行。他们不知道,他们今天放走的这位马林先生不久将在中国的土地上,掀起怎样一股惊涛骇浪。

马林的真实身份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

共产国际是1919年3月成立的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马林受共产国际派遣,肩负着一项极其特殊的使命——帮助中国工人阶级建立自己的政党组织。

马林并不是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第一人,此前还有一位名叫维金斯基的人被派到中国,他的中国名字叫“吴廷康”。

早在1920年3月间,吴廷康就详细考察了在中国建立工人组织的环境。他通过俄国驻华大使馆和北京大学俄文教授鲍立维(也有译作柏烈伟的),结识了在北京大学的共产主义者。鲍立维在北京大学教授俄语,对中国文学颇有研究,称得上是一位汉学家。他最先给吴廷康推荐的,是他的一位中国同事——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若论起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认识,当时的中国恐怕再没有谁比***更全面、更深刻的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之后,宣布了一系列对中国的友好政策,表示愿意放弃沙俄时代通过侵略取得的利益,这让中国人很感动,领导中国人推翻满清帝制的孙中山甚至喊出“以俄为师”的口号。

中国的知识界第一个站出来为“十月革命”大声喝彩的,就是***。他认识到中国靠自上而下的所谓改良、维新,根本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像俄国那样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给朋友的信中,***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发生的革命,表达了羡慕之情:“中国革命的前途,要采取西方的策略时,则最好去学俄国共产党。”

说起来,***还是位“海归”。

出身于河北农家的***对政治的兴趣非常浓厚,1914年他考入著名的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专业是政治本科。按照当时的情况,中国人取得该校毕业文凭回国,在政府机关谋个公务员之类的职务毫无问题,况且他学的又是“政治”。

遗憾的是,***并没有拿到这所知名大学的毕业文凭。

1916年2月初,入学仅一年半,***被早稻田大学除名了。原因并不是因为学习差,他的十一门课程考试平均成绩排名第四十位,当时全班有八十余名学生,他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上。

被除名的原因,是因为***“长期欠席”。所谓“欠席”就是缺勤,***缺勤的很大原因是他把精力用在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东方,应该归功于日本的共产主义者河上肇等人,是他们把马克思的著作翻译成日文,当年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者很多都是从日文版读到马克思著作的。

***从日本回国后,在北京的《晨钟报》(即后来的《晨报》)任职,“守常”就是他习惯用的别号和笔名。不久,***在北京结识了陈独秀,此时两人还都没有到北京大学。

·2·

***和陈独秀相识,是在北京南城的瑞记饭庄里。

请客的人是***,主客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陈独秀是陪客。此时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位置出现了空缺,原来的主任章士钊要离开北京南下,于是便向蔡元培推荐***接任自己的职务。蔡元培聘用了***,***设宴答谢,也是人之常情。

而陈独秀是凑巧赶上了这顿饭局。他来北京是为上海东亚图书馆募集股份,此时蔡元培刚刚接任北大校长不久,正在网罗人才,陈独秀又与蔡元培是旧相熟,便被邀请到学校担任文科学长(后改称文学院院长)。蔡元培把陈独秀拉来,也是想让他和***两人提前认识认识,两人都跟图书馆有关,以后也好在一起共事。

通过这一饭之缘,两人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接任北大图书馆主任之后,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得天独厚。北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激进的革命者还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探讨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为了安全起见,马克思故意被翻译成“马尔克斯”,以宣传共产主义为主的藏书室被称为“亢慕义斋”(英文“共产主义”的谐音),以便公开活动。

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固定的经费,买什么类的书籍校方也不太过问。

五四运动以后,在蔡元培校长的主持下,北大各种学术思想兼容并蓄,在国际上很有声望。一些国家的文化、教育机构与北大有图书交换关系,因此积累了大量马克思和其他学派的著作。通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总要有人来接受,陈独秀、***等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就成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人。

在***和陈独秀身边,聚集了一群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人,形成了天然的师生关系。除了北京大学图书馆,这些革命者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家里。一方面是为了请教些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想吃***亲手烙的葱花饼。

***烙的葱花饼堪称一绝,外脆里嫩,号称千层,每一层几乎都薄得透明。那时别人家的院门都是关着的,要先敲门才能进去,而李家的大门始终是虚掩着的,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影响也比较大。

鲍立维也是***家的常客,他十分了解***的为人,故向吴廷康推荐***。

经鲍立维牵线,吴廷康在北京宣武门内大街和闹市口之间的石驸马胡同24号,与***进行了初次会面。两人聊得十分投机,尤其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吴廷康还见到了***周围的青年才俊,这些人都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充满革命激情。

吴廷康在北京并没有见到另一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陈独秀当时在上海。***马上介绍吴廷康南下上海去见陈独秀,商量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事宜。吴廷康离开北京南下时,只留下了几本革命杂志和国外的通信地址,并没有留下经费。——他只是探路。

有了吴廷康的铺垫,这次马林来中国就不能再空手了。

共产国际授权马林支配一大笔钱,来启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尽管直到现在中共党史界还弄不清楚这笔钱的数目,也不知道马林通过什么方式将这笔钱带进中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笔钱即使在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一次秘密会议,作为交通和食宿费用也是足够了。

·3·

马林从上海来到北京,再一次考察了***和他的团队,认为动用这笔启动资金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于是决定返回上海进行建党的筹备工作。***派他的得意门生张国焘一路陪同马林南下,张国焘也是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

马林在上海见到另外两位重要人物,一位叫李达,另一位叫李汉俊,两人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发起人。马林提议由“二李”出面联系其他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每个小组各派两名代表来上海开会,商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事宜。当时中国的国内,北京、上海、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地都建有共产主义小组;国外的旅日留学生和旅法的青年学生中,也建有类似的组织。

除了旅法的共产主义小组之外,“二李”分别给每个小组都写了信,而且还汇去了路费,每位代表的路费都是一百元,无论远近。会议结束后,每位代表还将再领到五十元的路费。

这笔钱在当时来说,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当时上海普通警察月工资不过十至十三元,警长也不过拿十六至十八元;上海黄金的价格是每两二十一元,一辆进口小轿车的价格也就一千元左右。十二位代表仅来的路费就可以买一辆进口小轿车还有富余。

尽管从上海汇给每个代表的路费绰绰有余,但大家花起这些钱来仍然精打细算。外地来的代表绝大多数被安排在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子学校学生宿舍。此时学生已经放暑假,组织者提前租下楼上靠西侧的三间宿舍,这里既安全又经济实惠,每个铺位一天租金不到一角钱,而上海普通客栈则至少需要三角钱。因为不知道会议要开多长时间,组织者预付给学校两个月的租金。

代表们吃饭的问题也是就地解决,由女校的厨役给做,花费也不大。当时有一块钱就可以在上海的普通饭馆请六七个人吃一顿不错的饭了,包括生煎馒头、蟹壳黄及各种小吃。

考虑到上海夏天的闷热,组织者还特地买了几张新的芦席,给代表们打地铺用。

住在这里的,有湖南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的董必武、陈潭秋,山东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东的包惠僧以及邓中夏等人。

并非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始终都住在这里。广东代表陈公博开会的时候,顺便带着新婚妻子来度蜜月,小两口住进了上海大东旅社。陈公博后来叛变了共产党,抗战期间又追随汪精卫做了汉奸,结局很不好。但他的“特殊化”为日后确定中共“一大”确切时间提供了宝贵线索——陈公博夫妇下榻的上海大东旅社恰巧发生了一起凶杀案,着实吓了这对新婚夫妇一跳,根据上海报纸对这桩命案的报道,可以推测出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

第一个报到的代表是北京的张国焘。他也不是这里的常住户,虽然留了他的铺位,而他却在外边另租了房子,主要是因为他还要承担会议的组织工作。

其他代表大多是几个人合住一间宿舍。唯一享受单间待遇的是湖南代表毛泽东,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的身材比较高大,不习惯睡地板上的芦席,而是睡在由两张长凳搭起的床板上,比较占地方;二是因为毛泽东睡觉爱打呼噜,吵得同屋人无法入睡,只好请他移尊他就。

会场就选在与博文女校相隔不远的李公馆——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三号。

同类推荐
  • 愣班超远定西域

    愣班超远定西域

    少怀凌云志,大器偏晚成。醒掌虎狼兵,醉卧美人膝。三十年征西域风雨如磐,七十岁通丝路老迈归家。血性男儿班超,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 明威天下

    明威天下

    同名同姓又长得一模一样的毛文龙,穿越回明朝崇祯二年。不甘心再次沦为朝廷的牺牲品,潜逃他乡,另起炉灶。扯起大旗,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复我汉儿之威!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历史(两汉卷):秦至东汉

    本套书旨在帮助青少年轻松了解中国历史,选材上以历史大事件为主,兼有一些充满话题点的趣味历史;叙述上简单生动,让青少年有兴趣阅读;内容与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结合,是不错的历史辅助读物。本书为两汉卷,作者以轻松的笔调引领读青少年者走进历史现场,亲历汉王朝四百年的沧桑历程,再现汉王朝的风风雨雨。书中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方面,不仅为青少年读者还原历史的真实与人物的生动,呈现一幅鲜活的两汉画面,还引领青少年多方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学习相关知识,从中受到启迪。趣看两汉:一代暴君秦始皇功在千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咎由自取?官三代汉武帝败家?汉朝女人专权,都是“明君”?
  • 水浒之天下争锋

    水浒之天下争锋

    大型游戏“水浒之天下争锋”即将上线,程序员叶小白连续工作几十小时,终于猝死。他魂穿游戏,到了宋代,成了花花太岁高衙内。尽管成为了他自己不齿的角色,可是既然他已来到这个时代,为什么不做一番争锋天下的事业。程序之中的秘技,还有他写的原代码,这些能帮助到他在水浒之天下争锋之中一展身手吗?纵能万般不是,他的今世高衙内已将娇滴滴的林冲娘子强有,怀着前世叶小白对于张歆玥的臆想,他决定让高衙内为了她而改变,他不再是禽畜,而将成为英雄,坐拥美人,收伏众条好汉,指点江山,让大宋威扬天下。
  •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为只有12个原始人的部落图腾,帮助部落发展,抵抗野兽,制造工具,一步步强化部落实力,有点儿像荒野生存不过会有比较轻松一些,比较搞笑一些,欢迎大家阅读哦
热门推荐
  •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这是一本由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策划编纂的讽刺影评“吐槽大会”,以小词条形式收录人们对类型片陈腐俗套的幽默吐槽。本书包含一千多个毒舌小词条和四篇文章,是三十年来各国观众、影评人甚至影视公司高层人士犀利调侃的结晶。几乎所有好莱坞类型片烂梗和商业操作伎俩都没能逃过本书的“攻击”,惊悚片《本能》《致命诱惑》、动作片“虎胆龙威”系列等更是频频“中枪”——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让电影创作者冷汗直冒、谋求创新,让影迷明辨高下、大呼过瘾。
  • 报告,这个人有毒

    报告,这个人有毒

    “银白死神狄安娜,黄金羽翼阿波罗,黑暗假面普路托,玫瑰誓约维纳斯。疾风和弦墨丘利,深蓝哀嚎尼普顿,丰饶吐息塞尔斯,胜利权柄密涅瓦。不朽战魂马尔斯,烈焰锻锤伏尔甘……”“对不起,为何每次开战前一定要念这么多奇怪的名字?”“因为继承这些‘称号’的英雄会保佑我们,赐予我们力量。”“但是没念完敌方就打过来了怎么办?”“……愚蠢的人类。”——十三本以为自己会像普通员工一样,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直到宇宙毁灭,时间枯竭。然而某天,爱丽舍乐园中来了个人类。
  •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

    名人传记丛书——梵高——天才画家为何割耳自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野玫瑰与他

    野玫瑰与他

    霸道女上司~腹黑男明星合同即将到期的叶某不愿合作新东家,第一次见面两个人在杂志封面现场谈条约,以叶某充耳不闻告终。第二次见面在酒店大床上,一人一个床脚,还有门外记者的声音做背景乐。“哎,合同签不签。”叶瑾看床上那个女人变魔术一样地拿出合同,“你真是一点都不耽误。”“我很爱钱,当然不能放过你。”……“合同上几年?”“一辈子可以吗?”“可以。”
  • 冬喋

    冬喋

    界分天地,世分阴阳。古往今来,英才辈出,圣贤齐聚,最终也不过是徒作嫁衣。即天道无情,那要天何用!封天台上众神聚,踏破天荒造世人!
  • 惊世情劫

    惊世情劫

    【推荐新书《鬼才妖妃:极品邪王宠上瘾》】第一世他是帝君羲华,她是神女瑶光,她是他的义妹!第二世他是神君宁泽,她是公主鸾舞,她是他的徒弟!第三世他是君王流光,她是将军明月,她是他的仇敌!三世情缘,爱而不得,一颗能聚拢魂魄起死回生的珠子,一段寻找重生之路的旅程。揭开了那段埋藏了七万年的惊天秘密……
  • 庄子翼

    庄子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灵犀剑侠传

    灵犀剑侠传

    白雪山一战,苏长安与萧山为赴“十年比武之约”而遭人暗算,两人重伤身亡。苏长安留下一剑,名叫“灵犀”,交付到白雪山的一位少年手中,嘱咐他一定要把剑送到一位叫“怜儿”的手上。少年接过此任务,走出了白雪山。有人说,灵犀剑中藏有宝藏图,得者可以富可敌国,坐拥天下;又有人说,灵犀剑中藏的是武功秘籍,学了它,可以称霸武林。传言流开,江湖上纷纷有人出手向少年抢夺灵犀剑。自此,从未踏入江湖的少年,却要经历一番江湖风雨。
  • 网王之欺诈师的盛宴

    网王之欺诈师的盛宴

    【网王同人】一朝穿越,发现成为大学时候的仁王雅治,没办法,只好努力训练,成为知名的职业选手,直到获得了大满贯后,几年不见的系统君告诉仁王,时间穿错了,然后一觉醒来发现回到了国小……仁王:……私设很多,金手指?系统?苏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