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76100000004

第4章 探访苗寨

从云台山下来,驾车向西南方向开去,马路看着地图,对正在开车的赵大海说:“过枇杷湾、马路溪,就到黄沙的燕岩山,那里好像应该是方丈指的方向了。”

温暖从后座探过头,看看地图说:“就从这里开始找吧,我觉得应该就在那片山区里面。”

车开进了山间小路,看到前方有一个村寨,整个村寨的吊脚楼都建在两座山坡上,这里到处都是竹林,郁郁葱葱,山风过处,竹浪翻滚。远见村寨炊烟升起,不时传来芦笙的声音,并伴着鸡犬之声。

温暖看看村寨说:“听到芦笙的声音,前面的村寨就是苗寨了,咱们进去打听一下桃花源的下落。”

“咱们不懂苗族的规矩,乱闯苗寨,是不是会惹来麻烦呢?”赵大海听过温暖姑父和云台山方丈的嘱咐,所以心有疑虑。

温暖笑道:“没有关系的,你们别听他们吓唬咱,我儿时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里的风土人情比较了解,苗家是非常好客的,进了苗寨你们就知道了。”

马路说道:“我以前去云南旅游,一位少女向我比划一个姿势,我不懂是什么意思,以为是礼节的动作,便也回敬了礼节,没想到,那个少女缠着我不让走,一听解释,原来少女那个动作是求婚的意思,哪里知道我回敬的动作竟是同意的表示,后来很费一番周折才脱身的,差一点就留在那里了。”

赵大海和温暖听了都笑起来。温暖笑道:“你就赘在那里,插队落户,建设边疆一辈子也不错啊。”

“咱们如果进苗寨,要注意,苗家人非常好客,喜欢用米酒来招待远方的客人,这米酒即甜又香。不过,按照苗家的规矩,酒是不能不喝。但是,千万不能喝多了。另外苗寨中还有蛊术也是非常厉害的。”温暖的话,给本来就显得朦胧的苗家风俗罩上了神秘的面纱。

来到苗寨的寨门口,只见树下有一位老汉,坐在一块石头上,正吸着竹筒制的水烟袋,温暖上前问好,正要打听桃花源的情况。

那老汉看到来人,便朝寨里喊道:“来了几位客人,你们快出来摆酒迎接呀。”一会,从寨里的一座房屋里走出三名穿着苗族服装、身上挂满银饰满面笑容的年轻姑娘,每人手里各自拿着酒碗和酒壶,在寨门口的道旁一字排开,欢迎客人的到来。

这就是苗家的拦路酒,每人必须喝完三杯,才能放行进寨。赵大海喝酒的酒杯是用牛角制成的,热情的敬酒是灌着人喝的。

三个人都喝过三杯酒后,互相看看,只见温暖已经面如桃花有些醉了。

这时从寨子里传来芦笙的演奏声,循声沿着石子路走一会,来到山下一座古老建筑前的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古老的鼓堂,里面一个巨大的铜鼓特别醒目,鼓面正中铸着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周围还有一圈圈的图案。

这里有十几个壮年男子,手里拿着芦笙鼓起腮帮,摆动着身体,吹奏起雄浑古老的迎客芦笙曲,一群身穿苗族漂亮服装挂满银饰的苗妹,正在跳着欢快的舞蹈。看到来了客人,便邀请赵大海等三人加入跳舞的行列。温暖跳的好,赵大海和马路一边学一边滑稽地跳着。

芦笙声停了,几个苗妹又从道边搬来长长的竹竿,跳起了竹竿舞。只见先平行摆开两条竹竿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的苗妹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持竿者蹲着的姿势,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几个小苗妹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敏捷地进退跳跃,还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小苗妹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的苗妹高声地呼喝着:“嘿!呵嘿!”气氛欢快热烈。

马路也要试试跳竹竿舞,由于不会跳,一会就被竹竿夹住脚,持竿的苗妹便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马路往外倒,周围的人都大笑起来。几位观看的老妇笑得眼睛也没有了,又拍手又跺脚地笑着。

温暖笑着对马路说:“这里善跳的小伙子,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睐。马路你想留下来想都别想了。”

马路拍了拍身上的土,笑道:“幸亏跳的不好,否则,问题严重了。”

跳完舞,苗妹们逐渐散去。赵大海便问一位相貌清秀的苗妹,这山间有没有桃花源。那位苗妹指着山坡上的吊脚楼说:“我们寨长可能知道一些,我带你们去寨长家吧,就在上面不远。”

沿着山道来到一座吊脚楼,这里的吊脚楼都建在斜坡上,在坡面开出两层房基,前坡竖一排木桩作房墩,铺设楼板,然后在上面盖起两层楼。楼上有一条走廊,中间是火塘屋兼厨房,两侧是卧室,楼下是堆放杂物,饲养牲畜的地方。

寨长的老婆正在喂两头肥猪,看到来人便热情地请大家上楼,说寨长去了村委会,马上就会回来吃午饭的。进了火塘屋,只见火塘的火苗跳动着,锅庄(锅台)的上方神龛摆着弥勒佛像,墙上挂着***像。

大约一盏茶的功夫,寨长回来了,非常好客地要请三人一起喝酒吃饭。

赵大海问道:“这片山里有没有传说中桃花源的地方,我们是专门探访真正的世外桃源。”

寨长想了想说:“我们这里真山真水,很多地方都是世外桃源啊,你们要找书本上描写的桃花源,我倒去过一个山沟,听说就是桃花源。”

“在哪里呀?”温暖急不可待地问。

“不是太远,你们沿着我们苗寨前的溪水,向西走十里左右就能找到的,那里叫奎溪,以前这溪中是有船的,现在都是走陆路了。别着急,你们在寨子里住一夜,明天一早再去。”寨长吸了一口水烟,慢悠悠地说着。

马路问道:“您听说过金雁的传说吗,据说很早以前有一只金雁飞到桃花源的山沟里了。”

“没有听说过什么金雁,不过那个地方的确历史悠久,是有些来历的,你们到了那里再打听吧。”

这时饭菜已熟,桌上摆的是酸猪肉、酸鸭肉、清蒸鱼和糯米饭还有米酒。温暖说:“这里的苗家人爱吃酸,这又干又硬又酸的鸭肉,可是苗家用来招待贵客的,也是显示主人富有的象征呢?”

这时,进来三个苗妹,端着酒壶来劝酒,每人各干三杯。一个苗妹提出要与马路赛歌,说道:“你若是输了,就留在我们这里放牛,我若是输了就到你家当丫头保姆。”

“你们还是饶了我吧,我哪会唱歌呀。”马路忙指着赵大海说,“还是让那位胖大海来唱吧。”

大家都笑起来,那苗妹银铃般的歌声响起。然后,赵大海也唱了一首歌。另一位苗妹端着酒壶走到马路面前:“你不唱歌那就喝三杯酒吧。”

马路忙说:“已经喝很多了,不能再喝了。”

“我们再干一杯交杯酒,这可是我们苗家敬最尊贵客人的形式了。” 那苗妹很会劝酒,马路只得与苗妹绕着手臂一饮而尽。

赵大海看着苗妹的佩戴的银饰问道:“苗族的银饰真是漂亮,这些都戴齐了,一定很重吧?”

寨长说道:“是呀,我们苗族的银饰以重为美、以多为美,苗族妇子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确保能戴上圆轮形耳环,利用耳环的重量拉长耳垂。有些苗族女子因耳环过重,耳垂被拉豁。”

马路好奇地问:“你们苗族人与外族人通婚吗?”

寨长说道:“苗寨也分为生苗和熟苗,熟苗就是苗寨与外界有公路连接,交通方便的,有的开发成旅游村的,慢慢被汉化了的苗人,除了还保留着自己的服饰,其它的基本与汉人相同了。年轻人都说上普通话,而会说苗语的,也只有老奶奶辈的了。”

马路笑道:“那你们这里就是熟苗了。”

“是呀。”寨长接着说道,“生苗就是在交通不便的深山沟,至今还没被汉化,几乎与世隔绝的苗人,他们说自己的语言。至今不与外族人通婚。我们这里虽然不是旅游村寨,但是,我们村寨离公路近,所以比较开化些。”

马路又问道:“听说苗寨有个可怕的传说,就是关于下蛊的故事,您能给我们讲讲蛊是怎么回事吗?”

寨长说:“蛊在我们这里确实是很厉害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苗人都会蛊术,只有恶毒的蛊苗人才精通下蛊的。在我们的山那边就有蛊苗的村寨,我们这里的人也不敢得罪他们,那里的苗人大多都精通蛊术,最好不要招惹他们。其实下蛊的事,很多人都不相信,觉得是无稽之谈,可是我们这里遇到的好些有关下蛊的事情,谁也无法解释清楚。这就是我们苗寨最神秘的事情了。”

寨长接着讲道:养蛊的人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开始养蛊的,把各种毒虫放到一个坛子里,让这些毒虫互相吞食,最后剩下的毒虫就是蛊了。蛊主要有:鼠蛊、马蜂蛊、蜈蚣蛊、蛙蛊、蛇蛊,所以我们管中蛊叫中毒。

为什么说在苗寨是路不拾遗呢,因为有下蛊的人将一些财物下毒咒后,放到路口,如果有人贪图便宜,拾起带回家,就会把蛊带回家,便会成为有蛊的人家了。我们碰到有蛊的人到来,正在吃饭的马上要吐出来,抽烟的也会马上把烟丢掉的,见到有蛊的人就像见到恶性传染病人一样,常被人唾弃的。若要解蛊,就得需要下蛊的人亲自来解,而下蛊的人却永远也找不到,所以有蛊的人家,终其一生都不能摆脱蛊的毒害。

有一户人家中了蛊,最无辜的是他家的女儿,今年十七岁了,因为怕人议论,只得退学天天躲在家里,因为谁看到她都远远地躲着她,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提亲谈朋友,怕也染上蛊,真是谈蛊色变了。

“我明白了。”马路说道:“成语‘蛊惑人心’,就是与下蛊有关系吧。而且这个蛊字,按字体看就是在器皿里养虫成蛊的意思了。”

温暖打趣道:“哎,原来你并不笨呀,理解能力还挺快的呢。”

马路瞪了温暖一眼作势吓唬道:“我不但不笨,而且我还学会了下蛊,你就小心一点吧。”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了。

吃过饭,马路提议在山寨中走走,寨长的女儿玉花说:“我给你们带路吧,我们这里是不能乱闯的。”

沿着山坡到上面的苗寨去,这里的房屋依坡而建,远望蔚为壮观。只见远处一家吊脚楼的走廊上坐着一个长相甜美的苗女,玉花小声说道:“这家就是有蛊的人家,听说是中了蛇蛊,这蛇盘在她家的屋顶,没有人敢动它,据说你若杀死了蛇,那中蛊的宿主也会死的,所以说这蛊会伴随中蛊的人一生的。别人都不敢与她家交往,那女孩二十岁了,还没有谈朋友。寨民们也知道她人好心好,就是没有哪个小伙子敢娶她。”

“绝对是个美女啊。”马路感叹着,“这蛊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竟害人一生啊,我都想把她救走。”

温暖笑起来:“让玉花妹子给你说个媒,你就带着她远走他乡也好啊。即救了她,还解决了你娶媳妇的问题呀,多好呀。”

玉花认真地说:“不行的,这会给你的家里人也染上蛊的。在我们这里,为了家道清白,几乎没有人敢与有蛊的人结合的。再说了,就是你同意,她也不会与外族人通婚的。”

温暖说道:“这也太难了,这蛊不是害人一生了么。”

到了山上寨顶,赵大海问道:“玉花妹子,你指给我们看,你爹说的桃花源是哪个方向。”

玉花指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山说:“就是在那片山里面,离这里还是很远的。”

晚上就住在寨长家里,夜晚的苗寨隐隐传来芦笙的吹奏声,给苗寨的夜晚带来一些梦幻的色彩。

清晨,苗寨笼罩在晨雾之中,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绵延不断的画卷里。喝完苗家最后的送行酒,告别了苗寨人,继续寻找桃花源。

同类推荐
  • 二代宗师

    二代宗师

    都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可如今我也要重生,不过我却只能……
  • 地灵曲第一季

    地灵曲第一季

    华夏龙脉始于昆仑,终于归墟,得九州之险,藏八方地灵。相传,千古奇才鬼谷子为续华夏永昌而建鬼谷一派,以唤龙经为绝学,广授门徒,遍寻龙脉上的聚灵石,筑天、地、人三级古斗,成就寻龙、降龙,镇龙、御龙四大品阶,一步一登天。王侯将相,黎民百姓,纷相效仿,至此,九州之地大斗兴起,如星点落。千百年来,御龙手凤毛麟角,后世者纷拥竞争,皆求一成……
  • 无敌男神系统

    无敌男神系统

    【免费精品,爆笑爽文】某天,楚乾面对貌美如花的神仙姐姐,他的眼中出现了两个选择。“选择一:调戏神仙姐姐,奖励:3000渣男值。”“选择二:打败神仙姐姐并让她诚心诚意喊三声好哥哥。奖励:6000渣男值。”楚乾:“……”“以前我是个好人,直到……”我真不是渣,我只想给妹子一个暖心的家——楚乾
  • 青门书引之耳语

    青门书引之耳语

    高才医学生沈晨在一次严重感冒痊愈后,留下了一个可怕的病根,从那以后,他可以听到来自冥界的声音,却又仅仅只是能够听到。正因如此,他被无端卷入一场谋杀案,自此以后,他的生活再也不能太平……
  • 我和灵界有个约会

    我和灵界有个约会

    陆淮除了帅之外,还有两个过人之处,一是衰、二是硬,经常人所不能受之苦难,塑常人所不能及的硬命。
热门推荐
  • 武道魔尊

    武道魔尊

    柳昊重生于元武大陆,觉醒神阶武魂,却被人误以为是低阶武魂,父母担心,族中长老失望,更是被人轻视,百般刁难。可柳昊的修为却在暗地里连连晋升,最终一雪前耻,走向巅峰。
  • 曼弗雷德

    曼弗雷德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诗剧《曼弗雷德》是英国诗人拜伦游弋欧陆时创作的作品,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曼弗雷德更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高傲、孤独、叛逆、浪漫:三幕诗剧中,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却终究无法摆脱爱欲的苦楚,得到灵魂的平静。
  • 弃女之田园风华

    弃女之田园风华

    【种田,一对一。】一朝穿越,她父母被杀,被叔叔赶出家门,成了依靠外祖母的弃女。外祖母过世之际,舅舅们放火烧了自己的院子,好一个狼子野心。既然如此?她又怎么会让他们失望呢?烧了主院给外祖母陪葬。潇潇洒洒离开镇国将军府,带着丫鬟婆子开始自己的守财发家创富带着大家奔小康的田园生涯。——————两年后,被赶出家门,被舅舅迫害的弃女被尊为素衣城主,主仆三人共创田园风华,五色土,五色果,五色鱼,良田水塘,奴仆长工,坐享一方地主。啥?这是贱民村?开玩笑吧?瞧一个个妇女穿金戴银的,瞧一个个男人的绫罗绸缎,再不济的长工都穿上丝绸了,这简直就是京都第一富城。啥?你们要见我们城主?那做啥来了?求亲!这个震撼的消息让贱民村的村民又开始兴奋,这一年又一度的城主‘夫人’考核开始了。吹拉弹奏,不行,城主最喜欢金灿灿的!黄金万两,不行,城主说太少就太俗了!无上地位,不行,城主说爬的太高要跌!世袭爵位,不行,城主说当官要交钱穷!圣旨赐婚,好吧,城主说关门断粮谁狠!可是,这眼前又是什么情况,某只妖孽正在床上风情万种的看着她,“来人那,救命那~我不活了,城主非礼了!”某男笑的妖娆,城主‘夫人’已被拿下。但是,洞房之夜,跟他过的是鸽子。认亲那天,跟他去的是母鸡。每天吃饭,上桌的是大花狗。每天睡觉,抱着的是黄鼠狼。某男仰天长叹,他要重振夫纲!
  •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是19世纪初叶德国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童话作品。
  • 华夏血脉在异界

    华夏血脉在异界

    血脉之中,藏着远古的力量。在血统至上的异界,灵气法术,神,魔,天使代表着力量。华夏血脉在异界,炎黄子孙,祝融,刑天,伏羲,盘古!将迸发何样的力量。心脏的每一下跳动,都有力量涌现。至高血缘
  • 诵吟令

    诵吟令

    …………………………………………………………
  • 影帝的黑锅

    影帝的黑锅

    有时一,有时一二,有时一二三,有时一二三四,有时或更多,简单背后也有故事……(华娱!)
  • 硬雪

    硬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佐伊拉克

    佐伊拉克

    "亲爱的,我们在家里都亲亲过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们在学校里说清身份也没关系,以后她就是我的女人了,谁敢欺负她就是欺负我"安以辰霸道的说道……一场青春校园溺爱的故事就此开始啦
  • 外婆外婆

    外婆外婆

    纪念逝去的外婆,温柔的,平凡的,慈祥的,梦乡中的外婆。每一个平凡的女人,都是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