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9100000002

第2章 老村记(2)

小时候,我也曾梦想让我生活的山沟沟变得富裕,变得不再有黄泥巴路,可惜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都开始各奔东西,都为了自己的欲望去奋斗了。不再想着那个充满欢笑的山沟沟了。甚至有时候都不愿意提起自己是从山沟沟出来的了,就算有时间,也不愿再回去看看曾留满欢乐,长满青草的小路。

如今,钢筋水泥禁锢了我们当初的梦,现实的压力已让我们苍茫了小时候的梦,我们总是说上班累,上班忙,不愿意回家。我们终日为了攀比,为了物质的如意忙碌着。山沟沟中的羊群、黄牛依旧潇洒着吃着田埂上的青草,只是旁边再也看不到放牛的娃娃了,陪伴着的只是守家的孤独老人。

老村之六景:小脚老太太

女人裹小脚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姑且这样称吧),对如今的00后儿童们来说,基本上只能在老照片或史料里看到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文明的进步,解放后,女人便不再裹小脚了。她们那一代的女人基本上先后都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时候,我看到的老太太,都是裹着小脚的。第一次亲眼看见小脚的真容,是我的奶奶洗脚的时候。那时候,我已经到了记事的年龄了。看见奶奶的小脚,我觉得很怪异,整个脚完全不成样子,脚趾头、脚掌全都蜷曲着,脚背拱起。看到这样畸形的脚,那时心里总有一点怕怕的感觉。

后来,我上学了。通过书籍,查到裹脚的历史据出自五代,盛于明清。女人们在那些丑陋的风俗侵害下,敢怒不敢言。那时候,如果是大脚女人就会被世人耻笑,就会嫁不出去。我曾听我奶奶说,我二爷娶我二奶的时候,就是看中了那一对小脚。看来,一个时代所谓的审美观不一样,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也是难以跳出时代的圈子。

如今,每每看到裹小脚的老太太影像,就不由得又想起盘着一头白发,穿着大襟衣服,裹着小脚的奶奶来。想着已越来越模糊的奶奶,我便常常在想,在算:我真的想不出算不出有多少女人用过裹脚布紧紧地把自己的脚缠住,与其说缠,不如说是勒。是不是中国自从开始实行女人裹脚后,社会就放慢了发展速度?这应该是原因之一。因为妇女自从裹脚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她们被束缚了脚,进而束缚了参与社会的行动,也就束缚了思想。半边天都被束缚住了,你想这个社会还能有大的发展吗?由此看来,中国百年耻辱也是由自身造成的。比如:裹脚,算是一种阻力吧?人是社会最积极的生产力,当一半人被裹住了脚,社会生产力能不落后吗?一个社会即使落后了,还可以在后期进行革命,通过革命和改革,改变社会的面貌和今后的历史。可那些可怜的女人,能改变自己的小脚吗?能让生命重新再来一次吗?

虽然女人裹小脚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它却像一道伤疤,深深地刻在历史那张老脸上。但愿我们这个国家类似“女人裹小脚”、“男人扎辫子”的事情不再发生,但愿过往的小脚女人永远成为历史。

老村之七景:流水席

记忆里家乡人为了准备好一场“流水席”,往往在正事的前三四天,主人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娘舅街坊好友就已到了主人家,大家一起为了置办好“流水席”场而做着准备。

“流水席”在我的家乡都是开放式的。为什么叫“流水席”呢?我想,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这样的“婚宴”都是开放式的。“来者都是客”不论认识不认识,那怕你是一个乞丐,都可以坐到桌前,一拔人吃完了,另一拔人接着坐到桌前,重新上菜接着吃的缘故吧。

这里,“流水席”还是有一定讲究的。主事的总管早早地就安排人将桌椅板凳擦得干干净净。每桌放了一瓶白酒,一盒香烟,八双筷子。其实,“流水席”每一桌都有“上席”之分。“上席”通常都是为每一桌上的贵宾、长辈们准备的。若是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冒冒失失地坐了上席,那一定是要糟人笑柄。

“流水席”分一拔一拔地安排。一拔人往往可以坐满十几二十多桌。因为,在那个年月,没有那么多的桌椅板凳碗筷呀!桌椅板凳碗筷往往都是左邻右舍凑来的,用完了再还。

第一拔坐“流水席”的客人,按规矩要先让远路上的客,婚事双方的亲戚们,村里的长辈干部们先就坐入席。这个时候,你往往会看到主事总管红着脸大声吼叫着请这些人入席就坐的场面。

在这种热热闹闹的庆祝里。不知不觉已上了最后一道菜——“米碗子”。所谓的“米碗子”就是将糯米加入白糖蒸熟了,然后在顶上放入红枣,涂上蜂蜜盛放在碗里。

这时,便会有人计算到此为至共上了几道菜。若是共上了八道菜,则这个宴席就叫“重八席”;若是共上了七道菜,则这个宴席就叫“七九席”;若是上了十三道菜,则叫做“十三花席”。

在我小时候,在家乡的宴席上,若是谁家置办了“十三花”,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宴请呢。

至些,行酒菜就算全部上完了。接下来便是上“吃饭菜”。“吃饭菜”通常是四个或六个。但有一道菜,“猪肉切成片”放上调料蒸熟用来夹馍吃的一定是要有的,家乡人叫这道菜为“肉碗子”。

上“吃饭菜”的同时,后生们便端着一盘盘的馒头,一碗碗的茶水来到桌前给每一位来宾的桌前放上馒头,放上几碗茶水,以使来宾们吃好喝好。

至此,这第一拔的“流水席”就算结束了。

今天,当我不论是坐在豪华的星级酒店还是站在老村的村中央,因了某个特定的物象,又勾起了我对孩提时故乡那“流水席”的深切怀念。

老村之八景:看电影

生在六七十年代的孩子,娱乐工具基本上都是自制的。记得听个收音机,都是好些人围在一起静静地听。唯一有图有音有真相能与我们一帮小孩子互动的游戏那一定是“放电影”了。

那时候,每个乡都有专门的电影放映队,通常都是一老一少,每月按事先排好的放映先后顺序,从初一到三十挨着村轮流放映。套用如今老百姓的话说,他们算是吃公粮拿工资的公务员,差使美着哩!

每隔一段时间,电影放映队还没有来,早早地就传出电影放映的消息,说者有鼻子有眼地告诉大家是几月几日等等。我们一帮小孩便翘首以待。每天盼着天黑,盼着那个日期快些来临。

忽一日。从村大队的大喇叭里便传出了村支书哄亮的电影上映通知,小孩们便会奔走相告。刚吃过中午饭,便会有人搬上自己家的板凳、椅子,或干脆用一块砖、一片破麻袋去占位置。到了下午五六点钟,村大队空旷的院子就已被五花八门的凳子摆得满满当当,场面颇为壮观。

吃罢晚饭的大人,也会蜂拥着向村大队走去,晚到的小孩,也是跟在大人身后或结伙成队,一路吆三喝四,呼喊着“看电影”了!那情景那场面很是壮观。

远远地,便能看到大大的一块白色幕布挂在大队会议室的房檐下,有一堆人围在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放映师傅前。放映师正在调试着镜头。照向幕布的光柱忽左忽右地摆动着。大人小孩的叫喊声、喇叭里的歌声、光柱与人头的攒动,都深深地牵引着我们一路小小跑奔向村大队。

记得有一回放映《乌龙山剿匪记》,由于我去的晚了,有利的位子都被别人占去了。我只能是看银幕的反面。这样,在电影完后和小伙伴们交流时,我说钻山豹在亲手枪杀他的哥哥龙胡子时是用左手开的枪,而小伙伴们却非常肯定地说是用右手开的枪,为这事,我还和他们争的面红耳赤。以为连我最要好的伙伴也一起整我,一直郁闷了一个晚上。后来,还是爸爸才给我解开了心里的疙瘩。我在同学中闹了这么个大笑话,觉得自己很没有脸面,好几天都不好意思去上学。

老村之九景:吼秦腔

在城市生活久了,有关秦腔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无论时光怎样变换,那些美好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秦腔在陕西,特别是关中一带是最具大众化的娱乐方式,那时,走在老村间的小道上,时时都能听到吼秦腔的声音,就如今天的年轻人边走边哼流行歌一样。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毫无做作炫弄之意。

正如陕谣所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秦腔在陕西不仅农村随处可以听到。而且,在每年的二月份,政府往往都会组织请专业的戏班子为乡亲们唱秦腔大戏,因为这个月份不仅是农人们相对清闲,同时,也俗称“龙(农)抬头”,那些天,一出出传统秦腔折子戏或本戏接连上演了。老村的乡亲们便要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地赶去看戏。老远,便能听到戏院高音喇叭传来的狂吼或咿咿啦啦声。坐在父亲自行车后的我们心如鹿撞,恨不能立马飞到戏院去。

另外,老村里谁家的娃们结婚女儿出嫁老人过世,一定是要“唱秦腔”大戏的。说是大戏,其实,也就是请来专门从事红白事工作的唢呐队在“正事”当天热热闹闹地表演一翻。他们往往一行六、七人,在院里烧一堆火,众人围火而坐,吹拉弹唱地表演秦腔折子戏,众乡邻们围圈而听而看。不胜陶醉!

同类推荐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 茶圣陆羽

    茶圣陆羽

    盛唐时期的某一年,竟陵(湖北天门)龙盖寺內,住持智积禅师正在给众僧讲禅。9岁的陆羽在为智积禅师沏茶。法善:“师父,天空中有一颗明珠,该如何取得?”陆羽:“去砍些竹子做成梯子,爬上天空去拿。”法善:“天空中怎能置梯子?”陆羽:“不然你想怎样拿?”智积禅师:“天上的明珠如同自身本性,若能开悟、明心见性就能取得明珠,若想假借外力成道,就像是费尽心思去搭梯子求取空中宝珠,终将白忙一场……”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回龙山下

    回龙山下

    取名于作者三台县祖居老宅后的一座小山,主要收集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诗词文章159篇。作品分盛世微言、琴趣盎然、兴观群怨三个部分。
热门推荐
  • 三十里铺(二)

    三十里铺(二)

    林连长转身又坐在茶几旁边的太师椅上,看着茶盘里的银洋,对周辅仁说:“不是林某人托大,实在是一件天大的难事。蒋总司令在南京调动50万兵力围剿赣南地区的中央红军,对各地的地下党和游击队,总司令命令,‘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自上次饥民进城以后,当地的共产党长了气势,闹红的人突然像牛毛一样多起来!贵公子是绥德地下党的第一号人物,他身上背着多少血债?给县党部制造了多少麻烦?慢说你是乡里一个小小的财主,就是县长、专员的儿子,那也保不住!”林连长动起火来:“你儿子是个政治犯,懂吗?!把银子收起来吧,这事我办不了!”
  • 请你马上就开花

    请你马上就开花

    本书是范小青作品自选集,包括中篇小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嫁入豪门》,短篇小说《浦庄小学》《路边故事》《请你马上就开花》《我在哪里丢失了你》,散文《梅花驿站》《苏州小巷》《感悟江南》《看茶去》《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范小青忠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追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浓郁的江南风情。
  • 古月杂货铺

    古月杂货铺

    林汐是古月杂货铺里唯一的员工,唯一的工作内容是陪她的胡老板看尽杂货铺内每一件古董的执念与悲欢。直到有一天林汐发现自己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旁观者——那万万年前她吃了他的心,但三千年前又亲手还给了他。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此致,爱情

    此致,爱情

    一桩军婚外加一位高深莫测的中校先生,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跨越婚姻的攻坚战;2012特别珍藏军旅文;一部教你降服冷酷兵哥哥的驯夫宝典;最甜蜜温馨的情感励志喜剧情。有人说,婚姻就是一座围城。若真是如此,那嫁给一个军人,就是给这座围城多筑了一道墙。梁和生命中最晦暗的时候,顾淮宁走进她的生命。顾淮宁,职业军人,持重沉稳,拥有简单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婚后,两人别别扭扭地相处,自认为相处和谐,却都有隐藏很深的秘密。
  • 终极游戏系统

    终极游戏系统

    平凡的大学生陆闲,偶然获得可以刷副本爆装备的游戏系统,各种装备,技能;各种职业转职。什么!还有其他类型的游戏?fps?moba?竞速游戏?等一下我还没上车呢!从此陆闲走上了不由自主的升级打怪爆装备的装逼之路。
  • 80后如何做好爸爸妈妈

    80后如何做好爸爸妈妈

    初为人父母,还不怎么太会念“育儿经”,却已经天花乱坠地幻想起孩子出生以后的情景,可不得不泼你冷水:按照目前的状况看,年轻人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面对妻子带来的最好礼物,作为80后的我们,也许还真的不能胜任爸爸或妈妈一职。虽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何让80后父母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如何让小宝贝规避自身成长中的坏习惯?如何让小宝贝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方式?也许这才是80后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最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 一品县丞

    一品县丞

    市井小民包世同意外混了个县令当当,只不过这个县令却当的没有想象中美好啊!官场有风险,入仕需谨慎!!!入江湖,更要谨慎啊!!!
  • 胡途

    胡途

    八王之乱,司马炎埋下祸根,兄弟阋于墙,自毁神器。五胡乱华,匈奴人狼子野心,家贼兴风浪,窃我中华。一个后世小年轻,魂穿八王之乱的尾巴,五胡之乱的头上,如何从浑浑噩噩变成了气吞山河。时势造英雄,英雄成就史诗,心安之处才是家,站着生活方成人。你想让我跪着,还要杀我吃肉,这是胡人的世界由你做主?那我就在这里好好走上一遭,匈奴、鲜卑、羯、羌、氐,一个都别跑,看我五杀,pentakill,教你做人!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