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4500000097

第97章 皇城魇(1)

回到开封,展昭先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报知包拯,因着事涉怪力乱神,不好对官家明言,只得商定以“陇县之行无甚斩获,姚家与姚美人出逃案无关”的托辞先行应对皇上。

仁宗对此事倒也了了,他的怒气只是在获知姚美人出逃的那一刻沸反盈天,经过这么些日子的消磨,已然有了明显回落。再加上正宠幸张贵妃,对姚美人一案就多少不那么挂心,下令开封府全力追查便是,连期限都不曾限定。

皇上这头虽然没有施加压力,开封府一干人的心中大石却不曾有片刻放下过。尤其是包拯,忧心忡忡至夜不能寐,向展昭、公孙策道:“听闻那姚美人是在宫中无故身死,魂魄尽散——难道说皇城宫苑竟深藏妖孽?倘若听之任之,焉知不会伤及天子?”

一连几日,计无所出,眉心的川字深如刻凿。这一日入朝议事,散朝时李太后遣人相请,说是有上好贡茶,邀包拯同享。

自狸猫换太子一案之后,包拯便是李太后的座上宾——其他朝臣看在眼中,虽是心中嫉妒,却也不好说什么,任你再小心眼呢,也不得不服气:使得李氏由破窑寒妇而至当朝太后,这是多大的功劳?天天烧香供着都不过分,奉为座上客实属应当。

包拯同李太后品茶之暇,忽地就生出一计来,回至府中,尚未坐定便急令人请展昭、公孙策议事,开门见山道出用意:“展护卫,本府想让端木姑娘入宫。”

想来想去,天子身侧若果有妖孽,任你派多少禁军侍卫,终是肉眼凡胎,起不到什么作用;若是送一堆和尚道士入宫去,皇上以为你脑子有病不说,朝野内外也势必议论纷纷。为免打草惊蛇,送端木翠入宫自是再好不过了——目标小、能耐大、低调不张扬、收妖经验丰富。所谓端木上场,一个顶俩。

展昭一怔,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愣了片刻,语气颇为踌躇:“端木的法力失去大半,大不如前,属下担心……”

包拯惊讶之余,看向公孙策:“不是说这丫头穿墙过户毫不费力吗?如今她的法力究竟恢复至几成了?”

这里,包大人显然是混淆了法力同法咒的概念了。即便不是神仙,只要能施展道术法咒,也能够降伏小鬼,荡平菜鸟小魔头。民间不是流传很多游方道士画符捉鬼的故事嘛,《聊斋志异》中还记载某个书生向道士学艺念咒穿墙的故事,可见法咒一节,只要有心有力进对师门,凡夫俗子亦可施为。

可是对付棘手的魔头妖怪之时,法咒威力如同隔靴搔痒,皆因这些魔怪亦精通咒术,两相抵消,以力论高下。端木翠身为细花流门主之时,收妖降魔,靠的多是法力。况且这丫头之前仗着法力高超,咒术的背诵可谓一塌糊涂。公孙策只看到她穿墙过户毫不费力,可没有看到她背后的辛苦——因为背错了符咒,脑袋上不知道撞了多少包。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了,为啥展护卫说“端木的法力失去大半,大不如前”,而不是法力尽失呢?难道她的法力有恢复的迹象?

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然也……不尽然也。

打个比方,用完了的蓄电池,你放一段时间,说不定在某个时刻,某个场合,它还忽然能发挥一下余热——端木翠的法力目前正在这个状态上逡巡。

和包大人谈过之后,展昭和公孙策决定去端木翠那里走一趟:好端端的,你要把人送进宫去,可不得跟当事人知会一声?人家端木姑娘乐不乐意还不一定呢。

这当儿,刘婶出外买菜未归,端木翠在水缸边练法力——自从她发现自己还有些残存的法力,且这些法力时灵时不灵之后,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热衷于法力的修炼。

院子里还有一位客人,开封府的四大校尉之一,张龙。

此时此刻,他坐在花坛的边沿上,出神地看着光秃秃不长一物的坛土,忍不住问道:“端木姐,这木棉树,究竟什么时候能长出来?”

“该长出来时就长出来了。”端木翠一心二用,“起!”

“起”字不是对张龙说的,是对水缸里的一条鱼说的。

端木翠不沾荤腥,按理讲水缸里应该养点海带海草什么的,之所以有鱼,是因为展护卫经常过来吃饭——大厨刘婶自然不会亏待他,鸡鸭鱼肉,时不时侍弄点精细的菜色奉上。端木翠和展昭一起吃饭的场面是道风景:展昭那边是鱼肉羹汤,端木翠是白粥、馒头、素馅的包子。好在这粗神经的姑娘暂时心心念念法力的修炼问题,没太注意饮食有别,等她将来回过神来……掩面……展护卫的荤食时代差不多也就终结了。

现在她正跟鱼铆劲儿,“起”字音落,那条鱼哗啦一声脱水而出,嘴巴一张一合,在半空挣扎着摇尾巴。水珠四下溅开,端木翠首当其冲,弄得满脸都是。

不过惊喜大于恼怒,端木翠瞪大眼睛看着那条鱼儿,待到此鱼接近脱氧边缘时,她才笑嘻嘻放人家入水。

入水不到半炷香工夫,她又把人家折腾起来了。

“起!”

鱼儿又在半空做垂死挣扎,端木翠眉开眼笑,呼唤旁观者:“张龙!”

没见回应,回头一看,张龙一腔哀思全寄托在泥土疙瘩块上,心无旁骛。

如此精妙的法术居然没有观众捧场,直如锦衣夜行,端木翠悻悻,只好把鱼儿又放回水中。正叹气呢,身后门扇吱呀一声响,展昭和公孙策到了。

端木翠喜出望外,三步两步过来,一手拉展昭一手拉公孙策:“过来过来,看我变戏法儿。”

张龙见展昭和公孙策到了,赶紧把儿女情长暂寄一旁,也参与到旁观者的队伍来。

端木翠得意扬扬:“起!”

关键时刻,法术失灵,鱼儿还在水中游,没起。

端木翠脸上挂不住了:“再起!”

鱼儿很不给面子,非但没起,还往下沉了沉,冒出咕噜噜一串气泡儿。

端木翠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展昭和公孙策心照不宣,有心给她台阶下,齐齐回过头看张龙:“红鸾姑娘怎么样了?”

于是三人一齐来到花坛边,留下那姑娘一个人在身后:“起!再起!你起不起!你给我起!”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一次,那鱼儿真的又起了,在半空中扭来扭去。

端木翠吁了口气,喊展昭他们观摩之前,她凑近那条鱼,恶狠狠伸出手指戳它的肚子:“关键时刻掉链子,待会儿让刘婶烤了你!”

这条鱼生气了。

要知道,它不是一条普通的鱼,它相当有思想有个性。原本它已经接受命运的安排,准备直面血腥的砧板和森冷的菜刀,谁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姑娘硬是不让它安生,几次把它从水里提溜起来,把人家置于缺氧的濒死境地,太不人道……太不鱼道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它定要奋力一搏,挽回自己的尊严。

但见它使尽浑身的力气,尾巴高高扬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着端木翠的脸,重重拍了下去……

啪一声脆响,如同拍下一个巴掌。公孙策他们吓了一跳,赶紧望过来:“端木姑娘,怎么了?”

哗啦水声,鱼儿落水,然后是端木翠淡定的声音:“没事。”

没事?公孙策和张龙吁了一口气,继续低头看泥土疙瘩块儿。

没事?展昭才不信,他大踏步过来,拉过她的胳膊,身子是对着他了,脸是往边上偏的。展昭心中咯噔一声,往边上侧了一步去看她的脸,她赶紧把脸偏向另一边。如此循环往复,一个要看,一个不让看,偏了又偏,终于马失前蹄,某次转脸时跟展昭的目光对了个正着。

但见她光洁白皙的左边面颊之上,赫然一个鱼尾形印记,正泛出粉红颜色来。老实说,挺有美感和艺术感的,鱼尾的形状清晰不说,连鱼鳞的纹络都印上了。

展昭糊涂了,看了半天,只得重复老问题:“怎么了?”

“没什么。”这姑娘笑得可温柔了,一边笑一边捋袖子,“展昭,晚上留下一起吃饭,有鱼吃!”

不及展昭拦她,端木翠已弯下腰去,一手抓着缸沿,另一只胳膊直直探下水去。那缸起码有半人多高,她捞了一回没捞着,又往下探了些,卷到肘上的衣裳一直湿到了上臂,几缕长发亦浸入水中。展昭看得直跺脚:“好好的你跟鱼较什么劲儿!”

公孙策和张龙亦好奇地张望过来:“展护卫,端木姑娘忙什么?”

展昭转向这边,一句“捞鱼”方出口,身边腾起巨大水花,与此同时,是重物入水的声音。

展昭被水花扬了一头一脸,反应过来之后,顾不上其他,伸臂就往缸里捞,挨着她的腰之后,另一手握住她的肩膀,臂上用力,将她带出水面。

端木翠抬手抹了一把面上的水,居然没有出水缸的意思:“我会避水的,展昭。”

展昭一时无语,眼角余光瞥到张龙和公孙策目瞪口呆的模样,忽然就来了气:“我管你会不会避水,快些给我出来。”

连公孙策和张龙都听出他语气不对,更别提端木翠了。她心中咯噔一声,扶着缸沿不动:“哎,展昭,你气什么?”

展昭见她从头到脚湿了个遍,还一副不以为意闲庭信步的模样,面色一沉,松开扶住她的手,转身就向外走。

端木翠见他非但不接茬,还甩手就走,心下也来了气:“哎,展昭!我下水又关你什么事了?”

展昭一声不吭,径自开门离开。端木翠瞪着虚掩的门半晌,转头看公孙策:“他气什么?管天管地,他还管得着我进水缸捞鱼吗?”

语毕,哗啦一声,重新坐回缸里去了。

公孙策和张龙面面相觑,半晌小心翼翼凑过来看。缸水原本只大半,经她这么一坐,竟险些溢到缸沿。透过一漾一漾的水面,隐约可以看到她抱着膝盖倚着缸壁坐着。公孙策心中喟叹:果然是会避水的,避水的功夫还相当不凡。

两人突然间就闹了别扭实属始料未及,不过正事还是得办,公孙策敲敲缸沿:“端木姑娘,有要事同你商议,可否……借一步说话?”

半晌不见回答,以致公孙策一度质疑水这种介质的传声效果,思忖着如果她不愿出来,自己是不是还得拿瓢儿将缸里的水给舀干……

“有话说。”

看情形,她没打算出来。公孙策心中叹了口气,长话短说,将事情交代了一遍。其间,那条鱼儿在端木翠面前游来游去,买盐兼打酱油N次,见端木翠浑无找它碴的意思,委实是心花怒放欢欣鼓舞。

端木翠声音懒懒,听起来并不热衷也不抗拒:“全凭包大人安排便是,什么时候入宫?”

事情就这样定了。

轿子是两天后的入暮时分到的。先把端木翠接到开封府,然后同包拯的轿子一起进宫。等包拯的空当儿,端木翠倚着轿窗捻帘子玩,把好好一块平展展的窗帘布捻得跟麻花似的。正捻得起劲,眼角余光觑到包拯一行过来,目光再一溜,溜到一身绛红官服的展昭身上,面色一沉,二话不说,把窗帘布甩下了。

她是一门心思准备甩出气势甩出效果的,试想想,唰的一声,窗帘布带风,将两人隔得严严实实,明眼人一见,就知道她有多生气了。

可惜她忘记自己方才把窗帘布捻成麻花了,这一甩非但没出效果,还弄得窗边一根布棍儿晃来晃去的,很煞风景。有心要把布给抚平了,看看展昭要到眼前,只得偏了头装不知道。

包拯是没留心这边,公孙策却把她的动静看在眼里,心中好笑,故意转头去看展昭。展昭让他看得面上发烫,心里叹一口气,径自过去,帮她把窗帘布散开,觑到她脸色不对,明知她不待见,还是微笑同她说话:“端木,这两日可好?”

端木翠动也不动,鼻子里带出一声哼。

展昭原本准备放下帘子离开的,待听到她这一声哼,忽然就停下了步子。

公孙策也被这声哼给吸引过来了,听出她鼻音重得很,奇道:“端木姑娘,这两日受了凉了?”

端木翠嗯一声:“这两天忽冷忽热的,受凉也没什么奇怪的。”

公孙策打趣她:“这两天忽冷忽热是不假,可你若不是把自己泡缸里那么久,也未必着凉。”

端木翠脸色一沉,伸手把窗帘布重重拉了一下。这一次,可真是内不见外外不见内了。

就听轿夫在外头齐声呼喝着使力:“好嘞,起!走着!”

轿子晃晃悠悠,就这样进了皇城。

包拯将端木翠安置在太后宫中,对外只说太后当年流落民间时,受过这姑娘家的恩惠,后来想起来,便委托包拯私下代为查访,这几日终于有了消息。这户人家后来家道中落,只余下个孤女,因此接进宫中住几日,一叙旧日情分。

李太后对包拯托付的事也甚为上心,老早让宫人在殿中收拾了间上好的屋子,还给配了几个使唤的下女。当面见时,见她模样儿生得俏,冰肌雪肤,眉目间透着一股子惹人喜爱的劲儿,越瞧越觉得心里舒服,拉着她说了好一会儿话,才让宫人带她下去休息,回转头向贴身的侍女银朱道:“你看这姑娘生得多招人喜欢,一看就是好人家的姑娘,又乖巧又伶俐,不像那个什么张贵妃,妖里妖气的狐媚劲儿。我们皇上若能纳到这样的妃子,我也没那许多愁了。”

李太后素来不喜张贵妃,人前倒还不太表露,此刻是在自己宫中,兼没把包拯当外人,说得就有点露骨了。

包拯听得心中咯噔一声,原本不准备接这个茬,哪知李太后越说越来劲儿,向包拯道:“这姑娘家世如何?多大年纪了?许了人家没有?”

包拯清了清嗓子:“微臣之前问过她,已许了人家了。”

“哦……”李太后微微点头,声音中带着无尽遗憾,想了想还不死心,“那还没过门吧?”

包拯答得干脆:“快了,听说换过了八字,仪礼也议过了。”

李太后叹了口气,向银朱道:“看看,这是我们皇上没福气呢。”

于是这个话题就此掀过,包拯这才吁一口气。他先前拜托太后时,只说是查一桩刘后执掌后宫时的旧案,李太后一听“刘后”二字,立时兴味索然——没想到她对案子没兴趣,倒先对人上了心了。

同类推荐
  • 良臣不可逑

    良臣不可逑

    悦宁在宫中是有名的任性刁蛮,热爱做美食却又总是做出可怕的黑暗料理的二公主。皇帝向礼部尚书裴子期下令,让其为悦宁选一个符合她心意的驸马。但悦宁并不想选驸马,最后迫于形势,她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要让驸马不得干涉自己平日饮食,二是要让驸马发自内心地喜欢吃自己做的东西……
  • 谁曾途经你的绽放

    谁曾途经你的绽放

    顾明宇从小时见到宋倩茜便心生情愫,发誓这辈子非她不娶!后来宋家搬家便不再相见。高中偶然分到一个班,从此便开始了他的追妻之路!“我宋倩茜的青春不能留遗憾,所以明宇我必须追到他!”“宋倩茜!你就不能喜欢我一下吗?!”“喂!顾明宇,你能不能不要跟着我了.”“你的过去我不曾参与,你的未来我会奉陪到底。我爱你!宋倩茜!”“我也爱你”
  • 嘘,我们的小秘密

    嘘,我们的小秘密

    一觉醒来,林轻语发现自己变成了男人,她,欣喜若狂。同样一觉醒来,苏逸安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棵大树,他,痛不欲生。而更痛苦的是,有一个男孩子每天都会跑来对着他的“肚脐眼”——树洞说话,将那些隐秘的小激动、小不安、小阴暗,轻声细语,说给他听……
  • 草莓味雪糕

    草莓味雪糕

    沈淼阅男人无数,倒追从未碰过壁。可是人在江湖走,哪有不踢铁板的道理?!沈淼觉得廖言墨简直就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大BUG粉碎了她的不败神话!哼,男人!看姐姐我怎么收了你们!饭堂“偶遇”广播表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冰山给暖化了,人却突然跑了?什么鬼?久经情场小迷妹+腹黑闷骚冰山男=草莓味的校园剧(作者自恋自夸),还你们一段甜甜的恋爱?不喜勿入?!
  • 开封志怪(全集)

    开封志怪(全集)

    商纣无道,姬武取而代之。封神台下,姜子牙让出神位,甘为人间公侯,力保义女端木翠成仙。倏忽千年,大宋天下。包龙图坐镇开封府,为成包青天“审阴阳”之名,端木翠下界临凡,立门派“细花流”,梳鬼域章法,阻妖魔越界。四品带刀护卫展昭奉包拯之命,与端木翠“互通有无”,从此江湖骇浪,频添鬼影憧憧。六指绕红线,蚊栖梳妆台。上古妖兽行冥道,西岐月冷照沉渊。几番同生共死,情愫暗生,天上人间,能否共谱一曲细花流水长,还要仰仗换命的盘、华佗的线,以及……杨戬的安排。
热门推荐
  • 牛佛镇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牛佛镇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牛佛古镇位于四川盆地南沿,沱江下游,历为商贸重镇,富庶繁盛。牛王山浑然如牛形,耸峙于沱江岸边,传说为拯救众生的神牛坐化而成。山下渡口被称作牛佛渡,镇也因此而得名牛佛镇。《牛佛镇史话》一书,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古镇的风土人情和发展脉络。翻阅此书,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的千年古镇清晰可见,如同置身于“沱江商贸大埠,川南千年古镇”之中,从而领略它特有的魅力风情。
  • 关东第一枪

    关东第一枪

    一段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广袤而多情的黑土地上,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铁骨柔情的土匪头子章啸天,联合其他绺子,在外敌入侵时毅然摒弃前嫌,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打响全国民众抗战第一枪。章啸天率领的义勇军,武功盖世,百发百中,以飓风浩荡、气吞山河之势,横扫侵占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胆识过人的章啸天,从不按套路出牌,声东击西,诱杀汉奸,一次次挫败了日军的阴谋和气焰。在枪林弹雨中,演绎着荡气回肠的侠肝义胆,同时也演绎着黑土地上特有的爱情故事,激荡着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 逆世甜宠

    逆世甜宠

    穆景辰看着她纤细的背影有些出神,那日,她跟他说她去去就回,他信了。亦是一如今日的雨后晴空,亦是这样披着日光的身影。他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只是像往日一样注视着她纤细的背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然而那时的他不知,这一去便是相隔万年的等候。这次,他自然不会再看着她的背影离开
  • 台湾亲戚

    台湾亲戚

    写这个故事,完全出于偶然。如果台湾没那一场大地震,震得两岸人同时牵肠挂肚,我父亲就不会在那个时候给我打电话,我也不会想到要找一个消失在记忆里的人,因而去写一个有关台湾亲戚的故事。可是我琢磨来琢磨去,总是感到偶然中存在必然的因素,冥冥之中一定有根无形的线,让我们拴在一起,所以,我父亲终究会在某一天向我提起他,我也注定将在某个时刻想到他。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们是无法改变的。我父亲把它称之为“血浓于水”。
  • 她是小星

    她是小星

    她十八岁,他近三十岁。她家徒四壁,他家财万贯。她160身高,他189身高。她相貌平平,他举世无双。她心里有很多人,他心里只有她一个。她的初吻给了别人,却唯独抗拒给他。她的初夜给了别人,却唯独反抗着他。她曾救过他一次,他救了她无数次。“你最好不要后悔,后悔没有说爱我,因为只要有你那么一丁点感觉,你将后悔什么都没有跟我说”“即使她已经不如从前那样活泼充满朝气,尽管她现在肮脏又糜烂,可只要看到她,哪怕一眼,万般温柔涌上心头,我深深知道这一点,而那,正是使我变得卑微的原因”“我对你一见钟情,你却浑然不知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我曾经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 黑色书籍

    黑色书籍

    我们一起看太阳爬上来,直到太阳爬不动了,就手牵手忘乎时间的奔路、打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攻略:男神,你别跑!

    快穿攻略:男神,你别跑!

    夏倚歌为了能重生,只能帮女配们完成心愿,还带了附加任务攻略目标男神。夏倚歌:“我们的口号是什么?”沐沐:“搞事,搞事,搞事!”夏倚歌:“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沐沐:“拆CP,打渣男,虐贱女!”夏倚歌:“错,是攻略男神,扑倒男神,吃掉男神。”只是,在某个黑灯瞎火的夜晚,她却发现床上多了个男人,竟然还跪求被扑倒。“不行,你颜值不够。”屋里骤然一亮,某男勾唇一笑:“够吗?”“够够够!”突然瞥到他的身上:“不行,你的体力肯定不行!”某男瞬间化身为狼,与她大战三天三夜,还要再来一遍时她哭着同意:“你的体力最好了。”某男躺床上:“现在我是男神了?”她点头,随后某男诱惑一笑。“那你来扑倒我吧!”
  • 佛说须达经

    佛说须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漫长的告白书

    最漫长的告白书

    那一年,她是静坐海边、孤单看书的小女孩。那一年,他是枕着浪花而来、碧眼栗发的小男生。那一年,她拉着他去海边看星星。那一年,她和他成了彼此唯一的玩伴。可是,转眼,他们之间就隔了十年的距离。十米,五米,两米……就算面对面擦肩而过,也无法抵挡时光带来的面目全非。在日落的海边,青春永远没有地平线,却是我们最美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