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8400000013

第13章 自古春秋故事多(1)

春秋时期,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在此期间,周朝势衰力弱,各诸侯国先后争霸,其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纷争,形成了诸侯称霸的局面。关于春秋五霸,说法众多,按照《史记》所述,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

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公元前716年,齐国公子小白出生,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在内乱中被杀。家不可一日无主,而国不可一日无君。齐国上下顿时非常关心另立新君的大事,而公子纠和公子小白更为担心此事。因为他们是齐襄公的两个弟弟,都是齐国国君的候选人。谁棋高一着,谁就能够成为齐国的君主。

为了能够顺利登上齐国国君的宝座,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二人各施手段。当时,公子纠在鲁国,有老师管仲和鲁国国君鲁庄公相助;公子小白在莒国,有莒国国君和老师鲍叔牙相助。

为了保护公子纠的安全,鲁庄公本打算护送他回齐国。管仲考虑到莒国与齐国相近,担心公子小白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向鲁庄公提议,自己带一队人马火速前进,前去阻止公子小白进入齐国。鲁庄公同意后,管仲立即出发。

管仲的担心是很正确的,为了尽快赶回齐国,公子小白已经在莒国人的护送下起程。发现公子小白的踪迹后,管仲立即上前阻截,并一箭向坐在车里的公子小白射去。公子小白惨叫一声,随即躺在车里。管仲以为自己射死了公子小白,于是认为公子纠成了齐国国君的唯一继承人,感到胜券在握,回到鲁国后,便不紧不慢地护送公子纠去齐国。

令管仲感到吃惊的是,他们还未赶到齐国,就听说公子小白已经到达齐国,并做了齐国国君。为了保全性命,管仲只好和公子纠沿路返回鲁国。原来,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早就料到鲁国人会来阻截,于是让公子小白装死,随后便立即赶往齐国,将公子小白扶上宝座。公子小白即位后,便是齐桓公。

齐桓公将国事料理好后,便派兵攻打鲁国。鲁国力量薄弱,轻易就被齐国打败。鲁庄公在齐桓公的要求下,将公子纠处死,然后将管仲押送到齐国。

管仲被押送到齐国后,鲍叔牙向齐桓公建议重用管仲。齐桓公当时非常气愤,他认为管仲曾用箭射他,差点要了他的命,不仅不应该重用,而且还该治罪。最后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封管仲为相,辅佐他治理朝政。

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齐桓公以诸侯国的身份在国内主持了“北杏会盟”,宋、陈、蔡、邾四国前来参加,开创了历史纪录。

齐国国力强盛,会盟一结束就吞灭了拒绝入盟的遂国,然后率兵杀向鲁国,势不可当,长驱直入。

鲁庄公见齐军逼近国都,再前进50里将兵临城下,心急如焚,派使者前去谈判,许诺以齐军驻扎之地为界,凡是被齐军已经占领的地方均归齐国所有,并且鲁国会像封邑大臣一样向齐国称臣。齐桓公同意和解,并令鲁庄公于三日后与其会盟。

会盟的前一天,曹刿为鲁庄公出谋划策,他问鲁庄公愿意死而又死还是生而又生,死而又死的意思是鲁国被灭亡,鲁庄公自身也得受辱,而生而又生,意思是不仅能扩大鲁国国土,鲁庄公自身也能享受安乐。此时的鲁庄公已经焦头烂额,是根稻草就想抓住,何况还能像曹刿说的那样生而有生,于是问曹刿有何妙计。曹刿和盘托出后,鲁庄公连声叫好,忧虑之色全无。

次日,齐鲁双方按照约定前往会盟的地方,鲁庄公和曹刿早已暗藏宝剑,做好了准备。齐桓公当时得意扬扬,自然疏于防范,鲁庄公一到会盟地点便抓住机会,在齐桓公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拔剑将齐桓公挟持,然后威胁齐桓公说这么多封地都给了齐国,鲁国只剩方圆五十里,根本无法生存,反正都是死,在死之前要齐桓公先死。

齐桓公面对突发情况顿时没了主张,大臣管仲、鲍叔牙等人欲拔剑救主,被站在鲁庄公一侧的曹刿喝住,不敢动弹。鲁庄公顺势讲了条件,答应以汶水为界,将封地划给齐国。齐桓公本不想答应,在管仲的劝说下为了保命,还是妥协了,与鲁国签订了盟约。

事后,齐桓公觉得非常窝囊,于是向群臣说了撕毁盟约的打算,管仲听后立即制止,原因有三:第一,盟约之时,鲁国早有准备,而齐桓公浑然不觉,这不能算聪明;第二,面对危难却毫无策略,任受胁迫,这不能算勇敢;第三,答应了别人的事不能办到,这不能算诚信。既不聪明,又不勇敢,还不诚信,还拿什么建功立业呢?如果遵守约定,虽然比鲁庄公起初承诺的土地少了四百里,但却能显出齐国的诚信。

齐桓公听完管仲的分析后很是惭愧,于是履行了约定。正如管仲所说的那样,各地诸侯对齐国的诚信深表认可,齐国因此以诚信闻名。

齐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齐国再次主持了诸侯会盟。自此,齐桓公开始了他的霸业。当燕国遭到山戎攻打、鲁国出现内乱等,齐国都会前去帮助,进一步显示出大国风范。

齐桓公想称霸中原,而卫国却自以为是,不听从齐国的号令,屡次违反盟约,这让齐桓公极其不满。为了让卫国臣服,他和管仲商量准备攻打卫国。

齐桓公有很多宫女,他平时最喜欢卫姬,对她宠爱有加。一天,他退朝后到寝宫休息时,平日里一向满面笑容、上前迎接的卫姬这时愁眉不展,一见到齐桓公就跪倒,眼泪夺眶而出。齐桓公十分纳闷,说道:“爱妃,你究竟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赶快讲出来,让我和你分担。”

“陛下,听说您要攻打卫国,我家乡的人们又要经受生灵涂炭了。”卫姬答道。

齐桓公心中不禁一颤,自己的军事机密向来他人一概不知,这次卫姬何以得知,难道有人告密?他问道:“你何以得知我要攻打卫国?”

“陛下今日退朝之时,满脸怒气,有杀伐之气流露出来。然而您一见到臣妾面色马上变得温和。您平日里除了怕妾伤心以外,是不会改变脸色的。今日您一定想到卫国是我的父母之邦,心中有所不忍,因此我断定您一定有伐卫的打算了。”齐桓公经不住卫姬的一再哀求,决定不再伐卫,但是他又为如何向管仲解释而发愁。

第二天上朝之时,管仲一见到齐桓公,脸上略带微笑,说道:“陛下有意不攻打卫国了?”

这让齐桓公再次惊叹不已,自己的心事怎么又被他人猜中?他问管仲:“寡人的心思,相国怎么知道的?”

管仲答道:“今天上朝,主公一改平时的作风,执意让我先行,抢先向我作揖。这让我心中难免怀疑您改变了主意,因此我特意想好了劝服卫国的策略,既让主公避免因战争带来的尴尬,又巧妙地化解了矛盾。”

齐桓公听后,心中大悦,原来自己身边竟然有如此聪明的人。

齐桓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57年),蔡姬随齐桓公一起出游。熟悉水性的蔡姬一坐到船上,便活泼起来,弄得船只摇摇晃晃的。齐桓公坐不稳,顿时心神不宁,感到害怕,赶忙让蔡姬停止玩耍,可她玩得正高兴,根本没有听齐桓公的话,依旧摇个不停。齐桓公一气之下,派人把蔡姬送回了她的娘家蔡国。蔡穆侯不满意齐桓公的做法,又一气之下把蔡姬嫁出去了。齐桓公勃然大怒,集合各路诸侯,要去攻打蔡国。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在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的攻伐下,蔡军败得很惨。接着,齐军顺势南下,讨伐楚国。楚成王立即兴兵迎战,并质问齐军为何要入侵楚国。管仲说:“我国先君曾受召康公的特许,有权征伐五侯九伯,维护周室安定,并且有权征伐周室四方边境。如今,你楚国违背周制,进贡有失,祭品不全,我国这才前来为周室追究。并且,当年周昭王在南征时命丧楚国,这次要一并问罪。”楚成王解释说:“我们的确还没有进献贡品,也承认在这方面有罪过,今后一定奉上,不敢违背。至于周昭王的死因,要想得知详情,贵国不妨赶去汉水沿岸查问。”接着,双方展开对垒。齐桓公得意扬扬,炫耀自己的浩荡大军,遭到了楚将屈完的反对:“要想胜利,必须合于正义。若您不顾正义攻打我国,我国一定会凭借方城山的地势、长江和汉江的屏障,誓死抵抗,您又如何推进?”齐桓公听后觉得理亏,于是与楚军签订了和约。

齐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齐国主持了葵丘会盟。当时周襄王派人送去了肉、弓箭和车辆,赏赐给齐桓公,并特许他可以站着谢恩,不需要行下拜之礼。齐桓公本想这么做,结果在管仲的劝说下,还是下拜谢恩。转眼到了秋天,齐国再次主持了葵丘会盟。齐国国力强盛,齐桓公志得意满,轻视其他诸侯,以致有些诸侯没有前来参加这次会盟。宰孔奉周朝之命前去参加会盟,途中遇到了因病迟去的晋献公,然后对他说:“如今的齐桓公变得自高自大,根本目中无人,我觉得你还是不去为好。”于是,晋献公打道回府。不久,晋献公病逝,晋国发生了内乱,齐桓公乘机讨伐晋国。

在天下诸侯中,当时有四个强盛的国家:齐国、晋国、秦国和楚国。不过,只有齐国具有成为盟主的条件,因为晋国国君晋献公病逝,新君刚立;秦穆公地处中原之外的偏僻西部,不前来参加会盟;楚成王以夷狄之邦自居,很少与中原来往。因此,齐国有了主持会盟的便利。另外,齐桓公四处扬德,得到了各国诸侯的宾服。为此,齐桓公自以为是,要封禅泰山。他说:“寡人南征北伐,收服了中原各地诸侯。寡人主持了三次兵车盟会,召集了六次乘车盟会,先后九次主持了诸侯会盟,天下诸侯都听命于寡人。寡人的威望,能够与以往的开国天子相比。因此,我有封祭泰山的资格。”管仲见齐桓公要行天子之事,于是极力劝谏,但齐桓公根本听不进去。管仲便以封禅所用的奇珍异物不齐全为由,建议齐桓公暂缓封禅,这才得以平息。

管仲做宰相时,很受齐桓公的信任。无论是民生大计还是军机要事,齐桓公都会和他商量。在他的辅助下,齐桓公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

后来,管仲年纪大了,并且身患重病,齐桓公专程赶去探望。见管仲被病痛折磨,齐桓公非常心疼。卧病在床的管仲对齐桓公说:“大王,我活不了多久了,没有机会继续为您效劳。宰相之位不能空缺,请大王早做打算。”齐桓公知道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也是个贤士,于是说:“我也想过这件事,可是不知道谁能担此重任。鲍叔牙可以吗?”管仲想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鲍叔牙虽然才德兼备,但不适合做宰相。因为他胸襟略显狭窄,容不下他人的过失,一旦知道后久久不能忘怀。若他担当此任,则难以与大臣们和睦相处,何谈处理国政?”

齐桓公继续征求管仲的意见,问易牙可不可以。管仲立即摇头说:“这正是我要提醒大王的地方。不光是易牙,竖刁和开方都不能用。”

桓公很惊讶,问道:“为什么呢?他们三人忠心耿耿,天下皆知。您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呢?”

管仲耐心地劝解齐桓公:“我听说易牙曾在大王苦难的时候,为了让大王吃上肉,不惜杀掉自己的孩子。他的举动远远超过了正常的情理,这种行为未必可取。”

齐桓公为易牙辩解说:“他的行为表明他对我的爱超过了对自己孩子的爱,这是对我仁至义尽的行为呀。”“大王为何不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件事呢?他对自己的孩子都能下毒手,以后对大王又会怎样呢?”

齐桓公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又开口问道:“竖刁为何不可以呢?他自行阉割,只为入宫侍候寡人。他这可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向我表示忠心呀。”

管仲说:“那大王有没有想过,一个连自身身体都不爱惜的人,到了危难时刻会急于爱护大王吗?”

齐桓公又提到了开方,说开方身为卫国贵公子,却甘愿投奔齐国,向他称臣,连父母去世都因忙于辅助他而不回卫国奔丧。他怎么能怀疑这个人的忠心呢?

管仲回答说这个人之所以敢于舍弃尊贵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尊贵,父母对其恩重如山,他却不念恩情,在他们去世时不去吊丧,又怎能指望这样的人回报他人呢?

最后,管仲语重心长地对齐桓公说:“特殊的言行中往往暗藏着一定的企图,大王千万不要被这些假象所迷惑呀!”

当时,齐桓公口口声声答应遵照管仲的这些忠告。等到管仲病逝后,他把管仲的忠告忘得一干二净,继续重用易牙、竖刁和开方,导致了他们三人的专权用事。

齐桓公为人好色,除了有三位夫人(蔡姬、王姬和徐姬)外,还有不少宠妾。在这些宠妾中,有六人的地位与他的三位夫人相同。三位夫人都没有生下儿子,而这六位宠妾各有一子:郑姬生孝公昭,长卫姬生无诡,葛嬴生孝公潘,少卫姬生惠公元,宋华子生公子雍,密姬生懿公商人。

管仲生前曾和齐桓公商议,立孝公昭为太子,并将其托付于宋襄公。长卫姬宠幸易牙,于是易牙与竖刁勾结,以厚礼诱惑齐桓公,以便另立无诡为太子,齐桓公答应了易牙。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此后,除了太子昭外,五位公子纷纷拉帮结派,图谋太子之位。齐桓公四十三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接着,易牙和竖刁合谋,党同伐异,拥立了无诡。太子昭为了保身,乘乱逃出,重新去了宋国。在国内,五子争位大爆发,一时间血流成河。无人顾及齐桓公的尸体,以致尸体在床上暴露了六十七天,饱受蛆虫摧残。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
  • 国公家的日子不好过

    国公家的日子不好过

    穿越了穿越了,哈哈哈,还是国公家的儿子,这可比某个出门一把刀一匹马的姓云的家伙强太多了,可谁想到,唉国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 道征江山

    道征江山

    贾幻真一名普通的技术宅因为触电魂穿异界,转生为夏国大皇子,携武道魂,文宗魄,一龙之力,九龙气血,且看他如何争储位,定天下!
  •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当朝太子最喜欢在别人问起他宫中生存法则的时候,兴致提笔,写下四字:“言多必失”。众人扶额:殿下啊你本来就是个哑巴这样自嘲真的好吗……?=..=
热门推荐
  • 斗破苍穹之双帝逆乾坤

    斗破苍穹之双帝逆乾坤

    萧云,穿越到斗气大陆,和萧炎一起登上巅峰,一族双帝!重现上古萧族辉煌!
  • 南风也曾知我意

    南风也曾知我意

    温知意说:“我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如果我要说我减肥,那么我还会一直说下去,我是一个自控力强的人,如果我跟你说,虽然你喜欢我,但是可能以后陪你走下去的不是我,所以我会及时克制这段感情。”然而,隔日,有人闻:南风做了温知意的男朋友。-“我啊感情迟钝性格又敏感活不出自己也爱不好别人”温知意愧疚地抬起头,“让你认识这么糟糕的我,真的委屈你了”南风揉了揉温知意的脑袋,搂住温知意,平静道:“不委屈认识你是我三生有幸。”低头,眸底含情脉脉。温知意愣住泣不成声。-爱你的人随时有空无所不能
  • 天下为媒

    天下为媒

    她,本是黑道世家巫家三女,一身本领,被父算计利用,为姐嫉妒毒杀,死前,她只道来世不再有心。一场乌龙,她成了安伯侯府女扮男装三公子,相似的背景,却是不同的际遇,此世的巫惊羽,世人皆知,是安伯侯府上下之宝。安伯侯府为安启国建国初辅佐先王之三大世家之后,兄为镇边大将军,战功赫赫,姐为帝之宠妃,精明能干,这样的家族,锋芒毕露,不是遭上位者猜忌的对象,便是权力之下的牺牲品。为保一己之安,她装痴卖傻,她笑看侯门风云变幻,她闲观皇朝潮起潮落,她只当自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局外人。哪料,天终不随人愿,一纸嫁旨,却将她拽入这个天下之局中,当黑道无心女碰上北临放浪质子,是陌路相逢,还是万劫不复?是虚情假意,还是此生不渝?君以天下为媒,江山为聘,吾必还之一片玉壶冰心。―――――★―――――★―――――★―――――★―――――楠滴根据地:【66734720】【120331829】入群敲门砖:楠文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名字果果粉强大的群:128332704(欢迎加入)感谢辰夜为《闲妻》做的视频:推荐【逍蜃居】好文:萧家小卿【御雷】精彩ing晴天小时【极品女将】精彩ing萧家小卿【师傅乖乖让我爆】精彩ing晴天小时【嗲地媽咪乱乱来】精彩ing呆呆小猫【狂揽众相公】精彩ing晴天小时《极品女商》完结西楼小楠《闲妻当家》完结晴天小时《总裁的秘书妻》完结萧家小卿《冷情王爷嚣张妃》完结推荐友友文:【弃心皇妃】弑爱的妖【秀丽妃】离生离灭
  •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化通俗为雅致,变腐朽为神奇,人间万事之通典。读进去,体会入世的超然境界;悟出来,享受出世的平淡快乐。《菜根谭》是一部需要人们放在床头、案头,静心品读的旷世奇书。读进去悟出来会有醍醐灌顶之感,受益终生。《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是对《菜根谭》的深刻感悟,书中总结了为人处世之策略,求学问道之真假,功业政事之智慧,修身养性之要义,生死名利之玄妙,居家交友之心得。它通过充满审美情趣的思维方法,简单明了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破解人生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 心灵鸡汤精粹版3

    心灵鸡汤精粹版3

    有一种距离叫做远,有一种东西却叫缘,有一种情怀叫思念,有一种关心叫无言。最幸福的事就是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守住一生的幸福约定。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灵类萌妻

    灵类萌妻

    已开新书《重生校园:冰山男,抓住你》,欢迎移步关注!【一条神秘短信,开启重生系统,锦瑟邂逅了三世情缘】吸血鬼贵族纳兰龙主,豪门总裁欧阳东方,清纯佳人方伊人,他们会有怎样的感情纠葛?她嫁人了,而新郎不是他!他终于娶到了她,而她却爱上了别人。情浅缘深,还是缘浅情深,又或者有缘无份?别慌,开头三角恋,结局一对一。总之,命运让他们相遇,就要给他们一个结局,而结局.........全文霸道痴情,绝对深情。
  •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自新时期以来的电影评论自选集,收录了近百篇影评与随笔。所论及的影片均是30多年来具有巨大影响或有强烈争议的国产影片,和部分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得奖的外国影片。作者努力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凭良心,说真话,有思想,有文采,有文化。作者之所以把书名定为《阅读电影》,是因为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件特别庄重的事,对于电影亦然。要对一部电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需要认真、反复阅读的。写电影评论的过程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唯如此,才能解剖与彰显电影的意义。和诸多随着风向转的藤萝状态的评论不同,它扎根在作者自己的土壤里,如一泓清泉从心灵深处汩汩流淌……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

    《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