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8400000009

第9章 千古帝王溯源(8)

五月,刘邦为犒劳功臣,在洛阳南宫大摆庆功宴。宴席上,汉高祖问众臣:“各位爱卿,你们可不要瞒我,都必须说真话。我为何能够取得天下呢?而项羽又为何失去了天下呢?”王陵和高起见解一致:“陛下虽然傲慢、经常怠慢他人,不如项羽仁厚,但是陛下攻城略地之后,将土地和钱财都分发了众人,和全天下人共享利益。反观项羽,他外仁内忌,嫉贤妒能,打了胜仗之后不论功也不封赏,所以他失去了天下。”汉高祖听后说道:“爱卿言之有理,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方面,我不如张良;在镇守后方、抚慰百姓、供应粮草的后勤方面,我不如萧何;在率领百万雄师、百战而有百胜的作战方面,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翘楚,跟随于我,而我做到了知人善用,让他们发挥出了真实的才干,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虽然有智慧不凡的谋士范增,但并不信任他,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同月,刘邦将国都由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后来,为表“长治久安”之意,又将国都迁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为了将汉朝的两个时期分开,后人用方位来划分,因刘邦建都长安、刘秀建都洛阳,所以将刘邦建立的汉朝称为西汉。

汉高祖称帝前,先后封了好几个异姓王,如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英布为九江王等。这些异姓诸侯王的封地多、权势大,汉高祖担心他们拥兵自重、犯上作乱,于是开始对付他们。

西汉六年(公元前201年),韩信因被人告发谋反被抓。大夫田肯前来拜见,对刘邦说道:“臣下前来祝贺陛下:一是抓住了韩信,二是建都于关中。秦地占有险要的地理优势,有山河环绕作为屏障,阻断了关东的千里疆域。即使关东坐拥百万大军,秦地仅以两万兵力便可与其抗衡。陛下有如此有利的地势,要想控制中原的各路诸侯,就如同从高高的屋檐上往下倒水一样,顺流而下,锐不可当。不过,齐地同样有着险要的地理优势。它有着纵横两千里的广阔疆域,东有富饶的即墨和琅邪作为富国强民的资本,南边的泰山、西边的黄河和北边的渤海都是它的天然屏障。即使诸侯坐拥百万大军,则齐地仅以二十万兵力便可与其抗衡。因此,齐地可以看作东秦,与西秦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如此重要的区域,只有陛下的嫡亲子弟,才可以被封为齐王。”刘邦听完大合心意,重赏了他。

接着,汉高祖继续根除异姓诸侯王。最终,除长沙王吴芮得以保全之外,其他各王纷纷被诛杀。

汉高祖认为,秦朝之所以会灭亡,关键在于没有分封子弟,以至于在发生动乱时处于孤立境地,无人援助。为此,他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他们都是汉高祖的儿子、侄子或兄弟。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与同姓王杀白马起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称“刑白马盟”。

另外,汉高祖仿效秦始皇,在国内设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并将关东六国的名门贵族、富豪豪杰迁往关中,以确保地方稳定和避免反叛现象的发生。

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儿子,虽然是一位开国皇帝,但在父亲面前,依然恭恭敬敬,毫无怠慢之处。

刘邦称帝后,每隔五天就去朝拜父亲刘太公一次,并遵循着寻常人家父子相见的礼节。刘太公虽然觉得没什么,但是家令(汉代皇帝的属宫,主管家事)却觉得不合适,于是劝说刘太公道:“正所谓‘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当今圣上在家是您的儿子,但是在天下间是万民的主人。您在家虽然是圣上的父亲,但在国内是圣上的臣子。圣上拜见您,根本不合礼仪。如果这么做,有损皇帝的威严。”为此,刘太公决定不再接受刘邦的父子之礼。等刘邦再次朝见时,刘太公就赶紧出门相迎,接着退着往里走,以示臣子对圣上的尊敬。刘邦感到吃惊,赶紧从车上下来扶起父亲。刘太公说:“皇帝贵为万民之主,不能为我一个人开先例,以免破坏国家礼法!”刘邦思索片刻就应答道:“那就这样,我是皇帝,您是皇帝的父亲,我尊您为太上皇。这样就一举两得了,不但明示了我作为皇帝的威信,我也可以依旧以父子的礼节前来拜见您。”于是,刘邦下诏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并对劝谏刘太公的家令赞赏有加,赏赐了钱财。

有一次,刘邦召来各位诸侯大臣,摆宴于未央宫前殿为刘太公祝寿。刘邦手持玉杯,起身对刘太公敬酒,说道:“当初大人经常教训我不事生产,无可依仗,不如哥哥刘仲勤奋努力。大人看看现在,我和哥哥刘仲相比,谁的事业比较大呢?”群臣大呼万岁,哈哈大笑。

刘邦将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皇宫里居住,但是刘太公却高兴不起来。刘邦忐忑不安,偷偷问服侍刘太公的侍从到底是什么缘故。侍从回答说:“太上皇以前在家乡生活的时候,喜欢和那些屠宰贩卖、酤酒卖饼的小商贩们在一起玩。并且,他最喜欢踢球和斗鸡。但是到了长安之后,什么也没有,也没有人陪他玩,因此才闷闷不乐。”为此,刘邦在皇宫附近盖了一座新城市,取名新丰,又将过去刘太公在沛县丰邑城的亲朋邻居们全部迁到了新丰城居住。新丰城的布局完全仿照沛县丰邑,就连鸡犬都能找到自己的主人家。此后,太公见故人依旧,如同生活在家乡,心情大为开朗。

秦朝走向没落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没有余力防范漠北匈奴。于是,匈奴蓄势而发,率军南下,再次入侵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高祖刘邦建汉后,匈奴丝毫没有停止活动,时常侵犯汉朝边郡。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抵挡不住匈奴的攻势,遂向匈奴投降。次年,汉高祖御驾亲征,欲狠击匈奴。不料,三十余万的匈奴骑兵浩浩荡荡迎战,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将汉军团团围住。汉军被围困了整整七昼夜,始终无法突围求援。汉高祖无奈,只好采用陈平的计谋,用重金买通匈奴内的阏氏,从而得以脱险。

汉高祖见强攻不行,索性用和亲的方式与匈奴交好。不仅如此,他还打开边关大门,促进双方的交往。如此一来,汉朝可以抓紧时间增强国力。

在保证国家安定的基础上,汉高祖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改革。当时,他改革的大方向是重农抑商。

汉高祖下令,23岁以上、56岁以下的人不参加徭役;减轻各种赋税,“与民休息”,颁布了“十五税一”的惠民政策。所谓“十五税一”,就是指将赋税减少到秦朝时的十五分之一。

另外,汉高祖规定,国民为求生计自卖为奴者,皆被免为庶人;下令解放士兵,令其归家务农并豁免其徭役;效仿秦代制度,按照军功大小授予将士田宅;加重商人的租税,商人不得穿戴丝帛和以车代步;等等。为了增加国内的劳力,汉高祖鼓励生育,使得中国人口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太中大夫陆贾向汉高祖进言说,吴王夫差、智伯之所以被灭,是因为他们穷兵黩武;秦国之所以被赵高、赵成等人颠覆,是因为他们始终推崇刑法。他反问汉高祖说,如果秦国吞并天下后施行仁义,效仿先圣,是否还会有现在的汉朝。汉高祖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令其详细阐述秦朝失天下的原因和总结汉朝兴天下的方法。接着,陆贾写成《新语》一书,共十二篇。此书汲取儒家、道家、法家等各种思想之精华,将其巧妙地糅合,提倡无为而治、用刑宽舒和仁义天下。刘邦接受了陆贾的政治主张,在沿袭秦朝基本制度的同时又进行了一番改革,史称“汉承秦制”。

另外,丞相萧何在刘邦的指示下修订了汉朝律令。战国时期,李悝制定了《法经》,共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萧何在此基础上另增三篇:户律(户口、婚姻和赋税)、兴律(徭役和城防)和厩律(畜牧和驿传),是为“汉律九章”。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率军征讨作乱的英布,结果被流矢射伤,回到长安后病情加重。吕后找来名医,医生进宫探病。汉高祖问及病情,医生欺瞒说:“能治好。”汉高祖一听,就知道医生是在骗他,当即骂道:“我以布衣之身,手持三尺长剑,最后夺取天下,难道不是天命吗?生命既然是由上天掌控,就算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说完赏赐给医生钱财,将他打发走了。

汉高祖弥留之际,吕后问他有什么人事安排:“等到萧相国死后,谁来接替相位?”汉高祖回答说:“曹参。”吕后又问曹参之后有谁可接替。汉高祖想了片刻回道:“王陵。不过他的智谋有所欠缺,可以让陈平在一旁辅佐。陈平虽然足智多谋,但不善于决断大事,难以独担重任。周勃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却很忠厚,日后肯定能安定刘氏江山,可暂且安排他做太尉。”吕后继续追问此后的事,汉高祖平静地说:“再往后,就不是你我所能知道的了。”不久,刘邦驾崩于长乐宫。

皇权在手吕太后

吕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刘邦起义后,被官府通缉,只好只身逃亡。吕雉带着一对儿女被捕入狱,幸亏有萧何解救。出狱后,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芒砀山找到了刘邦,跟随在他身边。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在彭城被项羽杀得大败而逃。当时,吕雉和公公成了项羽的俘虏。后来经过谈判,吕雉和公公才被放还。刘邦做了皇帝后,封吕雉为皇后,立儿子刘盈为太子。

为了巩固汉朝政权,吕雉手段毒辣。

公元前197年,刘邦率兵征讨代地叛乱的陈豨,将内宫委于吕雉,外廷委于萧何,并令韩信在长安居住,以免韩信乘机作乱。舍人栾说犯了家法,韩信要从严处置。此人为了自保,就派弟弟给吕雉送信,报称韩信与陈豨通谋,已有密约,欲乘夜间不备,打开监狱,放出囚犯袭击皇宫,击杀太子。吕雉忙与萧何商量,决定除掉韩信。

吕雉派遣一名心腹,秘密潜出长安,绕到北方,然后再复入长安,谎称是刘邦派来的,回来报告平定陈豨叛乱的消息。群臣不知有诈,都来朝贺。吕雉本打算用此计将韩信诓到宫中,但韩信称病未至。于是,吕雉请萧何前往,请韩信前来朝贺。韩信见萧何亲自来请,只好跟着萧何去了。尚未拜贺,韩信即被拿下。他急呼萧何相助,萧何却早已躲开。

韩信无端被抓,自然不服。吕雉拿出栾说送来的书信作为证据:“现奉皇上诏命,陈豨已就擒,供出由你主使,你的家臣也有书信来告,证据确凿。”接着,韩信被推出斩首。

吕雉杀了韩信后,又借故杀了梁王彭越。

刘邦在讨伐陈豨的途中,去梁地征兵,正赶上彭越生病,未能亲自带兵去与刘邦会合。刘邦大怒,怀疑彭越谋反,把他抓起来审讯,由于没有证据,把他贬为庶人,并派人将其押往洛阳。吕雉暗中指使,让人诬告彭越谋反,然后将其杀于洛阳城外,并诛灭三族。吕雉的做法震惊了朝中大臣,英布见韩信和彭越均已被杀,认为自己迟早会遭到刘邦和吕雉的毒手,暗暗做着准备。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被项羽打败,只身一人落荒而逃。在一处人家乞饭借宿时,这家主人听说他是汉王,就把女儿戚懿许配给他,并且当天完婚,这就是后来的戚夫人。刘邦当了皇帝后,把她接到了宫中。

戚夫人年轻貌美,能歌善舞,还会弹唱,略通文墨,并体贴奉迎。公元前202年,她还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按照之前的约定取名为如意。刘邦专宠戚夫人,自然疏远了吕雉。吕雉由此对戚夫人心生怨恨,虽然没有表露,但戚夫人还是觉察到了。为了自己的将来,戚夫人五次三番地鼓动刘邦改立如意为太子。其实,刘邦并不喜欢生性软弱的刘盈,而对聪慧刚毅的如意宠爱有加。他思前想后,有了废太子的打算。

如意6岁时按照惯例,如果未被立为太子,皇子年满10岁就应当改封就国。戚夫人举足无措,只是痛哭不已。刘邦窥破了她的心思,说道:“你是不是为了如意改封就国的事哭泣?我本想立如意为太子,但是废长立幼,废嫡立庶,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况且太子并无过错,还是等等再说吧。”戚姬听完哭得更加厉害了,苦苦哀求,刘邦见爱妃如此可怜,不禁动摇,决定第二天跟群臣商量改立太子的事。

正如刘邦所料,此事刚提,大臣们就强烈反对,尤其是汾阴侯周昌,当廷据理力争,尽管有些口吃:“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见周昌憨直忠心,欣然而笑,改立太子之事只好作罢。吕雉在东厅偷听,见了周昌后不顾皇后尊严,跪下谢恩:“没有您,太子几乎被废。”

虽然此事暂时平息,但吕雉知道,刘邦还会重提。她想不出保全太子的办法,便拉拢张良,让张良替她出谋划策。张良迫不得已,出了一个计策:“要想保全太子之位,就要让一些贤能的人辅佐太子,皇上就会觉得太子既贤明又得人心,即使要废,也要慎重考虑。”吕雉忙问哪里有这样的人,张良说:“如果能把陕西的‘商山四皓’请出来或许有用,皇上曾多次征召他们,都被拒绝了。”于是,吕雉派人请到了“商山四皓”。

公元前195年,英布反叛。刘邦震惊不已,但因有病在身,打算派太子带兵平叛,吕雉百般阻挠。刘邦思前想后,也觉得让太子前去平叛不合适,于是带病出征,一举平定了叛乱。作战中,刘邦受了箭伤。回宫后,病势更加严重。

戚夫人日夜侍候,暗想万一皇上驾崩,吕雉绝不会放过她和儿子如意,便哀求刘邦设法保全他们。刘邦并无他法,决定立如意为太子。

同类推荐
  • 蛮书

    蛮书

    中国唐代记述云南地方及民族史的著作。亦名《云南志》、《云南记》、《南夷志》、《云南史记》。唐樊绰撰。全书10卷,记载云南自然地理、城镇、交通、里程、物产,特别是对南诏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作了系统的阐述,是唐代有关云南的专著及研究唐代西南民族历史最重要的著作。
  • 三国之卦帝刘封

    三国之卦帝刘封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算命大师穿越到三国,附身到刘备的义子刘封身上。几年后,因为没有发兵救关羽,他将被刘备赐死。为了自救,刘封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甩开玄德老爹单干。曹操:玄德,为何叫你的假儿子来打我?孙权:玄德,为何叫你的义子来占我的地盘儿?刘备:此事与我无关,我问问军师去。孔明:刘封的本事比我还大,管不了他。阿斗:封哥,这皇帝还是你来做吧。刘封:怎么一不小心就得罪了这么多大佬?
  • 唐朝小庄主

    唐朝小庄主

    在一个诗仙、诗圣、诗佛并立的时代,在一个豪放与腹黑到了极致的时代,穿越过去的吴天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只能看着别人风骚显摆,自己默默的转身种田、赚钱
  • 疯狂原始社会

    疯狂原始社会

    王缘穿越却引发时光错乱,早已灭绝的原始猛兽,本不该出现的三皇部落齐聚一堂,为了生存,王缘创立神龙部落,于茫茫荒野中带着族人艰难前行,战蚩尤、攻炎帝、伐轩辕,力压宇内,威摄四海,以九鼎定九州,终成一统。
  • 我在唐朝玩文娱

    我在唐朝玩文娱

    一个过气小明星穿越回唐朝,发现原来在大唐文娱事业几乎遍地机会啊!!!
热门推荐
  • 自家爷们自家疼

    自家爷们自家疼

    辅国大将军从狼口救回个小娘子,本打算养在府里浇浇树种种草,顺便挡挡烂桃花,没想到这一挡,就挡进了他心里……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柯南之雪羽

    柯南之雪羽

    主角穿越到了柯南的世界,成了代号为hennessy(轩尼诗)的组织成员,而且还是组织一位已逝元老的儿子,身为哀迷的他,立志要消灭组织,决定用一生来保护那个女孩——灰原哀
  • 汉家江湖之情天恨海

    汉家江湖之情天恨海

    当你看完了都市无限升级的套路又脑补完了异界神魔仙佛的飞舞是否会回想起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那里有刀光剑影的痛快,那里有生离死别的悲哀那就是埋藏在你心底的江湖!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重生之锦绣凰归

    重生之锦绣凰归

    谢谨画其人,肤白貌美,大胸,长腿,上马张弓,下马理家,称得上是皇城一枝花,可惜上辈子眼瞎心盲做了人继妻,帮着人上位,赚钱,救命,养孩子,样样都干,结果夫君成了皇帝,皇后不是她,落的断筋毁容乱刀分尸的凄惨下场。重来一次,谢谨画还是肤白貌美大胸长腿,只是这一次,她要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绝不再为她人做嫁衣,顺便将上辈子的仇痛快的报了。再顺便,将上辈子错过的人勾入怀中。男主:我比你小三岁,咱们不太相配。女主:我知道你自卑,没关系,日久生情,日子长了就习惯了,我不嫌弃你年少。男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意充盈的乡野

    爱意充盈的乡野

    那三张照片,锁在母亲的梳头匣子里。紫红色檀木匣子,纹路清晰,浅浅的花鸟图案,悠悠地伏在上面,不显山不露水,寂静,淡雅。匣子四周镶着镏金的花边,铜鼻铜锁。虽然红檀木露着斑驳,黄铜锁也有了黑斑,但整个造型还算别致。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匣子,不该放那三张发黄的照片,要放就放金银细软。可是,母亲,不仅放了,而且把那三张照片,金条一样锁了三十年。那三张照片,像三只小兽,躺在梳头匣子里,任那把铜锁,咔嚓一声,牢笼一样锁住,静静地,单等母亲放它们出来。三张照片里,有一张是母亲最最珍爱的,那是一张黑白照片,四边是匀称的锯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盏花

    金盏花

    讲述的是一个26岁的女孩韩佩吟,收到了好朋友虞颂蘅的结婚请柬,她想起自己,因为母亲生病在床的原故,整天忙着工作,赚钱付母亲的医药费,从不敢奢望爱情。同情她的一位老师给她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给一个著名律师赵自耕的女儿补习。韩佩吟来到赵家,看到了一座像小说中的房子,赵自耕的男秘书苏慕南给韩佩吟开了门。她看到了顶顶有名的大律师,活跃在商业界、司法界及新闻界的人物赵自耕……因为金盏花,纤纤(赵自耕的女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单纯的快乐;因为金盏花,佩吟与自耕由热恋而走入婚礼。
  • 情到深处人孤独

    情到深处人孤独

    偶然的一次邂逅,让大学生余未言和一个女人发生了关系。本以为再也不会相见,余未言却在一个单位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部门的主管就是她——夏天。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再次相遇的两个人,渐渐相爱。只不过,世人所不能接受的是,她比他大十岁。所有的不可能在苦苦挣扎当中,变成了可能。而所有的可能,却在时光中又变成了不可能。富二代秦受一直玩弄女孩的感情,直到遇到同学李落落,才开始努力去爱,却发现,原来李对他的感情,只是一场骗局。和李落落青梅竹马的孔奇,因为经济原因,走上了邪路,失去了落落又心有不甘,于是准备,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所有的感情都是一场阴谋,伴随着亲情、友情和爱情之间,逐渐展开。
  • 灵魂旅行家

    灵魂旅行家

    没有简介,不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