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200000004

第4章 大小文章(4)

吾深信此本色之美。盖做作之美,最高不过工品、妙品,而本色之美,佳者便是神品、化品,与天地争衡,绝无斧凿痕迹。近译《浮生六记》,尤感觉此点。沈复何尝有意为文?何尝顾到什么笔法被澜?只是依实情实事,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写下来,而结果其感人魔力,万非一般有意摹写者所能望其肩背。称之为化工,也未尝不可。文人稍有高见者,都看不起堆砌辞藻,都渐趋平淡,以平淡为文学最高佳境;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运用之,便成天地间至文。《论语》平淡,孟子亦平淡,子路出,子贡入,有何文法可言?挟泰山以超北海,亦是孟子顺口瞎扯,何尝学什么人来?今人若没人讲过“挟泰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骤然以之人文,便自觉鄙陋,把他删掉,这种人还配谈文吗?

所以孟子说,辞达而已矣,就是意思叫你把心头话用最适当最达意方法表出。识破此理,一概作文讲话皆不必读。

要紧看你有话可讲否?有话可讲,何必饰他?无话可讲,何必说他?有话可讲,何必修他?无话可讲,何不丢他?说而不饰,丢而不修,是为天籁。

载《文饭小品》第6期(1935年7日出版)

广播之类

……

王任叔[原文署名“阿Q”。]

好久以前听说报纸上是不准登载中央政府要人们的广播演说的。而且因此《译报》、《文汇报》、《中美报》和《大美报》被罚停刊,时间是两礼拜以上,为时就是登载了蒋委员长的生产会议的广播演说。

人们自然还可以原谅。是租界,是中立国的统治下,虽然翻遍中立国的公法、私法、民法、刑法,还有出版法和罗马法,确实没有载上这一条,但是红色的五月,警备、戒严、铁丝网、铁甲车、搜查、抄靶子,治安维持者忙得满头大汗。这一份紧急处置,我说,确是可以原谅的。不是吗?我们已经平安地度过了五月,已入七月的中旬了,我们叨了不少的光。

可惜的是《译报》《文汇报》竟因“冒险家”的出卖,送了终,一命呜呼了——呜呼!呜呼!天下太平,“小民”无不额手相庆!

然而不太平的日子,终于到来!皇皇的广告:“《中华日报》定已往宗旨准七月十日复版!”

这还无碍于中立国法律:言论自由。然而,终于出版了。第一天就登了汪精卫的“广播演说”,而且用四号字排,而且又当作社论登载,而且——而且什么呢?而且一点也没有遭到禁止。

但这还无碍于中立国立场。因为五月不比七月,而“强权即是公理”。——谁叫中国军队,两年前就从上海撤退!

这里自然还得加上个“呜呼”了。但我暂且收住!有人类的良心与正义感的人,总会校正这现象。等着吧!“小民”也只有仰望这云霓似的德政的到来!

载《鲁迅风》第17期(1939年7月20日出版)

批评与作家

……

韩侍桁[本文发表时署名“侍桁”。]

论批评的文章最近只我所看到的就不下十篇,都是说批评应当怎样写,或是批评者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我却很少看见人们讲到那被批评的作家对于批评应当怎样的,然而这在目前,我觉得倒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作家大体都是希望批评而同时又在厌恶批评的,希望的是所谓公正的是使得作家相当地首肯的批评,厌恶的是那不公正的完全和作家的意思相背反的批评。但事实上,批评家和作家很少能站在同一的立场或同一的观点上,所以批评家的话不能使作家满意的倒占多半。

可是批评家也和作家一样地不是专为某个人或某些人而也是为着广大的读者写作的,他的批评正确与否是和被批评的作家的满意与否毫无关系的。法郎士称批评为“灵魂的冒险”,话虽有味,但并不怎样正确,因为他太把作家看为批评的主要的对象了。

我们首先应当认清的是,批评和创作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批评也同样是创作之一。正如没有创作能为一切的人所欢迎,也没有批评可以使一切的人和他同意;批评者诚恳地说了他自己所要说的话,那就算尽了他的义务。

他虽批评,同时他也是处在被批评的地位,因为他的工作,自有广大的读者来估定他的价值,这正和创作家的创作在社会上所获得的声誉如何也是一样的。如果虽名为批评家,而实际上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他的凶恶的相貌大家看久了自然会起反感的,作家对他尽可不必发生恐怖。从这一点讲起来,批评和被批评的作品是处在互相竞争的地位的,作品的本身的价值有时可以淘汰了那批评,而坚实的批评有时也可以压倒了一部不良的作品。

所以创作家对于批评处在一种超然的地位是有益的,观者叫好也罢,恶骂也罢,他还是应当同样地创作下去。但这却不是说,一切的创作家对于理论都该取漠不关心的态度;反之,最好的创作家是应该和批评家一样地要专心在理论上下功夫,即要不因为理论而妨害了他的创作,当他从现实中捉到了什么东西的时候,他尽可暂时把一切的理论丢开。

我会看见许多青年作家因为创作和理论的不调和,或是预感到将遭遇的批评的凶恶而在苦恼着,甚至因此不敢下笔,这是有害的事。一个在初学期中的青年作家,更有着充分的理由,不必多顾虑到理论家所将要讲到的话。

但作家养成一种宽大的、对于善意的批评尽可能地接受的气量,是必要的,一看见批评就发生敌意,甚至反口便骂,那他的创作前途是颇为危险的。然而如果作家遇到的是谩骂和侮辱呢?那……那也不必生气,不要作答,因为你若回答了这一次,你就会再受到第二次的侮辱的。

一九三四年一月

载《现代》4卷4期(1934年2月出版)

作家欲

……

林希隽

有一个时期,在出版市场上,非常盛行着《作家素描》、《作家印象记》以及《作家访问记》一类文章。写的人特别多,卖座亦佳。趋势所至,一时几有蔚成为时髦主义之慨。由这情形,不难间接地猜测到一般读者的心理趣味。而作家的生活行动差不多是被认为神秘的,更觉得有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和趣味,看得如同对于某一件不易验经的事物一样珍重。缘于内心的向往,从而发生羡慕,以至企图之。

但这一现象,却亦不是全部由读者群起于单纯的心理崇拜所形成,如从别方面着眼,则又另有一种理由了。这即是说,大量的智识分子层,尤其是文科出身的大学生的一般出路问题的不易解决,受现实生活的压迫;同时,这一般人舍了弄弄笔杆儿以外,又是一无是处,在此情形之下,只得从事这较为轻便的文字生涯了。其间固有迫于无可如何,非出所愿,但亦有不少准备把一生的事业安排给文学,希冀能够成为名人,成为偶像,欲借文章为立身之道。

不问其有意识也好,非意识也好,总之,作家的念头是深深地植根于每人的心坎上。十分普遍地,一些有文学嗜好的青年,往往为了偶然的兴致的勃发,或由于瞬间性的情感的鼓动,遂“率尔操觚”地抓起笔来胡诌,发表几篇诗,写一二篇小说,便俨乎其然的自诩为诗人,为小说家,甚而至于摆着作家的架子,以耀己炫人。

不努力写作,不力求艺术上的修养和锻炼,连文学入门的起码智识尚付缺如,却急急想做作家,试问这是可能的吗?然而,事实确是如此,热中于作家的虚荣是极其迫切的。但做成一个作家并非绝无条件,简易地一蹴而得。埃及的金字塔不是一朝一夕建筑起来,同样地,作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成功。到作家之路是有分量的,非人人可得而为之,当然也不是人人不得以为之,乃是出自认真的不断的苦干再加以时间的培植的一个结晶。

作家决定非本人所得过问,而是社会所给予的一种必然的评价,侥幸和猎等总归是不应走的途径。纵使一时能因侥幸猎等而列于作者之林,究不外是昙花一现,瞬即消灭。爬得高,跌得重,浮薄的沙滩上无论如何是造不起一座大房子来。

毫无可疑,作家的愁念实际上仍在无限量的泛滥,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以为不必全都归罪于有这观念的人。太混乱的文坛和太缺乏严肃性的偏重情感作用的批评家们是要负相当的罪过的。因为,在目下,成一个作家确实是太轻易了。随便发表几篇作品的可以为作家,请人捉刀冒牌顶替的可以为作家,抄袭扒窃为业的也可以为作家。这人作家,那人作家,于是乎作家林立。对于此,我们不惟丝毫无异议,反而把之捧上云端,不惜大做文章赞扬之,推誉其为新进,使得大家都因此感到满足。既作家矣,万事顺遂,不必再用力创作,一直马虎下去了。

作家欲有如一种麻醉剂,很足以使将成为作家而未成作家或极有成为作家的希望的人,为作家欲所误,懈于精进,结果必至在文坛上现着多量的徒有其表而无其实的空壳子的作家。要求这些人著作优秀卓越的佳构是绝少可能性的事情。

载《现代》5卷2期(1934年6月出版)

历史和历史

……

郭沫若[原署名“谷人”。]

一九三四年这个年头大约是历史年。读者只消把日本报纸的第一面所登的书籍广告来一看,便可以知道这一个年头所出的关于历史一门的书籍是怎样的多。日本人是追随欧美的,欧美的情形也就可以想见。我们大中华民国呢,在这儿,要把声气放小一些。

人们在主张“读经救国”了,岂非“青出于蓝”吗?

凡是一种流行总有它的历史,这“历史”之所以流行,也正有它的历史。

自从黑格尔的叛逆的门徒辈发生了以来,“历史”这个名词有了奇怪的意义。譬如说社会有其历史的进展。这个历史却和我们黄帝子孙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白话文有自唐代以来的白话文的历史,是完全不同的“历史”。

恰和牛顿的力学定律有了正动必有反动而同是一动的一样,有了前一历史也就有了后一历史,而同是用着“历史”或“历史的”这个文字。

总之我们知道有两种的“历史”或“历史的”。一种是说一切物象是动的、变的、相对的,有其发生、成长、消减、转化。而在这演进的途中顺其动向可以用外力来促进其发生、成长、消减、转化。反其动向在多少程度之内也可以阻止其演进。这是一种“历史”的意义。

而另一种是说当前的对象是不动的、固定的、绝对的,自几千年几万年来,就是这样。这是应该用全力来维系的,要维系到几千年几万年之后都永远这样。譬如日本人夸讲他们的天皇是万世一系,他们的国宪的第一条也就明载着维系这一个系统于万世不坠。这又是一种“历史”的意义。

更附带着说一句:这也是小小的名实问题之一例。完了。

一九三四·十一·九

载第1卷第6期(1934年12月5日出版)

同类推荐
  • 窗外诗雨

    窗外诗雨

    从星期一到星期天过得很快,一转眼十五年的写作时间“不翼而飞”。现在,我终于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窗外诗雨》。我四处打工,到处漂泊,曾几度想放弃创作,只因心中有种无法割舍的情愫,又重新提起笔来。如果你也真的喜欢写作,就不要轻言放弃,要相信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的故事发生。
  •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有一种风雅趁年华

    古典名物,本安于红尘,无意聚散,但却于偶然之间惊动了过客的心弦,于是便生出了这段缠绕心间的云烟雅事。千古繁华,不过是历史长廊转角处的一道薄风,而作者白落梅却在水墨里,为读者寻到了一段唐诗宋词般的典雅生活,带领读者烹茶煮茗,淡看岁月荣枯,品味浮世清欢,静度风雅年华。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 虫洞(长篇选载)

    虫洞(长篇选载)

    急性阑尾炎发作的那天正好是个周日。在此之前,我对急性阑尾炎一无所知,我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实在无法忍受才去了医院。检查完毕,大夫说,割掉吧。我说,割掉什么?大夫说,阑尾。我说,已经不疼了,还割吗?大夫说,那就输液吧。我说,只吃药,不输液行不?大夫说,不行。就这样,我在第二天去了社区诊所,开始生平的第一次输液。社区诊所周日刚乔迁,诊所安静整洁,大夫和护士客客气气,与印象中乱糟糟的、脸孔像针管一样冰冷的大医院截然不同。小有小的好处,草虽然卑微却总是温暖的。
热门推荐
  • 末世日常见闻录

    末世日常见闻录

    作者:你想成为大神吗?关宇:想啊,做梦都想作者:你要成为男主角?!关宇:嘿嘿,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啦~作者:你想拥有超能力?!关宇:当然想,这样我就可以偷窥别人的胖次了<( ̄3 ̄)>.....作者:真是贪得无厌,给男主头衔,不过必须要加最废!来人,剁成碎肉末送过去,这次一定虐死你o( ̄ヘ ̄o#)关宇:啊!!!!不要啊,饶命啊,我再也不要当主角了....(⊙o⊙)啊!
  • 粲然一生

    粲然一生

    一开始,我们隔着一条过道后来,我们隔着半个中国再后来,我们隔着太平洋最后,朝阳初升,落日余晖,皆与你共度每一对情侣都有自己的恋爱方式,我们也有专属于我们的恋爱故事当我轻轻牵起你的手,当我紧紧拥抱你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这样白了头
  •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是一部俄罗斯中篇小说,讲述一个庄园的兴衰,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爱恨情仇。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回忆了苏霍多尔,从头至尾以一种追寻家族踪迹的姿态出现。但是其真正的主人公是娜达莉娅,她的回忆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加上其他人物的零碎而片段的记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苏霍多尔的记忆。
  • 小道士的打工阎王

    小道士的打工阎王

    “施主,去不去地狱轮回往生啊,我这有富人套餐,当官套餐,妻妾成群套餐,还免费送孟婆汤喝哦!”鬼魂白了一眼道:“人家道士一场法事下来,直接保送轮回转世,还可以净化一切罪孽,你让我去地狱受苦?”“孟婆卖汤?她不是卖瓜啊。”一个荒废的阴曹地府导致六道众生不能轮回往生,人世间大乱,妖魔鬼怪横行,而,道士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一切。前任阎王欠下巨额债务跑路,地府六道不能轮回,孟婆汤也成了王婆黄瓜汤,那么新任阎王该如何在道士们前面,抢口饭吃呢?自然而然是打工抓鬼,开局一个小萝莉道士,地府手下全靠坑蒙拐骗来。一碗王婆黄瓜汤只卖998!
  •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

    杨式太极拳拳谱全体大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笙歌共长欢

    笙歌共长欢

    “小顺子,来,给姐笑一个!”“小豆子,来,给姐笑一个!”“狗蛋,来,给姐笑一个!”空白的房间中漂浮的人影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着房间中的人类。“呵,愚蠢的人类,总有一天你会付出代价的!”……歌子,你会再放我鸽子吗?我希望这次你会,就像上次那样。“笙歌不见故人散,十里长欢难再寻”我不求你接受我,只求你不要跟我冷战。
  • 东茶颂

    东茶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世惊魂

    现世惊魂

    @小时候,他唤她娘子:尸魃:“娘子,娘子,嫁与尸尸为妻可好?”血玉鬼:“吾非汝娘,非汝子,不可!”@长大后,他唤她小鬼:尸魃:“小鬼,再待看你逃往何处?”血玉鬼:“逃?尸尸理解有误呐!”@成亲后,他唤她鬼儿:尸魃:“鬼儿,为夫寻你寻得好苦啊!”血玉鬼:“尸尸不哭啦~”追妻之路长漫漫~
  • 隐婚影帝求离婚

    隐婚影帝求离婚

    他是她的初恋,她是他的隐婚妻子。不爱了?丫头,我对你爱得深处而无法言说。我不嫁了!寂寞的心,需要的不是语言,而是另一个懂你的心。影帝隐婚,为了事业,妻子身为编剧和制片人,对不起,剧组里面,你的一切我都照收。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