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0200000006

第6章 品书心得(2)

谈读旧书

……

陈鍊青

欧洲有一句老话儿:“当你听到新书出版,同时读旧书。”我引用这句来谈读旧书,也自有一点意思。旧书,不一定是先秦的著作,荷马的史诗,也许明人的小品,清人的小说;也许伊里沙白朝的戏剧,维多利亚朝的创作,——只要没有这二十世纪热烘烘的气氛,皆可统称曰旧书。

我这里所要谈的旧书,鸿沟先分,是单指文艺一类的。

旧书经过时代淘汰,其能长久吐出光芒,遗留于人间而不会消灭者,自然有它难以消灭的成分在。你若问我:它不会消灭的原因在哪里?具体的答复我可答不来,仅能说,单在它能经得起人们一读,读了还想读,这一点想去,就足证明它有存在的价值。不像新出版的书,没有经过时代淘汰,好坏不一,盘根错节的充满于市场,教人眼花缭乱,不知要看哪一本好,看后是否虚费金钱与光阴,也够煞费一般读书人选择了。然而新书也并不一定尽坏,须知旧书在若干年以前也就是新书。目下的新书,过了若干年后,我敢肯定,平庸者的命运,决长埋于泥土中,没有人肯向它一顾;被时代的筛子一筛,便剩那些佳作,留传世间,长给人们拭摩与欣赏,永远读之不倦。这些新书,后我之人,披览之下,也称之曰旧书。

旧书的好处在不厌重读。对于心所爱好的旧书,不是仅读一二过便满意,有时需要读二三十过也不一定。有人说读沙士比亚的著作,年年读了,年年都有新的见解,次次都可以发见新的宝藏。这或者是真的,虽则我不是一个沙翁剧本的内行家。但我知道大杰作之所以伟大处,是在于百读不厌,非仅看了一过就能够透视其内心,常常要看了许多过,念了又念,读了再读,才能咀嚼出它的味道来。并且有时因学业和年龄的关系,同是一个人,同读一本书,往往前后会生出殊异的味品。读了一篇杰作,你大前年读后不觉得怎样,轻轻地把它放过去,没有深切的引起共鸣;而今年读了,却字里行间像有一种魔力,打动你的心弦,不由你不一读一击节。盖青春时代与中年晚年,环境之变迁,情绪之推移,学业之精进,在在不同,故赏鉴力也就显出高下之分。这仿佛记得小泉八云也曾说过:“大杰作不必就会感动青年,单在说话的表面,也不会就明白的。要到积聚了许多经验,再把这种读起来,才会生出新的趣味。十八岁所感到的趣味,和二十五岁所感到的趣味不同;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岁到了,愈读愈生新的趣味。沙士比亚、但丁、哥德的伟大,全在于这一点上……”我以为这话很不错。然而也有些旧书,有时青春时代读后以为了不得的杰作,到了中年就没有这样感觉,那也是有的。譬如我,在十八九岁时候读英译本大仲马的《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给书中的情节和许多漂亮的会话迷住了,读得津津有味,几乎连吃饭的时候也拿这部小说放在桌上,一边吃,一边看,一心一意,想要探究主人翁Dantes出狱得了宝藏后,到了巴黎如何痛快的复仇;那时的心理,确视是书为天地间许多好书之一部,够称为伟大的杰作,接连的读了二三过。但是隔了十年八年而后,现在偶尔把它从头至尾再翻看一遍,倒也不觉得如何伟大;虽然并不感到讨厌,但赏鉴之味品已异于畴昔了。可见少年时读书的评断,即以时代淘汰下来的名著论,也不甚可靠;赏鉴力之高低,往往会颠倒一部作品的评价了的。

所以读书,——这可不分新书或旧书,孩提之童有他感到趣味的童话,青年人多好那些热血奔腾的作品,中年而后,大概都喜欢读点隐逸而冲和的,胃口各自不同。不过读书操断作品之好坏,也要有高尚的味品,才能真正的谈到赏鉴上去。而高尚味品之获得,却由学识与经验修养而成。一本书爱读者之多,不一定那本书便是大杰作,这应看读者是哪样性质的人。如以读者之多寡就断定一本书的价值,那么市场上的武侠小说之类普遍于一般大众,其销路之广,决十倍于时下负盛名的新文艺作品,那可谓之为伟大的著作么?——不能的。大众虽则是占多数,但味品之低能,合其胃口即消化,伟大的作品,大众教育程度未高,学识修养未富,压根儿就难以领略。实际上,愈是大杰作,愈得不到多数之爱读。比方说,爱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的人,决较爱读司各德的传奇多;爱读司各德的传奇,决较爱读沙翁的乐府多。《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确是一部伟大的杰作,然而《楚辞》的爱读者毕竟有几人?真正能赏鉴其托辞寄意之妙处者也寥寥无几了。以故大杰作不能以读者多寡论。

有高尚的味品者,对于平庸的作品,只泛泛地看了一过便不想再看它,总不及大杰作之耐人寻味,百读不厌。一个新式的商人,或者是一个时髦的留学生,于业余之暇,一星期读完了几部Classics,就洋洋得意,以为他在研究文艺,那决不是善于读书者。譬如你,觉得迭更斯的小说好,文笔很幽默,打算一个月的光阴读完《迭更斯全集》,看后永远让它贮在玻璃橱内,摩洛哥皮订装着的外套,又年年依旧精美,这敢断定你对于迭更斯没有深刻的爱好;如其爱好,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欣赏文艺的人。昔年在新嘉坡时候,曾听说老舍君的身边老是带着一部《迭更斯全集》,不时翻阅,(那时他在新嘉坡作数月之勾留。)像他那样,才堪称为迭更斯的爱好者呢!无怪他写出来的文章,有意或无意地带多少迭更斯味。在我自己,觉得心爱的书籍,应常在身边,翻阅久了,册页封面必破而且旧,不是看了一下便齐整的摆在书架上,用以点缀你的书斋。读大杰作更加不能走马般的看去,须字字精读,读后又应常常回顾它,拭摩它;读完了一章,必须掩卷细细地咀嚼,吞到肚里,才会消化,有如培根所说一样。我们的《红楼梦》也算是一部好的旧书,然而它之伟大处,却在于二百余年间,经得起人们一读,再读,以至读了十几遍,隔了若干年后还不厌重读。读旧书往往有这种不厌重读的勇气。你读中国时下的创作有这种勇气么?单在我,勇气却鼓不出来。

有时读一本书,在某一种环境披读则适合,在另一种环境便不宜。于车上,马上,厕上看《影梅庵忆语》,岂不唐突了董小宛?但在书斋里,俗客不至,用宣窑的茶盏,喝杯奇种茶,遥看玻璃窗外江村雨后的景色,这种心绪,来披读一点明人的小品,是再好没有了。阑姆在他一篇读者杂记里,说他喜欢于冬夜读沙翁的《暴风雨》;我却喜欢在秋天桂花树下读雪莱或者是姜白石的小诗。冬夜,我觉得,最好窗户关起,卧于被窝里读一本传奇(比方说,司各德的),至不然就看一二册想入非非的《野叟曝言》,来引你到另一个境界去,突然忘却了北风的凛冽,殊不无趣味。若时下出版的新书,在你的书斋里,我以为无论什么时候都可读,因为只把眼睛一页一页地溜过便好了,委实无须选择时与地,反正书斋的环境每天都冷静得如古庙。

溷于乡村一个古旧的别墅里,时时听到新书出版的消息,偶尔也托人到汕头买些来看,有许多看后只搁在书架最后一排,让美丽的册面涂满尘秽,隔了一年半载,忽动“新生活”之兴,书房里来一次清洁运动时,始把这些一捆一捆的放在别的房子里,使它永不见天日。不如许多爱读的旧书,常常由书架拿下来,轮流放在我的枕边,书案头,沙发旁的小桌上,得到我的拭摩,把玩;破旧的册页,一页一页地满印着指痕,嗅之含些油味,与之相对,更觉有无穷的妙致。可是新书虽然多半不能使我满意,但我看后却不想悔,没有发过阑姆似的脾气,为这类“穿着书的外衣的东西”而气愤。无可消遣时,也常选些比较好的近人短篇小说和散文,命弟侄辈逐字逐句念出声来,我合眼躺于椅上谛听,也不感到厌倦;更没有像他那样对古代总怀着多么浓厚的憧憬,老是憎恶着新书,“听人念那些比较好的近代小说,也免不了觉得万分的不耐烦”。阑姆思古之幽情,也太怪癖了。新书我也想读,无聊时披览也是无妨,闲里光阴尽可看看消遣,其与旧书差异者,只不过仅看一遍便没兴致再看加一两过而已。

昼长无事,偶在报上看到新书又有一批出版时,复把心所爱好的旧书,随便拿一本躺在沙发上再精读一遍。

廿四年春天写于韩江堤畔

载第28期(1935年5月20日出版)

论读报

……

周黎庵[原文署名“吉力”。]

看报纸,确乎也需要有力透纸背的眼光,不但要看得精细,而且要多看几种。只要一个人本身健全没有毛病,我是主张连汉奸报纸都可以看看的,虽然那办法对于糊涂蹒跚的人是不妥的。

例如要把友邦的领袖加上一个“独裁者”的恶谥,使大家对他有着另两个魔王的恶感,用自己的文字不行,就得鬼鬼祟祟说是译来的。但从什么地方译来和原著者的姓名却不肯宣布了。这办法是巧妙和恶劣得很的,用不着像汪精卫那么愚笨地喊出反共的口号,一个独裁者的恶谥施诸于友邦领袖的名字上,已很可以收相当的效果了。

读报者若没有精邃的眼光,真是受累不浅。

但最好的办法是多看,用比较的方法来显出短长,这在读者是必需的。例如一个汉奸被击丧命,真是新年以来“孤岛”上大快人心之举。不过倘使只看一种报纸的人,这个被殛的汉奸便会变成使人同情的人物,说是“今遭此不幸,至深悲切也”。而奋身一击为国去害的志士,也变成“瘦小男子”的“暴徒”,那个汉奸似乎很有出特辑开追悼会的必要了。

然而只要翻一翻另几种报纸,便会发见了大大不同的记载。那个汉奸的卖国历史,真是久矣乎得很,连《顺天时报》时代对华新闻侵略的孽绩,都也亲手干过的,何况沦陷后高坐堂皇的“老爷”职务以及主办无耻的小报,都是彰彰在人耳目。而报纸编辑摇笔即来的“身后萧条,情至悲切”那种滥调,也恰恰有了反证,因为一个当报馆记者职务的人,生前竟有钱至雇用“保镖”两人,可见造孽钱也确是不少的了。除了狐死兔悲之外,要是稍为有良心的人,实在不该摇那样的笔头来欺骗读者的。

一个有过光辉历史的报纸,在这样艰难奋斗的大时代中,倘使不肯用牺牲的精神来迈进它的事业,只想以虚伪欺诈的手法迷濛读者,势必一手掩住已往的业绩,一手建立未来的孽绩,为中国新闻界计,实是可惜异常的。

但读者们也得有精邃的选择眼光才行。否则,正合着中国的一句古语,可以借来说:尽信报,不如无报!

一月七日夜

载《鲁迅风》第6期(1939年2月15日出版)

论读书与谈话

……

陈辣青

书籍是一种怪物:它能使你越读越爱,越爱越和它接近,越接近越上瘾,如抽烟,如啜茗,如喝酒,一天总离不了它。到了上了瘾,无论你有何种忧愁,当你拿书静看时,刹那间便忘怀了一切,一心一意只在领略书中无穷的妙味。如其一拿书本就有了功利的成见,那不算对于书籍有深刻的爱好。真正的读书人,只是“行其所无事”的读,丝毫对于书籍没有功利的念头。古人说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话,原是以金钱和美人的磁石,来吸引人们走上读书之路,自己骗自己的讲下,与书籍毫没相干。看书上瘾的人,视书为娱悦心情之安慰品,除此之外,又当它是智识的宝库,并不想藉它来钓名,来取利,来博得美人的青睐。

人们常说,书籍是智识之宝库,里头藏着许多用不尽的好东西,需要智识的总要时时亲近它,保管不会受亏。不错,我也相当的承认。然而话虽这样讲,事实上,不是件件智识都由读书得来,得之于别的,如大自然的现象,现实社会的生活,也非常之多。但书籍之地位,仍不因此而失却其重要。譬如我们今日晓舞文弄墨,知道我们自己心眼中所谓真是与真非,而和非力斯丁(Philistine)甚异其趣,未始不是多半从它得来的结果。体认事理,虽然有脑筋供我们判断,可是不能件件都靠自己的经验,毕竟还须靠它来帮助我们的思考。所以书籍虽不是什么万能,然而它会直接帮助我们的心灵到广博的地方游历,间接又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理,洞悉人生。这是确实的话。我没有勇气敢否认这话。

历来几乎没有一个思想家,在良心上敢公然说他自己是顶厌恶书籍的。虽则曾听说斯宾塞尔是一个著名的憎恶书籍者,然而你能够承认那是他心里抒发出来的么?说不定当他嚷出憎恶书籍的呼声时,他的肚子里已经装满了一肚学问罢,因之就无妨随便讲讲。这好像我们的李太白,因为天才不可一世,胡乱拿起笔挥了一下,就有好诗由他的毫端吐出来,一朝碰着杜子美那个“平生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呆子,怎么不引起他的嘲笑哩!人总喜欢用自己的尺寸去量世间的一切,正如坐在青色的玻璃窗内玩看窗外的景色一样,望舒凝睇,无论什么东西都染着青色的色彩。我们站在公允的地方看,书籍是重要的,世界文明的进化总钜大的靠着它。并且我们可再进一步说,没有一个思想家不是在书堆里呼吸了长期的气息,而后能成就其伟大,倾吐其光芒的。

同类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最美宋词: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最美宋词: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词解,解词。词解,意在读懂词句,解词,是作者以情融情,意在读懂词人心境。语言精美雅致,情若玲珑珠玉。而春去秋来。我们似乎就是那苦行僧,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了一个草庐,决定在那里等雨停之后再上路,于是借着篝火展卷阅读。本书是一本散文集,作者选取了蒋捷、周邦彦、刘辰翁、黄载等这些读者有所了解又知之不多的词人的词句,慢慢的给读者解来,有悲欢离合总无情之愁,有记荷风雅闲情之作,亦有深知人生苦短,红花短促的感叹之作,更有思慕不得的断肠之作。作者的笔下,这些词人,这些词句仿佛都活了。
  • 痛并快乐着

    痛并快乐着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将16年前出版、6年前再版,并已累计创下150万册销售奇迹的个人随笔集《痛并快乐着》第三次修订改版。新版《痛并快乐着》随书附赠怀旧别册《我的娱记时代》,全新收入数万字此前鲜为人知的系列深度访谈。采访对象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张学友、刘德华、林忆莲、草蜢、叶倩文、关淑怡、Beyond、刘以达等八位香港一流歌星。今天看来,实为不可再现的珍贵记录。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金牌主持人、著名评论员白岩松很少展露的另一面——资深爱乐人。“那时人们有耐心去聆听,感受到更深处的美”,白岩松以别册的方式装订成书,用音乐去记录时代,比文字更加真实。在图书的装帧及版式设计方面,新版《痛并快乐着》同《幸福了吗?》都做了重新调整,两本书仍旧延续“姊妹篇”式的呼应效果,极具成套珍藏价值。
  • 在记忆里

    在记忆里

    本书是王宪东的诗歌集,收录了王宪东几年来创作的一系列诗歌。分为在记忆里、化剑为犁、前方没有站。
  • 阿Q正传

    阿Q正传

    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征的流浪汉阿Q,描画出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国人的魂灵。鲁迅的小说,素以尖酸刻薄著称,《阿Q正传》里的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超境界发挥,是鲁迅描写国民性的巅峰之作。
热门推荐
  • 巫山传

    巫山传

    巫山十二峰,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门派的纷争缠斗也从未休止。本属同门的巫山十二峰弟子世世为敌,累世的怨女痴男,七情六欲如水无岸,一入情障便归于癫狂,恩恩怨怨都潜藏着诡秘迷离的前世孽缘。神女峰上,望夫石边,白衣女子姬瑶花凛然俏立,一手缚仙索在前,一手背负身后,卓然之气,足以令山色动容,水流异样。身旁男子姬瑶光,与她的容貌相差无几,互为牵绊,互为生命。两人勘破了玄机,为一统巫山门相偕江湖,来去不离,直至招惹了丰神如玉、勇不可当的小温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口味心理学:我们内心的小怪兽

    重口味心理学:我们内心的小怪兽

    超有趣心理学知识,全部使用真实案例,让你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教你如何一眼洞穿别人,如果真正了解自己!揭开16种“现代心理病”的终极奥秘!
  • 纯白魔女

    纯白魔女

    疯狂肆虐的宇宙天灾,无孔不入的心灵污染,降临现世的亚空间大魔……灵能并不是宇宙星空的主角,混乱与隳落才是。对未知的灾厄诚惶诚恐,卑微俯首——只会让那些渴求着灵能的扭曲之物愈发疯狂。人类文明唯有以自身的灵能为献祭,筑超能机甲为神舟,奉必死的决心,才能够在这无限恐惧的宇宙星空之中,绽放出昙花一现的纯白光耀!书友群:688300822,欢迎大家的加入。
  • 精力的集中(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精力的集中(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所谓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欲望等上的行为,并且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项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并成功达到目的为止。非常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和欲望等是构成专注行为的主要因素。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心无旁骛地完成自己锁定的目标,才是专注的最好体现。任何成功的伟人、英雄、军事家、企业家……他们除了拥有智慧与执著外,更重要的还是具有专注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力以赴,才能更接近成功的目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法则掠夺有限公司

    宇宙法则掠夺有限公司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 刺客手记

    刺客手记

    最劲爆的篮球赛事,最强悍的体能对抗,最真实的视觉效果,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尽在篮球盛典——《刺客手记》!
  • 前夫住隔壁:有种进房单挑

    前夫住隔壁:有种进房单挑

    一场意外,一个遗愿,岑晏栀被迫嫁给他的双胞胎哥哥。“别以为娶了我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婚如果不离,老娘拿顶绿油油的帽子把你从头罩到脚板底!告诉你,那可是我的强项。”他邪恶一笑:“离!当然离!不过不是现在!”
  • 大唐之瀚

    大唐之瀚

    秦瀚,古武世家的第三十一代家主,年少有为却被族亲暗害坠下山崖。本以为身死,却没想到竟然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因他的到来,大唐时局出现变动,桩桩疑案背后千丝万缕的谜团,人作乱鬼上身,阴谋诡计,勾心斗角,究竟是巧合还是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