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5400000007

第7章 美国的另一张面孔(1)

一切都在改变:美国的另一张面孔

美国曾经是全世界的天堂,什么光荣与梦想,什么民主与自由,激荡了全球多少人的心。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和阳光下,自由女神高高耸立在艾力斯岛上(Ellis Island),举起光芒四射的自由火炬,对四海颠簸的人们真诚呼唤:Give me your tired,your poor,your huddled masses yearning to breathe free……(朝我奔来吧,你饥寒交迫的人们,你那渴望呼吸自由空气的众生,你曾被遗弃在海滩上,你曾在风浪中无家可归,我在金门之岸爲你高举自由的明灯……)温暖了多少世人的自由女神,灿烂了多少诗章的自由女神,我们知道,如今你的呼喊不再响亮,你的火炬不知道还能燃烧多久。

2013年10月1日,因为没有获得国会的预算授权,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了。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一片混乱,停工无钱的联邦雇员到国会门前愤怒抗议,部分公立医院关门了,医生和病人都只能回家。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残疾儿童,一直依靠联邦政府的医疗赞助,突然间失去了定期送来的药物,医生不再上门,她的父母对着电视镜头欲哭无泪。

这样的镜头不应该在美国发生。我记得我刚到美国不久(1997年),发现当地的非法移民都能享受医疗福利。那时觉得美国的一张脸温柔慈祥,像天使一般。十几年过去了,风风雨雨的事经历多了,美国也在改变,一张脸变得阴暗冷漠,让人不敢相认。

那是三四年前发生的事(2010),亚利桑那州长签署一项移民法。当移民法生效,警察可以随心所欲,在街上逮捕非法移民。更过份的是,假如警察看你不顺眼,觉得你长了一张犯罪或是偷渡的嘴脸,要求你出示移民证件,正好你运气不好,没有随身带上证件,那麽警察手拷一晃,可以理直气壮把你拷走。签署移民法的理由是要维持公民的合法利益,保护社会长久的安全,所以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不得不狠狠打击非法移民。

真不敢相信,这就是美国土地上发生的事件,发生在青天白日之下。奥巴马对此严厉批评又怎样?也挡不住种族歧视的烈火开始蔓延。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和信任,能保障社会长久的安定吗?

这让我想起了十多年前,发生在中国深圳的一个惨痛案件。一位外地的大学生在深圳打工,因爲身上没带暂住证,被深圳的警察问讯,问讯时他硬了几句,这不反了吗?警察一阵拳打脚踢,把他毒打致死。直到现在,在广东沿海的城市,多少民工一提暂住证,依然是心里哆嗦。同样的事情,一样可能发生在号称全世界最富裕最民主的国家。

身在美国的人们,感觉很明显,美国不如从前那麽开明,那麽友好了,如今连州立公园都要缴钱,图书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任何人都随便进出图书馆,享受免费的电脑,办理图书证。只要你以合法的方式到了美国,还能办理驾照,哪怕你是个旅行者,签证只有三个月。偷渡来的,也不用太担心,打上几年工,找一个好律师,就能办下身份。日子虽然艰苦,但只要有希望的光照过来,便有信心走下去–因为这一块土地,美丽辽阔的自由土地。但是现在美国穷了,国家没钱了,连联邦政府都关门大吉。

总算懂了,一旦没有物质作底子,善良、慈祥,宽容都要打折,难怪美丽总是和温柔联系在一起,而穷凶总是同极恶纠缠一块。

这个世界变得太快,改得太多,让人迷忙,慌乱,没有安全感。想起张爱玲在半个多世纪前说过的一句话;“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破坏中我们何去何从?还是应该有信心,对明天怀抱美好的信心,否则怎麽走完这苦短的一生?忽然又想起百老汇《芝加哥》的一句歌词:那是多麽辉煌,那是多麽宏大,但是什麽都在改变,谁也不能长盛不衰五十年。(That's good, isn't it? Grand, isn't it? But nothing stays Infifty years orso It's gonna change,you know。)

是的,什麽都在改变,谁也不能长盛不衰五十年,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联邦政府靠不住

安是我的朋友,几年前,我们在一家舞蹈室学习成人芭蕾。那年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在能源部找到了工作。她当时特别高兴,我也热烈祝贺她。女儿当上联邦政府的公务员,一家人欢天喜地,不仅福利好,最重要的是工作稳定,只要自己不出差错,都可以一路干到退休。

前些日子,美国联邦政府说关门就关门,联邦雇员停工休假,那种不拿工资没有报酬的休假。整个美国闹得沸沸扬扬,联邦公务员们怨气冲天。安也想得开,她对女儿说,休假就休假吧,我们干脆开车出门去玩。国家公园属于联邦政府,也关上了大门,上哪儿去玩呢?就在安打算去田纳西看自己90岁的老母亲时,女儿却来电话说她要回机构上班。

联邦政府虽然关门,但是某些敏感部门必须照常营业,比如联邦调查局、海关安检、边检和特勤保护。但安的女儿是在能源部上班。让她回去上班是因为项目重大,不能停止。回去上班应该是件值得祝贺的事,但是却没有工资,完全是义务干活。

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你是愿意工作,还是在家休息?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题,但安的女儿还是选择去单位加班。安说,没有办法啊,如果你不去上班,说不定这份工作拍拍翅膀飞走了,这样的辛苦劳累,也是为了工作的安全。

如果一份工作需要你去义务加班才能保住,在我看来,这份工作的保险系数并不高。很长的一段时间,人们有一个普遍的认同,政府公务员是最稳定的工作,联邦政府高高在上,肯定比州政府和市政府还要稳定。这个世界刹那变幻,莫测其快,一切事物都在破坏和消逝中。总是忍不住想起张爱玲的那句名言:“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政府是靠不住的,相对而言,靠自己更稳定。我对那些奔波劳心,辛苦创业的人充满了敬意。因为他们不仅给自己解决了工作,还给他人提供了工作。我有个朋友的亲戚是个气球店老板,当初他从联邦政府辞职创业,老婆差点儿跟他离婚,如今他创造的效益,让他不再有失业的恐慌。

哪里有绝对的稳定?

谁能想到美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参众两院在联邦预算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联邦政府说下课就下课,联邦雇员停工休假,时间是2013年10月1日。网上有人打趣说,美国政府关门很会挑日子,明摆着就是给中国的国庆贺礼,要同十月的黄金周保持高度一致。

联邦政府关门后,各种后遗症蜂拥而至,几百个国家公园,同时闭门谢客,举世闻名的黄石公园、大峡谷公园也在名单中。可怜那些万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游客,飞到了目的地,面对的却是冷冰冰的大铁门。别以为提前进去的游客很幸运,公园要关闭,一个不剩全都赶了出来。

我和几个朋友曾经相约,金秋十月在纽约相见,然后结伴北上,去阿克德蒂亚国家公园(Acadia national park)看红叶和鲸鱼。如今这公园已经关门,而我们的机票、车票、船票全都订好了。这能怪谁呢?运气不好吧。希望我们到达的那天,联邦政府能复工,公园能开门。我的一个朋友说,但愿上帝能帮忙。

但愿上帝能帮帮那些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联邦政府一关门,某些救急项目也停放了,一个失业的母亲对记者说,她害怕她的孩子没有奶粉,害怕一家人无家可归。部分公立医院关闭了,等待诊疗的病人不得不回家,就是生了急病也只能怨天恨地。一些被迫休假的联邦雇员还期待着,等待政府重新开门后能补给他们一些赔偿金,但也有联邦雇员认为根本就是在做梦,还赔偿金呢,能保住工作就不错了。

联邦政府大门一关,一回头就是全国大乱,各种护照、签证在移民局堆积如山;国税局按理说是照旧开门,但是内部早晕成了一锅粥。我有个朋友的先生,独立经营一家财税公司,近日要协助客户一宗财税官司。朋友认为,法院是地区法院,属于当地政府,跟联邦政府没有关系,先生的案件不会受影响。殊不知虽然是地方政府,但是需要国税局的文件,如今国税局的电话根本打不进去,好不容易打进去了,一会说负责人出差了,一会说是部门关门,等开门后再来问吧……整个一个乱啊!

我们曾经以为,联邦政府是最稳定最靠谱的机构,若是能在里面谋到一份职业,百分之百的铁饭碗。谁能料到有一天,铁饭碗也会被摔得个呲牙咧嘴。我曾在曼哈顿的唐人街拜访过朋友,朋友的三亲六戚都是老华侨。一说起美国最好的工作,他们首推邮递员,为什么?联邦政府的饭碗啊,绝对稳定,绝对保险,一辈子都不怕失业。稳定压倒一切——这是华人的普遍心理。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当某个人有幸成为联邦政府的公务员,他会发现无数羡慕的目光。

这世界变化太快,人心惶惶,事故频发,哪来绝对的安全和稳定?唯有平心静气,对万物虔诚敬意,才可获得心灵的平安喜悦。

关门之前已有预兆

这次美国联邦政府关门(2013年10月1日),对于大部份人很震惊,但也有人心如止水,平静待之。在我看来,如果平日里留心,能察觉出关门的某些预兆。半年前,我陪两个文友去附近的国家档案图书馆搜集资料,下午两点钟,广播响了,通知要关门。那天是星期三,正常关门时间是晚上八点钟。问及关门的原因,馆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政府没钱,提交上去的预算拨款案没有准奏,图书馆有什么办法?只好处于半运行状态。

乘坐国际航班去美国,是一件让人头疼牙酸的事,除非你不转机,一下飞机就到目的地。下了国际航班,必须过海关,海关那个缓慢,那个繁琐,让人心烦意乱,烦得像踢翻了大花瓶,怎么不急?要是赶不上下一班飞机怎么办?海关官员神色严峻,一个个地审问,似乎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恐怖份子,也不管你是美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记得那年从罗马回华盛顿,因为海关的拖延,我耽误了转机的航班,不得不在机场睡了一晚,机场还算不错,发给了我枕头和毛巾被。要是这样的事发生在国内,还不知道同胞们怎样的反应,理直气壮地讨说法?或者义正言辞申述海关的效率低下?反正他们不会睡机场,肯定是宾馆接送再加赔偿金。但是在美国,大多数人不会抗争,只能选择安静地面对。

海关为什么办事低效?后来被告知财政紧缩,上面没有拨款,不得不削减工作人员,本来十个人的活,落在五个人的肩膀上。真想问一问,美国政府动不动就喊穷,钱到底去哪儿了?如今拉登早死了,伊拉克已停战了,阿富汗也撤兵了,国防预算撤消了不少。不是说太空飞行月球计划都叫停了吗?那剩下的钱又用在了哪里呢?

美国处处都在削减,处处都在喊穷,社安金、医疗保险、教育、公共卫生……没有一个项目是富足安宁的,矛盾一个串一个,只怕哪天来个集体大爆炸,给上层领导者来个措手不及。

联邦政府关门就关门吧,没什么让人吃惊,关门之前已有诸多预兆。

一起倒霉:跟联邦政府合作的公司

联邦政府关门了,雇员无薪休假,那份无可奈何,就像看百花飘落,燕子飞去。那些与联邦政府有合作项目的公司,本来花好月圆,干得幸福欢喜,也突然喊停,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政府那边既没有钱,又怎么能够把人派来合作。

记得2000年的时候,我在一家高科技公司上班,公司的开发项目是网络培训产品,跟美国大公司合作教学培训软件。公司合作的伙伴中也有联邦政府,我记得那年是陆军基地的一个项目。合同搞定后,老总和销售经理一直都在笑,笑成了夏日里的太阳花。部门经理告诉我,联邦政府的项目是一个大包打下来,从头负责到尾,只要质量过得去,他们付款及时,绝对不拖延。不像跟私人公司打交道,斤斤计较,百般挑剔,总想找借口拖时间不付钱。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还是政府的钱好赚,而联邦政府是政府中的老大,财大气粗,潇洒豪爽,其磅礴的气势不是地方政府能够相提并论的。谁能料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联邦政府也有江河日下、登高跌重的一天。

联邦政府关了门,那些与其合作的公司怎么办?我的朋友克娜,她的先生在一家中型建筑公司从事桥梁设计,公司跟联邦政府紧密相依,每年都能拿到联邦政府的拨款资助。如今联邦政府突然关门,事先一声通知都没有,让公司措手不及,工程还没走到一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资金却突然冻结了,这让公司找谁去哭啊?

公司也没有法子,只能让员工回家休息,看联邦政府什么时候开门,营行上轨了,再回来上班。克娜的先生问公司,我们回家休假,工资以后能补发吗?公司的律师告诉他,联邦政府雇员的工资都不一定能补发,更别说你们的工资了,当然,公司会把各种损失记录下来,报给联邦政府,赔不赔是政府的事,完全看他们的心情,我们只能做好我们能做的一切。

同类推荐
  • 粉墨

    粉墨

    朱自清散文奖得主张天翼最新散文集,书写北漂青年的笑泪人生!五味杂陈的北漂生活,二十年啼笑皆非的租房经历、渐行渐远的故乡和亲人、文艺理想在现实中的跌跌撞撞……小人物芜杂的生活、沉重的命运,于凡俗生活中写出花朵和人性的微凉。张天翼说,“每扇窗后面都有一卷悲欢,一番生老病死。这本《粉墨》,就是属于我的那扇窗户。”所有漂泊而文艺的年轻人,都能从这扇窗户里,看见身处的时代和自己的人生。
  •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公诉成克杰幕后新闻

    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案件是迄今为止中国社会最具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就公诉工作而言,也是一起经典案例……循着检察官的叙述,透过厚厚的尚未尘封的卷宗,我们仿佛走进了专案组,也仿佛走近了成克杰。2000年4月11日上午九点,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办公室。这是一次紧急会议。与会者中,有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许海峰、副检察长刘漳南、北京市检第一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上诗、副检察长方工、国家最高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姜伟等京城检界重量级人物。
  • 心怀野念

    心怀野念

    日常生活里有一种慢性毒素,中了这种毒的人会渐渐对一切失去渴望,他们机械地生活,内心麻木,没有任何激情与冲动;对一切事物懒于关注,惰于思考。作者西门媚以多年专栏作家之透彻笔力,将生活的话题一一道来。她想把她的作品写给心怀野念的人看,这些人可能是少数,但是存在,存在于不同的群体,只因为一些内心的野念,他们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他们生机勃勃,与众不同。
  • 故乡水

    故乡水

    《故乡水》,是“无法寻找到故园”的游子李文俊老先生年届九十高龄遴选出的一本特别的散文集——创作散文加翻译散文。 创作散文部分,涵盖回忆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和学习,与译界同仁如钱钟书夫妇、萧乾等人的真挚友情,也有旧时光里淘书、玩古董、出国奇遇等生活记趣。所选篇目文采斐然,语言朴实无华又生动活泼,有情趣有史料,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花些力气,把数年前的种种琐事一一变为可以稍久保存的铅字”,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 翻译散文部分,读者可以静心聆听女作家威拉·凯瑟那场神秘而美丽动人的“邂逅”,或者跟随法利·莫瓦特前去领略诗一般“雪”的王国,更可翻开《密西西比》,走进文学大师福克纳隐秘的个性世界。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
热门推荐
  • 清风动栖桐

    清风动栖桐

    她所向往的生活很简单,遇见了他,注定不能偏安一隅。“你知道,我不可能会喜欢你。”“无妨。”“季先生,我知道您不是一个强人所难的人,而且这件事,哪里有勉强的道理!”季凛风眉眼一动,目光炯炯。“如果说,我非要勉强呢。”
  • 黑翼之绝世帝霸

    黑翼之绝世帝霸

    举世无双的绝世天才觉醒远古血脉,一生无敌造就绝世帝霸,一统江山!
  • 恶魔练功系统

    恶魔练功系统

    少侠,想要武功精进?想要闻名江湖吗?想要女侠钦慕吗?那就来贷款吧!利息不高,要的,只是你最不在乎的礼义廉耻而已!
  • 青年的视界

    青年的视界

    一部心灵世界的百科全书!灵魂之道!一位少年的成长,他与他的视界,他的国,写给看到生活的简单,坚守着,前进着的人生。另一条线,思想融合的路,将开创全新的世界性学说之路,灵魂学,从最渺小的灵魂开始的,无限心灵思想文学效应,总有一天,灵魂学的国度,将开启世界新的思想,灵魂学将会成为人类心灵世界的终点和起点。心灵,精神,信仰,灵魂第三条线,灵魂派,雨露集,在寻觅诗歌里的一个新时代派别,为了寻觅灵魂时代,而创作的新时代派别题材诗歌流形式,从心灵精神信仰面,着手的人类内心思想的探索,希望打破现实的僵硬虚幻面,找到灵魂性的虚拟心灵面,真实的内心深处面,实现心灵共鸣面的心生。灵魂派,为心灵而生,为心灵而进步,为心灵而寻觅的新的时代,世界面里的灵魂时代,这是所有思想面寻觅的社会主义大同时代。灵魂学,国际学名,心灵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信仰,在国外,是有一定认可度的,——我是诗人,雨路
  • 星空的点点仰望

    星空的点点仰望

    “白洋,我从来都没有见过你如此厚颜无耻的人。”安以晴愤怒的道“嘿嘿,男人嘛。必须要脸厚才行。不然怎么才能追到像你一样完美的人呢。”白洋嬉皮的话“白洋,对不起。你一定会找到比我还要好的女生的”安以晴哭泣的说道。三年前,他们俩进入高中。因为一次聚会而相遇了一起。时光荏苒。她走了,但他却留下来了,走的走。散的散。回想三年。梦却不在
  • 太极葛仙公传

    太极葛仙公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能学院诚心莫叛

    异能学院诚心莫叛

    【特殊情况除外,周末节假日保底三更】狼人?血族?异能者?在这个神奇的世界,异能世家的天才混血小姐,微敛锋芒,改名换姓,女扮男装进入自家开的异能贵族学院,将展开怎样一副精彩的新画卷?当寻觅依已久的宝物就在自己的体内,她会作何抉择?血族和狼人的追逐,她该如何应对?这个世界上,有一群奇特的人……他们拥有常人难以相信的能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能力……控水!瞬移!重力!浮力!控火!控温!意念!飞翔……这些能力源于大自然,这些人被称作为异能者。异能者的世界,在此开启……【主角的真实性格后面揭晓】
  • 硬笔书法技法(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硬笔书法技法(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楷书是具有一定法则,一笔一画写出来的字体。楷书工整、庄重,应用范围很广。楷书是学习钢笔字入门最适宜的字体。学习楷书,可以提高初学者驾驭笔的能力,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和各种构字类型的一般规律
  • 亡灵异闻簿

    亡灵异闻簿

    死人是什么?死人只是一副没了灵魂的躯壳。那灵魂去哪儿了?灵魂离开本体游荡在人间,成为人人惧怕的恶鬼,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灵魂都沦落成恶鬼,只有那些迷失自我对人世痴缠,无法了结心愿打开心结的灵魂才会沦入恶鬼道。
  • 雪舞冬临

    雪舞冬临

    她,善良贤淑。他,义薄云天。她,心若冰清。他,大权在握。他与她,冬樱树下始遇。她,天真活泼。他,帅气逼人。她,自立自强。他,逐鹿天下。他与她,轮回九世,过去红尘陌路。她是帝释天妃密公主月神嫦曦。他为普天释极端坐莲台参万世禅机阐灭菩提。这是一个真实的传说,讲述了太阳神帝俊与月神嫦曦下历凡尘,一场红尘惊梦,万年凡尘转世,历经冰河纪、轩辕纪、蛮荒纪三生三世殇,最后化为星辰,斗转日月,此生不悔!关于宿命、背离、爱情、毁灭及拥有的传说。大熊座也永恒地守护着北斗七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