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800000174

第174章 火火火-8

程本举虽然不太明白,但唐卫轩已经有些感觉,李如松这么做,还大老远地假装从平壤下达命令,派沈惟敬出使倭军,再次将议和事宜搬出来,还弄得满城皆知。为的,恐怕就是在那最后的杀手锏使出前,保持低调,藏好利刃,只待敌人放松警惕、全无察觉之时,猛然出手,给对手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致命一击!

而那柄藏在阴暗处的利刃,很可能,就正是自己将要带领的那支奇兵。想到这里,唐卫轩更加感到,肩上所负担的份量,似乎也更沉重了些。而内心中的激动之情,也愈演愈烈。

“唐兄,你怎么还笑得出来啊……”程本举莫名其妙地看着眼前这个略显陌生的唐卫轩,一副不解的表情,皱着眉头嘀咕道。

唐卫轩才忽然意识到,究竟该如何和程本举来解释这个事情,不免迟疑了起来。现在事关机密,肯定不可以据实以告;倒不是不相信程本举,而是此事太过重大,事关全局,系两军胜败于此一役,没人可以担得起失败的风险和罪责。

不过,又该怎么和程本举说呢……毕竟自己刚才一阵笑容满面,外人看来自然是十分的怪异。不解释清楚,恐怕更加麻烦。

正犹豫着,门外一阵细碎的脚步,而后帐口的门帘被轻轻挑起。只见李纹月朝着帐内探了探脑袋,有些犹豫地问道:“外面来了位夏大人,称要见唐将军。”

“夏大人?”唐卫轩所知道的各级文武官员中,和自己有过往来的屈指可数,而其中姓夏的,则只有一位——工部兵器司的主事,夏衍。

夏衍的突然到来,不仅让唐卫轩有些惊奇,但同时也让其得以从程本举的问题中脱身。

果然,闻听有其他人来找唐卫轩,只是为了抱怨一番而前来的程本举,立刻主动告辞,出帐之后就直接踱回了自己的营帐。

而唐卫轩也整了整衣甲,走出帐口,来到帐外,迎接好久不见的这位夏大人。

自牡丹峰一役后,唐卫轩就再也没见过这位精于火器的工部主事,记得临分别时,这位夏大人手里捧着还一支自牡丹峰倭军手里缴获的铁炮,爱不释手地在上面来回摩挲个不停。

唐卫轩一直以为,夏衍这一个月来,大概是带着缴获的倭军火器回朝廷去了。要不,也是窝在后方的平壤城,在专心研究、甚至仿制倭军的铁炮。唐卫轩依然记得,夏衍当初无意中曾嘟囔过,说这倭人的铁炮,竟在某种程度上胜过了大明的火铳。后来本还打算再次遇到时,再向其讨教一二。毕竟,这铁炮乃是倭军的一大锐器,若是可以搞清楚其软肋、或明军也可以大量装备的话,就可以完全消除掉倭军的这一所长,于战事也是大有补益。只可惜,当初一夕分别,就一直无缘再会。

这回前来,虽然不知对方所为何事,但唐卫轩倒也想趁机问一问火器的事情。同时,对于这个正当李如松安排奇袭龙山计划的当口,唐卫轩的心理也有一种猜测:夏衍恰在此时前来,该不会为的也是……

“唐将军,听闻贵部又立新功,恭喜恭喜啊。”唐卫轩刚刚来到帐口外,夏衍已经迎上前来,拱手行了个平礼,不温不火地笑着问候道。

“夏大人,别来无恙。”唐卫轩也随即笑着回答道,同时用下级对上级之礼,对夏衍行了一礼。

一番寒暄后,夏衍很快表明了来意。原来,是由一批新的装备刚刚到达,夏衍奉李如柏的命令,来请唐卫轩和其麾下大约一百名将士,一同去开城的校场,操练一下这些新装备,同时也检验一下装备的效果。

新的装备……?

唐卫轩想了一想,立刻答应下来。并且,事不宜迟,马上找人传令程本举,命其即刻点齐唐卫轩现今的所部人马,一同奔校场待命。

夏衍没有想到,唐卫轩居然说干就干。李如柏命自己来叫唐卫轩所部锦衣卫去校场,但也没说何时去。如今议和再次被提了出来,战事恐怕很难再继续,而唐卫轩才刚刚能下地走动没有几天……夏衍原本的意思,只是来传达这件事情,同时看望一下唐卫轩。没有想到,唐卫轩竟然真的这么雷厉风行……

因此,夏衍随即就流露出既钦佩、又有些惊奇。最近听说,唐卫轩经历的这次幸州血战,虽然力抗强敌、不辱天朝国威,但其所部也损失惨重。自己今日来,也想顺便好心提醒一下对方、尽快补齐所部人马。未成想,唐卫轩所部似乎已经恢复满员的建制了。

夏衍并不清楚,唐卫轩麾下的人数,数日以前,就已补齐至一百人。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韩千户的大力支持。也不知韩千户是否从李如柏那里得到了什么暗示或者提醒,尽管开城中所剩的锦衣卫也已经不多,但就在唐卫轩刚刚苏醒的次日,韩千户就给刚刚能下地走动的唐卫轩,再次配齐了整整一百人的部属。不仅将经历过前几次血战的精锐“老兵”,包括做过唐卫轩两次副手的程本举,都尽数调至唐卫轩麾下,甚至其他调入的新兵,也是各个身体强壮、头脑机灵,而且都充满了建功立业的渴望。

因为尚在静养的缘故,唐卫轩索性将新部属日常训练等一干事宜,一并全部交付给了程本举。而众多年轻的锦衣卫们,也对这位曾在幸州山城、百步外一箭“稳稳射落”敌军大旗的程总旗,颇为佩服。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自从幸州回来后,程本举每每被人问起当初射落敌军大旗之事,竟一改当初平壤突围后大吹特吹的习惯,而只是一味故作高深地摆摆手,笑称一句“凑巧罢了”,然后就自顾自扬长走开了。

不过,这低调的态度,反倒更使其带上一分高手独有的神秘气质。加上当时目睹过那“传奇”一幕、且幸存下来的弟兄们的证实,年轻锦衣卫更是对其充满了各种敬仰。因此,在程本举的带领下进行训练时,大家也是一招一式、练得有板有眼,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艺”好机会,不敢有丝毫怠慢。只可惜,程本举自此再未演示过自己的“绝伦射艺”……

如今,虽然建制人数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唐卫轩也有些其他的担心:自从今天早上沈惟敬被派去汉城议和的消息传开后,手下弟兄们不知是否还有足够的精神头,来进行这次操练。

好在,唐卫轩和夏衍及其随从们前脚刚刚走到了校场,程本举就已经带着一百来人,呼哧呼哧地小跑赶了过来。

见状,夏衍也立刻吩咐手下们,从校场一旁的仓库里取出要用到的家伙,即刻准备妥当。

锦衣卫们刚刚赶来,连要做什么都还不太清楚,但见到唐卫轩都已经亲自来到,旁边还站着一位工部的六品主事,早上议和之事所受到的不良影响,立刻一扫而空。个个精神抖擞地,在程本举的指挥下,于校场边上列好阵势,等待着命令。

而当大家看到工部的匠兵们拖出了十几只装有倭军铁炮的大木箱后,更是立刻一阵骚动。要说火铳,大家大多也都见过,但是听不少和倭军交过手的明军老兵们说,倭军的铁炮,虽然和大明的大将军炮等火炮差得还远,但和大明的火铳相比,威力恐怕还在其上。所以,无论是吃过其苦头、还是第一次见到此物的锦衣卫们,渐渐就开始沸腾起来。

夏衍随手拿起来一支铁炮,先让手下的匠兵们去校场八十步远的位置去摆放一排木靶,然后回过身来,开门见山地和众人介绍起了这倭国铁炮的使用方法。

从其每个部件的构造、作用,到发射前的准备,和最后的射击,夏衍不仅讲解地非常详细,自己还亲身做了一遍示范。

而在这一番介绍中,对大明火铳多少都有些了解的锦衣卫们,虽然也很好奇,但更多的却是有些怀疑。这玩意儿和大明的火铳似乎也没啥区别啊。从构造、到原理,都是大同小异。怎么大家都说倭国的铁炮威力更大呢?

要非挑不同之处,大概也就只有一点,就是在其后端,有一个金属弯钩,这弯钩上还带有一根几寸长的麻绳。使用前,其中一端就要点燃,被夹持在金属弯钩上。发射时,扣动鸟铳下方的一个扳机,就带动后端的金属铁钩,将点燃的那端细绳,推压进了铁炮内已填装好弹药的火门,几乎与此同时,那缓缓燃烧着的麻绳一端,一旦进入火门,立刻引燃了里面的火药,铁炮随即应声发射。

不过,除了发射方法这点,和大明如今惯用的大多数火铳不同外,看这射程和威力,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因此,等到锦衣卫们每三人一组,上前试射时,大家虽然依旧跃跃欲试,却不觉得此物有何厉害,至少,离想象中的骇人威力差得远了。

唐卫轩也有所好奇,记得当初李如松的亲卫军所使用的三眼火铳,威力也不小,京城中禁卫军中专管火器的神机营,用的火铳威力也差不太多。只是明军的火铳,大多在火门外留有一个引线,在发射前用身上带的火绒或者打火石将其点燃,在瞄准好目标,等待着发射。

见麾下士卒虽然也有所好奇,但渐渐都提不起太多的兴致,唐卫轩忍不住向一旁的夏衍轻声请教道:“敢问夏大人,这倭国的铁炮,究竟比我大明之火铳强在哪里,还请不吝赐教。”

“这个嘛!”一听被问到了自己的专长,原本也自感有些无聊的夏衍,立刻来了兴致,侃侃而谈道:“咱们大明原来的火铳,多是火门枪,发射和瞄准不能同步,时机的把握也难以统一。而倭军使用的这些,可以叫做火绳枪……”

说到此处,夏衍刚刚开了个头,但却见唐卫轩以及一旁也凑过来侧耳倾听的程本举,都是一头的雾水,满脸不解的表情,夏衍只好止住了自己的谈兴,叹了口气道:“这样吧,咱们还是模拟战场,实际演练一次,你们马上就明白了!”

同类推荐
  • 大宋运粮官

    大宋运粮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陆胜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南宋,而且成了一名运粮官,后勤兵种大多是老弱病残,几个青壮年也是贪生怕死之辈。大厦将倾,安能苟全?乱世之中,他却将贪生怕死的老弱残兵训练成了一只虎狼之师。“运粮兵?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给本将速速剿灭!”“我的娘哎,这是运粮兵还是抢粮兵啊,莫不是遇到土匪了吧!”
  • 爹的那辈人

    爹的那辈人

    一本家传的药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吸引了盗贼等组织的眼球,甚至惊动了日本组织,各方力量为了得到这本药谱开始了血风腥雨的争夺。那么,这本普通的药谱里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 水浒枭雄

    水浒枭雄

    成吉思汗说:“我的帝国横跨欧亚。”张扬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朕的朝廷。”成吉思汗说:“千年后亚洲百分之八的男人是我的后代。”张扬说:“千年后世界百分之八的人都跟我姓。”
  • 两晋南北朝:迷乱狂欢三百年

    两晋南北朝:迷乱狂欢三百年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的美学高峰期;同时,它又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在这迷乱狂欢的三百年间,司马氏灭蜀吴一统天下,“八王之乱”血雨腥风,刘裕开国气吞万里……充斥着刀与火的杀伐,泪与血的呻吟,奸谋的肆行与忠义的沦丧。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竹林七贤刘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抚琴、王衍清谈,名士风流。鲜卑子,汉家儿,羌中杰,氐族雄,羯族豪,匈奴英,弯弓走马,飒爽俊逸,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各路英雄、豪杰、骚客、奸雄、懦夫、贤媛轮番登场,共同上演了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出出“大戏”。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之际,那些英雄们的传奇瞬间,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扼腕叹息。
  •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

    我以为只是一个简单平常的穿越,不曾想竟是被人设计好的穿魂。而且还是个带着四个守影,修着仙道,有着读心术,装疯的腹黑王爷。啥?揪出15年前的一桩悬案,完成任务才能回去?你咋不早说呢,在这鬼地方呆了五年,早说我不就早配合你完成了吗?(所以开章便是繁琐的种田生活,请大家耐心看完,后边爽点不断哦!)啊?你也不知道需要这么久?那你知道啥子?tui,你一问三不知,那找我来做甚?噗,你说你时日无多?所以我俩得加快节奏?行啊,你来布局,我合局,钓他入局,OK?OK!开始吧,我来了。祝:起初写时有些把握不好力度,繁琐种田,但请君坚持,坚持下去,节奏加快,爽点尽在其中。
热门推荐
  • 白牯牛潭(第一部)

    白牯牛潭(第一部)

    本书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小说。讲述了1949年到1959年作者家乡洪湖的一些人和事,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真情实感,用更为贴近现实的手法,写出了农民们的心路历程。为一部不可多得可歌可泣的农民赞歌。全书共四部,本书为第一部。
  • The Lady of Lyons

    The Lady of Ly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碎梦神剑传

    碎梦神剑传

    江湖上三道宗、妙音宗、少林各派与圣明教之间数十年的恩怨纠葛,相互攻杀;一个懵懂的少年在机缘之下加入了三道宗。缘起缘落,爱恨情仇!回首一顾,只留神剑傲立......
  • 庶女撩夫日常

    庶女撩夫日常

    剖腹,取子,欺她,骗她,辱她,毁她,这一点一滴的血债,必须血偿。这辈子,亲情薄凉,她便摒弃亲情,父爱无情,她便不需要父爱,谁若待她不仁,就休怪她不义,顺便捡起上辈子错过的男人。据说,她宠夫如命,在外人面前冷漠无情,在她男人面前温顺的像只小绵羊。据说,她心狠手辣,谁要惹了她男人,下场必定凄惨。据说,她极其善妒,是个十足的妒妇,哪个女人敢靠近她男人,她便毁其容,断其骨。裴卿卿:我的男人只有我能欺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别妈妈

    特别妈妈

    本书精选作者多年来发表过的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数十篇,如中篇小说《特别妈妈》《回家》《走过那座桥》《天上有一片云》,曾获“安徽小说对抗赛淮河文学奖”。作者对现实的立体交叉式的视角观察,独特的调动艺术手段塑造新的正面文学形象的能力值得肯定,以女性特有的清新雅致的笔触,塑造出一个个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主题深刻,思力深沉,语言质朴清新、格调高雅。
  • 靠近

    靠近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世事如烟

    世事如烟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在1986-1998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死亡叙述》《爱情故事》《命中注定》《两个人的历史》《难逃劫数》《世事如烟》共8篇。
  • 我的父亲是医生

    我的父亲是医生

    写一篇女儿和父亲的小说。女儿娇蛮,不懂事,父亲无条件爱女儿。女儿总觉得以后会对父亲好。而这以后变成无期,因为父亲走了。父亲走的前几天,女儿仍未想到父亲会从自己眼前消失。直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离开,才知道父亲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回想父亲生前自己种种不孝,泪流满面。为什么子欲孝而亲不在?因为父母在时,我们总难学会懂事和慈悲。父亲并非生来就是我们的父亲,他亦有他的人生故事,而且精彩。
  • 次元的奇异簿

    次元的奇异簿

    。。。。。。。。你。。。。。。。。。。。。。。
  • 美幻无限复制

    美幻无限复制

    新书已发——《一拳超人在DC》,希望大家捧场,承蒙厚爱!另外,这是一本漫威DC混合文,毒点是系统人格化,建议非神农不要观看。说说内容,从蜘蛛侠身边开始的美漫之旅,登场电影系列有漫威系列、DC系列、变形金刚系列、哥斯拉系列、环太平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和木乃伊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