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800000178

第178章 火火火-12

想到这里,唐卫轩自然也不敢怠慢,即刻安排赵栋就住在锦衣卫的驻地中。从第二天的铁炮训练开始,便教着大家都用倭语的口令来练习铁炮的连续循环射击战术。

于是,自第二天开始,开城校场上便出现了怪异的一幕:几十上百名大明锦衣卫,由倭语指挥着,在校场的角落里,演练着倭国的铁炮连续射击战术。

只见领头的程本举有模有样地根据赵栋所教的倭语,结合自己的战场经验,学着倭国武士的口吻,大声喊着:

“斯斯迈!(前进)”

锦衣卫们听着程本举所喊的倭语,大多都觉得有些好笑,但唐卫轩正在一旁观战,大家还是紧绷着快要笑出的嘴角,按照命令,手持铁炮,齐步向前迈进。

待进入攻击阵地后,程本举似乎忘了射击该怎么说,在一旁赵栋的低声提醒下,程本举才再次想了起来,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继而对已经完成瞄准的士卒们下令道:

“哈那泰!(发射)”

随着这句倭语命令,半数士卒立刻扣动了扳机,校场上随即传来一阵铁炮声响。而那些同样忘了这句“哈那泰”是何意思的士卒们,则犹豫着,左右相顾而视,不知该不该发射手中的铁炮。

看到队伍中开始出现各种迟疑反应,情急之下,程本举暴跳如雷地吼道:

“哈那泰!他娘的,你们几个,让你哈那泰!没听到吗?!”

可这么一来,听到程本举那蹩脚的倭语夹杂着汉话,本就觉得有些好笑的锦衣卫们,更是实在忍不住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排在后面、还在等待上前瞄准的士卒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见队伍已经乱了,程本举自己也觉得,连军令都用倭语实在太不习惯,还得重新再从头演练一遍。于是,用他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倭语,再次下令道:“黑开!(撤退)黑开!再来一遍!今天上午不能完整地演练一遍,就都别想吃午饭!”

听到程本举的话,大家依旧感到好笑,但也服从命令,依序撤回到出发的位置,将演练重新来过。虽然,这不是实战,随着议和停战,大家学着用倭语打仗,也没机会在战场上用刀,而只是像唐试百户说得那样,去给将军们演练演练而已,只要流程熟了,也不会说什么问题,反正明军将领们也根本听不懂倭语,对这绕口奇怪无比的倭语口令,不必过于较真。但毕竟,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想吃不上午饭,尤其是对于十个连早饭都没吃上的那十名士卒来说……

站在一旁的唐卫轩,脑海中对于李如柏或者李如松让自己用倭语来训练铁炮战法的用意,似乎又多了些领悟。同时,面对着这嬉笑怒骂、毫无紧张严肃氛围的演练过程,唐卫轩只是默默地看着,既不感到好笑,也不为将士们的嘻嘻哈哈而感到恼怒。

突然换了倭语来指挥,任谁都要适应上一段时间,出些错误,在所难免。而当这支人马跟随着自己,孤军深入到倭军阵营中时,这倭语的指挥口令,就是所有将士最佳的掩护,更是保命的护身符。真到了那个时候,唐卫轩相信,任谁,也绝不会笑得出来了……

很快,转眼就又过去了三日。

在这三天之中,唐卫轩所部依旧是凌晨寅时便起床整队,在夜色中用冲斗弩练习抹黑射击。成绩最差者,不许吃早饭。上午,则在倭语口令的指挥下,进行铁炮的射击演练。下午,则用来在驻地内休息、或例行巡视等。

三日后,无论是将官还是士卒,众锦衣卫已经渐渐适应了倭语的口令。不过,也只有前进、后撤、发射等几个简单的倭语口令,要说距离通晓倭语的境地,还是差得太远。不过,在唐卫轩看来,时间仓促,做到这样,也就可以了。何况,如果黑灯瞎火、一片混乱之中,谁又能准确地分辨得出,这队嚷嚷着倭语的铁炮队,实际是如假包换的大明天子亲军——锦衣卫呢。

同时,麾下将士们运用冲斗弩的技巧也越来越纯熟。黑夜中,借着月光,基本都可以射中三十步外挂在木靶上的倭军衣甲。唯一还不够完美的是,未必可以射中敌方心脏、咽喉、头部等关键位置。所以,经过和程本举的商议,最后一天的练习,又临时加入了一种新的冲斗弩射击战术,即将一百锦衣卫,分为了三十余组,每组三人,三人同时共射一个目标。

这样,即便三支弩箭中一支脱靶,那么剩下的两支中,通常也会有一支射中要害,一击毙命。就算两支都未射到要害,那么连中两支弩箭后,被射中者即便不死,也必定暂时丧失了战斗能力。因此,当面对人数较少的敌人时,相比于众人各自乱射一气,这种分组射击战术,可以更好地提高射杀成功率。

眼看麾下将士无论铁炮、还是冲斗弩,都已渐渐娴熟,唐卫轩也如期等到了来自李如柏新的召见。

这日,夜幕降下不久,锦衣卫驻地里的将士们刚刚吃过晚饭。尤其是唐卫轩的麾下士卒,都打着饱嗝,打算早早休息,准备明早寅时又要爬起来去校场训练冲斗弩。而就在这个时候,几个李如柏的亲兵,骑马进入了锦衣卫的驻地,直奔唐卫轩的营帐——

“唐试百户可在?”

几个亲兵来到唐卫轩军帐外,翻身下马,同时向着帐外的一个锦衣卫侍卫问道。

早已等待这一刻多时的唐卫轩,未等手下进帐通报,便已听清了帐外的情况,一身戎装地走出了自己的军帐,拱手回答道:

“唐某在此。”

“李将军召见,请唐将军率领所部人马,带齐装备,速速随我等去见李将军。”为首的侍卫回了一礼,随即传达了李如柏的命令。

“诺!”唐卫轩一边答道,一边心中有些惊讶,没有想到,连自己的部属都要带齐装备、一齐去见李如柏。这么说来……难不成,今晚就要出发?!

事不宜迟,唐卫轩一面派出侍卫开始集结部属,一面也将自己的行装再次检查了一遍。因为早有预备,李纹月已经按照唐卫轩的吩咐整理好了所有的物件。甚至连春山的行军袋,也由李纹月在内部又加入了一层棉质衬里,用来保暖。而唐卫轩现今身上的这身试百户的战袍,也在其巧手下,缝补一新,虽然仔细看去,上面依然还能见到些斑斑血迹,以及曾被砍破过的道道伤痕,但这些痕迹,反而衬出了一股浓浓的杀气,与历经沧桑的古朴。

披在唐卫轩的身上,也更显露出战袍主人久经沙场、几度血战的沉稳气魄。

眼看唐卫轩披挂整齐,即将上马出发。李纹月似乎也预感到,唐卫轩这一去,待到回来时,想必又是伤痕累累,回想着到这些日子里,唐卫轩对自己一直温文尔雅、颇有照顾,李纹月眼中似乎也有些不舍。将几个亲手做好的干粮塞入唐卫轩的行囊,又将刚刚温好、惯了特制酱汤的水袋挂在了唐卫轩的马鞍后,便慢慢移步到了一边,望着唐卫轩整肃好队伍、即将出发的身影,默默地站在帐口。

“唐将军,”终于,李纹月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愿您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正专心于全军状态的唐卫轩,听到李纹月细细的声音,这才回过头来,注意到这个精心侍奉了自己数日的侍女,微微一笑,道:“放心吧。多亏你的照料,我已经完全恢复了!”

说罢,见全军已经待命而发,唐卫轩随口对望着自己的李纹月嘱咐道:“你多保重!”随即一拨马头,领着一干人马,将那些铁炮和冲斗弩用多余的驮马一并带着,在李纹月及锦衣卫其他留守将士的注视下,直直奔出了驻地,朝着开城内城疾驰而去。

李纹月站在帐口,远远望去,正在离去的众骑兵只留下一个个背影。那最先一骑、正披着耀眼战袍的身影后,似乎还露出个憨憨的毛茸茸脑袋,在伸着舌头,不舍得回望着自己……

很快,一百名锦衣卫,包括那名赵通译在内,携带着全套装备,骑在马背之上,跟着最先带路的唐卫轩,三拐两拐,就在夜色中,即将到达李如柏在开城中的府第。

而这一路之上,不明所以的锦衣卫们,既有些莫名的兴奋,又掺杂了些许不满。按照大明律法,李如柏虽身为副总兵的高级武官,却不似其兄李如松,有锦衣卫的官衔在身,所以,根本无权指挥天子的亲军——锦衣卫。因此,锦衣卫中比较心骄气傲的将士中,甚至包括程本举在内,对于此番连夜赶赴去李如柏的府第,多少还是有些怨言。

不过,唐卫轩却对身后的那些小声嘀咕,没有任何的介意,很显然,唐卫轩心中清楚,今天召集自己及所有部属一同前来的,恐怕不过是借了李如柏的名头。而实际下达这道命令的,想必就是近几日一直秘密隐藏在李如柏府第中的东征大军提督、外加锦衣卫指挥同知的——李如松。

锦衣卫的指挥同知,乃是仅次于锦衣卫中最高官职——正三品都指挥使的、锦衣卫二号人物,官居从三品。比韩千户的正五品千户之职,还高了足足三个品级。不要说指挥唐卫轩所部,就是找个由头对其执行军法,也不会有违任何法度。

片刻之后,这一队锦衣卫骑兵便已来到目的地。将战马和装备交于府门口的守卫后,一众锦衣卫紧跟着在先的唐卫轩和程本举,一同跨入了府门,整齐地列队在刚进府门后的院内,等候军令。

而领队的唐卫轩,则被单独召进了府第内的正厅。

唐卫轩披挂整齐地迈步入内,一眼便看到,厅内除了身着提督战袍的李如松、李如柏及一干侍卫外,厅内还有三个人,也正围在厅内中央平铺着的一张地图前,谈论着什么。而这三个人,唐卫轩恰好也都认识,分别是李如松亲兵队的统领李如梅、辽东副总兵查大受、和几天前刚刚见过的工部兵器司主事夏衍。

一见唐卫轩到了,几个人便暂时停止了谈论。

“参见李大帅,及诸位将军、大人。”唐卫轩先是躬身拱手,行了一礼。而后挺身肃立,等待着自己的命令。

同类推荐
  • 文化灵苗播种人:回忆姜椿芳

    文化灵苗播种人:回忆姜椿芳

    姜椿芳先生是我国当代文化界的前辈,本书收录了姜椿芳先的朋友、学生、家人数十人的回忆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能看到姜椿芳先生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责任和良知。他历经磨难而又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学养宏富而又虚怀若谷的治学精神,诲人不倦而又谦谦君子的儒家风范,至今受人敬仰,为人缅怀。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在这短暂的只有一次的生命中努力做一些对别人有益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的事情,用一句文绉绉的话来说,就是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我认为,姜椿芳同志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他真正实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 我有历史选择器

    我有历史选择器

    穿越乱世,不知道该辅佐君上,还是应该揭竿而起?别慌,我们有历史选择器,保管你能做出最佳选择,功成名就。什么?遇到历史名人不知道是该跪舔,还是应该王之蔑视?不急,我们有历史选择器,保证你能与之泰然处之,谈笑风生。 什么?! 圣上崩,天下将分,身为皇室庶出不知何去何从? 别慌,我们有历史选择器,保证你身处乱世仍能全身而退,甚至还能顺势而上,成就...... 历史的选择,你准备好了吗?
  • 大唐城隍爷

    大唐城隍爷

    【日更万字】王积善穿越成了大唐最后一位城隍爷。王积善唤醒了墨子、张衡、祖冲之。加特林…额…加强版转射机开始装备大唐边军。王积善唤醒了农圣许行、汜胜之、吴范。我们的目标是,亩产一千斤!听说,安禄山麾下出现了许多不明人士。石勒、赫连勃勃、拓跋珪……城隍爷王积善叹息一声,抗起锄头,走向了远方。曹操、刘裕、侯景……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 汉起

    汉起

    这是一个膏粱跋扈不法,商贾豪掷千金,贫贱一捧黄土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是千万草根励志地奇迹。年幼丧父,长于单亲,虽受大儒之教诲,平生却好衣马。寒门白身,从军搏命,鲜兄弟伯叔襄助,一生坎坷百折。兄弟义气,铁马弯弓,刀剑生辉,问,这江水属谁之物?红妆迷醉,枕戈入梦,登高赋诗,望,哪块云是我的天!群号:429629561
热门推荐
  • Sketches by Boz(VI) 博茲札記(英文版)
  • 我是修仙金手指

    我是修仙金手指

    新书《无敌从投胎十万次开始》已经开更,请多多支持! “什么?你竟然是废武魂,来来,送你一个神品武魂!”“卧槽?没有灵根?雷属性天灵根给我安排上!”苏平意外穿越到了修仙世界,被金手指系统看中,化身金手指,去帮助其他世界的人崛起从而来实现自己的修炼!
  • 天君之上

    天君之上

    如果我想得到真相,就先把天,开出个洞。如果我要杀尽妖魔,就先让地,分崩离析。无论是力大无穷的饕鬄巨兽,还是雷遍苍天的魔神魔主,又或是阴邪至极黯黑至尊……如果阻止我颠覆世界,那么我就把天给捅破,谁都别想活!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少年手持灭天勾玉,走上不归路的故事。
  •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英文版)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英文版)

    是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后期作品,也是他思想上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与他所写的其他涉及孤儿题材的小说一样,书中以充满同情和细致入微的笔触塑造了乔、匹普和毕蒂等朴实善良的小人物,但不同的是,作家那时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以往贯穿于作品中的幽默讥讽风格逐渐淡化,在这部小说里呈现出狄更斯更趋成熟的人生观。
  • 穿越之皇后不许

    穿越之皇后不许

    她说:常珝,许我一辈子吧。常珝轻抚着她的面颊:“朕不许,你这皇后,朕要与你许上三生三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外星生命(走进科学)

    外星生命(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重生悍妻要逆袭

    重生悍妻要逆袭

    新书《极品悍妇的五零年代》,快来收藏哇,各种票票不要客气的砸过来╭(╯ε╰)╮带着记忆投胎,成了平行世界四零后的妹子!!!贫乏的物质生活让人心里苦,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更是不要想,好在家庭关系还算和谐,自娱自乐也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只是,老姑娘是什么鬼?姑娘我二九年华,还是花骨朵一枚,怎么就成了老姑娘?那二十八的某人不就老头子一个了都?老头子的某人严肃脸:媳妇,我很老?某人脸一板:什么老,谁敢说你老,明明是青春无敌的小年轻。内心OS:吓死她了,不敢想承认的后果。她还不想变废,行动艰难。
  • 金字塔

    金字塔

    金字塔,被臣民视为无可争议的永恒的权力象征,而对于君王来说,却意味着自己的死亡。于是,一场关于是否建造金字塔的大争论开始了。
  • 我成了仁宗之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帝王的软弱,造成了后苑的肮脏,导致了朝堂的混乱,纵容了嚣张的邻邦。言必行,行必果,杀伐决断,才是一个帝王该有的素养。且看吾登基,如何治国安邦。新书《苟个富贵盈门》上传,敬请鉴阅。
  • 崛起临高1628

    崛起临高1628

    一群现代人带领大船队群穿明末,依靠先进的科技和装备改变世界。QQ书友群:68658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