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800000475

第475章 再战-31

难道,是加藤清正提前一步赶到,已经率军攻下了全州城?

这是众人的第一反应,不过,小心翼翼地走入城中后,却没有发现任何作战或劫掠过的痕迹,实在是有些不合常理。尤其是不太符合加藤所部的一贯风格……

唯有骑在马上,脸色平淡的小西行长,冷冷地打量着城中所留下的匆匆撤离时的些许痕迹,脸上偶尔泛出一丝冷笑。

只是不知道,面对着这座被明军几日前便弃守的城池,小西行长是在嘲笑前几日尚还被困在南原城中的杨元于绝望之际,还在期待着此处早已人去楼空的援军前去相救。还是,不由得联想到了当年同样已空空如也、不辞而别的凤山大营,触景生情,对于昔日在平壤城中同样期盼着援军的自己,也是一种苦涩的自嘲吧……

默默地在这清冷的城中街道走了一阵后,小西行长忽然忍不住向着身后的小西樱子问道:“樱子,你说……倘若有朝一日我们再次被围困于某座孤城之中。是否还会是当年平壤城时的下场,谁也不会冒死前来相救呢……?”

看了看小西行长凝重的面色,小西樱子一时也不知到底该如何回答,沉默了一阵后,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在马上答道:“虽然岛津大人和我们没有太深的交情,但他前几日不是说过,有朝一日若您再遇困境,他愿意率部前来舍命相救吗……?”

“岛津义弘啊?”小西行长猛地一愣,“哈哈,你不说这个事,我都快忘了他曾莫名其妙地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如果真的会有谁来救援的话,大概也就只有这个沉默寡言、看起来脑袋里只有一根筋的岛津义弘,会傻到前来舍命相救了……”苦笑了几下,小西行长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颇为不吉利的话题,也没有将这番话记在心里。更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的这番话,竟然会一语成谶……

而此时,大多数行走在全州城中的倭军士卒,也完全不像小西行长这般回忆起昔日被友军遗弃的苦涩经历,而是一个个自信满满地对此战更加充满了乐观的情绪。

明军在全州的不战而退,不仅说明了南原之战已经对敌军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令当年不可一世的大明军队连连主动弃守城池、望风而逃,根本不敢与倭国大军正面对阵。与此同时,全州城兵不血刃地落入倭军掌中,也为继续通向汉城的大道,敞开了又一扇大门……

按照这个趋势一路北进,最快要不了五、六天,便可将兵锋直抵汉城附近!而此后的一路上,也已几乎没有什么难以攻克的坚城!任谁都看得出,如今已是胜利在望!

不过,尚不清楚前方情况的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长,在进驻空空如也的全州城后,还是谨慎地选择了先在全州观望几日,等候其他各支军团的消息。如果明、朝联军依旧傻等在乌岭一线,如今已经绕到乌岭侧后的这支倭军就可以直接斜插到守军的背后,前后夹击,将其一举歼灭。如果明、朝联军业已撤防,也应等待其余各军团齐头并进,以防孤军深入后被狗急跳墙的明军忽然集中兵力发动反击,反而会被人数较少的明军趁机各个击破。毕竟,根据线报,即便不算上后续将要到达的明军主力人马,如今在朝鲜的明军现在也很有可能总数有两、三万之多,且有不少骑兵。若是不慎遭遇了明军集中起来的全部人马,对于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长来说,也将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与其冒险,不如再看一看形势,更为稳妥。

果然,仅仅两日之后,加藤清正的第一军团也赶到了全州城,同时带来了驻守乌岭的明、朝联军纷纷北撤汉城的消息。而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则是,黑田长政的第三军团,以及毛利秀元所率的拥兵足有三万以上的第八军团,也已从另一个方向正在朝着汉城不断逼近。

这样一来,纷纷进逼汉城周边的倭国各军团总兵力,就将合计达到八万人马以上。虽然分布在一条位于汉城南部的链状地带上,相互之间各有一定距离。但是这条看似松散的攻击阵势,如恰如一条张开的锁链一般,有条不紊地逐步缩紧,将位于中央的汉城,如同掐住了对手的喉咙一般,正在一点点地牢牢勒紧……

不过,虽然围攻汉城的兵力已经足够,但是总数达到八万多人的倭军,却也缺乏一个攻打汉城的必要条件。那就是,经过了自釜山出发以来的一路高歌猛进,倭军随身所携带的粮食给养都已几乎消耗殆尽。即便是各军团在一路上通过劫掠获得了一定的粮食,但在守军的坚壁清野之下,加上历经前几年的战乱,本就尚未完全恢复生产的沿路各城池、村庄里,自然也找不到多少的粮食可以补充。

而攻打至少三万敌军队把守的汉城,若没有足够半月以上的粮食储备便贸然攻城的话,无异于是置所有倭军于险地。

因此,各处的倭军只好步步为营地逼近汉城,大部分人马在各处坚城之中养精蓄锐,一边派出部分人马劫掠沿途各城池、村庄中的一切可用之物,一边也派出小规模的部队,陆续试探着攻打汉城南面的最后几座外围小城。同时,耐心地等待运载着充足粮食、补给而来的己方水军前来会师。

但,蹊跷的是,数万大军左等右等,海面之上却依旧迟迟不见藤堂高虎等水军的踪影……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已比原定计划晚到了三天的倭国水军,就仿佛消失了一般,任望眼欲穿的数万倭军左等右等,却依然迟迟没有出现……

难不成,是海路上遇到了什么风浪?

依然坚信水军会运载着充足的给养即将到达的倭军,不再一味地继续固步自封,而是纷纷派出了先遣队,一方面逐步探查汉城附近的布防情况,一方面也打算在水军抵达之前,先攻下汉城外围的最后几座小城。

而守军的反应,也让倭军大为惊喜。一旦发现有倭军的先遣队靠近到了城池附近、准备攻城。大多数外围的守军便极为识趣地主动撤出了城池,退回汉城驻守。

这么一来,不费吹灰之力,除了个别几座尚未来得及染指的外围据点外,汉城外围的几乎所有屏障在这等待的短短三日之内便都已荡然无存。

不过,奇怪的是,到了这个地步,城中的朝鲜君臣依然没有像当年第一次征伐朝鲜时直接落荒北逃,而驻守城内的明军也没有撤退的迹象。只是静静地守在城中,严阵以待,似乎并不打算轻易交出汉城……

随着这些日子中时间的推移,汉城周围时常会出现倭国的小股人马,少则数十、几百,多则上千之众,似乎根本无视汉城之中的数万守军,往来探查、巡视,如入无人之境一般。见明军龟缩不出,倭军的士气更是不断高涨,只待水军和给养一到,再无军粮之忧的倭国大军即可发动总攻!

只是,苦于水军始终迟迟未到,原本计划的总攻也被迫一再推迟。因为那些不知何日才能出现的倭国水军船队,早已作好各项准备的数万倭军不禁越来越焦躁不堪,而与此同时,明军主力此刻可能正越来越逼近汉城的巨大压力,也使得众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忧虑的阴影。甚至,有越来越多关于明军主力即将抵达的流言在倭军士卒中悄然盛行……

这些日子里,也只有从釜山走陆路运来的部分粮食,运抵了倭军前线,不过,由于一路上山路崎岖,且依然有不少义军的袭扰,所以经过沿途的各种损失,到达前线之时,也都已所剩不多。不过,有了这些粮食,不甘坐困下去的倭军,在将领们的谋划之下,也终于打算准备对汉城动手了!

“长谷川君,你觉得藤堂大人为何到现在为止,都还始终没有从海路赶到前线?该不会……”天草雄一骑在马上,虽说是奉命和长谷川秀久一起率队前来探查前线战场的,但是目光却并未在北面的汉城方向停留多久,而是一直往大海所在的西侧眺望个不停,同时心事重重地问道,但说到这里时,却实在不忍再说下去。

“天草君,你到底想说什么?”搭着手望向远处若隐若现的汉城,长谷川秀久头也不回地简短反回道。

“该不会,是那个李舜臣……?!”天草雄一紧皱着眉头,半天才憋出了这么一句话。不过,还未待长谷川秀久作何反应,天草雄一又很快否定了自己的这一想法,苦笑着自嘲道:“唉,我想到哪里去了……就凭仅存的十来艘战船,又能做什么呢?!肯定是我想错了,一定有别的原因所以耽搁了足足三天之久才对……”

默默地看着心中忐忑不安的天草雄一,长谷川秀久轻轻叹了口气。李舜臣前不久再度复出,但手中仅有残余的最后十几艘战船,面对拥有数百艘战船的庞大倭国水军,又能做些什么?旁人似乎都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个笑话,但不知为何,这一刻,在长谷川秀久的心中,只觉得有些不祥的预感……

敌强我弱、以寡敌众,又能做些什么呢……?

每当想到这个问题,长谷川秀久都只觉得心头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万一,真的可以做出什么呢……?!虽然,这对于倭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而这从心底萌生出的悲观直觉,并非来自于战场形势的客观分析,而是对阵之时敌军那一次又一次锲而不舍、明知没有多少胜算却依然敢于迎战的劲头,在令人顿生敬畏的同时,也让人隐隐觉得,在对手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中,或许即将酝酿着一次一举扭转战局的奇迹……

杨元似乎就是一位敢于迎头面对十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先行者,尽管他在南原之战最终是失败了,但是却未必后继无人。也许,迟了三天未至的倭国水军,正是因为李舜臣……

“砰——砰——”

忽然,几声来自远处的铁炮声,猛然间打断了长谷川秀久的思考!

“是东北方向传来的声音——!”

“好像距离我们还有挺远的距离——!”

身旁几个随行的士卒高声喊着,同时纷纷向着铁炮声发出的方位眺望。而这时,那原本零星的铁炮声忽然密集了起来,似乎,是什么人在远处的山头附近已经交上了火,开始了一番互不相让的激战……

“快拿地图出来!”长谷川秀久朝着一旁的天草雄一喊道,同时心中猛地抽搐了一下,暗中想道:

莫非,兵力处于巨大劣势的明军,还打算在这汉城周围,公然和倭军野战不成?!

还是说……明军的主力,真的已经提早赶到了?!

想到这里,长谷川秀久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与此同时,天草雄一也终于展开了随身携带的地图,通过方位和距离仔细辨认了一番之后,方才说道:

“嗯,找到了!那边应该是黑田长政大人负责进攻的汉城外围区域……听这响声,难道他们在那边碰到了什么敌人不成……?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赶在城外与我们交战?!”

而长谷川秀久则立刻将目光移到了天草雄一手中的地图上,扫了一遍的同时,进一步问道:

“具体是在哪个地方?”

天草雄一朝着地图上的一个位置指了指,答道:

“嗯,就是这里。叫做——稷山。”

同类推荐
  • 泰山王

    泰山王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河东逃出来的秦风,以外……
  • 满江红之情仇录

    满江红之情仇录

    公元960年,后周的符太后和周恭宗,孤儿寡母的被人窃取了江山。后者宋太祖赵匡胤不知道是,帝国316年后,后世子孙谢太后和宋恭宗同样是孤儿寡母,便当了蒙古国的俘虏。帝国的腐朽也再也无法化为神奇,即使有心杀贼也无力回天了。三年后,崖山海战败,宋十数万军民殉国,宋帝国彻底灭亡。历史长河中,总是那样有着惊人的相似,也许是巧合。寻常巷陌中,多少无辜者,却也无可奈何。国仇,家恨,情怨,痴者多迷甚众,儿女情长在历史的夹缝中也变的奢望了。终是江湖情,难了家国事。
  •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三国争锋之铁血军皇

    他意外穿越到诸侯割据、战火连天的三国乱世,灵魂附身在一个什么都不是的阿斗身上,身份成为无法甩脱的羁绊。可是乱世沉浮,必须要坚强地活下去,阿斗终究要变得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是的阿斗。他力挽狂澜于一身,统合小小的蜀国军民,抱美人,合人心,会人才,灭豪强,练精兵,以染血的征袍一统天下!
  • 回忆周作民与金城银行

    回忆周作民与金城银行

    周作民(1884—1955),民国时期著名民族金融家。1917年发起组建金城银行,并历任该行总经理、董事长。金城银行是民国时期重要的私营银行之一,是其时民族资本金融业的一个典型。本书收录了许家骏、徐国懋等许多业内老人的回忆文章,记述了金城银行在官僚资本的压迫下图存发展,并大力支持民族工商业的情况,是研究金城银行和民国金融史的重要资料。
  • 温故(之二)

    温故(之二)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水河畔草青青

    白水河畔草青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家族的兴衰折射着这个时代的缩影。老王头是一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白水人,出生于一九六五的他经历过文革,体验过生产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赶上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荡涤着家长里短,不断追逐的自己的幸福生活,畅想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喜欢本书,想要跟金陵交流探讨的亲们,请进群(金陵书斋:929531900)
  • 归来长生

    归来长生

    我没想到,我用尽了一生去路过你;我没想到,最后付出的是我。不过没关系,我用我永恒的生命换了你平安喜乐,万事胜意,那样就好。我没想到,我用尽了一生去杀的人会是我最后的成全;我没想到,我最想得到的幸福是你所给予,谢谢你,但是好像迟了。
  • 解密职场冷暴力

    解密职场冷暴力

    本书是由作者的采访稿整理而成。作者为了调查职场冷暴力,采访了40多位不幸遭受过或正在遭受职场冷暴力的职场中人,他们的遭遇为作者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本书的每一个小节都由一个真实的案例开始,极具可读性。案例故事之后,本书还有精炼的经验总结和方法性提炼,为职场人士提供了可参考的防治职场冷暴力的简单方法,不仅轻松,更有实用价值。
  • 代嫁公主要休夫

    代嫁公主要休夫

    “殿主,林姑娘要嫁入太子府了……”“无妨,太子眼瘸。”“殿主,千面剑客拐走了林姑娘……”“无妨,他没时间。”“殿主,林姑娘刚上花轿就被人劫走了……”“传令三万暗卫,掘地三尺也要给本殿主找出来!”现代特工林若曦医毒无双,遭人暗算穿越到天照第一美女白若涵身上,稀里糊涂成为代嫁公主,自从遇到腹黑的林子轩,日子就没一天清净……某天,林若曦抓住一只蠢萌的小狐狸,邪魅一笑,“你说本公主要不要告诉小轩轩,他爹其实……是一只狐妖?”“哦?本座还没当过妖狐奶爸!”“你……本公主要休夫!”
  • 阿蓝倾城

    阿蓝倾城

    奇妙的人生之路,自踏上旅途,她从弱小慢慢成长。
  • 我的青春输不起

    我的青春输不起

    一场天灾,她的人生记忆从此缺失了一角;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她本来平静的生活瞬时跌宕起伏,鬼使神差,逼迫着她一步步走进这个漩涡,十六年前的阴谋,注定了十六年后的悲剧。上一辈人的纠葛,这一代人的情仇,何去又何从。
  • 龙窑

    龙窑

    《龙窑》是作家浦子所著的“王庄三部曲”第一部。故事发生在清末五十年间,述说社会创新变革与人道的抗争与沦落。本书故事主要描写一个十分封闭和古村落,突然来了已经失忆的各方面却都十分强悍的外来男人王世民。他带来的制陶技术与商品经济的雏形,他带来的社会变革的思想,他带来的对于人道的新观念,与王世利为代表的封建主义的宗族文化展开了势均力敌的抗争。虽然,随着以象征意义居上的龙窑的崩塌,他与他的弟子,还有数不清的他的血缘上的儿子的焚毁,一切似乎都灰飞烟灭,但是,这个古村庄再也回不到过去,出来的都是新太阳。因为,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了。作家浦子通过《龙窑》进行了一次对人性的挖掘和探索,展示人生命力的强盛。
  •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