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1400000007

第7章 高家渡

祖母看见,在坡坎下面的渭河二道崖上,人声嘈杂。顺着那崖畔,自南向北,一溜儿摆开八口大锅。是八口,祖母伸出戴着套袖的手,挨个数了数?那每一口锅前,都围着几个人,有从河里担水往这锅里倒的,有蹲在灶火口,往锅底填苞谷秆的,还有掌勺的,手拿一个大铜瓢,将那锅里的水不时地漾起。旁边,好像还有几个公家人模样的人,穿着制服,胳膊肘上戴着个白箍儿,口里吹着哨子,在指指点点。另外,还有几个穿黑衣服的军警,挎着枪,在人群周围转悠着。

高村这一块地面,是渭河几字形地流过平原时,在这里形成的一个死苻旯,平日里,官道上难得见几个行人,这二道崖下面,更是冷冷清清的。虽说这里好孬算一个渡口,但是从这里过河的人并不多3这个名曰高家渡的渡口,那只大船,主要是载高村以及高村附近的人渡河的。

祖母有些纳闷,她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于是从老崖上,徘徊两步,找了个斜坡,哧溜一下,溜到了二道崖。那八口大锅,其实都是高村人的锅,是为牲口饮水用的。那每个锅前围的人,也都是高村的人,他们以一家一户为个单位,在那里操持着。

有一棵歪脖子老树,树已经死了,还端立在那里。树皮的一面被人扒光,露白的地方,墨笔写下高家渡字样。这大约就算渭河上这个荒凉渡口的唯一标志了。那歪脖子老树,想当初,它该是长在高村一户人家的门前的,或者院落中的,渭河改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户人家的宅院在某一个晚上突然崩到河里去了。主人于是搬到了靠里的地方,而这棵树留在这里。河流突然改变主意,不再往东崩了,这树便幸存了下来,艄公便央过路客在这没人管了的树上,书写上高家渡这几个字。

那第一口大锅,就支在这歪脖子老树底下。围绕着这锅忙碌的这一家人,正是我们家的人。那手执一把大铜瓢,舀起汤,然后再高高漾下去的,是我爷爷。旁边挑着一担木桶,忽悠忽悠从渭河向上担水的是我大伯,也就是高大,那一年他十三岁。坐在灶火口里,朝着炕底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往进塞苞谷秆的,是我的父亲,也就是高二,那一年他十岁。

死老汉,你在?丁什么呢?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动锅动灶的?莫非,是咱这高家渡,要过队伍了?祖母跃上坡坎,来到大锅前,拿个树棍,将那火心捅一捅,掏空,这样火便燃烧得旺一点。平原上的早春,还是很冷的,况且河道里有风。这样她便一边搓着手,一边问。

爷爷回答说:乡里人不知道城里的事,地上人不知道天上的事。只是来了几个公家人,用脚踢了踢咱这一口给牛饮水的大锅,说是要征用它,咱就把这大锅给弄到河沿上来了。听说这高家渡确要过人,但是不是过队伍,是过灾民。这锅里熬的苞谷粥,公家人说这不准叫苞谷粥,要叫舍饭。

哟,是起大锅,发舍饭。那么舍给谁呢?这八口大锅,能吃多少人哩!记事中,民国十八年大年馑,这二崖上就支过铁锅,发过舍饭。那次,来的是山东人。山东人一溜一串地,过了河,沿着这渭河两岸住了下来,成了一个一个的山东庄子。那么这次,是哪里人呢?该不是河南担吧!

不知道!公家人没有说!爷爷回答。

祖母停顿一会儿,又有些事情想不明白了。她问:渭河这八百里河道里,少说也有几?个渡口,那些灾民,为什么要单挑高家渡来渡身子呢?高家渡这么条破船,官道这么个塘土路!

爷爷回答:听说,不独独是高村,高家渡往下,直到黄河边,这几十个渡口,都支起了大铁锅!

那得过多少人呀!他们是些什么人呢?祖母感慨道。

大锅里的苞谷粥,已经咕嘟咕嘟地滚好了。爷爷还不停地拿着大马瓢,将苞谷粥舀起又扬下。那苞谷粥从马瓢沿上洒下的那一刻,阳光一照,像一道金瀑布。这是老苞谷,它是黄的,金黄金黄的。苞谷那香味儿,又像泥腥味,又像草腥味,又像空气中那薄荷的味儿,它现在弥漫了渭河的这一段川道。

见吃舍饭的队伍迟迟不来,祖母坐不住了,她要回家织布去,几个孩子都等着这一架子布下来,做衣服。况且,四女子还在炕上睡懒觉!我不给她穿衣服,她自己不会穿!祖母说完,闪一闪身子,站起来,踮着小脚上了老崖,回村子里去了。

天晌午端,太阳直直地照在头顶上的时候,人们焦急等待着的那一支饥饿大军,终于在平原的另一头出现了。

首先传来的是声音,仿佛地皮在轻轻颤抖的声音,仿佛是成百上千的人在压抑着嗓子,轻轻抽泣的声音,仿佛是饥饿的平原上的母狼,在暗夜里哀呜的声音,仿佛是那低沉的雷声,在天边滚动的声音。那声音是缓慢的,凝重的,愈来愈清晰,也就是说越来越走近高家渡。

接着在那平原的尽头,出现一片铺天盖地的乌云。这乌云是流动着的,翻滚着的。它一会儿俯冲下来,与地平线融为一体,一会儿又飞上高高的天空,那一团黑色将天上的太阳也遮住了。

接肴,从官道上,走来一支队伍。

他们有人穿着衣服,有人没有穿衣服。那没有穿衣服的,用一张席片,或者一块破布,象征性地挂在腰间,遮住自己的羞处。这些人群,明显地是以家庭为单位,结伴行走的。因为有老人,有孩子,那些青壮一点的男人,则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任务。所谓青壮,这里只是相对他们的年龄而言,他们同样是疲惫的,孱弱的,身上的那肋条子鼓出来,像排骨一样。他们穿鞋子的很少,有些人是打赤脚,有些人则穿着草鞋,或用麻葛和布条拧成的鞋。他们大约有半年没有理发了吧,乱糟糟的头发落满了灰尘。

有些家庭是推着一辆独轮车的。独轮车咯哇咯哇地叫着。高村的人听到的平原尽头传出的哀恸声音中,大约就有这独轮车的叫声。这独轮车上,通常装着这个家庭的全部的家当。这辆独轮车由这个家庭的男人推着。如果这个家庭有一个半大小子,那么他会在这独轮车的前面,用一根绳拽着车,给这位推车的男人助一把力。如果这户人家有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的话,通常,行走的期间,他会在家人的要求下,在独轮车的支架上坐一会儿,歇一歇脚。

大部分的家庭则连这样的一辆独轮车都没有,他们的全部家当是用一条扁担挑着。这扁担通常是桑木的,木质很软很柔韧,挑时两头一闪,扁担弯成一个半月形。扁担的一头,桃着一个花格包袱,包袱扎紧,扁担头儿从包袱中穿过。扁担的另一头,会是?—个笸箩,或是一个竹筐,或是一个木笼,它是用绳子系在扁担上的。那或笸箩,或竹筐,或木笼里通常装着一个孩子。这根扁担通常是由这家的当家男人担着的,行走中的这户人家,簇拥着这男人。

另外还有些人家,他们连这样的一根扁担也没有。当家男人的身上,只背着一件花格包楸。那包揪的质地是老布的,白色的线,红色的线,青色的线合在一起,织成这一个一个火柴匣大小的方格子图案。需要说明的,这包揪皮已经旧得不能再旧了,颜色已经失槽,上面还布满补丁,所以我们说它的颜色,只是说它原来的。唉,包袱的主人,大约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流浪了有些时日了。

偶尔的,孩子会哭,或者是背在背上的,或者是抱在怀里的,或者是拽着手拖着走的,或者是躺在那笸箩之类的东西里的。这些孩子是因为饥饿而哭,他们伸出小手,向世界摇晃着,向大人摇晃着。于是,母亲把她的大襟袄解开两个扣子,取出奶头,塞到孩子嘴里口但这哪里是奶头呀,既没有肌肉,更没有奶水,就像瘦骨棱棱的排骨上停了两个干枣一样。孩子大约咂出血了,母亲痛苦得头上旨汗,但是她强忍着不动。孩子最后睡着了。那男人说:将他扔了吧!等到了好地方,光景好了,你再生!女人默默地点点头,她说:小东西,你为什么要来到这世界!你不要受罪了!你走吧。喂了最后一口奶以后,女人别过了脸。男人抱着孩子,把他轻轻放在路旁的麦苗田里。立即,有成群的乌鸦和喜鹊俯冲上来,路旁传出一阵惊天动地的聒噪。

乌鸦和喜鹊,仅仅吃掉了孩子的两只眼睛,便被后面的饥饿大军赶走了。饥饿大军不是来救这个孩下的,而是来抢这一具小尸体的。如果这具小尸体被一户人家抢到了,那么,他的肉熬下的汤,足够这户人家再支撑住一个礼拜的行走。

这一切都是真的,在这个庄严的话题面前,叙述者不敢有丝毫的杜撰。在那场由豫人陕的灾民大迁徙中,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

这还不是最残酷的。那最残酷的事情是易子而食。饥民途经的各县县志上,修志的老先生曾经以怎样悲凉而又绝望的笔调,谈起那一幕幕易子而食的场面呀!

人们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于是两家交换,这样锅里煮的就是人家的孩子了。

当然在饥民大军行进的时候,一部分的孩子被路经的村庄收留。像我母亲的姐姐那样。但是那样的事情好像并不多。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在那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春二三月青黄不接的季节,当地的住家户连己孩子的那几张嘴也填不饱呀!

队伍行进着,从大平原的另一头黑压压地压过来,像遭蝗虫一样。队伍太臃肿和庞大,因此这窄窄的官道根本容纳不了他们。那条细长的平日走牛车的道路,只是像一个箭头一样,为他们指出高家渡,指出渭河对岸那迢遥的地方。所以队伍中的大部分人是踩着路边的庄稼地走的。

春二三月正是大平原上青黄不接的季节,去年的一点可怜的存粮已经被扫清囤底,地里的青苗要再过整整二个月才能成熟。所以,要靠这块大平原为饥饿大军提供吃食,那是勉为其难。

于是,行进的队伍,像蝗虫一样,吃尽了路边田野上所有能吃的东西。榆树皮是可以吃的,于是所有的榆树皮都被扒光,榆树白花花地栽在地上,日分怕人。愉树叶也是可以吃的,采光它。桑树皮是可以吃的,扒它。桑树叶也是可以吃的,采它。出里的那些地地菜,坟堆上的雪蒿,这些东西也都被采光了。

饥饿大军越走越近了,头前走的几拨人已经越过高村的街道,快走到老崖跟前了。在这八口大铁锅旁站的人,这时才明白,这舍饭是为这些饥民准备的呀!

而天空那一团上下翻飞的乌云,也同时到达了高村。聒噪声更大了,藤耳欲聋。原来这不是乌云,是成千上万只黑乌鸦和花喜鹊。它们所以紧紧不舍地追赶着这饥饿大军,是为了收拾大军行走中那倒毙在路途上的尸体。它们已经尝到了甜头,同时它们觉得,随着队伍继续向前走,它们去吃死尸的机会会更多。

在大锅前焦急地等待着的爷爷,支棱起耳朵,细细地听了听乌鸦的叫声,突然说:这舍饭是给谁预备的,那些过路客是谁?我现在是知道了,他们来豫东一个叫花园口的地方,那地方去年五黄六月间,黄河决了堤!

何以见得呢?隔壁那口大锅旁的男人问。

你听听那乌鸦的叫声,那是河南的乌鸦,不是咱陕西的。陕西的乌鸦,叫起来像唱秦腔一样,贳通通地,可着嗓子吼。河南的乌鸦,叫起来像豫剧的花腔,一卢高来一声低,一声粗来一声细,一声长来一声短。爷爷凹答说。

爷爷又补充说:看来这些乌鸦,是跟着逃荒的人,跨过黄河来的!

同类推荐
  • 老师本是解惑人

    老师本是解惑人

    廖柏木步履沉重,往校门方向走了几步,探长又追上来,低声说:“廖老师,您刚才说的那个事,我倒是另有个主意。您给塔东分局治安科写的那个材料,还有那个小姐写的东西,为了办案,我都仔细看过。他妈的,那些人,为了……那啥,什么损招子都使,都是同行,我就啥也别说了。依据你们两人交代的情节,我个人认为,不定嫖娼,也完全说得过去。您看这样好不好,您请学校向市公安局提出申诉,请求对那个事件重新定性,局里那边,我负责去找局长。您是对侦破重大连环杀人案做出过贡献的人,而且那个处罚定性也确实有可推敲之处,依我看,推翻它,有戏。”
  • 玩家

    玩家

    冬季文博展销会开幕式前,传出了令人惊喜的消息:柳一明博士和柳凡夫大师将在开幕式后,在鉴赏斋里为藏家义务鉴宝。圈子里的人听了,想不可能吧?柳一明强看人家奶子,羞得三个月没出门了;柳凡夫更是在鉴定了那个宋代提壶后就深居简出,能来鉴宝吗?开幕式一结束,呼啦啦,鉴赏斋就被挤得水泄不通了。鉴赏斋里,果真坐着身材适中,眉清目秀,手捧茶壶儿的柳一明,一旁站着老板海军,却不见柳老爷子身影。捷足先登的是隔壁轩宝斋的白雪原,说柳老师这是我店里收藏的《金陵十二钗》条屏,每条画了一只老虎,落款为张善子,请人看了,说是伪作。请老爷子和您看看。
  • 温柔陷阱

    温柔陷阱

    艳阳高照,江鹄天的心情也如这明媚的阳光。当他走出大同钱庄时,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终于可以择地隐居了。忽然,他感觉有些不对劲,忙扭头一看,只见身后不远处有个虬须满面的中年汉子似无意似有意地紧跟着自己。江鹄天的心一沉:这人是谁?难道已探出自己身怀巨额银票。但想自己好歹也懂得一些功夫,寻常江湖屑小也都还不是自己的对手,遂又浑不在意。江鹄天转身折向一片荒山,那虬须汉子也跟了过来。江鹄天抬头见前方三岔路口有一棵大榕树,于是一阵急跑;那人措手不及,呆了呆,也加快了步伐。
  • 鹿鼎记(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鹿鼎记(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这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 那些年,人人都是小马哥

    那些年,人人都是小马哥

    “我”出生于1970年代,成长于北方一个小县城,有一群以“小马哥”为崇拜对象、豪情侠义的朋友。即将开始高中生活,好友周磊却面临着辍学。为此,在“我”的鼓动下,众人模仿“小马哥”采取了一项义举,无意间却介入到了父辈们之间的游戏规则,使“我”过早体会到了成人世界的忠诚与背叛,周磊等人的命运也从此逆转……
热门推荐
  • 凶猛监狱长

    凶猛监狱长

    这座隐秘的监狱,藏了不少秘密和污垢这里有名震一方的修炼天才有穷凶极恶的杀人狂魔有暗无天日的恐怖地牢不过,那是以前“现在,这里充满了光芒和爱。”“这里成了天元帝国最安全、最温暖的家园。”“人性本善,是监狱长感化了他们。”“没错,我就是监狱长。”“我叫林天,是的,也有人叫我林杀头,不过你知道是谁先这么叫的吗?我想和他聊聊。”
  • 叶罗丽精灵梦之仙境之女

    叶罗丽精灵梦之仙境之女

    三千年前的那一场大战让仙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仙境之王为了守护叶罗丽仙境,他的子民,灵雪的妹妹在那一场大战中不知所踪,灵雪身为仙境之女,因为仙境她的家人都付出了生命,她最疼爱的妹妹灵沫也不知所踪,灵雪亲眼看着父亲和她的母亲在她的面前消失,她的心好疼,灵雪来到人了世界,王默惨遭陷害,王默黑化霸气回归,冰公主即将消失,七日之约即将来临(禁止抄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篮球经理人

    篮球经理人

    讲述的是2013年瑞秋当总经理如何一步一步经营球队的故事(偏真实一点)
  • 陛下又在求宠了

    陛下又在求宠了

    “哎哎哎……别!停!我自己来……”“别动。”“……”一国之君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本正经的给她穿鞋,她能不动吗?她快被那一道道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杀死了!一场草率的穿越把她送到架空朝代,没有历史攻略,想要在暗潮汹涌的后宫生存下去,只有,争宠!!!自此,以灭奸臣、虐碧莲、斩妖孽为己任,奈何妖孽界的boss斩不得,那就看在他对自己纵容宠溺的份上,收了他!!收服之后……“皇后,娘子,妃儿,为夫来帮你实现造娃计划……”“……”她能说她后悔了么?腿上的特大号挂件介意滚开一下吗?【双标双面帝VS能皮能武后,划重点:身心双处!】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作者奥格·曼狄诺当年凭以获取成功的15部经典励志著作,与两千年前海菲的10张羊皮卷一样,这15部著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当代的成功“羊皮卷”。从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到奥里森·马登的《伟大的励志书》,从克莱门特·斯通的《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到罗伯特·林格的《你是第一位的》,再到艾伦·弗罗姆的《爱的力量》……成功学大师们对成功理念作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并通过积极思考、跨越障碍、建立社交网络、培养爱心等途径扬长避短,修炼出内在的成功自我,从而改变命运,迈向成功与幸福。
  • 地中海膳食:成就一个更健康的你

    地中海膳食:成就一个更健康的你

    你多少可能听说过地中海饮食,但又不太清楚它到底是什么。通过这本小书,你将了解这种特殊饮食及其食物种类。很多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特殊饮食,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饮食习惯。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 惊魂人生路

    惊魂人生路

    辛亥革命前夕,武昌新军管带革命党人鲍德明全家被杀,鲍德明之子鲍玉岩因回徽州祭祖逃过一劫。紧随其后是海捕文书到达徽州府,迫使鲍玉岩上了逃亡之路。在清末民初动荡的社会中,鲍玉岩几次落入险境,命悬一线,他将如何生存?鲍一刀是徽州名厨,身怀绝技,招牌菜一品锅名扬四海,鲍玉岩几经周折投其门下学艺。鲍一刀非常严厉,他让鲍玉岩懂得了一个真正的徽州名厨是怎样炼成的?他不仅要有顶尖的绝技,更要有高尚的艺德。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鲍玉岩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与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苦学厨艺。患难中,鲍玉岩与小桃红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情能经受风雨吹打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