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5200000002

第2章 序(2)

相遇的后面是分离,分离的后面有两种可能,允许相遇回归还是任由分离继续,尽由着你。傅真与铭基都在短暂的分离中,迅速作出判断,“在没有你的生活中,我无法正常呼吸”,于是他们果断地、甚至闪电般地行动了。

榜样成为荼毒贻害四方,往往因为我们误读了结果,曲解了过程,盲信了条件的万能。好比以为从大学退学就能成为比尔·盖茨第二是众所周知的天方夜潭,哪怕你完全拷贝五年前真和铭基的那趟旅程,也不可能复制一场完美爱情。请相信一个在玛吉阿米从来都独自喝完整杯酸奶的人;请相信一双在路上看过许多无疾而终爱情故事的眼睛。刹那间爆发的热情仿佛都一样,却多是为了告别而举行的聚会。怯懦无处不在,司空见惯于是披上了真理的外衣。有泡沫经济,也有泡沫爱情,心碎的泡沫们哭天喊地,有没有想过自身的问题:你破碎也许正因为,你脆弱。你没有相信的天赋因此不值得相信。你浅尝辄止瞻前顾后,你见不到明天以后的太阳。

《藏地白皮书》的文字并非如何优美,故事发展也没曲折到让人低回的程度,可那纤尘不染年轻的爱自有一种单纯的力量,令人动容。就像沈从文先生多年前写下的那句:“我走过很多地方的路,行过很多地方的桥,喝过不同种类的酒,看过不同次数的云,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这寻常而稀缺的人间情谊,光见证它,就足够美丽。故事中的这对男女一个活泼一个沉静,却都是不折不扣的行动派,奋不顾身为“后来”而战。故事的后来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激情作为故事强大的原动力不是一种燃烧而是一种锻造,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一对幸福的顽童在柴米油盐中肆意卡通,放心变老。

这些文字在傅真的博客里早读到过,如今作为书的后记再次相逢,感动依旧。真用一个或许很过时的词形容自己的丈夫——谦谦君子:“铭基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并不是简单如一杯白开水,而是把很多东西慢慢过滤掉之后剩下的那种澄净。他有一种清新的心思,是彻头彻尾的自由派,绝不会为生活的小恩小惠所收买……我觉得他有自己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精神世界,里面饮酒落花,风和日丽。牛羊无事,百姓下棋。”

那么丈夫眼里的妻是什么模样?一番浸透爱意的诙谐描摹后,铭基收起嬉笑,郑重写道:“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谢谢你老傅,你的存在,让我觉得每天回家就好像去游乐场和马戏班那样轻松快乐。”

据说丘比特那孩子高度近视,常常一通瞎射,把咱人间搞得一团乱。可冷不丁儿也有歪打正着的时候,并且我严重怀疑这里面视力好坏压根不在考虑之列,而是存在其他看不见摸不着,类似气场之类仅凭感觉、玄之又玄的东西。傅真和铭基之间的气场无疑超凡强大,否则怎么可能婚后的那个冬天,铭基走进真成长的校园,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怪,蓦然间发现,这个地方,他来过的。七年前,作为港大“赣浙民情考察交流团”的一员,满脸稚气的铭基同学曾是真的老爸接待的对象,怎么想得到,那群天真烂漫的香港学生中,有一个会成为他多年以后的女婿。而真,那时还是高中生,或许他们早已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湖边的小竹林里,校门口的小吃摊前,擦肩而过。缘,妙不可言,“非典”期间不约而同的西藏之旅,原来不过是一场必然的重逢。难怪真的父母后来也远赴西藏,特地去看了她和铭基当年住过的八朗学旅馆,去了玛吉阿米看那些曾感动过无数人、写满心声和秘密的留言簿。两位老人隔着时空,对几年前的女儿女婿留言:“因为女儿在这里遇到了她的爱人,我们也来到这里……”

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的确有那么几个幸运儿,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一些“锦上添花”的故事,使他们得以享用的幸福,绵长悠远、力道深厚。仔细想来,命运之神并不见得更垂青他们,他们浑然不觉,但他们心无旁骛,他们在命运睥睨迟躇间,屏息静气、整装待发。

而不那么幸运的大多数,不妨在内心“存储”几个纯粹到不真实的爱情故事,作为汲取力量的“秘密之泉”。每当生活的利刃无处躲避,爱的虚无弥漫心胸,便能想起这些珍贵的范例。

【番外篇】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008年我给一本薄薄的旅行书写过一篇书评,贴在豆瓣上,得到书里的男主角亲自现身表示首肯,我想这算一位读者与一本书之间最好的缘分了。

可上天出人意表另有安排,似乎特别垂青这对恩爱夫妻及他们的忠实读者,体贴入微促成“花絮”,让我有机会在现实中与他们发生交集。话说2009年我在拉萨待了半年,结识了风转咖啡馆的店主阿刚,网名薯伯伯。他也是傅真与铭基夫妇的好友,可促成我总往风转咖啡馆跑的原因并非偶像崇拜,而是骑行与读书两大共同爱好。薯伯伯的感染力无与伦比,去过“风转”的旅人大概都有深刻体会,很快我便在他的游说下跟风购买了一本在当时还很新潮罕见的索尼电子书。一册在手,等于拥有了一座流动图书馆,书虫如我不免焕发空前热情,不分场合地点随时进入阅读状态。

于是便埋下奇妙机缘的伏笔:玛吉阿米的服务员泽朗贡布看我总捧着本“书”读,对我好感倍增,郑重提出要送我一本书。我问什么书,答曰不知道,是在餐厅吃饭的两个年轻人送给他、留个纪念什么的。我说别人送你的书你转送给我恐怕不太好,贡布表示,没什么不好的,书要读了才算是书,反正他也读不懂,又怕书放在公共区域,被某些不自觉的顾客顺走。话说到这份儿上,我也只好欣然笑纳。

好奇怪,当时有种模糊的直觉。果然,隔天贡布带来的,竟是一本《藏地白皮书》。我喜出望外叫道:“这本书我也爱,还为它写了书评。”又八卦地追问,他俩究竟什么样?贡布回答:“男的记不清了,女的很漂亮。”

翻开扉页,看到傅真跟铭基写下的文字:“我们来了,为了履行那个五年之约”,真有些百感交集。

这本夫妻俩送给拉萨的“五年之约”礼物就因为环环相扣的机缘并未如他们的初衷留在拉萨,而是来到了我的书柜。心中一直隐隐不安,直到铭基在微博上加我,赶紧向他们“坦白”事件的来龙去脉,铭基答复:“书你就保留着吧。其实我们还挺有缘分的,你在豆瓣上写《藏地白皮书》的书评很好,我们很感动。另外你写香港书店那篇文章我们也很喜欢。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在中国或者加拿大见面,说不定我们还会在旅途中遇见。”

我们直到现在也未在旅途中遇见,可我们已在彼此的文字里无数次相遇。的确如歌中所唱: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同类推荐
  •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青葱岁月里的那段传奇(醉美文摘)

    你有没有一张再也不听的CD,一瓶混着回忆的细沙,一个流满过去的水晶球,一叠无处投递的情书?你总会有些什么的。因为你从爱的年纪过来,从爱的青春过来。本书是一本故事集,以纪念青春为主题,讲述了若干个青春故事,每个故事独立成篇,是作者对少年时代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亦是不断的追寻。每一篇文章都将点亮心灵的某个角落。它们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了不起的梦想。
  •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

    给孩子的12堂诗歌课

    本书收录了著名诗人、法语翻译家树才给孩子的12篇诗歌讲座讲演稿。树才老师将自己三十年诗歌创作的经验与对孩子的观照热爱融为一体,在这本书中化身诗歌课老师,以幽默亲切、最能打动孩子们的语言,讲述了古今中外最富代表性的诗歌之美。从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月亮,到法国巴黎塞纳河上的米拉多桥,从凝练清澈的日本俳句,到印度大哲泰戈尔恢弘优美的诗篇,树才既专业渊博又浅显易懂的讲解,令人感受到诗歌这一人类共同的语言艺术的魅力。而最为可贵的是,这些针对孩子们的诗歌讲座,融入了他关于儿童诗的“诗观”——童心即诗。他始终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心灵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孩子的每一种个性里都包含着天才。诗就是要讲究个性,在诗歌的世界里,个性是比钻石还要珍贵的事物。树才对童心与个性的赞美与肯定,给了孩子们在初初面对这个语言纷繁复杂的世界时以足够的信心,使他们能够忠实于自己内心地去表达。而正是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们纷纷涌起了创作的热情,拿起笔开始写下自己的诗。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带颗诗心游世界

    带颗诗心游世界

    本书由108篇散文组成,是作者三年多时间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后的记忆珍藏录,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就。作品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城乡建筑、历史沿革等有所绍介和白描,字里行间参透着的是行旅者的心灵感悟和人文情怀,行文流水,诗情画意,展示作者别样的行旅,不仅用足用眼,更是用心。
热门推荐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

    本书是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结项成果为基础定稿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构建的根本基础与重要内涵。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构建,既是结合中国国情,接受与吸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并以此指导中国文艺发展,解决文艺实践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原典形态与价值内涵在中国文艺实践考察与当代形态文论构建中,不断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并为人们自觉认识与明确掌握的过程。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思想的最新表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中也特别阐述了习近平文艺座谈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结合中国文艺实践,特别是“大众文化”实践,并借鉴西方“大众文化”的研究成果,探索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定位、批评尺度以及健康发展的路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作为本项目的核心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论纲》立足中国国情,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丰富内涵的多向拓展与整合,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梳理与求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正确途径,从而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基本导向。
  • 去啊,青春

    去啊,青春

    作者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孩子在中学时代的生活,对中学生接受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的深思与批判。
  • 残王毒妃:逆天四小姐

    残王毒妃:逆天四小姐

    她—是叱咤风云的国际情报组首领,他—傲天大陆人人为尊的霸主,世人只道她废物低贱,将她百般凌辱、践踏脚下,唯独他眸含柔情,生死相随……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斗七国、战魔界、杀妖皇、斥退神军……一身素白归来,六界惊惧,她竟是、竟是……
  • 花间集

    花间集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我国第一部词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期温庭筠、韦庄、薛昭蕴等18位词人的500首佳作。该词集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文人的词在男女情感、风物人情、审美情趣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花间词”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花开花落只因爱过

    花开花落只因爱过

    男主身负悲命,在绝望时一一与红颜相遇,缓解重重危机……
  • 重生之世家凰女

    重生之世家凰女

    重生+虐渣+忠犬=甜爽文叶家嫡女叶芸重生了。 庶妹毒辣,那就让其自食恶果。庶姐阴狠,也别怪她加倍奉还。姨娘狡诈,便让其感受下何谓作茧自缚。而那位至始至终守护她的死士,叶芸决定给他一个锦绣前程,却一不小心养成了一位忠犬夫君。
  • 昨日星辰,恰似你

    昨日星辰,恰似你

    一段暗潮涌动的复仇,一次未知世界的探寻,一段千年之前的爱恋,一番时间的轮回,究竟是对,还是错?当一代黑客女王遇上杀手之王,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当真相揭开,他搂着她的腰,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宝贝,你不能始乱终弃。”她疑惑抬眸:“什么始乱终弃?”他咬着她的耳垂说道:“把婚姻做实。”
  • 医路修缘

    医路修缘

    林墨,本着想在医学上有作为的心态毕业的名校博士毕业生,在踏入临床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就挂了,并遇到了某江湖上盛名已久的外挂,从此开始了一段医学奇缘修炼之旅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我主臣服

    我主臣服

    何为道?我乃三千之大道。何为神?我乃众神之主。凌霄九天,唯我独尊。可惜…未能超脱。用尽必生之心血,只为重生,重活一世,打破这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