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7800000006

第6章 三思而后言,意味着一种责任(5)

善于讲话的人是惜语如金的。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纪念碑揭幕典礼上的讲话只有522个字;华盛顿总统就职演说只有135个字;林肯总统在葛揭斯堡的著名演说只有10句话,从上台到下台不到3分钟,他的演讲词被当做“典范”铸成金字,珍藏于牛津大学。

讲话简洁向来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墨子闲话》中记下这样一个故事:

子禽有一次问墨子:“多言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青蛙日夜都在鸣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不为人们所爱听。而晨鸡黎明按时蹄,天下不都被叫醒了!多言有什么好处?话要说到点子上才好。”

事实正是如此。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需要简洁、准确、明晰的言谈。那些穿靴戴帽、拖泥带水、庞杂冗长的空话、套话,人们是非常讨厌的。所以,我们在不该开口的时候,要做到少说话并适当地缄默。在该说的时候,就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要注意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还是交际应酬、娱乐消遣,都要尽量使自己说出的话重点突出、具体而生动。

讲短话也是学问。被誉为“典范”的林肯的那10句演说词,与他刚接到邀请就开始认真准备有关。无论是在路上、办公室的沙发上,还是在夜间发电报时,他都在构思。他的办公室上随时放着一张纸片,想到一点什么就记上去。直到讲演前一天晚上,他还在认真预习。

德国里登乃尔著的《自由演讲的技巧》中指出:“听众在45分钟的演讲中,在前15分钟内获得较多的信息,而之后的30分钟则收效甚浅。”因此,演讲人必须努力把讲稿准备得精炼些。

有人问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你准备一份十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威尔逊回答:“两个星期。”

“准备一份一小时的讲稿呢?”

“一个星期。”

“两个小时的讲稿呢?”

“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

之所以会这样,道理很简单,演讲时间越长,演讲人压缩演讲内容的任务越轻,自然所需准备的时间就少了。反之,演讲时间越短,演讲人越得努力压缩文字,力求尽快将主要内容无一遗漏而又清晰地传达给听众,这当然是要多花时间、大伤脑筋了。

“惊人一语,胜似千言。”但得到这“惊人一语”所需要的功夫,并不亚于千言。把话讲短,也并非易事,我们需要勤学苦练才行。

13.别把不满挂在嘴上

抱怨昨天,并不能改变过去;抱怨明天,同样不能改变未来。与其徒劳无益地浪费时间,不如转变心态,释放忧愁,化解怨气,采取积极的行动,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努力。在这个社会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对什么事都不满意,看其他人都不顺眼,不满的言语常常挂在嘴边,或者是指名道姓地攻击、埋怨某人某事,措辞大多过火过激;或是指桑骂槐,采用迂回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怨气、怒气;或是暴躁狂怒地在他人面前尽情地发泄不满和怨恨情绪,言语粗暴、情绪激动,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若总是把不满挂在嘴上,会影响他人的情绪,进而引起他人的不悦与反感,甚至他人会处处攻击你,结果是在众多人的攻击下,伤了自己。汉代的杨恽就是吃了这样的亏,结果丢了性命。

汉代有个叫杨恽的官吏,他这人喜欢发牢骚,总是把不满挂在嘴上。可他的结局又如何呢?下面就作些介绍:杨恽喜欢揭发人的隐私,并喜欢把不满挂在嘴上,动不动就发些牢骚,这就使得他不知不觉地结了好多仇家,几乎到了与他势不两立的地步。然而,他仍旧我行我素。结果别人也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向皇帝上书密告他诽谤大臣,图谋不轨。刚开始,皇帝因念其旧情,只是将其革去官职,贬为庶人。

按说在那个人吃人的、人坑人的社会里,深知“伴君如伴虎”之道理的杨恽,理应吃一堑长一智,在各方面有所收敛了。谁知,杨恽竟是一个天生认死理儿的人,不但不知自检,还反而把一肚子的怨气用另一种方式发泄出来,向自己的政敌乃至皇上示威。为此,他花钱大置产业,每日大宴宾客,饮酒高歌,闹得乌烟瘴气,很不像话。

后来,这事被他的一位好朋友孙会宗知道了,他预感到杨恽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为了两人的友谊,不忍看到他再遇到什么不幸,就很诚恳地给杨恽写了一封信,劝他收敛锋芒,自我约束,不要再惹事生非,免遭不测。

谁知,杨恽一看这善意的书信,竟然愈加发出了牛劲儿,公开给孙会宗写了一封信。从表面上看,杨恽似乎也在检讨自己,但骨子里是在发牢骚、述不平,不满、怨恨之情跃然纸上,这些当然逃不过那些政敌的眼睛。恰好这时又发生了日食,这在那个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正是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好机会。于是,杨恽的政敌就拿着他写的这封信,向皇帝进谗言说:“杨恽这个人早就怀有野心,现在更加骄傲淫逸,一肚子牢骚,不思悔改。这次日食之变,全是因为他冒犯上天才发生的,应该重重治罪。”皇帝听信了谗言,大发龙威,立刻命人把杨恽抓来,后来将其杀掉了。

在这个故事里,杨恽是一个典型的愤青派,看什么都不满意,喜欢把不满挂在嘴边,结果却招致小人的报复,落得性命不保的下场。杨恽的故事值得人们深思,试想,如果杨恽处处避其锋芒,小心说话,谨慎行事,那么,那些小人就不会抓住他的把柄了。由此可见,经常口吐不满之语容易酿成祸端。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不满虽然会招致麻烦,但却不是没有丝毫益处的。我们都知道,适度的发泄会让你的心情变得轻松、开朗,这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你总把不满挂在嘴上,甚至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就成问题了。

抱怨昨天,并不能改变过去;抱怨明天,同样不能改变未来。与其徒劳无益地浪费时间,不如转变心态,释放忧愁,化解怨气,采取积极的行动,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努力。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将有助于你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缓和疏导。当遇到不快和不平的事情,心生不满或发点儿牢骚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青年人,自制力比较差,感情容易冲动,要想将不满完全消除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采用缓和疏导的办法,使自己放宽胸怀,开阔眼界,避免死钻牛角尖,放弃种种偏见。

第二,控制和消解。不满、牢骚、抱怨这些东西有很强的指向性,如不加控制,势必伤人伤己。控制的办法,首先是要充分认识不满的危害性,不要图一时的痛快而不顾一切后果地乱抱怨。要懂得不满虽然人人都有,但靠发牢骚来解决问题的从来很少。为了消解因心生不满而被激化的各种矛盾,一定要懂得主动“从我做起。”

第三,转移和升华。当不满即将涌上心头时,赶紧进行回避和转移,多想些使人高兴的事儿,避免消极情绪进一步恶化。不少人出于忧国忧民之心,对一些腐败的社会现象看不惯,往往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时,就需要把不满加以“升华”而不仅仅是“消解”了。把“不满”转化为激励自己的力量,尽自己以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客观条件中的不利因素。

14.说话忌伤他人自尊心

自尊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从一定意义上说,维护自尊是人的天性。在人际交往中,说话不伤害他人的自尊,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言行的负责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这话指出了人的脸皮的重要性。所谓“脸皮”不过是人的自尊心的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人人都有自尊心,不但大人物有,小人物也一样,甚至更强烈。有时候,人们为了维护自尊,甚至会坚持错误,不可理喻。古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常常无情地剥掉别人的面子,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抹杀别人的感情,却又自以为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呵斥别人,找差错,挑毛病,甚至进行粗暴的威胁,却很少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考虑别人的感受。

罗宾森教授曾说过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让对方下得了台阶,保留他的自尊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不伤害他人的自尊,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言行的负责。

同类推荐
  •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从总体上分析成为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它们包括健康的身心、合理的情感、高超的智慧、高贵的人格、成功的形象、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专业素质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些素质涵盖一个人最基础、最必需的成功条件,它为我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强化的方向。
  •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身心灵导师带来的36堂灵性觉醒课

    去一趟荷兰,争相吐艳的郁金香会让你迷醉一个春天,去一次夏威夷,阳光海岸的异国风情能让你清爽一个夏天,去一次埃及,金字塔的古老神秘能让你赞叹一个秋天,去一次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皑皑白雪能让你回味一个冬天,现在,翻开此书,走入灵性觉醒的旅程,能让你受益一生。
  • 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处在这个繁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究其因素,最基本的对策就是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要留有余地,正所谓“过犹不及”。人活着,兴驻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做成一些事情,成就一番事业。办事要你厨师烧菜一样,掌握火候,才能把事情办好。若办事太死、太绝,到头来,本该成功的事只会在片刻之间化为乌有。本书从各方面告诉你在生活中、工作中、交际中、爱情中……应该怎该把握各种分寸,让你懂得做事如何给对方留有余地,如何才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让你慢慢地走向成功。
  • 让别人喜欢你的N种说话方式:用口才赢得他人心

    让别人喜欢你的N种说话方式:用口才赢得他人心

    本书介绍了115种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它能教会你如何说话让人感觉最舒服、最感动,帮助你快速找到说话的技巧,让你的事业、你的家庭、你的社交不再是暗淡无光的绝望,而是处处充满了令人欣喜的希望。
  •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

    《低调做人的智慧课》介绍了低调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也知道低调做人的重要性,但不知道从何做起,有的人甚至认为低调做人过于消极、被动,无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这都是不懂得低调做人哲学的应用方法的缘故,低调做人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讲究的是认真做事的精神和审时度势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

    梅根·奥·法雷尔继承了叔叔的房产。这栋房子位于爱尔兰一个偏僻的县,即多风的大西洋海岸边。她期望这房子能成为自己的庇护所,借以走出刚刚失婚的阴影。但这所房子形同废墟,修复需要一大笔钱,因此她决定卖掉它。如果她没有发现过去的一宗家族丑闻,也没有萌生出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并对一位英俊的克里男子产生了爱意,这会是个简单的决定……她不仅困在了乡村生活中,必须面对农事带来的重重阻碍,还不得不与意图逼迫她离开的阴谋展开一场无间道。
  • 牡丹二首

    牡丹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佛所说神咒经

    七佛所说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王独宠:王妃请上坐

    冷王独宠:王妃请上坐

    为保母亲性命,她步入充满尔虞我诈的宫墙之内,未想承宠只求安静度日,却与当朝至尊夜夜相约藕花池畔,本以为两心相欢,却发现自己只是个替身?一如世人言,最是无情帝王家,勾心斗角层出不穷,亲身骨血胎死腹中,心灰意冷被贬入冷宫,重得盛宠,再不奢求真心相付,要只要那后宫中的至高之位。“长亭,朕心仪于你,却说不出口。”“皇上,你可知长亭只在乎君的一笑一颦。”
  • 东北狐仙

    东北狐仙

    都说世上有灵异,年少时的我对此根本不信,有灵异了不起啊,我信科学!真有灵异的有本事来害我啊。结果做人不能太装,当我被黄皮子摄去了魂魄时我才真正相信世上有灵异。幸好得到我家的保家仙狐仙的帮助,才不至于魂飞魄散,捡回了一条命。黄皮子好端端的为何要害人?幕后的幕后又是谁在操纵?为了揭开这一切,我拜了狐仙为师,从此走上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只无赖大只学神

    小只无赖大只学神

    “原来你学习这么好,怎么不去上学?”16岁的甄西无意间捡到一只在小西镇从未遇见的“学神”,无赖到底的将袁皑尤送进谦和高中,这一来,就彻底改变了所有人命运........“我会感谢那个傻女人的傻劲,不然我不知道现在会在哪里苟活一生。”10年后,袁皑尤对着手机苦涩的说。
  • 爱孩子没那么简单

    爱孩子没那么简单

    由家庭教育专家冉乃彦教授牵头、挑选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组建了“早期教育探索小组”。小组筛选了十几个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关键话题,例如儿童游戏、全职妈妈、爸爸参与教育、三代同堂养育孩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阅读问题、电脑问题、兴趣班、情感教育、孩子的自由度问题、女孩男孩的不同教育等等。本书生动地记录了小组成员们自己的育儿过程,以及他们对这些话题的思考、对科学育儿方式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