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1900000127

第127章

宰相把女儿下葬了。

宰相始终想不通,到底是谁刺杀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偶尔出去烧烧香。就烧香的空当里女儿就被害了!他知道,是因为女儿要太子妃了,才招来了杀身之祸!难道是陈侯爷派人杀的吗?可听说陈侯爷并不愿意让他女儿嫁给太子啊?又怎么可能杀害自己的女儿呢?

他前四后相,也捋不出头绪。女儿死后,他曾经派人调查过陈侯爷,可调查结果是陈侯爷及他的家人那天都没有出门,他就把陈侯爷杀人的可能性排除了——

后来又派人追查刺客的下落,但始终也没有查到。皇上也派大理寺调查此事,然而,一点线索没有,根本无从查起,也就慢慢的淡化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选太子妃的事情暂时压了下来。毕竟宰相女儿刚死,皇上也顾忌宰相的面子,不能立即更改太子妃。

太子虽然不能立即让父皇把纤纤赐婚给自己,但毕竟宰相女儿死了,没有了阻碍,所以心情也好了许多,不必再担忧父皇逼着自己取宰相女儿为太子妃了!

太子和纤纤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太子每天练完剑,都会去看望纤纤。

这天晚上,太子吩咐侍卫把纤纤约到了小桥之上。侍卫们和丫鬟都远远地跟着。

月光如银,月儿或伫立柳树的枝头,或在夜晚轻纱般的云中穿行,然后静静地落在地面上。

微风吹动树叶,树叶追随着月色。摇动着,掩映着,显示出一种绝妙的错落美、稀疏美。

有时,月色照在虬枝斜干上,又形成一种倾斜美、婆娑美,有时月光又洒在小桥上、荷叶上、荷花上。小桥荷花荷叶映着月光,夜晚显得更加静悄悄的……

在这如银似水的月色中,太子和纤纤依偎着,在桥上赏月——

纤纤望着这圆圆的月亮,动情的吟诵道: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她用这首诗表达着自己对太子的依恋和思念,太子明白纤纤抒发的感情,于是也对着月光悠悠的吟诵: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纤纤听到太子的吟诵,动情的说:“以后希望咱俩常常赏月,月亮里有你,也有我,咱俩永远同心,永远相伴,好不好?”

太子温柔的望着纤纤的脸颊,轻轻的说:“好。咱们一起赏月,一起打猎,一起看日出,一起去泛舟……”

太子向往的说着,觉得两个人的心贴的更近了,他把纤纤揽得更紧了……

纤纤幸福的靠在太子的肩头,希望这种幸福永远存在两个人的心头……

燕去燕回,花开花落。转眼间就又过去了一年。一年间他俩如胶似漆,常常出去打猎,练剑,吟诗,赏月,两个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一年了,选太子妃的事情又提上了朝堂。

朝堂之上,皇上又提出选太子妃的事情。大臣们又开始议论纷纷,各自推荐对自己有利的太子妃。一时间又是热热闹闹,只有宰相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发呆。

他再想自己的女儿,皇上已经答应让女儿做太子妃,可女儿太短命了,竟然撒手人寰!再也回不来了!

博城大人依据我的嘱托,跪倒说到:“陛下,微臣认为,陈侯爷之女文武全才,既贤惠淑德,又精通武艺。将来对太子肯定帮助不小。再加上陈侯爷精通兵法,懂得用兵之道,将来太子做了皇帝,即使陈侯爷不能带兵,也可以出谋划策,这对江山社稷是绝对有好处的!请皇上三思。”

王大人首先反对:“皇上,不可以。陈侯爷原来把持重兵,他的属下带兵者甚多。将来太子当了皇帝,怕陈侯爷把持朝政!”

博城反驳说:“王大人所言没有道理。陈侯爷将来就是国丈,自己女婿的江山他肯定忠心耿耿。怎么可能有二心呢?”

与博城大人心近的将军都支持博城的建议,王大人的人都支持王大人和宰相。

皇上说:“各位爱卿,今天就议论到这里,等朕征求一下太皇太后的意见,再做决定,散朝……”

皇上散朝后,来到了太皇太后这里,后宫之事他要征求一下太皇太后的意见,而后再做决定……

同类推荐
  • 嫡女权色

    嫡女权色

    母死父续娶,苏云希带着幼弟,想要不被人欺负,就只能变强。有人谋算她的婚事还有亡母留下的嫁妆,狠狠打过去,打痛了就知道好歹。姨娘们生出异心,将她们狠狠的踩在脚下,才知道什么叫做规矩。老太太不想让她管家,她偏要管家,还让老太太无话可说。堂姐奇葩,她就让堂姐知道什么叫做后悔。新太太贪心,苏云希就让她知道什么叫做适可而止。参加宫中选秀,谋求一生富贵尊荣。嫡女权色,一世荣华。
  • 神医小毒妃

    神医小毒妃

    她是医术世家人人唾弃的废物草包,却被未婚夫陷害,神秘狂傲的男人丢下一枚戒指给她:“这是定情信物,放心,本王会娶你为妻。”谁知她左等右等,竟没等来他。她顶着个废物的身份遭受世人的鄙夷,本以为她将陷入泥潭,却绽放风华,变身为天才神医。就在众人都以为她嫁不出去时,那天潢贵胄的男人突然带着金山银山上门提亲:“本王说到做到,前来娶你为妻。”谁知她却冷冷摇头:“不嫁!”
  • 本宫不是你的妃:皇上你别狂

    本宫不是你的妃:皇上你别狂

    “女人,到了朕的宫中,你就是朕的女人。”西门逸霸道狂妄的语气,让江美琪不悦的蹙起了眉。“狂妄的男人,我见多了,你不是第一个,但是本小姐也不怕告诉你,越狂的男人,本小姐越没兴趣。”江美琪冷笑。这个世上的雄性生物都有狂妄的特性,她早已领教过,西门逸并不是特别的。
  • 捡来的压寨夫人

    捡来的压寨夫人

    自五族陨落,已有千年。江湖百家门派林立,以上四宗为尊,婆罗、雪镜、落云、玉隐,然却因一人一宗之死,再掀血雨腥风。时年冬月,玉隐忽遭婆罗覆灭,唯玉氏嫡长女与容躲过一劫,见宗中惨相,玉氏与容只身一人上婆罗寻仇,后重伤昏倒在苍茫山脚下,为倾沉所救。起初,那位绝情绝爱,六根皆断的女子说:“我若想走,你留我不住。”后来,那位生人勿近,不可一世的男子说:“我姓容,玉与容的容。”当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寨子一举登上百家盛会的顶峰,世人再无法不注意到这寨中之人。寨主乃雪镜少主,寨主夫人乃玉隐嫡女,二当家乃婆罗宗主,三当家乃落云遗孤,就连那小小医女竟也是婆罗副使!这是什么卧虎藏龙之地!最可怖的是这些人竟都与那千年以前的五族有关!当段奇峰上的壁画再现于世,可是意味着神魔大战的延续?错愕的天神,陨落的神女,消散的魔尊,仰天长啸的九尾狐,和将这一幕记下来的神兽……延续了千万年的爱恨情仇,已是时候了断!
  • 南柯一梦之梦回大唐

    南柯一梦之梦回大唐

    现代职场小职员,梦回大唐,郎君不爱,婆婆不疼,嫂子暗妒,看我如何在古代纵横驰骋,扛起女子半边天。
热门推荐
  • 三国之阿斗雄起

    三国之阿斗雄起

    “男人就要雄起”,看谁以后还敢叫哥“扶不起的阿斗”。在我刘阿斗面前,你们都是土鸡瓦狗,不好意思二叔,阿斗抢你台词了,略略略……
  • 一滴水有多深

    一滴水有多深

    著名作家刘醒龙一本关于故乡的大书。有关心灵。有关欲望。有关救赎。诗一样疼痛的情绪。骨血般情感的文字。作为自然,乡村像诗一样美丽。作为人生,乡村像诗一样痛苦。城市是一个被男人宠爱着的少妇。她的骄横、她的媚嗲,都是男人千姿百态想象的后果。乡村是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从年轻一直泡到年迈的母亲。没有乡村,独舞的城市就会成为倚门卖笑的那一类女子。城市是欲望在地理上所能达到的顶点,乡村只是人的家园。乡土并不真正属于乡土中人,它的真正主人是那些远离乡土的城里的读书人。
  • 天使守护计划

    天使守护计划

    恶魔星的魔王祝孤笙,因为星球爆炸而来到地球,为了真正成为地球公民,参与了“天使守护计划”,帮助七个带有天使之心的人类摆脱种种困境,随着任务的进行,祝孤笙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 生生世世爱:玥色倾心

    生生世世爱:玥色倾心

    “你当真这般恨我?”皇甫歆,他带着无尽的忧伤问道。尉迟玥,她没有回答,却握紧了手中的刀子狠狠的刺去……血,一滴滴的散开,空气中的血腥味让她几近疯狂,飞奔而出,大喊着:“我不是你的王妃!”他愣住,未加阻拦,胸口的痛根本无法抵过内心阵阵的抽搐,仿佛那刀不是刺在胸口而是在心上生生剜了血肉一般……而她的心也再次被扯碎,刀刺中的不是他的胸口,而是自己的心。爱情,在种种误会还没有解除时已经去了地狱……
  • 使命1937之孤岛谍影

    使命1937之孤岛谍影

    “孤岛”期间,失踪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旷世国宝《赵城金藏》重现人世,上海滩风云骤起,暗流涌动。法国人、日本人、英国人、国民党等多方势力粉墨登场,较量厮杀,展开一轮又一轮惊心动魄的夺宝大战。殊不知身负重要使命、戴着多层面具的他,才是真正的“渔翁”……复仇人也是作案人,作案人又是破案人;寻宝人也是盗宝人,盗宝人又是护宝人。
  • 合肥的小街小巷

    合肥的小街小巷

    本书整合本土作家资源,讲述合肥街巷的前世今生,文字立足合肥城区主干道之外的那些有历史、有特色、有故事、有情调的小街小巷。
  • 星尘与奥兰帝国

    星尘与奥兰帝国

    星尘世界,人们依靠星尘能量生活,发展。而凌骁,他进入梦中的奇怪世界,里面的知识应有尽有。这个梦中世界能帮助他获得什么呢?战争的武器?科学知识?还是金融战争的方法?他能……将两个世界……“合二为一”么?
  • 超神学院之炼气士

    超神学院之炼气士

    我叫陈不易,有一天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并且多了一段记忆,但是无法想起所有,后来我知道这是超神,但是那段记忆来自哪里?炼气士的我何去何从?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2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嗔心起时要思员,熄下怒火最吉祥。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以虛养心,以德养身;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