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5300000054

第54章 《知音》,给了我光荣和梦想(6)

可无论雷总编如何推心置腹、苦口婆心地劝我,我还是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我之所以如此坚决,因为同时,兼任《商界名家》执行总编的关前(也是我在国内版时的老上司)和与我同时应聘进《知音》的同事韩可弟都在《商界名家》向我发出“召唤”,极力邀我加盟。那时候,《商界名家》正准备进驻北京,和某著名期刊携手打造中国财经界新奇葩,它的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

最终,我还是在雷总编的惋惜中离开了国内版,进入《商界名家》。可事后的事实证明,我这次选择确实不明智。

由于种种一言难尽的原因,《商界名家》的命运不如预期的那么顺畅美好,仅仅半年后,关总、韩可弟和我及另几位同事离开了命运叵测的《商界名家》,我应《知音》子刊《打工》执行总编钱钧(曾为我写简历的总编室主任)之邀,来到《打工》编辑部,任《打工》下半月刊副主任。韩可弟则跟随关总去了《知音·海外版》,关总时任海外版执行总编,韩可弟任编辑部主任。而我在两年后,又兜兜转转,来到《知音·海外版》,和过去的老同事、老上司并肩作战。这也是后话。

2002年,是我的工作和精神状态都动荡不安的一年。那年年初,我将妹妹接到武汉,帮助她在我们单位附近开了一个小小的饰品店。那时期的妹妹在家没有工作,全靠妹夫一人做电工养家糊口,经济拮据,妹妹很想外出打工,但我舍不得她去其他地方,干脆让她来到武汉。那时外甥已经7岁,由我妈妈照应。

妹妹将小店照料得井井有条,每周去汉正街进一次货,虽然辛苦,但她很喜欢自己做小老板的感觉。下午我下班后,会在小店里陪妹妹,到9点左右一起回我的宿舍。和妹妹在一起的日子,恍然又回到了从前我俩相依为命的时光。世界上没有一种感情比血亲更浓。我甚至自私地希望,妹妹一直和我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2002年唯一让我振奋的事情,是单位分给我一套住房。这年4月,单位在武昌区洪山广场附近建了一个知音花园小区,四个单元,近百套住房。除一楼留做办公区之外,一至八楼全部分给员工,自1996年至2002年进入杂志社的员工都在此次分房之列(在1996年之前进社的老员工都已分房)。按照资历排名,我排在享有分房资格待遇的第21名,这样,我得以优先挑选了二单元五楼一套133平米、三居两卫的大房子。这是我在武汉奋斗四年后,获得的最大“酬劳”。

我终于在武汉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终于可以结束住单身宿舍的日子了。自然,我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知了川,他立即开心地憧憬起来:“那我以后就可以跟你去武汉生活了。”我说:“那你来装修房子吧,我还要上班,根本没时间买材料和监工。”他有些犹豫:“我请假也请不了太久,万一单位辞掉我怎么办?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工作……”我又无话可说了。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我身边。也许,在他看来,没有他的帮忙,我照样可以做得很好。这对我来说,该喜,还是该悲?

接下来,我开始了独自装修。在装修之前,我就亲自操刀,为自己的新房设计出了与众不同的装修草图——我要从门口到客厅的台阶之间铺上一条蜿蜒曲折的鹅卵石小路,既曲径通幽,又能在餐后散步,按摩足底,促进血液循环;我要在餐厅和客厅之间的错层处种上翠绿婆娑的竹子,既雅致脱俗,又能起到美观作用;我要用原木做栏杆,用粗麻绳做绳链;地板要用原色的竹地板……点睛之笔当然是阳台,不仅要有和门厅呼应的鹅卵石小路,还要有一座可以栽花种草甚至养鱼的花池;阳台的墙上应该嵌进三四个小小的花架,那是吊兰和太阳花们摇曳生姿的舞台;阳台和客厅之间,还要有一架可以折叠的屏风,正好可以展示我孤芳自赏的照片;阳台的另一头,必不可少一只可以摇晃着让我入梦的藤制吊椅……

我的设计让专业的设计师都赞不绝口,说这是一个纯田园简约风格的家,让人一回家就想到融入了大自然,全身心放松,是个理想的休憩之所。我更是对自己的新家充满期待。

之后的两个月,是我的“装修苦旅”生涯。虽然将工程半包给了装修公司,但所有材料必须亲自采购。因此,我每天中午11:40分一下班,在小吃摊上胡乱吃点东西,赶紧打车赶回家查看装修工程进度,或去采购材料,下午两点半则准时赶回单位上班。下午5:30分一下班,又赶紧回家“监工”或去材料市场。妹妹因要守着小店,她也根本没时间帮我做“监工”。为了使装修工人尽心尽力地干活儿,我还经常买西瓜、啤酒或香烟贿赂他们,希望他们将心比心,不要玩那些装修常见的“偷工减料、偷梁换柱”的伎俩。谁知,尽管如此,我还是经常被无良工人算计。

有一天,我偶尔发现,我家没用完的两大卷电线被人打包藏在一个角落里,看样子准备随时“顺手牵羊”带走。因为此前我就听装修的同事们说过,有些装修工人十分黑心,经常偷工减料、顺手牵羊拿走房主的装饰材料,再去变卖。这次,幸亏被我及时发现,我立即将此事告知了装修队长。队长称其毫不知情,但他保证这两卷电线不会让工人拿走。可我哪里想到,就因为这次“电线事件”得罪了那个电工,他在我家的整个电路工程里玩了手段——所有电路都没有接零线,火线直接进开关。略懂电路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而这一切我并不知情,直到搬家入住后才发现,由此也引发了一场我和装修公司之间的“战争”。这也是后话。

那一时期,整个知音花园一片繁忙景象,众多同事家都在赶工装修。其他同事家装修都有家人监工或帮忙,唯有我和同事韩可弟两人单打独斗。他是因为妻子回老家生孩子,父母年迈体弱,难施援手,所以我们经常搭伴去购买建材。我有一个十分要好的姐妹王佳丽,她的老公经常义务帮我和韩可弟家做“监工”,三家人经常互相帮忙。在那段焦头烂额的日子里,幸亏有同事们的互相关照帮助,才使我没有倒下。期间,我还出了一趟差,全靠佳丽两口子帮我监督现场。

有时,碰到其他正在装修的同事,他们也觉得奇怪,装修这种大事,为何我老公不来帮忙。我只能说,他工作很忙,走不开。同事同情地对我说:“装修哪是女人干的活儿啊?你这样太辛苦了。”我唯有报以苦笑。

这套房子几乎倾注了我的所有心血。两个月后,艰苦卓绝的装修工程终于完成。一切如我所愿。鹅卵石是我从小东门装饰材料市场买来的;原木和麻绳是装修队长从他的黄梅县老家寻觅来的;至于竹子,则费了一番老劲,是我出差广州时千里迢迢扛回来的;而竹子根部那十来颗大小不一的粗粝的圆石头,是我花10元一块从咸宁请人带来的……

为了寻觅和家中田园风格相配的窗帘,我和妹妹从汉正街扛回一块四米多长的风景画布,画面上是远山隐现的江南水乡,一位戴着草帽的老农牵着一条老黄牛从一座拱桥上回家,远处的山坳里正炊烟袅袅。这样的画面,可以让任何一个浮躁的心情立刻宁静如水。

客厅里的沙发和阳台上的吊椅我选择了来自香港的翡翠藤艺。虽然价格不菲,但只有它们最为适合。书房里的木书架也令我十分满意,是我从一本时尚杂志上得到的灵感,椭圆形井格状,靠墙而立,中间的格子放书,四周的格子可以摆放各种饰品,十分有个性。

当装修工程全部结束后,我和妹妹趴在地上,用抹布一寸寸地擦地板,擦完后,我俩在光可鉴人的地板上快乐地打滚。“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仰躺在地板上,我像躺在云端一样舒畅。忽然想起多年前听过的一首潘美辰的老歌《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才不会害怕……眼泪不知不觉地涌了出来——是的,我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此后,无论快乐与悲伤,终于有了一个包容和宣泄的地方;无论害怕和勇敢,终于有了一个躲藏和栖息的地方……

79

直到“十一”国庆节放假,川才来到武汉新家。看到我亲手布置的房子,他抑制不住的惊喜和愧疚。惊喜之情是不必说的,愧疚的是他没有尽到一家之主的责任。一天,也许是职业习惯,他拿出螺丝刀,打开一个个插座查看,这一看吓一跳:所有插座里居然都没有接零线,都是火线直接进了开关。如果家中电器外壳漏电,后果将不堪设想!我马上明白:这是那个无良电工的报复!因为我发现了他欲“顺手牵线”而及时阻挡了他的“财路”。

川目睹这一切,又愤怒又自责。他一遍遍地说:“如果我能来参与装修,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那个电工就是欺负你不懂……唉……”可他此时的叹息根本于事无补,我反而安慰他:“等我有时间了,会去和装修公司扯皮的。”

“十一”一过,川就回了上海。在临走前,他认真地说:“萍,我希望能来武汉和你团聚。”

“可以啊!反正这里房子也弄好了。”我淡淡地说,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这么多年的独自打拼,我已经习惯了独立。齐秦曾在一首歌中唱道——“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对我来说,前一句无所谓,后一句却深入我心。尤其是这次装修,更让我深刻体会到:有他,无他,似乎都可以。

“十一”之后一上班,我就和装修公司开始了“斗智斗勇”的较量。因为除了电路工程上的重大隐患外,我还发现了十多处原则性问题:主浴室冷热水管接反,冷水管出来的是热水,热水管出来的是冷水;浴缸方向装反(那时我正在广州出差,一切由包工头负责);客厅天花板吊顶裂缝;阳台上的花池没有涂防水层,根本不能养鱼种花,否则楼下住户阳台渗水……

没想到,装修公司对我提出的这些装修问题却推三阻四,迟迟拖着不予解决,甚至还将某些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我一气之下,以读者名义给《武汉晨报》写了一封投诉信,将这些装修问题公之于众,希望装修公司迫于舆论压力,能够尽快解决问题。谁知,这封投诉信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我经常接到莫名其妙的恐吓电话,直截了当地威胁我:“做事不要太过,我们知道你家在哪里,你进出小心点……”威胁短信也源源不断。

邪居然压正?天理何在啊?偏偏我服软不服硬。我一边去派出所报了警,将恐吓电话做了备案;一边找到律师,咨询诉讼事宜。朋友洪流是位律师,他得知我的装修遭遇,决定帮助我,他很快给那家装修公司总经理发去了一封律师函,并且和那家装修公司的总经理进行了争锋相对的谈判。也许见我们动了真格的,对方很快作出了回应。最后,按相关法律规定,装修公司双倍赔偿了我家的水电工程款。之后,我另外请电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重修了电路。

虽然获得了赔偿,但我的心情并不轻松。通过此事,我感到深深的悲哀:在我家,需要男人做的事情,都是我在做。很多时候,我是个女人。更多时候,我是个男人,必须承担一个家庭中本该男人承担的责任。

妹妹在我搬进新家不久便转让了小店,回了芜湖,因为外甥9月要开学读一年级。妹妹走后,我一人独居偌大的房子,感觉十分清冷。每夜的每夜,我除了看书,就是写作,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感到充实,才会觉得黑夜并不太长。

2002年,除了分到新房,我还获得了一个政府荣誉——被评为第三届武汉市杰出外来务工青年,政府奖励了我一个武汉市户口。我回家迁户口时,父母十分高兴。对祖祖辈辈的农村人来说,一个城市户口比什么都重要。但我却没什么太大的惊喜,在外漂泊多年,户口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迁户口时,我顺便把父母接到了武汉居住,他们看着我亲手布置的家,抑制不住的欣喜。每天,爸爸负责扫地擦地,我负责做饭,妈妈负责洗碗。离家十多年,第一次享受到久违的天伦之乐。那时候,我们已经搬到新家楼下的办公室。上班下班十分方便。我在上班时,父母经常在楼下的院子里散步,偶尔会趴在我们办公室窗户的外面朝里面看,只要看到我,脸上就会绽开菊花般灿烂的笑容。有一次,他们上楼回家后怎么也打不开防盗门,于是跑到我办公室的窗户外面,扯着脖子喊我的名字,惊动了整个办公室。我又好气又好笑,赶紧跑出去,帮他们回家开门。

可惜,大半辈子走在泥巴路上的父母实在过不惯城里人的日子。他们不习惯用门禁卡,不习惯开关防盗门,不习惯上下楼梯,不习惯听普通话,不习惯城里人的冷漠神情,不习惯没有麻将的日子……在武汉呆不了一个月,他们就闹着要回家,尤其继父,总是惦记着地里的菜,什么时候该播种了,什么时候该施肥了,什么时候该收获了……念叨个不停,一直念到我送他们回家为止。

2002下半年至2004上半年,是我的精神备受煎熬的日子,我和川的感情正在发生巨大的裂变。我们彼此都感觉到了有些珍贵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却无能为力去抓住它,或者说,并不想刻意去抓住它。我们彼此都意识到,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我们的故事也许已到该画句号的时候,但谁也不愿意主动去画那个圈。就好像,谁去画那个圈,谁就是无情的刽子手。

直到2002年底的一天晚上,川忽然主动说出了那句石破天惊的话!

同类推荐
  •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随着年龄在悠悠漫漫中增长,当年,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六零、七零后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四十不惑,甚至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在这即将老去的岁月里你会发现,我们更容易回想起那些远去的最浪漫的童年时光。当同龄人聚在一起,不再意气风发地指点着江山,而是共同回忆着我们那么多的曾经与往事,然后不约而同地感慨一句:唉!我们都老了。但是,我们曾经年轻过,我们曾经浪漫过。
  • 白面孔

    白面孔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

    《知性乃道德职责(名家文学讲坛)》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纽约知识分子观念的缩影,特里林采用了一条更宽广的途径——文学与文化的交叉研究,来应对当时的新批评主流。通过这些不同凡响的文章,特里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非同寻常的批评家形象:他充满哲学动机而尊重文本,对历史敏感而不受其束缚,受艺术的熏陶而并不崇拜它,尊崇思想而怀疑理论。书中的多数文章已作为经典被大量引用,具有重要影响。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热门推荐
  • 穷游武林

    穷游武林

    大陆分分合合,武林与朝廷共存,井水不犯河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男主天真少年,如何成为铁血将军,为何成为一门之主,为何游历大陆,为何冷漠无情,又为何孤身只影消失于人群。
  • 撩个勇者当外挂

    撩个勇者当外挂

    金手指:内啥,我要闭关更新一下系统哈魔王:要多久啊?!你还没帮我稳固这片江山嘞金手指:老子不在的时候给我狗住咯,浪死了可别怪我魔王:收到!保证完成任务!…………阿尔巴斯:魔王大人东大陆的愚民们又搞了个鬼勇者要来讨伐你了!魔王:不……不慌!阿尔巴斯:北境之主已经开始密谋什么了,各路不怀好心的“有志之士”好像也有所行动,还有……魔王:他要战,我便战!走,先收拾收拾去西大陆商量对策去!阿尔巴斯:大人这是要逃?!魔王:逃?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 超神大召唤

    超神大召唤

    光怪陆离的世界,百族通过虚空通道欲夺回一切。觉醒者们与之对抗已持续两年。这时候,某个城市当中,一名青年终是完成了觉醒。开启召唤之书,踏上超神之路。
  •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人类的文明总是在科学汇集的道路上前进,人类的生活总是在无数的发明中改变。有时候,很多发明的问世都源于一个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一次不经意的偶然失误,一次特立独行的大胆尝试……由此走进智慧之门,进入发明创造的趣味王国,使发明带来了“种豆得瓜”的科学效应。新技术的大量使用,使世界科学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发扬。本书精心编选了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讲述每一项发明的来龙去脉,描述发明者在创造过程中是如何经历无数次的探索与改进,弘扬他们艰苦耐劳与顽强执着的精神,开拓大家的视野,扩充知识,陶冶心灵,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培养我们独具特色的创造力。
  • 宠妻至上

    宠妻至上

    【一个果敢励志女和一个霸道忠犬男的极致宠文】她说,“我要的男人一定要对我忠贞,一心一意,理解我支持我适合我……”他说,“我在。”……她是首席金牌记者,独立勇敢,聪慧凌厉,赫赫声名让不少人闻风丧胆——他是举国最年轻传奇,身份显赫,冷漠霸气,人人巴结又人人畏之三分——从前她不相信爱情,从前他不亲近女人。相遇后——她骂人,他帮着她打人,他顶着她不惧危险奔赴前线采集报道,他毅然亲自披装上阵万里寻妻有人欺负她,他直接让人围了——*【小对话】“你不过就是个小记者,凭什么以为能配得上他?”“你不过就是靠父母的钱养着,你以为你多金贵?”“我跟他这么多年的感情,不是你能代替的,请你退出。”“单方面的感情,要么去找他,要么请圆润地滚出。”“你不要脸!”“抱歉忘了说,我脾气不太好,不过他喜欢。”【小片段】“阿珩,你从前没怎么和女人接触过,你不要被她骗了!以她那样的身份接近你,一定是别有居心!”厉成珩冷冷瞧她一眼,“你怎么不想想,你在我面前晃了那么多次,我怎么就不想接触你?”▲有一种相遇,是天赐良缘。▲双C,1V1,简介无能,请亲们点文阅读决定去留~
  • 问情录之尘缘

    问情录之尘缘

    类《诛仙》虐文,没啥升级打怪桥段,感情戏丰富,欢迎各位大佬品鉴。QQ书友群:46079545
  • 逆天嫡女:鬼帝,来一战

    逆天嫡女:鬼帝,来一战

    前世,高贵如她却有眼无珠,被渣男渣女伤的体无完肤、九族被灭,成为世人眼里可笑可怜的干尸血牛。重生归来,辱她者杀无赦,惩恶奴、斗恶父、虐渣虐白莲花,将一切屈辱百倍还之。她杀人、他埋尸,她放火、他灭口,强强联手,一袭凤血嫁衣行天下,问谁不怕。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修成玄帝拯救全人类

    修成玄帝拯救全人类

    末世之前,天狗噬夜,星月色变,空间动荡。千年以来,流传着一个关乎新玄帝诞生的预言。新的玄帝,可能拯救苍生,改写历史,亦可能毁灭文明,使世界陷入生灵涂炭。预言所指,亦正亦邪...在地球修行的过程中,各种修仙鬼怪,魑魅妖魔频繁出没。面对重重危机,云承星将如何修成玄帝,拯救全人类?.……本书书友群:《修成玄帝拯救全人类》书友群103771399
  • 忍经

    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