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4900000002

第2章 看完《闲话三分》的闲话

顾学颉

迩冬兄《闲话三分》报上连载既毕,将编辑出书,嘱我写序。我平生最怕为人写序,也不会写这类文章。但提到“三分”,不由得引起一点兴趣和儿时情景的追忆。因而不免也闲话一番。不过,很不像一篇正式的序言;塞责过去,也就罢了。

我和古典文学打交道,除了读“经书”之外,最早的一部作品,大概就是《三国志演义》。大约七八岁时,在私塾念书,已读完《孝经》《诗经》《左传》几部经书。每天完成老师规定的读、背、讲、温若干页的正课之后,闲着无聊,起初溜到外院去玩;腻了,很无聊,就带去一本《三国演义》,不敢公开看,就放在抽屉里,开一道缝,低着头看。石印本字极小,很费劲,还不时抬起头装作正在读书的神气,怕老师发现了受责备。《演义》是用半文半白的文字写成的,我那时的水平,勉强可以看懂,有的地方也不求甚解,马虎过去。偶尔遇上难识的字或典故及长篇大论,就跳过去不看。有时性急,不知道故事结果如何,某人死了没有,等等,就翻过几页看个究竟。不料有一天老师见我老低着头,不知在干什么,一查看发现了秘密。他倒很开明,说,正课做完了,这种书(意思是正经书,不算坏书)可以放在桌上看。他怀疑我是否能看懂,要我讲一段他听。讲完,很满意。但还要考验一下,指着书上“埋伏”二字要我讲,意思猜的还差不多,但把“埋”误认为“理”,逗得他大笑。说实在的,埋字我还是认识的,只因字小、光线暗、距离远看不清,看书时总把它当作理字马虎看过,以致闹了笑话。后来,他作为笑谈告诉我父亲。二兄仲伊怕我再弄错,换了一部大字的刻印精美、附有图像和读法的给我。好长一段时间,它成了我的“枕中鸿宝”。有时看着了迷,连觉也不睡。记得第一遍看到关羽走麦城,放下书几个月不想再看。五丈原诸葛亮之死,更为他伤心落泪。那时,还有几个比我稍大一点的伙伴,夏天乘凉,聚在一起高谈阔论,提出一些有趣的怪问题,互相质难。有人问:赤壁之战,曹营里到底是多少人马?有人问:全书里有几个人没有下落?有几个骑驴的?徐庶到曹营出过主意没有?吕布、马超、关、张谁的武艺最强?还有,为什么曹操是奸臣、大家不喜欢?等等。彼此辩论、反驳,争得面红耳赤,几乎打起架来。一次,辩论得最热烈的时候,顾不得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散伙后,一个同学才发现他的被子被人偷走了。于是,这件事成为大人们禁止我们在一起谈《三国演义》的一条正当理由。

之后好些年,外出上学,接触的书多了一些,但功课紧张,只有暑假回家,才是饱看小说的大好时光。家里有一个大园子,树木花草颇盛。我最爱在竹林旁一棵高大的苦楝树下边,放一张深黄而光滑冰凉的大竹床,床边一个大矮凳、一把茶壶、一堆书,《水浒》《红楼梦》《西厢记》、杜诗、《文选》和几本新小说,其中自然也有《三国演义》。拿一把蒲扇,躺在竹床上,信手抓起一本,无头无脑地随意看。绿荫蔽日,紫竹摇曳,蝉鸣鹊噪,凉风阵阵,真如陶渊明所说的“羲皇上人”了。困了就睡,醒了喝杯茶,再抓一本什么书,不分卷页,从中看起。有时醒来,忽然发现多了一盘母亲送来的白蜜桃、大梅子,甜酸香脆,饱餐一顿之后,又继续看。这些书,翻来覆去,也不知看了多少遍,有些片段,当时还能背诵,但很少是从第一页看到末尾的。这时,理解、欣赏能力略比以前高了一点。这种非常有趣的读书方式和环境,是我一生中最难忘记并经常忆恋的。十年浩劫中,在干校将“奉命退休”时,曾有句云:“此日真堪隐,平生恋晓园。”——晓园,就是上述的我父亲营建的那个园子;而所恋的,主要是那些花花草草,尤其令人忆恋的是那个幽静恬淡的环境和默默的慈爱。——直到大学毕业,在十几架日本飞机盘旋轰鸣之下才离开这个地方,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也根本不可能再见到它了!而《三国演义》,在我脑子里,也逃走得无影无踪了。

也真巧,事隔多年,解放初,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不久,文化部调我去工作。没料到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整理《三国演义》出版。这时才又想起阔别多年的这位“好友”。叫我整理,其实是看校样,在校样上做点修修补补的工作。我接手之前,已有人大笔一挥,在原书上掐头去尾,大删大改,面目全非。我认为这不是办法,坚持恢复毛宗岗本原貌。但版已排好,领导同志叫我适当地恢复较明显、重要的部分,“后人有诗赞曰”之类的诗已删去就算了。但我仍尽量保持原貌,一些大家的诗也恢复了一些,并作了一点极简单的注释。由于出版部门和工厂催着快印,过期要罚款,来不及详细校订就匆匆问世,这就是解放后《三国演义》第一版的经过。

因为我与新版有关,报刊约写文章,评介该书。于是接连写了长长短短几篇文章;各地也相继登载了讨论此书的论文,出版社还编印过一本研究论文集,算是解放后研究《三国演义》的一次小小高潮。但它的命运,不及《水浒》行时,更比不上红得发紫的《红楼梦》。十年浩劫,戏看八样板,书读一《红楼》,它虽没像《水浒》被打成“反革命”,但也遭到冷落,“靠边站”了许多年。

“物极必反”,大约还有几分道理。最近几年,《三国演义》继《水浒》《红楼梦》之后,似乎又有点儿转运了。各地组织学会、研究会,可惜我年老身体不好,未能前往参加,也没有精神再写文章。预料今后《三国演义》的研究工作,必将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就我自己来说,和这部小说的因缘,从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从七八岁的小孩到七十多岁的老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人嘛,饱经忧患;书嘛,历尽沧桑。值得庆幸的是,人和书似乎有着同样的命运——借用陈后山的一句诗:“向老逢辰意有加”。谨在此预祝这部名著的光辉长在!上面写了许多,还不曾谈到本题,现在言归正传,仍然得从幼年看《三国演义》说起。

话说自从老师许可公开看书以后,经过反复阅读谈论,脑子里产生了一些问题;还听人说,故事都是瞎编的、假的,也有人不同意。一天,在父亲的书橱里,偶然发现一部名叫《三国志》的大书,翻开一看,显然与我看的《三国演义》不同;但曹操、诸葛亮、关羽等人的名字又都在内。便就《演义》中那些疑难在这部书里寻找,求得对证。翻来翻去,有找着的,也有几天也找不出的;还有许多句子看不懂,只得作罢。——可以说,后来我搞古典文学,搞点小考证,兼读一些史籍的兴趣、爱好,除了别的因素以外,《三国演义》作了我的无形的启蒙“向导”。

年龄稍大以后,略知道文和史,历史小说和正史的联系和区别,文艺中的真实和虚构的关系,因而具体想到《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评论。章学诚“七实三虚”的说法对不对呢?如果再从文学技巧、典型塑造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虚构?如果再问:哪些是虚中有实,哪些是实中掺虚?如果还问:哪些虚、虚得好,有助于典型形象的丰满?哪些虚、虚得坏,有损于故事情节的完整?还有:陈志和裴松之注的原始材料,作者采用了哪些?摒弃了哪些?张冠李戴挪用了哪些?为什么?还有:历代民间传说资料,戏剧、说话资料,作者又汲取了哪些?另外,一些人物的年龄、性格、行为、社会关系、言谈笑貌等等,有真有假,或增或省,一一又如何?这些,我统统无法回答。

这样看,要答复这些问题,要既懂史又懂文,既搞一点文艺理论,又搞一点小考证;还要亦庄亦谐,且文且白,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谈出来人家心里服,写出来人家喜欢看。不能板起面孔搞考证,不能枯燥无味讲理论,更不能游谈无根、油腔滑调,专门玩弄噱头。可见:难矣哉!

正在《三国演义》研究进入新的高潮之际,很有幸,陈迩冬兄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记得前几年他同我谈过想写三国闲话的事。后来忽然在《光明日报》看见他的大作《闲话三分》连载,又在《团结报》看见他写《三分支话》。“三分”这个词儿,诸葛亮《出师表》已开始用。迄后,唐宋诗人词人都常用。宋元说话人中还有专门“说三分”的。仅看报上的题目,他不用《三国演义》而用“三分”,就知道他的用意和写法,是兼指史实与小说的,是要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结合起来谈的。果然,一篇又一篇证实了我的看法,一篇又一篇解答了过去存在已久的一些疑问。他用轻松的笔调,闲谈的方式,生动活泼,结构灵便,一篇讲一件事,自成单元,联合成书,又首尾完具,让人看起来有趣味,放下书有想头,深入浅出,亦文亦史,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案头清供。

同类推荐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论语演义(一)

    论语演义(一)

    《论语》可说是中国第一书,华人社会从孩提起即深受其影响,八岁读触动情思,八十岁时再读仍觉隽永无穷。人生在世,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二十章一万六千多字几乎谈遍,句句精练到位,若能虚怀体悟,真诚实践,确可身心受益。因近代西化浪潮冲击,当代世变酷烈,人心失守,不少人又重新探究审理。然而,《论语》智慧的真相一般人依旧未明。《论语》为四书之首,以孔子思想为核心,义理涵盖《大学》《中庸》,并启发后续的《孟子》思想。不通《五经》,不会真正了解《论语》所言为何,孔子那些因机触发、自然流露之语,若熟悉经旨,便可知其所谓,豁然贯通。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恕我直言

    恕我直言

    《恕我直言》汇集了李镇西老师近两年来关于教育、社会热点的思考评论,比如《我们正在毁灭我们本来追求的美好》《我为郎平叫好,也为傅园慧喝彩》《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最好的学校要招最好的学生?》等,其中不少文章还引起过不小的反响乃至争议。思考必然会伴随着争议,甚至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就没有思想的诞生。他希望观点的碰撞能成为君子之交的常态。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热门推荐
  • 尼玛!医神你不要这么冷

    尼玛!医神你不要这么冷

    我宁愿留在你方圆几里,至少能感受你的悲喜,在你需要我的时候就能陪你。我在你不要的世界里,何苦不找个人来代替,可惜我谁劝都不听……这其实是一个阴沉医生老师带着一个迷糊医学生的故事。
  • 尘烟阁之弑月

    尘烟阁之弑月

    磁极倒转现象引发的末世灾难背后,竟是星球互噬之争的序幕。与地球性命相连的生灵,想要存活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弑月!殷雪怜:我曾经很喜欢仰望这片蔚蓝的天空,现在却是憎厌这层笼罩四方的天幕。
  • 赌徒笔记(我的传奇人生)

    赌徒笔记(我的传奇人生)

    一个有理想的文艺青年九万,因不会打牌相亲被拒,从此走向赌博之路。从一无所知的新手,到身怀绝技、一夜豪赌千万的老千王,令各大地下赌场的大小赌徒、老千们闻风丧胆。大起大落的刺激人生,是一群群疯狂老千的众生相缩影:欺诈、争斗、圈套,输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岁月、亲情、人性……
  • 可久可久可长长久久

    可久可久可长长久久

    一个颜狗学霸和一个暖酷学霸的治愈故事——你真好看啊!嗯。哥们儿!想什么呢?哥们儿!你想什么呢?一个低调校霸和一个三好青年的爱情故事——校霸前一秒撂狠话——先说好打人不打脸!后一秒三好青年一来,立马小声打结巴。他要是没说换,你就做我同桌吧!我不是替她解释,只是不想你难过。我喜欢的人,不由得让别人说不要。我要了的,就是最好的!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龙族之孤零雪寒

    龙族之孤零雪寒

    鳞片一点一点地剥落,露出的嘴角笑容仿佛还在盛开,一丝丝满足落入他的眼帘,抱着她的手臂止不住的颤抖,他终于明白了她看他眼神根本不是臣子对君王,而是……恋人般的依恋和满足啊。他放声嚎哭,辽阔的冰原上,古朴的梆子声还在响起,宛如一曲古老的葬歌,飘洒的白雪如同给葬礼的主角披上了寿衣。青黑的龙血宛如滴入了石子的平静湖泊,将这一切的平静打破,他最终张开了血淋淋的龙翼,鳞片布满了面庞,脸上的悲伤使面容的龙鳞扭曲,像是一个索命的恶鬼。可恶鬼抱着的女孩,圣洁着如同绽放的睡莲,嘴角天使般的笑容,与抱着她的恶鬼引起强烈冲突。可天使永远只是闭着眼,她再也醒不过来了,一把利刃贯穿了她,仿佛将圣洁的天使钉上了十字架。疯狂流动的死亡气息湮灭一切生的气息,所有领域内的事物染上了死灰色,恶鬼催动着他的权能,要用这天地,以及一切来不及的逃脱的生物,给怀里的天使做棺!
  • 极道飞升

    极道飞升

    新书《超神道术》已经上传,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灵气复苏百年,天地发生巨变,野外妖王横行,海中巨兽如雨,人类不得不龟缩在基地市中,艰难求存。时至此刻,故纸堆中的功法秘籍,重新焕发生机……古董名画,显露神迹……各处遗迹,陆续现世……乱世少年,偶获神奇灵珠,助他推演功法,提升境界,超脱极限,一飞冲天…………建了一个书友群,有兴趣的可以加下:181938106
  • 欢乐家加家

    欢乐家加家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战场,那女人多了的地方呢?那简直就是战火连天,一天不得消停!
  • 毒妃逆袭:巅峰召唤师

    毒妃逆袭:巅峰召唤师

    神级魔法难求?顶级神兽难寻?至尊毒术难学?珍奇异宝难得?紫夕勾勾手指:“这些分分钟值得拥有,从废物到天才的逆袭就是这么自信!”本该就此踏上人生巅峰,找个高富帅,升任大盟皇,却引来各路妖孽挡住去路……紫夕眯起眼眸:“不管劫财还是劫色,保证你们哭的很有节奏!”(群【萌杀派】18031685,微博搜索霜月眸可关注)
  • 最受欢迎下饭菜

    最受欢迎下饭菜

    《美食天下第1辑:最受欢迎下饭菜》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