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3000000006

第6章 俞平伯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题解】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清代朴学大师俞樾的曾孙。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红学家,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享誉文坛,后与胡适并称为“新红学派”的创始人。

这篇散文选自俞平伯的散文集《俞平伯散文》。全文记叙了作者和朱自清先生两人一次在秦淮河游玩的经历。由于当时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低潮期,因而大部分知识分子(包括作者在内)在思想上感到非常迷惘。在这篇充溢着怅惘之感的散文中,作者丝毫没有掩饰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我们从文字中明显可以感知到作者那种欲借秦淮之游来慰藉自己那颗孤寂的灵魂的强烈的精神渴求。但是山水声色之乐,根本不能彻底缓解作者精神上沉重的苦闷,最后只能是得到一个乘兴而去,惆怅而归的结局。此外,这篇散文在遣词造句方面,汲取了明代小品文的某些长处,语言比较古朴、凝练、空灵。同时,细腻柔婉的细节描写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分析熔为一炉,使得该文的情与思、热与冷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我们消受得秦淮河[1]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

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踅上[2]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3],就懒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郁蒸[4]的江南,傍晚也还是热的。“快开船罢!”桨声响了。

小的灯舫初次在河中荡漾,于我,情景是颇朦胧,滋味是怪羞涩的。我要错认它作七里的山塘;可是,河房里明窗洞启,映着玲珑入画的曲栏杆,顿然省得身在何处了。佩弦[5]呢,他已是重来,很应当消释一些迷惘的。但看他太频繁地摇着我的黑纸扇。胖子是这个样怯热的吗?

又早是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姐妹们所熏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密匝匝[6]的绮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蜜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哪里论到哀嘶。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

在利涉桥[7]边买了一匣烟,荡过东关头,渐荡出大中桥了。船儿悄悄地穿出连环着的三个壮阔的涵洞,青溪夏夜的韶华[8]已如巨幅的画豁然而抖落。哦!凄厉而繁的弦索,颤岔而涩的歌喉,杂着吓哈的笑语声,劈拍的竹牌响,更能把诸楼船上的华灯彩绘,显出火样的鲜明,火样的温煦[9]了。小船儿载着我们,在大船缝里挤着,挨着,抹着走。它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灯火。

既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窟,谁不笑笑呢!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看!初上的灯儿们的一点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来,把河水都皴[10]得微明了。纸薄的心旌,我的,尽无休息地跟着它们飘荡,以至于怦怦而内热。这还好说什么的!如此说,诱惑是诚然有的,且于我已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记。至于对榻的那一位先生,自认曾经一度摆脱了纠缠的他,其辩解又在何处?这实在非我所知。

我们,醉不以涩味的酒,以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怪异样的朦胧。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淡到已不可说,已不可拟,且已不可想;但我们终究是眩晕在它离合的神光之下的。我们没法使人信它是有,我们不信它是没有。勉强哲学地说,这或近于佛家的所谓“空”,既不当鲁莽说它是“无”,也不能径直说它是“有”。或者说“有”是有的,只因无可比拟形容那“有”的光景;故从表面看,与“没有”似不生分别。若定要我再说得具体些:譬如东风初劲时,直上高翔的纸鸢[11],牵线的那人儿自然远得很了,知她是哪一家呢?但凭那鸢尾一缕飘绵的彩线,便容易揣知下面的人寰中,必有微红的一双素手,卷起轻绡的广袖,牢担荷小纸鸢儿的命根的。飘翔岂不是东风的力,又岂不是纸鸢的含德;但其根株将另有所寄。请问,这和纸鸢的省悟与否有何关系?故我们不能认笑是非有,也不能认朦胧即是笑。我们定应当如此说,朦胧里胎孕着一个如花的幻笑,和朦胧又互相混融着的;因它本来是淡极了,淡极了这么一个。

漫题那些纷烦的话,船儿已将泊在灯火的丛中去了。对岸有盏跳动的汽油灯,佩弦便硬说它远不如微黄的灯火。我简直没法和他分证那是非。

时有小小的艇子急忙忙打桨,向灯影的密流里横冲直撞。冷静孤独的油灯映见黯淡久的画船头上,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茉莉的香,白兰花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微波泛滥出甜的暗香,随着她们那些船儿荡,随着我们这船儿荡,随着大大小小一切的船儿荡。有的互相笑语,有的默然不响,有的衬着胡琴亮着嗓子唱。一个,三两个,五六七个,比肩坐在船头的两旁,也无非多添些淡薄的影儿葬在我们的心上——太过火了,不至于罢,早消失在我们的眼皮上。谁都是这样急忙忙的打着桨,谁都是这样向灯影的密流里冲着撞;又何况久沉沦的她们,又何况飘泊惯的我们俩。当时浅浅的醉,今朝空空的惆怅;老实说,咱们萍泛的绮思不过如此而已,至多也不过如此而已。你且别讲,你且别想!这无非是梦中的电光,这无非是无明的幻相,这无非是以零星的火种微炎在大欲的根苗上。扮戏的咱们,散了场一个样,然而,上场锣,下场锣,天天忙,人人忙。看!吓!载送女郎的艇子才过去,货郎担的小船不是又来了?一盏小煤油灯,一舱的什物,他也忙得来像手里的摇铃,这样丁冬而郎当。

杨枝绿影下有条华灯璀璨的彩舫在那边停泊。我们那船不禁也依傍短柳的腰肢,欹[12]侧地歇了。游客们的大船,歌女们的艇子,靠着。唱的拉着嗓子;听的歪着头,斜着眼,有的甚至于跳过她们的船头。如那时有严重些的声音,必然说:“这哪里是什么旖旎风光!”咱们真是不知道,只模糊地觉着在秦淮河船上板起方正的脸是怪不好意思的。咱们本是在旅馆里,为什么不早早入睡,掂着牙儿,领略那“卧后清宵细细长”[13];而偏这样急急忙忙跑到河上来无聊浪荡?

还说那时的话,从杨柳枝的乱鬓里所得的境界,照规矩,外带三分风华的。况且今宵此地,动荡着有灯火的明姿,况且今宵此地,又是圆月欲缺未缺,欲上未上的黄昏时候。丁当的小锣,伊轧的胡琴,沉填的大鼓……弦吹声腾沸遍了三里的秦淮河。喳喳嚷嚷的一片,分不出谁是谁,分不出哪儿是哪儿,只有整个的繁喧来把我们包填。仿佛都抢着说笑,这儿夜夜尽是如此的,不过初上城的乡下佬是第一次呢。真是乡下人,真是第一次。

穿花蝴蝶样的小艇子多倒不和我们相干。货郎担式的船,曾以一瓶汽水之故而拢近来,这是真的。至于她们呢,即使偶然灯影相偎而切掠过去,也无非瞧见我们微红的脸罢了,不见得有什么别的。可是,夸口早哩!——来了,竟向我们来了!不但是近,且拢着了。船头傍着,船尾也傍着;这不但是拢着;且并着了。厮并着倒还不很要紧,且有人扑冬地跨上我们的船头了。这岂不大吃一惊!幸而来的不是姑娘们,还好。(她们正冷冰冰地在那船头上)。来人年纪并不大,神气倒怪狡猾,把一扣破烂的戏折,摊在我们眼前,让细瞧那些戏目,好好儿点个唱。他说:“先生,这是小意思。”诸君,读者,怎么办?

好,自命为超然派的来看榜样!两船挨着,灯光愈皎,见佩弦的脸又红起来了。那时的我是否也这样?这当转问他。(我希望我的镜子不要过于给我下不去。)老是红着脸终究不能打发人家走路的,所以想个法子在当时是很必要。说来也好笑,我的老调是一味的默,或干脆说个“不”,或者摇摇头,摆摆手表示“决不”。如今都已使尽了。佩弦便进了一步,他嫌我的方术太冷漠了,又未必中用,摆脱纠缠的正当道路惟有辩解。好吗!听他说:“你不知道?这事我们是不能做的。”这是诸辩解中最简洁,最漂亮的一个。可惜他所说的“不知道”来人倒真有些“不知道!”辜负了这二十分聪明的反语。他想得有理由,你们为什么不能做这事呢?因这“为什么!”佩弦又有进一层的曲解。哪知道更坏事,竟只博得那些船上人的一哂而去。他们平常虽不以聪明名家,但今晚却又怪聪明,如洞彻我们的肺肝一样的。这故事即我情愿讲给诸君听,怕有人未必愿意哩。“算了罢,就是这样算了罢!”恕我不再写下了,以外的让他自己说。

叙述只是如此,其实那时连翩而来的,我记得至少也有三五次。我们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打发走路。但走的是走了,来的还正来。我们可以使它们走,我们不能禁止它们来。我们虽不轻被摇撼,但已有一点杌陧了。况且小艇上总载去一半的失望和一半的轻蔑,在桨声里仿佛狠狠地说,“都是呆子,都是吝啬鬼!”还有我们的船家(姑娘们卖个唱,他可以赚几个子的佣金。)眼看她们一个一个的去远了,呆呆的蹲踞着,怪无聊赖似的。碰着了这种外缘,无怒亦无哀,惟有一种情意的紧张,使我们从颓弛[14]中体会出挣扎来。这味道倒许很真切的,只恐怕不易为倦鸦似的人们所喜。

曾游过秦淮河的到底乖些。佩弦告船家:“我们多给你酒钱,把船摇开,别让他们来噜苏。”自此以后,桨声复响,还我以平静了,我们俩又渐渐无拘无束舒服起来,又滔滔不断地来谈谈方才的经过。今儿是算怎么一回事?我们齐声说,欲的胎动无可疑的。正如水见波痕轻婉已极,与未波时究不相类。微醉的我们,洪醉的他们,深浅虽不同,却同为一醉。接着来了第二问,既自认有欲的微炎,为什么艇子来时又羞涩地躲了呢?在这儿,答语参差着。佩弦说他的是一种暗昧的道德意味,我说是一种似较深沉的眷爱。我只背诵岂明君的几句诗给佩弦听,望他曲喻我的心胸。可恨他今天似乎有些发钝,反而追着问我。

前面已是复成桥。青溪之东,暗碧的树梢上面微耀着一桁的清光。我们的船就缚在枯柳桩边待月。其时河心里晃荡着的,河岸头歇泊着的各式灯船,望去,少说点也有十廿来只。惟不觉繁喧,只添我们以幽甜。虽同是灯船,虽同是秦淮,虽同是我们;却是灯影淡了,河水静了,我们倦了,——况且月儿将上了。灯影里的昏黄,和月下灯影里的昏黄原是不相似的,又何况入倦的眼中所见的昏黄呢。灯光所以映她的秾姿,月华所以洗她的秀骨,以蓬腾的心焰跳舞她的盛年,以饧涩的眼波供养她的迟暮。必如此,才会有圆足的醉,圆足的恋,圆足的颓弛,成熟了我们的心田。

犹未下弦,一丸鹅蛋似的月,被纤柔的云丝们簇拥上了一碧的遥天。冉冉地行来,冷冷地照着秦淮。我们已打桨而徐归了。归途的感念,这一个黄昏里,心和境的交萦互染,其繁密殊超我们的言说。主心主物的哲思,依我外行人看,实在把事情说得太嫌简单,太嫌容易,太嫌分明了。实有的只是浑然之感。就论这一次秦淮夜泛罢,从来处来,从去处去,分析其间的成因自然亦是可能;不过求得圆满足尽的解析,使片段的因子们合拢来代替刹那间所体验的实有,这个我觉得有点不可能,至少于现在的我们是如此的。凡上所叙,请读者们只看作我归来后,回忆中所偶然留下的千百分之一二,微薄的残影。若所谓“当时之感”,我决不敢望诸君能在此中窥得。即我自己虽正在这儿执笔构思,实在也无从重新体验出那时的情景。说老实话,我所有的只是忆。我告诸君的只是忆中的秦淮夜泛。至于说到那“当时之感”,这应当去请教当时的我,而他久飞升了,无所存在。

……

凉月凉风之下,我们背着秦淮河走去,悄默是当然的事了。如回头,河中的繁灯想定是依然。我们却早已走得远,“灯火未阑人散”;佩弦,诸君,我记得这就是在南京四日的酣嬉,将分手时的前夜。

【注释】

[1]秦淮河:南京第一长河。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其中内河在南京城中,是十里秦淮最繁华之地。

[2]踅上:踅,音xué;踅上,登上。

[3]画舫:舫,音fǎng;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4]郁蒸:闷热。

[5]佩弦:“佩弦”指朱自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作家、学者。

[6]密匝匝:匝,音zā;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

[7]利涉桥:原位于南京市桃花渡口。清顺治三年,金云甫见桃花渡口边溺死的人太多,于是就自己出资建了一座木桥,当时的太守李正茂亲自题名为“利涉桥”,意为利于涉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座桥被拆除。

[8]韶华:美好的时光。

[9]温煦:煦,音xù;温煦,温暖、暖和。

[10]皴:音cūn,打皱,皱缩。

[11]纸鸢:鸢,音yuān;纸鸢,风筝。

[12]欹:音qī,歪斜不正。

[13]“卧后清宵细细长”: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诗,前一句是“重帷深下莫愁堂”。这首诗写女主人公在深夜追思往事,独自相思。

[14]颓弛:颓,音tuí;颓弛,脱落。

同类推荐
  • 消费记忆与叙事:新世纪文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消费记忆与叙事:新世纪文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消费作为研究当下文学叙事的切入点,对新世纪十年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以及文学批评等进行考察。其中既有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与同情,也有对研究主体个人立场的坚持;既有对全球化语境中文学现象的介入,也有对亘古不变的天道人心的追问。
  • 我歌唱的理由

    我歌唱的理由

    27位国宝级诗人,冯至、北岛、卞之琳等27位灵魂译者,再现20世纪诗歌版图。六十多年,近四百期,日积月累,《世界文学》无疑已经绘制出一幅世界诗歌地图。依照车前子的说法,一个诗人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那么,编选《我歌唱的理由》,就有点像是诗歌联合国召集了一场诗歌国际会议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编选过程中,我们既注重经典性,又看重代表性和丰富性,既注重诗人地位,同样也重视译诗水准。译者中大多是一流的诗歌翻译家,其中许多身兼诗人和译者双重身份。一流的诗人,一流的诗作,一流的译笔,成就一本别具魅力的诗选集。这起码是我们的艺术追求。
  •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京大学的历史源头在哪里?其思想轨迹大体如下:(一)1918、1925年,蔡元培校长两次讲到:中国古代太学是近代新北大的“高曾祖”;(二)1925年蒋梦麟代校长判定:本校由国子监改为京师大学堂;(三)1948年胡适校长提出:北京大学是历代“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四)1964年前后,陆平校长提出: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考英美是北大三大办学方针;(五)20世纪60年代和1982年,冯友兰讲: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六)1987年,任继愈指出:北大源头应追溯到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开办太学;(七)20世纪80、90年代,季羡林在北大九十周年校庆时提出:北大历史应从国子监创办算起,还可上溯到汉代太学;(八)1986、1988、1997年,萧超然反复讲:北大源头可直接上溯到代代相传的晋代国子监;(九)1998年,我提出:北大最初历史源头是公元前124年西汉太学创立,直接源头是古代北京地区的太学和公元947年辽南京太学、1287年元大都国子监。
  •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典藏)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典藏)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典藏)》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松山大战

    松山大战

    松山,是血腥和悲壮的象征。它的故事已经变得遥远而模糊,传说它下面埋藏着无数的武器和财宝……五十年前的松山大战,是武力的拼搏,更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较量。该书27万字,再现1944年夏秋时节中国远征军收复松山之役的血战历程,为段培东先生所著“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
热门推荐
  • V家次元日志

    V家次元日志

    洛天依:「老V这是哪里啊?」初音未来:「天依妳怎么也来这里了??」阿绫:「安啊天依,老V带我们来到这里肯定是有深意的,不过他人跑到哪里去了???」V家成员身在何方?老V又是什么情况?等待他们的是奇遇?还是危机?但至少也可以确定的是,V家所有人都在舞台中央。(新人第一次写书,如有不好请轻喷)(不了解V家的人照常食用)
  • 诸天悍将群

    诸天悍将群

    “孔明,听说你有一招草船借箭?敢接我飞将军一箭否?”“啥?五虎将要跟我拼酒?让我敬三杯酒先。上敬战死的英灵,下敬涂炭的生灵,中间的敬人世间的良心!”“什么,江东天险难越?!,柱子,把我的意利炮拉来!”穿越三国时代,偶获诸天悍将群,带着一群桀骜不驯的悍将大佬,征服一个又一个诸天。
  • 神能大风暴

    神能大风暴

    2598年,地球迎来大劫。源自异域名为“神能粒子”的神秘物质,透过空间裂缝,涌入地球,导致地球上的环境,发生天翻地覆的大灾变……无论是人类、鸟兽,还是海洋生物,都因为吸收了神能粒子携带的神秘力量而产生变异,变得强大……罗小岩本是当代一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大学毕业后,与一家游戏公司签下了长约,靠编写程序代码度日,后因意外穿越到了地球未来的神能时代……且看罗小岩如何借穿越礼包“智卡系统”的辅助,在神能时代的地球,大展身手,……
  • 魔力归来

    魔力归来

    这是一本送给80,90,00,还有很多70后的怀旧书。如果喜欢玩重装机兵,如果对红狼有深刻映像的,可以打开看一看。提前说一句,这本书是慢热,可能要看到6万字左右吧。总之一句话!这本书送给我们所有的、热爱重装机兵游戏的朋友们!大家一起来怀旧吧!(前期30万字单主角,之后开始POV写法。本人是一个执着的人,立志在中国写出一条真正的POV文字道路!)
  • 解禁时光之北

    解禁时光之北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那些游走的风,路边的景,命中的人。还有什么,是我记得的呢?
  • 嘿卡布小姐

    嘿卡布小姐

    一个有着大大的眼睛,性感的厚嘴唇,乌黑的亮发,但是却有一张超大的大饼脸,不时尚,不前卫,超没自信的女孩。她,是一个宅女,从不爱打扮自己。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小说。她,是一个作家,却从不向人说起。在一家咖啡店里做着毫不起眼的服务生。她,是一个双鱼座女孩,爱幻想。但是,却并不奢望帅气的王子。没有自信,见到男人就说不出话的害羞女生……会有怎样的奇遇呢?她的那个他,又会是怎样的人呢?会是……他吗?
  • 以你的世界为名

    以你的世界为名

    金梦说,如果没有白漾,她的世界不会有任何色彩;白漾说,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你的后半生我不会缺席。从此,她的命运轨道因他偏移;从此,他成为她不可缺失的守护星。家族斗争,他帮她;身处危难,他护她;常说日久生情,最后他为她倾情。百年爱恋,温暖的不只是她的心,而是她的全世界。
  • 锦年识得风尘

    锦年识得风尘

    中央广场,玫瑰花,直升机,吉他,群演……万事俱备,只欠封忱。今天的封忱还是摸不着头脑。他被楚墨瑾蒙眼绑着,莫名其妙的被带到个地方。一睁眼,差点没瞎。泡泡环绕着他,粉莹莹的大屏幕,是直白的“封忱宝贝儿”,大批人捧着玫瑰花,在婚礼进行曲中跳着轻快的舞。盘旋上空的直升机将粉色花瓣洒满中央广场。楚墨瑾翘着二郎腿,拨弄着吉他,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神经病。全都是神经病。楚墨瑾单膝下跪了,跟他求婚了,不不不,是跟他求娶了。忍不住揽她入怀,一遍遍说着“我爱你。”他可能也神经病了吧。
  • 灵市武都

    灵市武都

    外族入侵,灵气复苏,能人异士崛起,丛林法则不再受制于丛林。陆元意外获得系统,为生存而拼,为正义出手,为守护世界和平而战。
  • 龟仙

    龟仙

    一个修真资源枯竭期的修炼传奇。 ~ ~ ~ ~ ~书友群:82727832(感谢烟火童鞋)42776488 另有:《我的身体有神兽》《重生在杀戮空间》《生死试练》《混在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