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3500000001

第1章 安守宁静的美好(代序)

我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小城固原,就在六盘山脚,一抬头,西南边的山影像一道沉默的屏障,它总是遮挡住我试图远望的视线,却给内心投射下一道温暖的依靠。二十九年前,我在六盘山另一边的西吉乡里生活,从孩提到求学,到就业,工作的单位从乡村小学、中学到乡政府,变了又变,但都是在六盘山的西边活动。接下来的六年,脚步被自己牵引到了固原,这里已经是六盘山的东麓了,这座安静地俯卧在六盘山脚根下的小城,它朴素,落后,沉默,厚重。一抬头就能看到卧雪的六盘山顶。目光远眺,心思流转,生活变换,心情变迁,三十不惑,我和我的生活、文字都经历着时代的变迁。时代是大时代,变迁是小变迁,一个人内心的经历和变迁更是浮尘一般的微小。可是我常常耽于一个人的小变迁。这种变迁更直接,更让我纠结和沉溺。常常,我会望着高处纯粹的蓝天,和蓝天下苍远的群山,一边远眺一边幻想,幻想很多事情,这源于我对自己手底文字的思考和疑惑。

这个冬天,西海固比较冷,最低温度逼近历史最低纪录。六盘山顶自从驮上第一抹白雪开始,那一片白就再也没有彻底消失过,一直白皑皑地背了一个漫长的冬。在寒气蔓延中,我打理工作、生活之余,一有时间就审视着自己的文字。我觉得这时候的自己很滑稽,是个可笑的角色,看那些文字的目光和心态,就像一个母亲在打量自己长得不怎么样的孩子,心里一个劲儿犯嘀咕,我应该还能把他们创造得更好看一点啊,怎么就这副歪瓜裂枣的嘴脸了?嘀咕归嘀咕,嘀咕完了,左右端详,还是觉得从心眼里有一份儿偏爱,毕竟是自己生出的孩子嘛,再丑,也舍不得拿去喂狼。

之所以清晰地记得最初拿起笔开始写作的那个时间点,是因为那一年很特殊,2000年,千禧之年,当时我十八岁。很欣慰,我竟然用那样的方式为自己的青春年华留下了一个注脚。有时候觉得苦,涩,迷惑,也曾中断,也曾犹豫,岁月无伤,时间流淌,所幸离开的时间总是不长,很快又会重新回来,循着文字的馨香回到那条熟悉的小路上,固执地,勤恳地,快乐地,不知所求地,读,写。去年在多次文学活动的发言中我说我已经写了十五年了,已经写了十五年了。而如今,这个数字需要再次更新,十五年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是十六年。十六年,要是把每一年的时光展开了,摊在眼前,一年又一年地排下来,几乎所有的日子里,都深深浅浅不同程度地刻画下一个挚爱文字的女子的内心痕迹,思索,想念,苦恼,喜悦,渴望,暗哭,向往,都是秘密。所有伴随文字的因素,都是秘密。

因为文字,我觉得写作者要比一般人更多地承受内心的沧桑。这些看不见的,细碎的沧桑,却蚕儿吞噬桑叶一般一天天一月月地侵蚀着心,面对巨大的时代,面对纷杂的人世,有时候觉得要用文字去切入去抒发去思索,是一件艰难万分的事情。这样的问题是不能多想的,想多了,就有种虚幻的无助和四顾茫然的孤独。也许这样的感觉,是每个书写者都会面临的难题,每个人都会挣扎在自己设定或者难以摆脱的泥淖里。我只能越发地冷静,让自己沉入一种越来越安静的境地里,用完全安静下来的目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将打动内心的人物和事件慢慢地咀嚼,剖解,在纷扰繁复的表象之下,探索幽暗处属于人内心的柔软和光泽。

我想固执地写我熟悉的,难舍的村庄和人与事,近期的系列短篇《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1990年的亲戚》《1992年的春乏》《1986年的自行车》,还有《一抹晚霞》等,所有的文字都始终围绕西海固,围绕我稔熟的乡村。但是如今书写乡村,明显要比书写城市难度大,因为当下的乡村已经远远不是我们最初生长、生活、熟悉的那个乡村,社会裂变的速度和纵深度早就渗透和分解着乡村,不仅仅是表面的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还有纵深处的隐秘的变迁,包括世态、人心、乡村伦理、人情温度……乡村像一个我们熟悉的面具,一不留神,它已经变得让我们感觉面目全非和陌生难辨。而在意识里,却对乡村寄予了我们最初成长岁月里的美好和情感,现在我们还以这样的尺幅去衡量乡村,无疑现状会让我们失落。这种落差,怎么在文字里呈现?怎么叩问追索乡村失落的东西?又怎么重新发现、讴歌和守望乡村?

这一命题,随着我一直书写的那个村庄扇子湾的搬迁,很直接很残酷地逼到我面前了。还是围绕着扇子湾,还是写扇子湾的人和事。但是此刻的扇子湾,和西海固部分村庄一样,正经历着被移民搬迁的命运。被移民的村庄有着大同小异的特征,位居深山,交通不便,干旱缺水,生活苦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家只能抛弃了这深山褶皱里的村庄,搬到川区靠近黄河水的地方去。扇子湾四十来户人,分好几次搬迁,被分作劳务移民和生态移民。大家习惯了几辈人种地的生活方式,现在搬过去住廉租房,进工厂打工,据说只要能下苦,还是可以过好日子的。但是大家更希望能分给自己一点土地,感觉有了土地耕种心里才能踏实。所以乡亲们不愿意走劳务移民的路,而是等待着能被安排到生态移民的名单里。所以,从2010年开始,这个村落的人就处在一种等待中。命运会怎样,一时不知道。由于随时会搬离,所以各种建设活动全部停止,只有好一点的土地还耕种着。村庄迅速败落下去。我隔段日子回去看奶奶,每一次都能看到村庄的沧桑和破败。扇子湾的消失是迟早的问题,我们谁都没有能力挽救。看着日渐塌陷的老屋,家门口弯了腰的老杏树,老坟院里不断低矮下去的爷爷和弟弟的坟堆……一个在扇子湾出生、长大的生命,我能挽留些什么呢?一方面密切关注着乡亲们的当下,另一方面,禁不住去回忆。沿着记忆的小路往回走,回到了二十几年前的扇子湾,看到了从前的土院子、白木门、土窑洞、太爷爷、外祖母、小黑驴、红乳牛、羊群、芦花鸡、黑狗……每一个寻常的日子,和一日三餐中离不开的菜肴。我能做什么?除了不断地徘徊、伤怀,只能书写,让这缕馨香借助着文字扩散,让我的怀念和挽留变得温暖。

在首届“黄河文学”散文比赛中的二等奖散文《半叶清风吹故乡》里,我直言不讳地书写了我的矛盾,我的痛苦,我内心难以调和难以平衡的矛盾。一座乡村的陷落,是多少故事多少回忆多少温暖的陷落?一座乡村的消逝,又是多少连接的消逝?手中的笔沉重得再也无力轻松举起。我从活生生的生活里去汲取。所以一有空就往农村跑,利用一切机会回娘家、婆家、亲戚家,不想、不能也不敢远离生活,鲜活的素材都在真正的生活里。我开始了系列回族老人生活采访,从西海固老人们身上汲取鲜活的记忆,挖取珍贵的素材,接受民族血脉里最贴近地皮的那种营养的滋养。每年秋季我都要去老家的玉米地里掰棒子,掰出两手心的血泡和老茧,这样坚持的原因只在于我喜欢透过腥咸的汗水看到那么多农民同胞被汗水漫漶的笑颜。在西海固乡村集镇上游走,观察那一张张鲜活生动被生活牵动的脸庞。在清真寺拱北等地的回族传统节日上或者回族葬礼上,我让自己像一粒沙子一样,默默地镶嵌在最低处的地皮里,然后用自己的心跳感受这个群体的心跳,用自己的体温体味大众的体温。我见过清晨打开商品房门泼出第一盆洗脸水的小媳妇,见过为自己买嫁妆的大姑娘,也望着农贸集市人散后空落落一地垃圾被风裹挟着乱舞的寂寥和清冷出过神。

文学是什么?其实现在已经很少去思索这样直白又艰深的课题,面对整个时代的喧嚣和浮躁,我觉得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如果能脚踏实地坚守一份内心的清明与宁静,也许更有意义。

马金莲

2016年3月1日

同类推荐
  • 玻璃门

    玻璃门

    多年前,十七岁的他为寻找恩师和“逃婚”远赴新疆,退休后只身回到中原故乡,发现一切都那么陌生。在这陌生的故乡,他成了一个工地的看门人,独自守护几幢楼顶长出荒草的烂尾楼。风风雨雨中,岁月悄然流逝,而他却苦守着人性的美丽和玻璃门上映照出的风景……
  • 眷属

    眷属

    木槿本以为一巴掌拍到的是个流氓,谁知道这个流氓居然准确的叫出了她的名字……诶,导演,这个剧情好像不太对!只听说小人与女子难养,没想到薄清寒这个大男人也须眉不让巾帼。看着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的男人,木槿觉得自己如果不扑一扑的话,真是暴!殄!天!物!啊!
  • 原来你也在回忆

    原来你也在回忆

    京城风云镖局押运赈灾银两前往济南府,岂料镖银竟变成了石头。镖师被无辜捕杀,镖局遭灭门惨祸。总镖头段天涯含冤忍愤,泣血仗剑,独闯京城,在京城名捕碧玉虹的帮助下,秘查祸首行踪。谁知此一路凶险环绕,阴霾笼罩。定海侯、六扇门、柳五伯,黑白两道设阱布局;未婚妻,碧玉虹,双面佳人,身份难料。惊天大盗究竟是谁?真相背后另有真相,幕后之人却别有用心……
  • 家人们

    家人们

    一个普通家庭,密布了几代人的恩怨,夹杂着千丝万缕的情感。母亲杨云和父亲罗家园的婚姻,烙上了特殊时代的伤痕。作为亲兄弟的罗想农、岁卫星,又有着大相径庭的人生抉择和情感生活。小说不仅让三代人的情感纠葛在物质富饶的时代碰撞,而且尽显中国式婚姻的困惑和裂变……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短篇小说卷》选取1994年优秀的短篇小说20余篇,包括冯骥才、汪曾祺、毕飞宇、史铁生、周大新、阎连科等鲁迅文学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名家新作,代表了年度中篇小说创作的极高水平。《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94短篇小说卷》作者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年度值得阅读的中篇小说,每篇附有专业的、精彩的评论。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
热门推荐
  • 玉玲珑

    玉玲珑

    她只是堡里的一名普通的花匠。可他却说她就是当年那个背叛了他的人。她只想好好地侍弄花草,养大孩子,再给娘亲养老送终。他却不放过她,他的那些女人们同样也不放过她。她真的是当年的那个她?还只是一个不幸的替身?
  • 明明如月

    明明如月

    明末清初的扬州,是烟雨江南里一个耀眼的繁华存在。一个,是给明朝后宫进贡香粉的粉晴轩江府;一个,是忠心为国的任府;一个,是清朝安插在江南的细作王府。且看以扬州十日屠城为大背景的明朝子民如何在乱世末路里,演绎属于他们的地老天荒。用尽长长短短的一生,去谱写出了哪些爱恨情仇,最后如何保卫家国和天下?所谓的正义与邪恶势力的较量,究竟孰是孰非?所谓的春秋家国梦,情仇爱恨,究竟孰轻孰重?最终的一切,终究是尘归尘,土归土,是否还可回得去曾经的那些感动?
  • 青少年动物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动物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洪荒之太上大道

    洪荒之太上大道

    太上化道仙,混沌大战前。天魔创世出,盘古后开天。鸿钧悟大道,三清称圣贤。为圣人者,当至无情。圣人之下,皆为蝼蚁。覆手之间,终为土灰。一样的洪荒秩序,不一样的洪荒世界……
  • 逆战盖仙

    逆战盖仙

    轮回河,一落即轮回。断古今,解开轮回之谜,打开通天之路。断古今,逆天之战,只为威震群魔,真仙之战,只为力盖诸仙。
  •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学与影响力

    “心理”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可我们的生活却与之息息相关,常常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社交、工作和情感生活。本书将带你分别从日常人际、气场修炼、销售、谈判、职场、情感生活、教育理念以及消费这八个角度认识和了解心理学,提升我们的声望和影响力,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往而不利。
  •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墟传

    清墟传

    究竟这是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还是穷途末路前的回光返照?
  • 侯门贵妻

    侯门贵妻

    “我虽为庶女,母亲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非要卖了我为妾!”“你应该感谢我,难不成要学你娘狗一样啃我丢下的屎,你至少可以吃骨头。”她豁然起身,双眼如利刃冰刀直射王妃,“我端木念青在此发誓,此生宁死不为妾!。”庶女为妾,天经地义,她却对着乾坤发誓有生之年绝不为妾,惹来众人嘲笑鄙夷。“她这一辈子嫁不出去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不愿!任人宰割,如狗求活,我不服!嫡母嫡妻宁有种乎?有一男子告诉她,非也。【片段一】“庶出就是没教养,也不知道谁惯的,村妇一般还敢问鼎侯府夫人头衔!”还没回嘴,她身子一软,被人打横抱起,男人阴冷回道:“我教的,我养的,我惯的,我许了头衔,你不服?”【片段二】“请问三小姐可许了人家?”某男跳了出来,大声嚷嚷:“哎呀,我的传家之宝呢?那可是送给我未来媳妇的啊,怎么不见了呢?对了,我好像把它送给谁了,送给谁了呢?”某女满头黑线,抬手,那玉扳指闪着几千瓦的亮光,众人哀叹,原来名花有主......某男得意一笑,知道就好。【片段三】某男与某黄花闺女的父亲密聊,某黄花闺女无耻地听了墙角。“岳父。”......她还未出阁......“那一天,她第一次入宫中毒,被我救了,我们有了肌肤之亲......”口水一呛,身子因为忍得厉害,不由得发起抖来。什么是肌肤之亲?PS【穿越,一对一,宠文,女强、种田】推荐新文:《退婚——傲骨嫡女》
  • 重生之爱妻有秘密

    重生之爱妻有秘密

    怪事,闯入他谈生意的包间,破坏他的生意,还想嫁给他,这女人是脑子进水了还是被门挤了?怪了,她总能猜中他心中想法,还常常望着他出神,眸中有哀伤和深情,活似做了多对不起他的事,天知道他根本不认识她。她似乎很了解他,不但知道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还知道他不为人知的事业……怪事太多就是预谋,这女人,他要防着。太安逸顺遂,容易让人失去分辨能力,她前世过的太安逸,太顺遂,所以识人不清,善恶不分,害死了身边所有人。疼她的外公,知她的好友,护她的丈夫,都被她间接害死,敬重她的亲弟弟将她送去精神病院,直到死的那一刻,她才幡然醒悟。重生回两年前,她发誓,绝不再让亲人相继死去,她要守护他们,不计代价。片段(一)“你来相亲?”早知道与自己相亲的人是他,她还是有些难过。“你不也来相亲。”他冷哼。“我是因为知道是你才……”好险,她心虚的转开目光。“说下去。”他语气森寒,似压抑着什么。“我不说。”她摇头,喃喃自语。“不能说。”又想掐死她了,从第一次见她开始,她总能引得他都想掐死她。片段(二)终忆起害死他的过程,她选择消失,不幸被他抓住。“跟我回去。”他困她在怀里,咬着她的耳朵说道。“不要。”她拒绝,干脆又直接。“有胆你再说一次。”他加重牙齿上的力道。她哭的浑身颤抖,却还是不忘提醒他。“你怎么就是不明白,我回去会害死你的。”“我情愿被你害死。”叹息一声,他拥紧这个自己一开始觉得古怪,后来防备,现在深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