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4300000008

第8章 锈涩碎心人

这原本是一个诗的盛世。

太宗尚在秦王时,就曾经开立了文学馆——此处文学,仍依汉时用语,是文章博学的意思;馆中收纳天下才士,多贤达,有以房玄龄、杜如晦、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苏勗等。高祖武德九年,复将门下省之修文馆改为弘文馆,以虞世南、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充之,专责校理及庋藏天下典籍。

这些以经史百家学问为根基的建设,与诗歌乐舞之流原本异途,然而一个以鲜卑族“异种冒姓”而奄有天下的共主,似乎宁可特意表示其受汉族文化的薰沐濡染,并不稍逊于中土之人;由此,李唐王朝特别重视与奖掖文教。

文艺、音乐所带来的不只是美学、感性上的刺激与满足,多少也涵摄了南朝风物人情对这个北方新王朝的召唤,太宗、高宗、武后、中宗,以迄于当今的开元天子,似乎都对能够作诗的人才有着更积极的兴趣。从更实际的、更细腻的面向上说,唐人建立的朝廷对于南朝趋近于整齐、对称、平衡乃至于抑扬顿挫的种种音乐性的讲究,似乎也没有丝毫抗拒的能力。

高宗及武后就时常自制新词,编为乐府,以供传唱。到了中宗时代,更经常效法汉武帝、梁武帝故事,在宫中举行宴会,命群臣赋诗,或联吟、或分韵,与宴与酒,以声以歌,那也确乎是帝王想象中繁华世道的吉光片羽。

据说,中宗时候,每到月底,皇帝都会驾临昆明池,作赋诗之会。有时皇帝会亲自命题,有时不命题,让妃子在韵字筩中拈签定韵,一则以考察群臣的才思,二则以激扬百僚的斗性。届时殿前建筑高楼,饰以彩帛,待众人缴交诗篇之后,皇帝会命遣新封的女官“昭容”——也就是权倾一时的上官婉儿——选取其中一首,翻作成御制新曲。

就在这一段作曲套谱的时间里,皇帝自创一例,他会走下御座,步行到彩楼前方,用洪亮的声音宣告:“天下才归诸天下!”紧接着,为了表示他也能够运用经典治国,且符合当下情境,皇帝还会即席吟诵诗篇应景,诵的是《诗·小雅·鹿鸣》里的四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为什么是这四句呢?原先在《诗经》里,后两句说的是:当帝王有如款待嘉宾一般地宴集群臣之际,君臣之分松散了,成为平行的主宾。帝王或君侯宴请群臣如宾客,在佳肴美酒之余,还赏赐了许多装盛在筐篚之中的币、帛,以展现帝王礼贤下士之意。臣子饮食已毕,复携礼而返,于是莫不感激,宾主尽欢。于吹笙鼓簧间,还有宫人捧着盛了币帛的竹编容器,向众人劝酒。中宗皇帝想到这承筐是将”还可以有他身为大唐天子的别解,因为紧接着,就是整套赋诗、献诗、采诗之会的高潮——那些不能中式的诗篇,也就是群臣手作应制的原稿,已经妥善装盛于竹编的朱红色漆笼之中,由众女官纤手向彩楼下抛洒,诗签缤纷飘摇,有如天散花絮,百官则摩肩擦踵,相互呼唤,认名自取其诗作而归。

赵蕤则称群臣所作之诗为“乞儿词”,呼此一讌集为“丐恩会”,叫那彩楼为“折颈楼”,是由于人们仰望天恩,久候却不能获得圣眷,连脖子都僵折了。

白眼冷看名利场,赵蕤有他独特而深沉的愤懑。这也和他会追问月娘的那句话有关:“却怎不猜是《卿云歌行》?”《卿云歌行》,沈佺期的一部流传了没有多久的诗集。其中也有一首《结客少年场行》,却与南朝及大唐前叶其他诗人的取材、述志、用情皆迥不相同。

沈佺期于初任官未几,便因为收受贿赂下狱。他不服,以为罪责来自诬陷。在狱中,他撰题《结客少年场行》鸣冤;这和以往的同题之作大不相同。

以声调论,洵可称为唐代以降近体格律的奠基者之一。这也是沈佺期的本行——他十八岁成为进士,少年科第,得意春风,一入仕,即成为皇帝身边的语言侍从之臣,任中书省侍制,为皇帝掌理文书档案;也会在皇帝主持庆典或祭祀、旅游活动的时候撰写诗文。不过,他的另一个执掌似乎更重要,是为“协律郎”。

这份差使是相当独特的,与后世沦为皇家祭祀典仪的八品小吏不可同日而语。沈佺期和他的同僚必须为这个幅员辽阔、方言纷杂的大帝国审订出诗歌的美学标准,“如何使声律协调”只是一个宗旨,实际从事者,则相当繁杂。

协律郎非但必须搜罗各地语言音读,还要从实际的诗歌创作之中寻找词曲咬合的技巧,并以之订定“诗言志,歌永言”的声韵法则,提供朝廷评定考试取材的标准和基础。

这项职务攸关帝国所简拔的人才能否具备精敏的语文感性,而这个讲究,就是对其人是否耳聪目明,作一审慎的考察,堪称是举士抡才之锁钥。这个官职一任四年,沈佺期仍复以少年昂扬之姿,出任了吏部考功员外郎,这已经是科举取士的主考官了。

大约就是在考功员外郎任上,那一宗对他日后的性情与人格影响极大的贿赂案案发,沈佺期锒铛入狱,写下这一首月娘称之为“太凄苦”的诗。相对于诗史上许多表现身世、遭遇悲哀惨痛的诗歌而言,这一首《结客少年场行》当然不算什么;凄苦之说,是与其他同样以《结客少年场行》为题之作相较可知:

幽井绝天地,痴云没路尘。阑干随手剑,锈涩碎心人。自愧高怀老,谁教远望频。少年曾誓志,极塞肯捐身。代马穷秋逐,斗杓指岁湮。堪羞节旄染,竟忍壮图沦。一器薰莸共,众咻忧惧真。应怜家父诵,不惩尹师臣。结客功名易,修书射猎新。南冠宜侧傲,中热可逡巡。吾本扬波者,胡为更湿巾?

此诗用典不多,也不算生僻,但是仍然可以聊为解注——

“代马”,是指北地所产良马。代,古代郡地,后泛指北方边塞地区。《文选·曹植朔风诗》:“仰彼朔风,用怀魏都;愿骋代马,倏忽北徂。”是此词入诗较早的一个例子。

“薰”,香草;“莸”,臭草。“薰莸一器”,譬喻君子小人共处。

“众咻”,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申来说,即是小人环伺喧嚣,日夜谗谤君子。

承接着上一句的讽刺,“家父、尹师”也表达类似的忧心和恐惧。语出《诗经·小雅·节南山》,说的是一个名唤“家父”的小臣,讽刺权贵“尹师”,有“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的控词。

“南冠”一词出于《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世常以南冠作为囚徒代称。

“侧傲”这个连绵词在意象上与前一句的“南冠”相衔接,但是另有来历。典出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此人少年时就喜爱修饰,讲究仪表,且善于骑射,是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北魏主尔朱荣拔之为别将,迁武卫将军,军中称“独孤郎”。高欢掌权后,他随北魏孝武帝西投宇文泰,封浮阳郡公。高欢随即另立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则鸩杀孝武帝,于大统元年——也就是李白出生前一百六十六年,另立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

从此,北魏一分为二,史称东魏、西魏。独孤信坐镇陇西,任秦州刺史近十年,“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有“斜阳侧帽”的故实,驰名当世,见《周书·独孤信传》:“(独孤)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引申为风标独具,不与人同的姿貌。

中热,即热中,语反而义同。典出《孟子·万章上》:“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

这个词,堪称是大唐一代士行的特征,人人热中,遂有那样深沉厚重的怅惘不甘,堆叠出无数伟大的诗篇。

同类推荐
  • 编外神探

    编外神探

    虽然寒冬腊月冷风刺骨,挨过这个凌晨离天亮就不远了。天一亮,太阳就出来了。太阳一出来,大地就暖和了。大地一暖和,城市就有了人气儿。一有人气儿,就什么都有希望了。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为了那一点点希望。人有希望,才有人气儿。有人气儿,就有活泛劲儿。师傅临上卡前跟杨子这般说道。你就好好干吧,这绝对是一门儿手艺,争取机会转正。师傅出去后,杨子一直兴奋得睡不着,他遐想自己成为真正警察时的形象……突然,“轰”的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撕破夜静,这是从河边方向传过来的。河对岸就是火车站,火车站经常有流窜犯……莫非……?
  • 母亲在左,我在右

    母亲在左,我在右

    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犹如“母亲”的成长,她也有她的痛苦,只因“她”很少向“我”描述,虽然在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她轻描淡写地向“我”诉说,但终究是时过境迁,物影渐淡,导致“我”不能彻底体会到“她”那个时代的痛,正如“她”不能体会“我”这个时代成长的痛一样。“小西施”只是想穿一条带口子的牛仔裤,却遭到母亲的责骂,她没有权利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更没任何办法去争取到那条牛仔裤,也许她索要的不是一条牛仔裤,只是一种“正常家庭”的温暖,一种“不被扭曲的童年”的渴望。而“母亲”呢,她只需要稍微发发慈悲,就可以满足“小西施”的愿望,可她偏偏没有“慈悲”的意识,造成了母女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局面。不是“偷窥”问题,即使没有“偷窥”问题的矛头,“小西施”也需要那条牛仔裤。不过还好,小说中并没有出现“冷漠”二字,因为最无可救药的不是恨,而是比恨更糟糕的一种东西,叫“冷漠”。
  • 梦的解析(第2版)

    梦的解析(第2版)

    《梦的解析》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梦都是“愿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不过,由于潜意识中的信息不受拘束,通常让人难堪,潜意识中的“稽察者”不允许它未经改变就进入意识。在梦中,前意识比清醒时放松了此项职责,但是仍然在关注,于是潜意识被扭曲其意义,以通过审查。同样,梦中的形象通常并非它们显现的样子,按照弗洛伊德所说,需要用潜意识的结构进行更深的解释。
  • 一错再错

    一错再错

    吴明亮和吕小梅在大学读书时学习认真,功课好,人也老老实实。老师喜欢他们,所以别人谈恋爱老师要反对,甚至要处分,他们谈恋爱,老师看了挺高兴,还带有鼓励性质。毕业的时候,俩人一起留了校。老师说,这两个人,都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他们不留校谁留校。那时候的吴明亮和吕小梅,真是同学最羡慕最眼红的一对呀。可是这种羡慕和眼红,并没有多长时间便烟消云散。为什么呢,商品经济呀,大学老师,名声好听,收入不怎么样,他们又都是中文系,一个搞民俗学研究和教学,一个是古典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钱是沾不上一点边。
  • 鹿特丹日志

    鹿特丹日志

    2007年6月21日星期四阴有雨转晴日本诗人走了,葡萄牙诗人走了,我听说瑞典老诗人尤根先生也要提前走了,早餐时我又碰见了他和家人,坐过去与之告别,结果又很热闹地聊了一阵儿。乘电梯下楼,和同样老在早餐时遇到的亚美尼亚女诗人丑查尼克·塔姆热兹安同在电梯间里,这位出生于1978年的女诗人一点也不丑,美丽而且神秘,公开场合不常露面,老是一个人出来进去的,形单影只。她的诗是不分行的(散文诗?),属于用词较多我看不懂那类的,她的英文简历中暗藏着她来鹿特丹的途径:她大学学的是法语,是同在会上的法国大师博纳富瓦的亚美尼亚语译者,
热门推荐
  •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有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感兴趣,进而厌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没有领会知识,没有学懂,没有学会,成绩差,实质上是这些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运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造成的。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越到高年级,知识越多,他们就越来越难,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地垮下去,最后导致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厌恶学习,逃避学习。实际上,我们身边那些轻易取得骄人成绩的超级优等生,无不使用了科学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
  • 黑风山匪事

    黑风山匪事

    张皓天,二十多岁,长得剑眉大眼,人高马大,一看就是典型的关东汉子。他有一手好枪法,是方圆几十里最好的猎手。刚开春时,皓天他爹独自进老林子打猎,碰上了野猪,他一枪打过去没把猪撂倒,反倒激怒了它,那野猪猛然转身“嗷嗷”叫着冲过来,他爹还没来得及跑,就被野猪的獠牙豁开了肚子。皓天找到他爹时,他爹早已断了气。爹死后,娘的眼泪就没干过,眼见娘的视力一天不如一天,皓天急得不行,寻思着打头熊,取来熊胆为娘治眼睛。于是,皓天整日在山里转悠。
  • 放飞心灵的蓝天:如何面对压力和抑郁

    放飞心灵的蓝天:如何面对压力和抑郁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The Heritage of the Desert

    The Heritage of the Dese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活挺甜

    生活挺甜

    【本书已签约影视版权+实体出版】 【第四届网络文学现实主义征文大赛特别奖】 80后是第一批被称为叛逆的人群,他们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一边任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曾经的“叛逆少年”,不知不觉就步入了“油腻中年”,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让他们疲于应付。这个群体中还有一部分更加特殊的群体——80后妇产科男医生,苏庆春就是这类人群,工作中,他被戏称为“万红丛中一点绿”,常年“周旋”在女人堆里;生活中,他要面对强势的女老师妻子、古灵精怪的孩子及人情冷淡的父母,苏庆春该如何化解这一切?
  • 龙舒岸边映山红

    龙舒岸边映山红

    檀炳光一见门口亭亭玉立的女子果真是自己那位没有拜堂的妻子,心里突然有点慌乱。留田刚刚解放,红军所面对的事务千头万绪,何况他身兼数职,就是把自己一分为二也忙不过来,见到章玉音,惭愧之情溢于言表。章玉音有些傻眼。她陡然面对一身戎装、腰间挎着两把短枪的丈夫,特别是他帽檐上那颗小小的红色五角星,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得红。她想不到,这位没与她拜堂成亲的丈夫穿起军装来是那么英俊挺拔、威风凛凛!只是那张浓眉大眼的长长四方国字脸,略显疲惫和憔悴。她顿时感觉脸颊有些发烫,一时无言以对,就将带来的一双剪刀口黑色布鞋塞在对方手里,深情地说:“把脚上那双破鞋脱下试试,看看合不合你的脚,下回我做鞋心里就有数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华夏群雄之逆伐诸天

    华夏群雄之逆伐诸天

    大学生罗建国偶然获得系统,从此走上一条除魔卫道,守卫人族的道路。他带着华夏历史诸位天骄,穿梭到一个个妖魔乱世,人族势微的位面。“温侯,前面尸潮由你帅军去破!”“武安君,你点齐兵马,随我一探兰若寺!”“九叔,水球恐怖复苏就承包给你们茅山派了!”………简介无力,更多精彩,请看正文!
  •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Murder in the Cathedral, written for the Canterbury Festival on 1935, was the first high point on T. S. Eliot's dramatic achievement. It remains one of the great plays of the century. Like Greek drama, its theme and form are rooted in religion and ritual purgation and renewal, and it was this return to the earliest sources of drama that brought poetry triumphantly back to the English stage.
  • 古小说钩沉

    古小说钩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